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9070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20).doc(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津南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文本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背景为了适应津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津南区在天津市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津南区特别是津南新城的建设发展,落实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第2条 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4. 津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 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2006)第3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九次代表

2、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龙头,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打造人民富裕、经济发展、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新津南。2. 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津南区实际,统筹区域发展,促进津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结构,合理配置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3.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区域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加强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充分利用中水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地、节水、节

3、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4. 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区域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区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5. 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保障区域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第4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区域总体规划和新城总体规划。1. 区域规划范围是津南行政辖区,总面积387.84平方公里。2. 新城规划范围:北至海河,西至蓟汕联络线,南以津晋高速为界,东至汉港快速。总用地面积86平方公里。3.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天津大道以北的海河中游地区以及高职基地等市级重点项目,不计入本次规划的人口规模及

4、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葛沽镇是津南区四个中心镇之一,同时划入滨海新区范围内,本次规划中纳入整体考虑,葛沽镇的人口、城镇建设用地不计入津南区72.4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环内地区人口和建设用地指标纳入中心城区,不计入本次规划津南区72.4平方公里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第5条 规划期限1. 规划期限2008-2020年2. 近期2008年-2011年 远期2012年-2020年 远景至2050年第6条 法律效力1. 本规划是津南辖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文件,本规划由津南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对规划的修改,按法定程序报请审批。2. 本规划自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规划相应废止。第二

5、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第一节 区域协调第7条 区域协调策略1. 发挥津南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借势发展。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津南区应把握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建立以葛沽为基点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主动承接滨海新区产业传导,努力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城市型、文化型、生态型产业高地,进而成为天津经济新的增长极。2. 津南区位于津滨城市发展主轴的中部,紧邻远景城市公共中心,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及临港产业区关系密切。津南区应发挥潜在优势,与周边地区资源互补,作为中心城区工业重心战略东移和滨海新区产业传导的承接地,港后首选的生活服务配套区。3. 增加过河交通,加强海河两岸交通联系、增加东丽

6、与津南两区经济关联,实现功能对接,促进海河两岸的平衡发展,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节 城市定位与规模第8条 城市定位津南区是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城市发展主轴、海河中游南岸的重要城市,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滨海新区产业承接基地和民营经济成长基地,生态宜居城区。第9条 发展目标将津南建设成为技术先进、服务水平一流、创业环境优越的津滨主轴南翼新兴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捷、信息网络高效、商务服务快捷的海河中游南岸现代服务业中心;生态环境良好、服务配套健全、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和谐的中心城市南部生态宜居宜游城区。第10条 人口规模2020年,津南区规划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85万人以内

7、,其中城镇人口79万人,乡村人口6万人,区域城市化率达到93%。流动人口17万人,规划设计人口102万人。第11条 用地规模2020年,津南区总建设用地控制在155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6平方公里。新城和双港、八里台、小站、北闸口4个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2.4平方公里。第三节 城乡统筹第12条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 发展目标融入区域发展背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树立全面城市化的发展思维,促进津南科学、和谐、率先发展 。2. 发展策略立足于天津中心城市这一都市区的发展结构,以天津中心城市内部各区域功能协调为前提,以自身发展条件为基础,以实现快速区域化、全面城市化为目标。根据津南区社

8、会和经济发展进程需要,以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方式面对历史机遇,提出“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发展战略和“9341”奋斗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13条 城乡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三带、八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1. “三带”“三带”是指海河现代服务业发展带、中部产业聚集带和南部生态建设带。(1) 海河现代服务业发展带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重点区域,通过天津大道和轻轨等交通建设,形成连接中心城区、高职基地、津南新城、民营经济成长基地和滨海新区的海河南岸现代化城市区域。(2) 中部产业聚集带以建设滨海新区产业承接基地和滨海民营经济成长基地为契机,形成以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及现代冶金产业为主导的中部现

