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90145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acroeconomics 总需求模型.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总需求模型引入价格因素,考虑其对总需求的影响71 总需求曲线AD711有效需求原理背景:古典派经济学认为,调整价格可以使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其典型为 “萨伊法则”。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古典派认为,这是劳动方面坚守工资水平不肯下降的原因,为了克服萧条,只要降低工资就可。对此,凯恩斯认为,需求不足才是引起萧条的原因。在萧条的情况下,价格的调整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如果没有充分的需求,即使生产了产品也会卖不出去。故应根据需求来调整生产。这在宏观经济学上称为“有效需求原理”。但降低生产会带来设备闲置,失业增加。为此,凯恩斯主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介入,创造需求。以下,我们考虑

2、的总需求是根据有效需求原理来决定总需求的机制。712总需求曲线AD()总需求曲线AD的建立r1r2r3Y1Y2Y3LM1LM2LM3E1P1P2P3Y1Y2Y3E2E1E3E2ISAD在上图中,ISLM曲线代表双重市场的均衡,同时,它还隐含着一定的价格水平。例如,在上图中的E2点,它是LM2(P2)和IS曲线的交点。将这个因素反映到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E2。如果我们考虑价格的变化,P2P1,这时,LM会向左平移名义货币需求(LM曲线):MLKYhi;实际货币需求(LM曲线):M/pLKYhi至LM1(P1),这样,我们在下图中又可以得到一个点E1;如果考虑价格下降,就可以得到E3。连接这些点,

3、就得到AD曲线.(2)AD曲线的特点: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随价格下降而增加。在左图中,初始时:货币市场:LM(P),LM(P1)产品市场:IS此时,在价格P的均衡产出为Y3,在价格P1的均衡产出为Y1,故对应的总需求曲线为AD。自发性支出ISIS1IS1与LM,LM1交点告诉我们:在P的价格下,Y3Y4。在P1的价格下,Y1Y2根据有效需求原理,总需求,故AD向右平移AD1 P利率投资总产出(根据有效需求原理)总需求(3)AD曲线的移动:自发性支出的影响:AAD向右平移LMLM1(P1)IS1ISY1Y2Y3Y4Y1Y2Y3Y4iYYPP1P AD1AD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名义货币供

4、给量AD向右平移在初始时,LM(P)与IS的交点决定了在价格P时的产出Y1,LM1(P1)与IS的交点决定了在价格P1时的产出Y3,于是,决定了总需求曲线AD.MLM (P)LM2(P)LM2(P)与IS的交点决定产出Y2。同理,MLM1(P1)LM 4(P1)。LM 4(P1) IS的交点决定产出Y4. 根据有效需求原理,总需求,故AD向右平移AD1iLM2P1LMLMISY1Y2Y3Y1Y2Y3Y4YYPPY4LM4ADAD172 总供给曲线AS7.2.1 劳动力市场(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表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描述产品,产业或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有长期与短期之分。所谓短期,是指在

5、劳动力可变而其他要素不可变的一段时期;所谓长期,是指所有要素均可变的一段时期。生产要素一般地,是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 “劳动力”是指参与生产的所有人员;“资本”分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实物资本”为用于生产的设备,厂房等存量,“人力资本”为知识和技能的存量;“技术”是指在其它的投入不改变的情况下,经过劳动力和资本的重新组合使产出发生变化的手段。所以,长期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F(K, L,T)L:劳动力,K:资本,T:技术。短期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LYYF(L) YF(L)性质:L0时,Y0dY/dL0(劳动力的投入多,产出增多)F”0(边际生产力逐渐递减)注意:一般不研究非经济区域,

6、即,生产曲线下降段的情况。(2)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微观经济学的回顾:企业所付的实际工资上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越少。而宏观经济学的劳动力的需求是所有企业的劳动力的需求的总和,所以,亦可以如下表示:对整个经济来说,工资水平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低,如此,劳动力的需求函数:LDLD(W/P)。反之,劳动力的提供者愿意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提供更多的劳动时间,就是下图中的LS,向右上扬。如此,劳动力的供给函数:LSLS(W/P)。LLDLSELeeLS与LD的交点,就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它决定了均衡工资e和均衡劳动力Le。(3) 凯恩斯的劳动理论(3)-1工资的(下方)刚性

7、首先,考虑时,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的潜在供给为L1,但实际需求只有L0。但工资下方刚性,供大于需的状态得不到改善。所谓工资的刚性,是指工资能升不能降。这是因为有工资的契约或存在工会等组织的抵抗。一般地,企业按劳动力需求曲线的雇佣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产生失业),生产量也低于充分就业的生产量。凯恩斯借助工资的(下方)刚性说明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失业是经常性的,充分就业是短暂的。(3)-2 凯恩斯的劳动市场求大于供LLDLSELeeL1L0供大于求L0LeLYY0Y1YF(L)YYY0YeYPY0YeP0P1ACB7.2.2总供给曲线AS的导出LSLDL0LeLW/PW/P1W/P2W/P0P

