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87219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签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签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

2、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散文的文体提纯要彻底 可以准入艺术殿堂的散文只有三种:抒情散文、随笔和小品文。这样的散文才有资格与小说、诗和戏剧举行圆桌会议,进行交流,因为它们咸为审美性文章,是文学作品,表达的都是人情、人性和人的欲望。其他文章,虽然有散文之元素,也用了艺术之技法,甚至还曾经冠以散文之名,但它们的形式却过于随便,思想上也过于窄浅急近,论艺术是不够的,那么就请止步,不登艺术殿堂了。不过仅仅作者自觉尚不成,学者和编辑也应该负责,当拒之门外就拒之,否则文体的提纯便难以彻底。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比学者自觉,学者比编

3、辑敏感。 抒情散文是散文的主流。在现实中,它的作者颇众,在历史上,它的传统甚深,路正,容易繁荣。抒情散文并不是空洞的抒情,相反,它是以一定的叙述为基础的。这使它酷似姚鼐所划分的杂记,也就是古文中的记一类文章。抒情散文可以记人、记事、记行、记俗、记游,也可以记史,不过凡记皆出乎情,以动情而记,是感于哀乐的,否则不是抒情散文。刘鹗说:“感情生哭泣。”他还认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曹雪芹,都是以作品而哭泣。他指出:“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然而不管什么感情,抒情散文之情必须是私情,自己之情,这才可能是真情。当然,真情还不够,优秀的抒情散文还当情高、情贵,不乏生命的体验。

4、古代作家中,司马迁、颜之推、韩愈、柳宗元、苏轼、归有光、李贽、袁宏道、刘大櫆、姚鼐,现代作家中,鲁迅、郁达夫、朱自清、冰心、俞平伯,当代作家中,杨绛、孙犁、余光中、张晓风、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都是抒情散文的大家。 笔也有叙述,但它的优势却显然是议论,或夹叙夹议更合适,不过论的成分究竟更多。随笔靠的是识,非饱学之士不可为。当然仅仅掉书袋也不行,因为识属于哲思。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言如随笔,德如识,所以识也是人格境界的表现。它还应该个性鲜明,机智、幽默,都要有,不能总是一张严肃的脸。随笔在历史上相对发达的是西方,以法国的蒙田尤为突出,之后在英国昌盛之极,培根、兰姆,都是随

5、笔的高手。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时,随笔也来到中国文学的园地,成为散文的一种,并十分流行。凡学者化并思想者化的作家,多作随笔,杰出的有胡适、丰子恺、梁遇春、钱钟书。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以后焕然一新,随笔作家应运而起,其中影响广泛的有张中行、金克木、王充闾、卞毓方、周国平、余秋雨。随笔固然源于西方,不过在中国,古文中的论和疏一类也有随笔的因子,甚至认为庄子、韩非子和贾谊的一些文章是随笔,王守仁的一些文章是随笔,也不无道理。随笔以识为基础,需要一种怀疑品质,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社会昌明才会兴旺,西方和中国概莫能外。一旦社会禁锢,随笔便枯萎。 小品文在散文里占据着至尊之位,艺术要求极高,非妙手不可作。博学

6、,尤其是洞明了世事,方能辞足意深,游刃有余。凡叙述、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小品文皆有,然而它们是糅合的,融化了的,要把它们一一拎出来,显然无迹可寻。平和而不夸张,冲淡而不强调。风神气韵充盈,讥讽抨击暗藏。作者内敛不扬,然而人格意向熠熠生辉。在中国,小品文一向甚蕃,古文中的序与说一类多是小品文。王羲之和陶渊明的文章,有的实为小品文。宋明两朝,小品文很是发达。宋之林逋、欧阳修、周敦颐、王安石,明的王达、张岱、吴从先,都能作漂亮的小品文。现代文学又从英国Familiaressay(小品文)汲取营养,从而给了小品文以丰富和提升。照鲁迅的观点,在散文家族里,小品文的成就最高,几乎在小说、诗和戏剧之上。小品文