9、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区域。 (3) 南部生态建设带通过天嘉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生态区域的保护性开发,八里台、小站示范镇以及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建设,形成南部生态建设区域 。2. “八区”是指规划建设外环以内、海河中游、津南新城、双辛、天嘉湖、北闸口、小站和葛沽八大城市片区,实现各片区的有机衔接,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第14条 城乡体系规划1. 城乡体系结构规划津南区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四级城乡体系结构。(1)新城区政府所在地,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规模40万。(2)中心镇农村地域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规划4个中心镇,分

10、别为双港、八里台、葛沽、小站。城镇人口规模分别为双港镇11万人,八里台镇7万人,葛沽镇10万人,小站镇9万人。(3)一般镇北闸口镇,人口规模控制在3.5万人以内,城镇人口1万人。(4)中心村是农业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保留双闸、迎新两个中心村,每个中心村人口控制在5000人左右,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万人以内。2. 发展目标2020年之后,津南区城镇体系结构逐渐向区域城市转变,最终消灭城乡二元结构,建成区域城市。第15条 城乡产业统筹1. 原则、目标遵循“精一强二兴三”的原则,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乡产业联动与区域化

11、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层次。2. 引导方略(1)统筹城乡产业结构,对接滨海新区优势产业,促进城乡产业联动与区域化发展。形成互动产业链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整体提升区域产业层次。(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一、二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建设的多种需求,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子农业、精品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用知识化、信息化、市场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第16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1. 规划目标完善新城、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公共服务结构体系,形成多级多中心的规划布局,构

12、建层次清晰、体系完整、健康运转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2. 规划策略公共设施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应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有条件地限制现有设施用途变更和用地流转,改造现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规划完善津南新城城市功能,补充医疗卫生、中小学、商业服务等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提高中心镇的公共服务接纳能力,提高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村镇公共设施要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现有基础,从实际出发,避免求全偏大、重复建设。对于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设施,必须依照先行原则。镇级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一览表类别项目中心镇一般镇一、行政管理1党政、团体机构2法庭-3各专项管理机构4.居委会二、教育机构5.专科

13、院校-6.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及培训机构7.高级中学8.初级中学 9.小学10.幼儿园、托儿所三、文体科技11.文化站(室)、青少年及老年之家12.体育场馆13.科技站14.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15.影剧院、游乐健身场16.广播电视台(站)四、医疗保健 17.计划生育站(组)18.防疫站、卫生监督站19.医院、卫生院、保健站20.休疗养院 -21.专科诊所五、商业金融22.百货店、食品店、超市23.生产资料、建材、日杂商店24.粮油店25.药店26.燃料店(站)27.文化用品店28.书店29.综合商店30.宾馆、旅店31.饭店、饮食店、茶馆32.理发馆、浴室、照相馆33.综合服务站34.银行、

14、信用社、保险机构六、集贸市场35.百货市场36.蔬菜、果品、副食市场37.粮油、土特产、畜、禽、水产市场根据镇的特点和发展需要设置38.燃料、建材家具、生产资料市场39.其他专业市场注:表中-应设的项目;-可设的项目村级公共设施项目配置一览表类别名称中心村基层村一般规模 (m2/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行政管理居(村)民委员会100500100200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100030008001800完全小学60001100030006000文体科技图书室(图书馆)/文化室(综合文化馆)5002000室:100200馆:800电教室/党建室50100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室100-200老年活

15、动中心(室)50100敬老院/老年公寓-1000020000500010000体育场、健身中心、活动场地可结合绿地设置大型8000小型2000医疗保健卫生所(室)100200 m250100 m2计划生育指导站100200 m250100 m2防疫、保健站100200 m250100 m2商业金融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参照人均用地标准根据市场需求便民超市注:表示必须设置,为必设型;:表示可以选择设置,为选设型;-:表示可以不设置,为不设型。第四节 城乡空间管制第17条 空间区划与管制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将津南城市规划区划为禁止建设区

16、、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协调建设区,并针对这四类管制区,制定相应的管制规则。1. 禁止建设区是指津南区域范围内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以及如进行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核心景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管理范围,地下水源保护区,主要行洪通道的管理范围。该地区严格禁止与保护无关的各类建设活动,对已有的与保护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无条件拆除。津南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包括:贝壳堤的核心区与缓冲区、区内河渠管理范围。引黄济津输水供水河道及其保护范围:马厂减河、洪泥河、海河(二道闸以上)的主河槽、滩地、堤防及背水坡脚以外30米。2.