8、2当实际工资为W/P2时:在劳动市场上求大于供,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工资上升,劳动力的不足得到缓解。总供给曲线对CA段,与古典情形相同;当实际工资为W/P0时: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工资下方刚性,供大于求的状态得不到改善。此时的劳动雇佣量为L0,它决定了右下方图中的B点。为凯恩斯的劳动理论所对应的总供给曲线AB。凯恩斯的解决“办法”:通过提高物价,降低实际工资,使供求关系达到均衡。而劳动者因为“工人的错觉”而不加反对。工人的错觉:重视货币工资, “轻视”实际工资。这个理论受到质疑,但在不改变现有经济框架的前提下,这仍为解决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问题的一个办法。7.2.3一般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9、在经济萧条时,由于存在巨大的资源闲置,企业愿意在现有的价格上(P0)出售它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此,这一段时间的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下图的P0B。YPP0BACDYe但是,当经济走出了萧条区,边际成本上升,只有提高价格水平企业才能增加总供给。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扬起;当达到劳动力完全雇佣时,经济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资源约束开始出现,边际成本急剧上升,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呈垂直状况。P0B段和CD段,被称为极端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7.2.3 古典派的总供给曲线古典派总供给的基本思想是: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总供给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PYeAS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

10、,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是凯恩斯一般的总供给曲线的特例。73 AS曲线的移动(1) 当技术进步时,产出增加,AS曲线向右平移(2) 工资提高时,劳动力的雇佣减少,产出减少,AS曲线向左平移74 产量和价格的决定741产量和价格决定的基本机制:AD-AS模型的首要职能,就是研究如何决定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YPYeASADPePPYYE“宏观价格定理”假设初始时的价格水平为P2,形成供大于求,于是,产生价格水平向下的压力。形成以下两个效应,使供大于求的情况得到缓解:(1)PW/PLAS(2)PW/PiIAD假设初始时的价格水平为P1,形成求大于供,于是,产生价格水平向上的压力,形成以下两个效应,使求大于

11、供的情况得到缓解:(1)PW/PLAS(2)PW/PiIAD从而达到市场均衡E,这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出分别为上图中Pe和Ye。以上的过程被称为“宏观价格定理”。742 各种情况下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YPP1Y3ASAD1AD2AD3Y1Y2P2P3(1) 假设总需求曲线AD1与AS相交于萧条区(水平段)。此时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产出为Y1。无论AD1处于什么位置,均不影响均衡价格水平,所以均衡的价格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即取决于货币工资和劳动边际产出,在短期,因劳动边际产出不变,故取决于货币工资。价格决定于总供给,但产出决定于总需求。(2) 假设总需求曲线AD2与AS相交于小于充分就业区(向

12、右上方上扬段)。此时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产出为Y2。均衡价格水平取决于AD,AS的位置,即供求双方的状况。产出和价格决定于供求双方。(3) 假设总需求曲线AD3与AS相交于充分就业区(右边垂直部分)。此时的均衡产出为Y3。此时,无论总需求曲线在什么位置,对均衡产出都没有影响,但影响均衡价格。 产出决定于总供给,但价格决定于总需求。743 准确理解AD-AS模型的产量和价格决定YPYeASAD1PeEAAD2AD3AD上面的每一点,都代表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AS上只有一点表示劳动市场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在上图中,为E点。如果,AD2与AS交于E点,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

13、市场都实现均衡的“三重市场均衡”。如果,如AD1与AS交于点A,那么,A表示的是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劳动力市场没有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是说存在失业。故而,AD-AS模型中的均衡点,不一定是理想的“三重市场均衡”。75 扩张的总需求政策的效应扩张的总需求政策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统称为扩张的总需求政策。7.5.1 在萧条区的政策效应PP1ASADAD1Y1Y2Y初始时的位置在AD,积极的总需求政策使得AD向右平移到AD1。故这时均衡价格不发生变化,但总需求扩张至Y2,所以产出的政策效应为Y2Y1。结果是: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变。7.5.2 在小于充分就业区的政策效应 PP1A

14、SADAD1Y1Y2P2Y3初始时的位置在AD,均衡价格为P1,产出为Y1。积极的总需求政策使得AD向右平移到AD1。如果此使经济的价格仍为P1,则经济的总需求扩张至Y3,产生了求大于供的缺口Y3Y1,从而导致价格水平上涨,带来两个结果:(1) 总供给增加(2) 总需求缩水在价格水平P2和产出水平Y2处达到均衡。结果是:产量增加、价格提高7.5.3 在充分就业区的政策效应PP1ASADAD1Y1Y2P2初始时的位置在AD,均衡价格为P1,产出为Y1。积极的总需求政策使得AD向右平移到AD1。如果此使经济的价格仍为P1,则经济的总需求扩张至Y2,产生了求大于供的缺口Y2Y1,从而导致价格水平上涨