7、的成就以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尤为突出,周作人又高于林语堂和梁实秋。在当代文学中,很遗憾,以小品文而成了气候的作家似乎还没有。小品文也就是美文。1下面关于随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随笔靠的是识,不是学识渊博的人是不可能作的,当然仅仅靠引经据典、卖弄学问也不行。 B、随笔源予西方,它应个性鲜明,机智、幽默,法国的蒙田,英国的培根、兰姆,都是随笔的高手。 C、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时,随笔也传到中国,并且十分流行,写随笔杰出的有胡适、丰子恺、梁遇春、钱钟书等。 D、虽然说随笔在历史上相对发达的是西方,但在中国古代,古文中的有些文体也有随笔的因子。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

8、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抒情散文、随笔和小品文是可以准入艺术殿堂的散文。其他文章从形式上、思想上、尤其是艺术上远不如前者,不能登艺术殿堂。 B抒情散文的抒情是以一定的叙述为基础的,否则就成了空洞的抒情。 C随笔也有叙述,但叙述不是它的优势,其中议论的成分更多。 D小品文叙述、抒情和议论的成分都有,但它们是糅合的,融化了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品文艺术要求极高,不是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都看得透彻明白,很难写出辞足意深、游刃有余的小品文。 B从“感情生哭泣”这句话看,不管什么感情,抒情散文都要抒真情,并且还当情高、情贵。 C小品文是散文品种

9、之一。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它往往有讥讽抨击的力量。 D鲁迅先生评价散文小品的成就,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在现代文学中,周作人、林语堂和梁实秋小品文的成就尤为突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梁适,字仲贤,东平人,翰林学士颢之子也。少孤,尝辑父遗文及所自著以进,真宗曰:“梁颢有子矣。”授秘书省正字。为开封工曹,知昆山县。徙梧州,奏罢南汉时民间折税。更举进士,知淮阳军,又奏减京东预买百三十万。论景祐赦书不当录朱梁后,仁宗记其名,寻召为审刑详议官。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曰:“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

10、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有鸟似鹤集端门,稍下及庭中,大臣或倡以为瑞,适曰“此野鸟入宫庭耳,何瑞之云?”尝与同院燕肃奏何次公案,帝顾曰:“次公似是汉时人字。”肃不能对,适进曰:“盖宽饶、黄霸皆字次公。”帝悦,因询适家世,益器之。他日宰相拟适提点刑狱,帝曰:“姑留之,俟谏官有阙,可用也。”遂拜右正言。林瑀由中旨侍讲天章阁,适疏其过。又言:“夏守赟为将无功,不宜复典宥密。”会妇党任中师执政,以嫌改直史馆,修起居注。奉使陕西,与范仲淹条边机十余事。岁余,出知兖州。莱芜冶铁为民病,当役者率破产以偿,适募人为之,自是民不忧冶户,而铁岁溢。张尧佐一日除四使,言者争之力,帝颇怒。适曰:“台谏论事,职耳。尧佐

11、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遂夺二使。契丹欲易国书称南北朝,适曰:“宋之为宋,受之于天,不可改也。契丹亦其国名,自古岂有无名之国哉?”遂止。大珰王守忠求为节度使,适持不可;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而多挟智数,不为清议所许。御史马遵、吴中复极论其贪黩怙权,罢知郑州。京师茶贾负公钱四十万缗,盐铁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贾惧,与吏为市,内交于适子弟,适出虞卿提点陕西刑狱。复加观文殿大学士、知秦州。古渭初建砦,间为属羌所钞,益兵拒守,羌复惊疑。适具牛酒,召谕其种人,且罢所益兵,羌不为患。徙永兴军。夏人盗耕屈野河西田累年,朝廷欲正封,以适为定国军节度使、知并州,至则悉复侵地六百里。熙宁三年,卒,年七十。 【注】大

12、珰:当权的宦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鸟似鹤集端门 集:停留 B.不宜复典宥密 典:主管 C盐铁判官李虞卿案之急 急:焦急 D且罢所益兵,羌不为患 患:祸害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日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 B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日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 C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日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甚于刃也卒论死。 D梓州妖人白彦欢依鬼神以诅杀人狱具以无伤谳适驳日杀人以刃或可拒而诅可拒乎是

