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8440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及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试题(B)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 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能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

2、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礼乐制度 2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D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3“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 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4广东地区在唐朝

3、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5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 A知行合一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6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

4、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 A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 B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 C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D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7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 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 C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D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8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5、,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 B C D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10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

6、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11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12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

7、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中体西用1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14某地的居民原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然而从某一时期开始,他们对于时间观念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精确起来。这一变化源于( )A工厂与学校普及 B引进度量衡制度C机械力取代畜力 D钟表行普遍出现15右图为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推动B、E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列强放松侵略为其提供发展机会B政治革命为其扫清发展障碍 C群众性爱国运动为其赢得市场D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16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17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 老农答道: “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

9、”,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 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18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19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

10、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20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经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1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22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

11、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下列与之相关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A B C D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4下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 ”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2、)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A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25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26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27

13、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8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

14、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292009年,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3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

15、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第卷(共55分)31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共19分)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材料一: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我国古代

16、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 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材料四: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

17、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四,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4分)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

18、设置。(3分)并说明其与 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4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4分)32新航路开辟前后人类之间的联系经历了从彼此孤立到相互依存的历程。(共12分)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

19、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特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三: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

20、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四: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 刘芃、朱汉国 历史学习精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分)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 的原因。(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新航路开辟,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8分)

21、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24分) 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中国哲学长期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上,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地中海文明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家在关注“人”方面提出过哪些民本思想?(4分) (2)中国古代统治者的许多做法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甚至是扼杀人性,

22、试从政策措施、 思想方面举例说明。(4分) (3)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人不断解放的过程”。到18世纪末, 人类为解放自身(生产力、思想观念、政治地位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6分) (4)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了人的思想解放,中国社会各阶层做了哪些努力(包括主张和实 践)?(8分) (5)从历史的角度看,实现人的解放的根本条件是什么?(2分)高三历史试题(B)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5 ACABA 6-10 ACCDA 11-15 DCCAD 16-20 BCCCB 21-25 BBDCB 26-30 CDCBD二 非选择题(31题19分,

23、32题12分,33题24分,共计55分)31.(19分)(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重德行政绩.(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趋势:从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仅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4分)(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执行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3分)本质区别:古代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分工。古代希腊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4分)(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

24、4分,任答两条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32.(共12分)(1)主要动机:获得贵重商品。(1分)(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2分,任答2点即可)(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加速了人类从传统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8分)33.(共24分)(1)以德治民(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4分,任二点,每点2分)(2)政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

25、时期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 思想: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4分)(3)生产力: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使人的双手获得极大解放。(2分)思想观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相继开展,使人的精神得到极大解放。(2分)政治地位: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2分)(4)努力: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领导戊戌变法;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8分,每点2分)(5)根本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或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