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8653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5题1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图中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四个特色旅游规划区,读图回答第1题。第1题图1. 图中数码与旅游规划区匹配最合理的是A. 草原、民俗和辽文化旅游区B. 沙漠和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区C. 都市圈旅游区D. 森林、草原、冰雪旅游区甲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乙图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回答23题。乙图甲图第23题图2下列城镇服务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3关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世纪60年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推进该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20世纪8

2、0年代以来该区域城市化速度较缓是逆城市化造成的影响C. 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发展带动本区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D. 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受资源开发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第45题图图甲图乙图甲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示意图,图乙为1999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419992003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速度快 B东南沿海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C西部大开发 D西北地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52003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金、科技投入加大 B交通条件不断改善C农业劳动力增加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

3、大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km10 9 8 6 7 5 4 2 3 1 0 震中距时间(分)ab图3第6题图2012年12月7日,日本东北(33.0N,144.6E)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若下图表示本次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回答第6题。6. 关于此次地震叙述正确的是A.距震中越远,a、b传播速度越快B.距震中越近,逃生的准备时间越少C.本次地震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D.汕头接收到本次地震a波比b波早了约2分钟第78题图 世界不同地点生物气候图常用的温湿年变化图是以标明在坐标上的逐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或降水量)的12个点,按月顺序连

4、接起来的多角形图。把生物的生态特征与气候图相结合,就成为生物气候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图中四地的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巴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最显著B安卡拉每个月的相对湿度都比喀土穆高C喀土穆的气温年较差最小D12月月均温最高的是火奴鲁鲁8危害柑桔的地中海蜡实蝇,其生活的最适宜温湿范围是1632和7585之间,图4中内、中、外三个长方形分别表示其最适宜、适宜和可耐受范围,则该生物气候图表明A火奴鲁鲁全年温度、湿度都是最适于蜡实蝇生长发育B巴黎较冷的6个月对蜡实蝇的繁殖不利,但尚未超过其耐受限度C喀土穆因为太热使这种害虫有9个月无法生存D安卡拉的气候使其全年都可生长这种害虫地下水埋藏深度对植物

5、影响很大。假如植物根部长期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降水。下图中的左图是“青海四川江西台湾”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是左图中乙地的相关信息。第910题图9左图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主要原因是此处A受海洋影响,降水量增多 B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10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4种植物进行种植。4种植物的根深如下表。植物abcd根深1米1.2米3.6米4.1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C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Dd植物在H区

6、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下图为图示期间、两地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1题。第11题图1024357689时(北京时间)12月22日3月21日日期11有关、两地正午直立物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先变长,后变短 B地先变短,后变长 C地朝南,地朝北 D地朝北,地朝南二、综合题(共4小题,1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36(28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第36题图材料一下图为北亚略图。材料二 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第36题表河 流 河口年平均流量(m3/s)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鄂 毕 河127

7、008363719叶尼塞河198006512221勒 拿 河170003373426(1)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是 、 。(10分)(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从地形和水文角度分析其成因。(10分)(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图1437. (28分)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4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5示意河西走

8、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图15图16材料二:图16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1)图14中人口分布特点是 ,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6分)(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8分)(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6分)(4)简述图14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试卷答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1.D 2.C 3.D 4.C 5.A 6.B 7.D 8.B 9.B 10.A 11.C 36(1)共同特点:春夏季径流量较大;(1分)秋

9、冬季径流量较小。(1分)主要原因:春季冰雪融水,夏季降水集中;(4分)秋季降水少;冬季降雪,不形成地表径流。(4分)(2)地势低平,流域广阔;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6分)春秋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利于沼泽形成。(4分)(3)主要特征:矿产种类丰富,分布范围较广等。(2分)有利条件: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等。(6分)37.(1)人口分布特点:山麓地带;河流沿岸;沿交通(铁路)线分布(任答一点,2分) 人口环境容量:低(2分) 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2分)(2)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开阔;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聚落分布较均衡(2分)(3)影响: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不同,自然带不同(2分) 南坡为向阳坡,光热充足,自然带分布较高;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缺失针叶林带;雪线比北坡高(任答一点,2分)北坡为阴坡,相比南坡自然带分布较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有针叶林带分布;雪线比南坡低(任答一点,2分)(4)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2分);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2分);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2分);国家政策支持(2分);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2分);(任答四点,共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