17、控制建设区是指是指区域范围内对各类建设具有生态敏感性的地区,以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不宜建设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的非核心景区、生态控制用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地下水源准保护区和蓄滞洪区。该类地区应对各类建设活动予以严格控制。津南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包括:贝壳堤的实验区、河道保护范围(海河护堤地以外30米、马厂减河护堤地以外15米)、外环绿化带(外环线以外500米的范围)。3. 适宜建设区是指区域范围的重点建设地区,包括津南新城和中心镇以及独立的产业组团和工矿区的规划发展用地。区域内滨海新区产业分区内工业园区,特色休闲旅游产业区,海河中游地区,高

18、职基地,滨海文化产业区,现代化新城和新型城镇,该类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建设。4. 协调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的地区,是适宜建设区和控制建设区之间的空间缓冲与过渡,可以进行适度建设。该类地区应优先进行能源、交通、水利以及重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津南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主要包括天嘉湖旅游度假区。第三章 新城城市定位与发展策略第一节 新城职能、发展目标第18条 新城职能天津城市发展主轴和海河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全区行政、经济、文化、现代服务中心。第19条 发展目标逐步建成古韵新貌交融具有活力的文化商贸区;创意产业集聚蕴藏动力

19、的发展区;城市功能鲜明充满魅力的形象展示区;海河南岸生态宜居区。第二节 新城发展方针与战略1. 新城经济发展(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2)依托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对现有产业在地域上和产业链上进行整合,大力发展支柱行业。巩固和提升制造业的层次与水平。(3)围绕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建设的多种需求,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促进津南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新城社会发展(1)坚持科教兴区,完善各级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以高职基地建设为契机,建立产、学、研联动,科、教、企互赢的科技发展格局。培育和吸引人才,促进津南教育和经济同步发

20、展。(2)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促进人口寿命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加强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3)大力发展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设施网络。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3. 新城空间发展策略注重同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其它新城的联系,特别是与海河北岸东丽区的联系。加强区域产业和交通联系。随着海河中游地区开发和天津大道建设,以及高职基地、滨海文化中心等市重大项目落户津南,津南迎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期。同时津南新城位于津滨发展主轴、海河中游南岸,应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第四章 新城规模第20条 人口规模2010年新城常住人口27万人,

21、2020年新城常住人口40万人。第21条 用地规模到规划期末,津南新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7平方公里。第五章 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第22条 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1. 津南新城规划区范围为北至海河,西至蓟汕高速联络线,南以津晋高速为界,东至汉港快速。总用地面积86平方公里。2. 天津大道以北海河中游地区正在编制海河中游规划。3. 高职基地正在编制总体规划、一期控规和起步区城市设计。第23条 空间结构1. 布局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完善的原则。(3) 综合考虑城市的性质、功能、气候、传统风貌等对城市居住设施的规划要求。(4)综合考虑

22、日照、通风、防灾、配套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2. 空间结构规划搭建 “一心、四区”的城市构架。(1)“一心”:是指津南新城起步区。全区行政中心,充分体现津南核心功能及城市形象。(2)“四区”:分别是指滨海文化产业区、高职教育区、新城生活区和新型精密制造业产业区 。滨海文化产业区:北至海河、西至蓟汕联络线、南至天津大道,东以老海河为界。是服务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文化产业经济功能区,并预留市级发展用地、成为未来天津市公共中心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区:北至天津大道,西至蓟汕高速、南以津港快速、津晋高速为界,东至咸水沽西外环