15、。由于总供给已经达到最大限度,故价格的上扬不能使总供给增加;另一方面,价格水平上涨使总需求缩水。因此,求大于供的缺口完全转化成价格的上扬,而产出不变。结果是:产量不变、价格提高。76 应用例1 大萧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大萧条。人们对投资失去信心,货币数量下降,失业人数飙升,产出锐减。参考下表:表1:大萧条时的美国经济年份GDP基价年:1982,单位:10亿价格水平紧缩指数,1982100失业率(%)1929710146321933499112249用AD-AS模型来解释美国大萧条时的经济状况:自发性支出和货币数量显著下降,导致“有效需求” 不足和AD向左平移。图示:YYeYPA

16、SADPePEAD1结果是:价格水平下降,产量减少,失业增加。2 越南战争20世纪60年代。由于越南战争升级,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经济的价格水平上升,产量不断增加。在这一期间,失业率也在下降。数据可以参考下表:表2:越战期间的美国经济年份GDP基价年:1987,单位:10亿价格水平紧缩指数,1987100失业率(%)196424342775219652474284451966262229438196726903033819682801317361969287733335以上的数据与AD-AS模型来解释的情况十分吻合。PASADP2PAD1YY2Y增加财政赤字使得AD曲线向右平移,因此,

17、价格水平上升产出增加,同时失业下降。通货膨胀81 通货膨胀的概念定义: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经济现象。应该注意的是:通货膨胀衡量的是平均价格水平的走向。例如:1996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了2.9%,这不意味着所有商品的价格同样上升2.9%,而是平均价格水平上升了2.9%。相关概念: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商品的价格上涨情况。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82 惯性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可以预期且被纳入各种合同和非正式协议中的通货膨胀率。例如:90年代美国的通膨率稳定在3%,劳资合同、政府预算均按3%的通膨率考虑。83

18、通货膨胀的成因83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1)扩张的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在下图的上图IS-LM模型中:初始时的均衡位置在Y0和i0。GIS向右平移IS1。如果此时价格不变,Y0Y1, i0i1。在下图的AD-AS模型中:初始时的均衡位置在Y0和P0。GAD向右平移AD1。如果此时价格维持不变,Y0Y1。但是,Y0是充分就业产出,所以,Y0不变,P0P1。ISLMY0Y0LM1IS1iYi1i2i0Y1ADAD1YPY1ASP1P0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使得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这样的结果是:LM向左平移LM1。从IS1与LM1的交点看来,利息上升:i0i1i2I产出减少Y1Y0.总之

19、,产出没有增加,均衡价格却上升至P1,利息率上升至i2. 以上说明: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扩张财政政策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货币基础在充分就业区的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实际产出不变而价格水平提高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相同的货币量如何能支撑价格水平的提高?这实际上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何解决货币供给不足的问题。途径一:转出投机货币需求,补充交易货币需求P名义产出交易货币需求;M不变i投机货币需求L2L1支撑了价格水平的提高。途径二:货币的流通速度假设途径一的资源已经用完,投机货币需求全部转化成交易货币需求,这时的货币市场的均衡可以表示成: M/PLKYY/V在货币市场上是一条垂

20、直的LM曲线。假设:下图IS-LM模型对应的总需求曲线为AD.扩大的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IS1,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IS1与LM0的交点决定的产出不变;虽然利息率升高,但LM0不发生变化,所以价格水平不变。如果速度加快VLM0向右平移LM1(为什么?)而LM1与IS1的交点决定的产出扩大到Y1,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AD1,由于Y0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所以,总需求的扩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至P1。ISISLM0LM1Y1Y0ADAD1Y1Y0ASi0P1P0(3) 扩张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初始时,经济的均衡产出为Y0(为充分就业产出),均衡利率为LM0LM1Y1Y0AD0AD1

21、Y1Y0ASi0i1P0P1IS0i0。初始时的价格水平为P0.扩张货币政策启动LM0向右平移LM1iIAD向右平移AD1.由于AS是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价格水平P0P1.形成通货膨胀。83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以前,人们仅认为:通货膨胀来自需求方面。而先进国家的价格史却告诉我们,价格的上涨是永远不变的,改变的只是上涨的速度。于是,人们开始思考一种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亦被称为供给性通货膨胀,2003年“名词解释”)。人们首先考虑到工资的推动。例如:1982年,美国的失业率几乎达到10%,但工资仍然上升了5%。经济原理:工资产品成本在同等价格水平上的生产AS向右平移通货膨胀