13、甚于刃也卒论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梁适能及时发现国家政策缺陷并上奏。如担任梧州长官时发现当时还有南汉时征收民间折税的事情,知淮阳军时上奏减免京东预备购买丝绢的钱。 B梁适记忆力十分好。他曾和燕肃一起上奏何次公的案件,皇帝问“次公”是不是汉朝某个人的字时,梁适一下子列举了用“次公”作为自己字的两个汉代人。 C粱适十分注意避嫌。梁适的妻子有个亲戚担任中师执政,粱适为了避嫌就改任为直史馆,修著起居注,而不去皇帝任命的原来的官职。 D粱适很有计谋但不被当时的人认可。御史马遵、吴中复等人不仅私下里污蔑梁适的贪污、专权的行为,还上奏皇帝把他贬为管理郑州的

14、长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他日宰相拟适提点刑狱,帝日:“姑留之,俟谏官有阙,可用也。”(5分)_(2)古渭初建砦,间为属羌所钞,益兵拒守,羌复惊疑。(5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螺川早发王猷定(清)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露湿鸥表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8这是一酋写离别之情的诗,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 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_9分析颔联在写景方面的特色。 (6分)_(三)名篇名名句默写(6分)

15、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两句描写了春(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两句描写了春 天鸟儿们充满生机与情趣的活动。(2)杜牧在阿房富赋中用“_,_”两句告诫 人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熏蹈覆辙。(3)在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侧面描写写出了客的洞箫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两句是 “_,_”。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捐

16、躯曾 心 老伴从哒叻(泰译音,即农贸市场)回来,刚放下菜篮,便半开玩笑“宣布”:“今 晚吃斋!” “不是初一十五,吃什么斋!”我瞪她一眼说, 老伴做了一个暗示:“等一等,你就知道” 女儿拖着变了形的体态回家,老伴正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她听到女儿叫声“妈,高兴得把铁锅打得叮当响:“孩子,妈正给你做香菇焖粉丝呢” 女儿漫不经心地瞟着一桌丰盛的菜肴:“妈,你和爸先吃吧!我得先打个电话给玛妮老师的家里人,问问玛妮老师的近况” “哎唷,何必那么焦急,吃了饭再说”老伴命令似的喊:“大家吃饭!” 女儿在抽屉里找不到玛妮老师家里的电话号码,便坐在桌边,夹起一片香菇到嘴边又放迸碗里说:“爸妈,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人体解

17、剖课,我们那组打开裹着尸体的塑料布时,叫我吓了一跳,郡尸体好像是玛妮老师。” 老伴那口塞在嘴里的饭,即刻咽不下去似的, 我说:“不会吧!年初,我在泰叻报,还见到她发表了一篇与学生灵犀相通的文章” “对对,不久前,我还在哒叻见到她携着一个盲人过马路呢,”老伴附和说, “哦!真的吗?”女儿似消散了疑团,把刚才放在碗里的香菇,又夹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着。 有一天晚上,女儿要我开车到朱拉大学解剖楼接她到达那里,三楼灯光明亮老伴不敢上楼,说“怕鬼”,推我自己上去, 说真的,不管怎么壮胆,见到尸体,心里总有些怕怕的女儿依雀我的身旁说:“爸爸,不用怕,这些尸体,我们都拜为大恩师。他们原来有的是御官,政官、军官

18、、博士、教师、律师等生时,他们都早就留下遗嘱,自愿捐献身躯给作实习” 我伸长脖子,紧瞅着女儿那组解剖的尸体,想看一看,像不像玛妮老师但其尸体已被分解得残缺不全,头部与上肢已不见了。我望着三十几具捐献的尸体,心中油然一亮:在这名缰利锁的尘世,还有这么一些在生命的天平上富有重量的人我默默向他们合十敬拜! 一天,我在女儿房间,看到一张复印的遗嘱,写道:“我知道,生时,躯壳只是灵魂的寄宿死时,我自愿把身躯捐赠给医院,以求灵魂得到安息”上端有医生签字:“死于拯救溺水的学生”遗嘱签名,其泰文字草得像英文,但有一个很像“妮”字,这又叫我的思维与玛妮老师挂上钩来, 学生结束人体解剖课后,学校进行尸体集体火化,