23、以东700米。以中国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为主体、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配套建设大型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与学校资源共享,融合生态景观、校园文化与城市生活的活力地带。新城生活区:北至天津大道,西临高职基地,南至津晋高速,东至铁路东南环线。规划以居住、行政办公及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文体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主。新型精密制造业产业区:以津南经济开发区(东区)为发展基础,向西与信息产业关联发展,向北、向东支撑现代冶金和精密制造产业提升。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制造,半导体与特种功能材料制造,环保与社会公共安全专用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第24条 用地布局原则1. 树立生

24、态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利用现有“水”的优势,使水系贯穿整个新城;2.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顺应新城空间拓展趋势。工业用地集中在新城东南部。居住用地以老城区为依托,东西沿河发展。公建用地形成以新城核心区为中心,以居住区为单元的设施齐全的多级公建中心;3. 充分考虑对外交通、过河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对新城空间布局的影响和带动作用;4. 充分考虑未来津南新城发展需要,留出拓展空间。第25条 居住用地规划1. 用地布局规划津南新城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新城中部,分为四大居住片区。以咸水沽镇区为基础,发展建设6个主要城市居住区。容纳城市人口40万人。(1)新城核心区老城区改造基础上的新城建设,保留老城

25、区历史积淀的城市肌理,建设核心区内以行政、商贸为依托的高端居住。(2)城西生活区月牙河西岸,以博雅名邸、爱丁堡、水岸华庭、城市亮点等已有楼盘为基础,以城市绿地公园和水系为特色的生态型新住区。(3)中心生活区老海河南岸,津晋高速以北,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良好,社区建设较为成熟的生活片区。(4)城东生活区以南部产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承纳双桥河镇及咸水沽被整合村庄的安置人口的同时,为周边产业工人提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居住条件。2. 规划指标津南新城规划居住用地1020.26公顷,占新城建设用地的37.56%。第26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

26、、教育、卫生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用地。居住区和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按国家或天津市“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进行配套建设。津南新城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780.93公顷,占新城建设用地的21.72。第27条 工业用地规划1. 用地布局以咸水沽工业园区和津南经济开发区(东区)为基础,集中在津南新城东南部形成以精密制造为主导的工业板块。2. 规划指标津南新城规划工业用地3763.15公顷,占新城建设用地的28.51。第六章 新城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28条 目标与原则通过实态调研,即走访各专业局、各级政府和社会调查,摸准津南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出原因所在。在科学的数据分析基础上

27、,对人口、经济、产业等相关层面建立数据模型,重点对教育、卫生、医疗等公益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行研究,探寻整体提升津南公共服务水平的途径与发展模式。第29条 行政办公由于本次规划对津南区的整体城市功能体系的提升,津南区行政办公用地也急需进行相关调整。即:新城津南新城将继续承担津南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行政中心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新的行政中心将迁至老海河北岸,新城核心区。中心镇作为津南区次级行政单位,中心镇行政办公主要布置在葛沽、八里台、小站、双港各镇区,为各中心镇行政办公中心。一般镇鉴于津南区行政提升和城市化,对于一般镇的行政办公功能,仅控制在满足日常的行政办公。第30条 商业金融商业贸

28、易用地的布局结合中心区和组团结构进行布置,重点建设以咸水沽为中心商业商务核心。在中心区布置大型商业,创建津南新城中心商务区,建立双港生活性服务体系,葛沽以产业配套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小站镇以旅游观光为主的旅游性服务业,从而打造由生产性、生活性和旅游性服务业构建的津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最终形成“一线”、 “两园”、“三带”、“三地”、“五区”的商业体系。“一线”:特色旅游线。建成小站练兵园、天嘉湖旅游度假区、中国北方石林园特色旅游线,充分挖掘津南区自然和人文资源,扩大知明度和影响力,打造以海河文化、民俗文化、近代军事文化、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津南特色旅游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 “两园”:

29、滨海新区(津南)创意园和开发区西区兴业科技园。 “三带”:海河沿岸商贸带、天津大道商贸带和环天嘉湖商贸带。基于这套商业体系针对整个天津市以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的发展模式,着力发展津南区现代服务业,打造生产性、生活性和旅游性三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结构。形成对生产、生活和休闲旅游全面多角度的服务体系。“三地”:双辛物流集散地(双港、辛庄)、双葛物流集散地(双桥河、葛沽)、北闸口物流集散地。“五区”:津南新城商贸中心、双辛商贸聚集区(双港、辛庄)、葛沽商贸聚集区、小站商贸聚集区、八里台商贸聚集区。第31条 文体设施坚持以“群众体育社会化”为发展原则,加快发展群众体育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广泛参与,

30、努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格局,繁荣振兴津南区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富而思健、富而思乐,富而思美”的时尚追求。新建一定量大型公众体育中心,提升现有体育设施品质,设立社区级群众体育健身设施。近期,规划体育用地主要是规划建设津南区体育中心,该中心规划在津南新城办公区中,占地20公顷。第32条 医疗卫生保留现有医疗卫生用地,进行提升和改扩建。依据城市医疗卫生配套标准进行改建和增设新的医疗服务设施。同时,对各居住组团布置适宜的满足当地生活需求的卫生防疫服务中心。第33条 教育科研 1. 教育设施规划(1)服务滨海新区建设,以示范高中为样板,扩建葛沽一中,增强服务实力。(2)在咸水

31、沽镇区投资4000万元新建初中校1所,占地60亩,建筑面积2万平米。(3)按照规模校规模改扩建初中4所,新征土地120亩。至2010年,全区示范高中校3所,普通高中校2所,规范化初中校11所。(4)完成咸水沽二小、葛沽二小、双港二小、小站四小建设工程,对20所未达标小学校舍进行改扩建,使其全部达到“双高普九”规范校标准。预计需要新扩增土地300亩,新建校舍5万平方米。至2010年,全区小学42所,其中模范小学5所,规范小学37所,每个镇行政文化中心建有1所中心小学,撤销全部村小,整体教育硬件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标准。(5)完成南洋职业技术学校一期新征土地100亩,扩建13400平方米工程。(6

32、)完成津南区少年宫建设工程,实施劳动教育劳动基地扩建工程,提高服务能力。(7)创建教师教育中心。有机整合教师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集培训、教研、教科研、电教为一体的教师教育中心。(8)积极推进幼儿园建设。至2010年,全区将有直属幼儿园4所,每镇建有1所中心幼儿园。第34条 文化广播电台1. 根据地级电台、电视台的设计规范,计划建设9000平方米广电中心一座,其中包括800平方米演播厅一个,200平方米演播厅2个。该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2. 逐步实现有线电视光缆地埋。有线电视光缆路由根据园区、居住区布局应遍布主干路及主要支干道路。未来有线电视入户率实现100%,总户数等于津南区总体规划的户数

33、。第35条 邮电服务设施在津南区建立支局5个,其中咸水沽镇建立支局两个;双港镇建立支局一个,八里台镇、北闸口镇各建立支局一个。第36条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1. 养老福利设施在小站镇规划建设津南区颐养院。在小站镇规划320亩土地作为安养地产建设项目。其中120亩建设津南区颐养院和残疾人安养院。津南区颐养院占地60亩,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考虑在咸水沽镇建设一所与津南区颐养院规模相当的养老机构。2. 津南区慈善事业。津南区慈善协会办公地点设置于民政局,到2010年区慈善协会要保障足够的办公用房,并配有储存社会捐助物的库房。为地震等不可预期的大型自然灾害做好预留储备空间。3. 津南区殡葬规划怡静

34、园公墓是经天津市批准的津南区属的唯一经营性公墓,随着开发、开放建设步伐的加快,需要大量整合土地,必将涉及大量的平坟、迁坟等工作,现有公墓规模有待扩大。考虑高职基地建设,怡静园目前无扩建条件,规划在八里台镇新建八里台骨灰存放处。第七章 产业发展及布局规划第37条 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50亿元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突破15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第二产业比重超过48%,第一产业比重在2%以下。第38条 社会经济结构在津南区域范围内,构建3条发展轴带、个特色城镇和6个重点发展区域的城市总体布局,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1

