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08503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物 理 201411(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注意事项:l、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共38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82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卷(选择题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物体可能不受支持力作用2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

2、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若斜面的倾斜角为300,则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最大加速度为 ( )Ag B C D2g4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 )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s末

3、运动速度为零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有一个斜面,从斜面顶端向右平抛一个小球,当初速度为v0时,小球恰好落到斜面底端,平抛的飞行时间为t0现用不同的初速度v从该斜面顶端向右平抛这个小球,以下哪个图象能正确表示平抛的飞行时间t随初速度v变化的函数关系 ( )6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表述中,与物理学史实相符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牛顿

4、提出了三个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一定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应该是均匀的D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8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1l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1时间内质点B的位移大D在0t1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9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固定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沿容器内壁,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对内壁的压力小于b对内壁的压力Ba的周期小于b

5、的周期C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D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10如图所示,飞行器P绕某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相对飞行器的张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长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C若测得周期和张角,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D若测得周期和轨道半径,可得到星球的平均密度11如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物块a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轻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上升h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 ( )A物块a重力势能减少mghB摩擦力对a做的功大于a机械能的增加

6、C摩擦力对a做的功小于物块a、b动能增加之和D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第卷(非选择题共82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2题10分,第13题8分,共计18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处12(1)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闪光周期为s,测得xl=7.68cm,x3=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 m/s2,图中s2约为 c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铁吸住一个小钢球,当电磁铁断电后,小钢球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小钢球经过光

7、电门时,计时装置记录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钢球的直径d,用刻度尺测出小钢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高度h调节光电门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用字母表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钢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小钢球的直径为 mm为了验证小钢球的机械能守恒,只需要比较小钢球动能的增加量Ek与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是否相等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实际测得Ek Ep (填“略大于”或“略小于”)1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

8、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秤出物块Q的质量m;b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c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d重复步骤c,共做10次;e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d、e的目的是 已知实验测得的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

9、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4分)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1,总质量为ml。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2。求:(1X星球的质量;(2)登陆舱在r1与r2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vl:v2;(3)登陆舱在半径为r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15(16分)质量为m=0.2kg的小滑块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冲上质量为M=0.2kg的静止的长木板,已知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10、力,求:(1)小滑块m刚滑上长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若滑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长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长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须满足什么条件?(3)若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1,滑块以v0=1.2m/s的速度滑上长木板的左端,滑块最终没有滑离长木板,求滑块在开始滑上长木板到最后静止下来的过程中,滑块滑行的距离是多少?(g=10m/s2)16(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形轨道,外圆ABCD光滑,内圆ABCD的上半部分BCD粗糙,下半部分BAD,光滑一质量m=0.2kg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球的尺寸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11、R=0.2 m,取g=10m/s2(1)若要使小球始终紧贴外圆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初速度v0至少为多少?(2)若v0=3 m/s,经过一段时间小球到达最高点,内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Nc=2 N,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3)若v0=3 m/s,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经过最低点A时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少?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是多少?17(18分)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水平面粗糙,弹簧自由端D与轨道最低点C之间的距离为4R,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自圆轨道中点B由静止释放,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到D点恰好静止已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1)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和最大弹性势能;(2)现把D点右侧水平面打磨光滑,且已知弹簧压缩时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二次方成正比现使小物块压缩弹簧,释放后能通过半圆形轨道最高点A,求压缩量至少是多少?(3)在(2)问中,小物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