19、那天的仪式是在越塔童进行的所有死者的家属、有关学生、教师以及学生的家长都参加了火化前,每人发给一本印得十分精致的纪念册,里面汇集了捐躯者的遗嘱、遗像,以及学生们调查其家属的访问记。 老伴翻着翻着,突然发现玛妮老师的遗像,霍地站起来,急于要告诉女儿去我把她拉着坐下,她用颤抖的手,递给我那张遗像我俩呆呆看着:玛妮老师一头白发,清瘦的脸,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黑眼睛,流露出慈爱、博学,期待的眼神 火化开始了女儿跑来跟我们坐在一起我们合掌跟着和尚念经我侧视女儿,在她近视的眼睛里噙着两泡眼泪我想,她可能在追忆怎样跟玛妮老师学习的中学生岁月,或者在追忆玛妮老师怎样鼓励她报考朱拉大学医疗系,甚至在追忆当她考上时

20、,玛妮老师怎样高兴地携着她的手在校园走三圈的情景 高高的烟囱,开始冒起缕缕的青烟,飘荡融入深邃的云天我放佛看到烟与云依稀地集拢,编织成为一幅紫影清光的佛国魂。(选自名作欣赏2014年第5期)(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小说的题目是“捐躯”,捐躯者为玛妮老师,在刻画玛妮老师的形象时,小说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B.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缕缕的青烟”既指玛妮老师的躯体被火化了,也指玛妮老师化作了青烟。 C小说通过怀疑否定见证肯定的跳跃手法逐步推进情节,玛妮老师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她的形象却由隐至显,高高地耸立在我们

21、面前。 D作者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如“老伴那口塞在嘴里的饭,即刻咽不下去似的”,寥寥数语写出了“老伴”忌讳在吃饭时谈论“尸体”等不吉利事情的心理。 E小说满怀崇敬之情,歌颂了一位为科学捐躯的女教玛妮的崇高精神,将深刻的思想与深沉的情感融汇在一起。 (2)小说写“我”开车到朱拉大学解剖楼女儿时的有关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_(3)小说中的玛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_(4)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海明威有写作心得:“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莱辛拉奥孔

22、,朱兆潜译)这篇小说就采取了这一手法。试结合作品加以分析。(8分)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轶事之外的辜鸿铭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因为,几句隽语或一件雅事,其影响可能远远超过苦心经营的专门著述。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因为,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无暇阅读著作,更不要说努力理解其精神。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书斋里的著述,虽说不被大众所赞赏,毕竟还有召唤知音的能力。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18571928)。 近代以来的读书

23、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对于奇谈怪论,“宽容大度”的国人历来的态度是:可以欣赏,但不必当真。这么一来,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 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一半缘于辜氏立意“惊世骇俗”的论述策略;另一半则只能归因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另外,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

24、正了解。十年前,岳麓书社出版辜鸿铭文集,薄薄一册,收入其用中文写作的读易草堂文集和张文襄幕府纪闻,虽也有精彩之处,比如介绍西洋礼教习俗、批评国人之前倨后恭,以及品鉴人物分辨理势等,但远不及同时同社出版的轶事集文坛怪杰辜鸿铭行时。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辜鸿铭”,终于重新引起大众的关注,历来被作为落伍者描述的形象,开始呈现某种亮色。但是,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海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连载于学术集林的中国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牛津运动轶事,海南出版社的中国人的精神,再加上黄兴涛所著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华书局),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

25、开始超越“轶事”,转向“精神”。 用英文、法文向欧美介绍中国文化,辜氏前有陈季同,后有林语堂。有趣的是,被我扭到一起的“三剑客”,都是福建人尽管辜氏只是祖籍福建。在中国人的精神中,辜氏也曾提及陈季同,但没有涉及其名满欧洲的中国人自画像等法文著述;至于林语堂30年代之喜欢谈论辜氏轶事,以及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之追摹中国人的精神,足证辜、林之间的文化因缘。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尤其是八国联军

26、的残暴与野蛮;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作为受害者,辜氏的抗议确实“理直气壮”;可闭口不谈庚子事变中满清朝廷的责任,实在说不上公允。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在这个意义上,黄种文明并不构成对于白种文明的潜在威胁;而且,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

27、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 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不同于汉学家之注重枝节问题,辜氏以能“识大体”自傲。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学识外,更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真正的中国人”拥有童心与智慧,故“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都并非无稽之谈。只是将这种对于理想中国的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 如何面对处于