22、ADAS1AS0Y1Y0P0P1图解:在上图中,初始时AD与AS0相交决定的均衡产出为Y0,均衡价格水平为P0.工资AS0向左平移至AS1, AS1与AD的交点出决定了新的均衡产出Y1与价格P1,形成价格上升、产量下降的特征,这也是供给型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被称为“滞胀”( 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除了工资成本之外, “供给冲击”,如农产品价格和石油价格的突然上升,也会造成“滞胀”。833 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混合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会共同导致通货膨胀:AS1P2AS0P1AD1P0ADADY0Y18.4 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1996年 “名词解释”)是一条如下的、反

23、映失业与工资增长率经验曲线。(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u期中,横轴表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时的实际失业率);为工资增长率。它表示了英国在1862至1957年100年间的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的情况。有以下的特征: 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时,失业率越小,工资上升。 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工资维持不变 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时,失业率越大,工资下降。原因:失业率高,意味着工作的选择面较小,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的愿望不会那么强烈;而利润较低时,企业方面也会坚决地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841 凯恩斯主义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1)解释:由于工资增长率是物价上升率的反应,所以

24、,菲利普斯曲线不仅仅是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W生产成本P.于是,上图可以表示为:u这里,为价格增长率,即为通货膨胀率,通常用表示。(2) 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价格计算: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价格因素,体现了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正”关系:例:假设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1%,工资提高4%。于是劳动成本升高3%。其结果,反映到市场价格上,就成为价格水平上升3%。(3)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特点,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可以表示成(1998年“简述题”):低失业率时伴随较高的通货膨胀;低通货膨胀时伴随较高的失业率。这样的可互换性现象,虽然不能两全其

25、美,但也提供了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情况下,引起通货膨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失业,使得解决与通货膨胀相关的经济问题,可以在总供求模型的框架下解决。842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移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取决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以下,给出证明: 设:通货膨胀率为=,预期通货膨胀率为则=, 如果,将人们导入预期通货膨胀率,则有: =+ () 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 当=0时,菲利普斯曲线为h(=)。假设失业率为,与之对应的通货膨胀为,该点(,)沿Ph移动,经过调整,移动到uhhhEE1 (,0),即自然失业率和零通货膨胀的组合。当=,菲利普斯曲

26、线的截距变大,为h1(=+)。宏观经济的调整则通过h1运动,最后的均衡点为(,)。如此,人们能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组合,是沿,E,E1运动的,连接这些点,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解: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指充分就业时的菲利普斯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失业率为均为自然失业率。另外,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互换关系不复存在。相反,宏观经济均衡于自然失业率与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的组合。85 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1)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2) 失业:偏离自然失业率,也称为周期失业。 周期失业高于自然失业率的部分。 例如:假设自然失业率为5%,实际失业率为11%时,周期失业为6%。奥肯定律:高于自然失

27、业率一个百分点的失业,会给GDP造成2.5%的损失。(3) 供给冲击(如能源危机)86 通货膨胀的效应(1)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常使债权人受损使债务人收益;使货币占有人受损,使财产占有人受益。(2)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由于工资的上涨赶不上价格水平的上涨,有利于利润收入者的再分配效应,刺激企业的产出增加。前提: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如果达到充分就业,就没有产出效应了。(3) 对经济衡量效率的影响:例如,破坏币值稳定,经济有回到实物经济的可能。(4) 恶性通货膨胀会有极显著的在分配校应,对社会的政治稳定产生影响。87 通货膨胀的治理和失业对策871反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1) 紧缩的财政政策:

28、缩减政府开支,减少总需求,有利于克服通货膨胀。(2) 紧缩的货币政策:过多的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根源。例如:美国在1974至1975年,1980至1982年出现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如下:年份通货膨胀率(%)19741091975108198010319811041982108美国政府采用紧缩货币政策,美联储(央行)规定了每年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指标;以调整贴现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来保证目标的实现。1982年消费者物价指数降到3.9%。有时,采用“双紧”的政策。例如,1979年英国通货膨胀率达到21.9%。英国政府采取以“紧缩货币主义为主,以紧缩财政政策为辅”的政策。在货币方面,将贷款利率由12%提高到14%,货币供给量控制在6%至10%;并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1981年,英国的通货膨胀率降低到8.7%。(3) 收入政策:用直接的方法降低工资,即用法律的方式进行工资-价格控制,或者用说服的方法。但一般不采用。原因是,从长期的眼观看问题,工资-价格在较长的时期内被控制,会造成劳动力和某些特殊商品的短缺,又会产生新的矛盾。88 货币主义的观点1货币数量是影响宏观经济的最重要的变量2货币供给多于货币需求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3货币规则(1994年“名词解释”):为了保证经济的增长,政府唯一要做的是稳定货币供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