28、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20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辜氏出于民族自尊而抗议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超越具体的历史语境,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其著述百年后仍有读者,可见此命题的严肃性。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除了语言(用英语写作)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

29、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而其广泛传播的“妙语”,更加深了与新文化人的矛盾与隔阂。 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对这一论述策略不理解,无论是赞赏还是批判,我以为都是不得要领的。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或

30、者说,后者主要面对“现实的中国”,而前者谈论的则是“理想的中国”。在我看来,只要不越界发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 两年前,在东京的神保町淘旧书,与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精神)失之交臂,懊悔莫及,曾在文章中有所表示。友人以中译本相赠,意在让我“圆梦”。迫不及待翻阅一遍,更加强化了我当初的直觉: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 1996年4月22日于京西蔚秀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由于大众乐于品味并传播轶事,故对文入学者来说,有无轶事是很矛盾的,没有轶事是

31、遗憾,有太多轶事也是遗憾。 B辜鸿铭的轶事由于在餐桌上被过度消费,而成了所有人阅读其作品的巨大障碍,人们记住的多是其对小脚、辫子、太监等的辩护。 C“黄祸说”的提出与西方汉学家持有的民族歧视和文化偏见的观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是因为西方没有正确地认识中国。 D西方汉学家与辜鸿铭的不同点表现为:前者注重枝节问题,后者注重能“识大体”、旁征博引、文章以气势取胜、擅长中西文明比较。 E在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方面,辜鸿铭之所以确有所长,是因为其学识渊博,有较强的悟性、直觉和对整体把握的能力。(2)作者从哪些方面讲述了轶事之外的辜鸿铭?请简要分析。(6分)_(3)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为何辜

32、氏受到的非议最多?请简要分析。(6分)_(4)文章结尾“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一句中,“精神”指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_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在这_的暑假里,记者却经常在一些公共场所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孩子报班上新课了吗?”“报了,不报哪行!” 在确定国家旅游日的具体日期时,我们期待有关部门_,力排各种沾染了浓厚商业气息的建议的干扰,使“中国旅游日”真正成为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节日。 听到王宏明升任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纷纷发来短信,祝贺王宏明_,并要他做东请客。 A流

33、金铄石探骊得珠乔迁之喜 B吴牛喘月披沙拣金飞黄腾达 C吴牛喘月 探骊得珠飞黄腾达 D流金铄石披沙拣金乔迁之喜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造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 B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C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

34、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汉字是谁创造的?在我国历史上,历代的观点认为汉字是仓颉个人所造。_。_。_ _。_。_ 。_,不断地孕育、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 在春秋元命苞中说,仓颉“生而能书” 然而,考古科学的种种发现,却愈来愈多地证明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 简直把仓颉说成一个神通广大,法术无边、不食人阀烟火的“神人” 比如在路史禅通记中说,仓颉“龙颜侈哆,四目灵光” 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使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方尝试到约定俗成 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

35、创造了汉字,鲁迅曾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科学研究表明,被马蜂蜇刺后,只有蜂毒毒量过大,或过敏人群才会有生命危险,而一般情况下, 。据此,人们也许不应当再对遭受到马蜂蜇刺过分害怕了, ,它可以治疗你的风湿病,还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当然前提是不可过量总之,_ _ _,毕竟马蜂也有其。可爱”之处啊!17把下面的这则报道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5分) 本报讯(记者韩雯徐丽刘平)市工商联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我市目前有机动车大约250万辆,按照小

36、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每年仍有10万辆机动车的增量,而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却明显不足,远远迭不到车辆数与车位数最佳比例要求,建议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 市工商联建议,提高公共资源使用率,充分挖掘现有的便道和路边资源,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在不妨碍行人通行、不占用盲道、不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的前提下,在道路路面尽可能地施划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允许机动车在限定的时段临时停放在停车收费上,进一步细化地区分类,采用“分地区、分时段、分长短”的计费方法在繁华地段、重要服务场所增设计时收费器,30分钟内的临时停放,不收取停车费用,鼓励大家“有事快办、办完快走”,超过30分钟按小时收取停车费用,答._.六、写作(60分

37、)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个人迷上了根雕艺术他想得到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与众不同的根他先是到各个庭院路边木料场等地去挑拣,结果却令他很失望,这些根大体雷同,很少有他想要的那种他又带上铁锹去地里挖,挖出的根同样不能令他满意他感到十分困惑,便去请教专家,专家说:“这些根都是在沃土中自由生长出来的,自然形态差不多,要知道,只有那些在最为险恶最为艰苦的环境下生长出的根才是我们需要的,因为恶劣的条件会迫使它们变化出各种形态去适应,所谓环境适造根就是这个道理”按照专家的指教,他不辞辛苦地到各种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林区去寻找在石缝中,在沟壑间,在悬崖峭壁上,他果然找到了梦寐以

38、求的好根,以此为原材创作的作品后来屡次在根雕大赛上获奖。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普通高中高三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曲解文意。原文是说随笔也来到中国文学的园地,并不等于说随笔也传到中国。)2、A(偷换概念。从第一段它们的形式却过于随便,思想上也过于窄浅急近,论艺术是不够的得知,论艺术是不够的,不是远不如,这两个词的表达程度不同。)3、B(感情生哭泣这句话只是强调抒情散文皆出于情,是针对前文凡记皆出乎情,以动情而记,是感于哀乐的所说。情高、情贵虽说

39、是优秀的抒情散文应当具备的特点,但不是从感情生哭泣这句话而来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C(急:迫切)5、(3分)A6、(3分)D(“极论”指极力地批判,不是私下里污蔑)7、(10分)(1)另一天,宰相准备让梁适提点刑狱,皇帝说:“暂且留着他,等到谏官的职位有空缺的时候,可以让他担任。” (译出大意给2分,拟、俟、阙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古代以来在渭河边上建立营寨,不时被当地的羌人劫掠,增加兵力把守,当地的羌人又感到不安惊疑。(译出大意给2分,间、钞、益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8、(

40、5分)“亭”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勾画出螺山之形,补写了螺川近看似螺,远看似亭的山势特点。(1分)“亭”能令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短亭,形象地写出了螺山为诗人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2分)将螺山人格化,通过写螺山的孤独来写诗人的离情,移情于物更能突出诗人的孤寂情感。(2分)9、(6分)虚实相生。(技巧2分)江水、木桨都是摸得着的实体,梦境、星影却是虚幻的、浮动的。颔联写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乡流入另一个梦乡,那划动的短棹似乎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句意2分)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表达效果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几处早莺

41、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5分)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E.说“深刻的思想”不合适。A.文中没有直接描写,只用了间接描写。D.对“老伴”的心理分析不当,应是写出了“老伴”吃惊、难过的心理。)(2)(6分)通过女儿的话补充交代了捐躯的原因;写尸体的“头部和上肢已不见了”,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以“我”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对那些捐赠身体的人们的崇高行为的赞美。(每答出一点给2分)(3)(6分)她是一位无比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有爱心的女教师。(3分)她

42、生前在报纸上发表与学生灵犀相通的文章,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对教育工作倾心倾力;她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携盲人过马路,专做好事,富有爱心;她拯救溺水的学生,留下自愿捐赠身躯给作实习的遗嘱,继续献身教育事业,为人类造福。(3分)(4)(8分)本小说精心设置了两处“留白”。第一处留白是吃晚饭时,女儿难以下咽,因为“今天我们上第一节人体解剖课那尸体好像是玛妮老师”。但随即就被父母否定:一个读到她发表的文章,另一个看到她扶盲人过马路。此处留白唤起了女儿和父母对一位无比热爱并献身教育事业的有爱心的女教师玛妮的赞美之情。(2分)第二处留白是在女儿的房间,父亲“我”看到一张复印的遗嘱,说愿把身躯捐赠给医院,上端注明:“死于拯救溺水的学生。”立遗嘱者的签名字迹潦草,泰文像英文,有一个很像“妮”字,但女儿不在家,仍难确定。此处留白表现了“我”对因拯救溺水学生而牺牲,并将自己的躯体捐赠给学生做解剖实习用的女教师玛妮的崇敬之情。(2分)两处留白制造了情节悬念,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方面使小说中断了叙事,增添了波折,增加了艺术张力;另一方面使读者得以探寻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