35、. 3条发展轴带(1)北部以建设天津大道、中国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滨海文化产业区、津南新城为核心,打造连接“津、滨”,依托海河的城市品质提升发展带。发展动力:TOD以交通为主导。以天津大道、津滨二线轻轨的建设为主导,带动北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和形成。(2)中部实现与滨海新区产业对接,提升聚集能力。形成以津晋高速为发展轴,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为延伸,以天津滨海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为引擎,以津南中部产业发展带为载体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发展动力:IOD以产业为主导。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精密制造和环保产业为支柱,以产业发展带动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城市成长。(3)南部以湿地和历史文化

36、为依托,发展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打造文化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区。发展动力:EOD以生态为主导。利用自然环境优势,积极搭建自然生态走廊,构筑绿色第三产业的经济高地,形成南部地区的城市生态建设带。2. “”个特色城镇是指津南新城与双港、葛沽、八里台、小站、北闸口个新型城镇。3. “”个重点发展区域。是指中国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滨海文化产业区、天津滨海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和小站练兵园、天嘉湖旅游度假区、宝成北方石林园3个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区构成的6大重点发展区域。第39条 第一产业1. 发展策略(1)发展以设施化、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农业。推动第一产业向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

37、节延伸;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自主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挥信息化带动作用,建设农业信息化商务平台;建设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2)发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种苗业、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三大支柱行业。2. 一产布局以八里台镇“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等现代高效设施。发挥“小站稻”、“葛沽萝卜”的品牌优势,以袁隆平院士创办的实验基地、籽种生产基地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在八里台、小站镇、葛沽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第40条 第

38、二产业1. 发展战略以产业为引擎,以政府为指导,以中小型民营经济为特色,以电子信息、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环保产业为支柱,依托整合的津南产业区,推动津南第二产业发展。重点突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为主的国家战略产业,强化工业的研发转化和循环发展模式。(1)电子信息与团泊、西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结构中重要的三角。(2)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以荣钢为龙头,以葛沽金属制品加工业为基础,形成天津市重要的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集群。(3)环保产业以双桥河环保设备制造和双港资源回收产业为基础,形成天津市重要的环保产业集群。2. 二产布局通过整合津南区现状工业园

39、区,集约工业用地规模,构建合理、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形成以津南产业区为主体,双港、小站等工业园区为补充的第二产业空间布局。 3. 津南产业区(1)发展条件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存在迫切的空间需求;津南区东西两侧具备微电子产业环境;津南区自身具备微电子产业基础 。(2)发展战略 主动承接滨海新区产业传导,建立以葛沽为基点的津南产业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3)战略意义以津南产业区为载体,有效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发挥津南产业区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海河以南地区的城市职能;延伸滨海新区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津南区的借势发展。(4)发展定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环保产

40、业为支柱的综合型产业聚集区域,建设成为城市型、文化型、生态型产业高地,进而成为天津经济新的增长极。 (5)规划布局依据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主导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确定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呈“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由重到轻”的产业布局结构。以产业布局结构为基础,规划确定现代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聚集区、综合产业聚集区、综合服务区、光电信息产业聚集区四大主要功能区,物流配送等功能区则结合各产业聚集区的具体布局分散设置。 4. 民营经济发展通过建立民营经济成长基地,发展带动津南民营经济增长。(1)基本原则政府指导、民营资本主导、市场化运作。(2)发展模式采用“五个一”的发展模式,即一座平台 、一

41、群基地、一支基金、一套体系、一组出口。第41条 第三产业1. 发展战略立足新城、各中心镇、产业区和旅游区的建设,重点发展体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生产者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消费者服务业,增强文化、教育、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A.结合新城和中心镇发展,建设海河南岸区域商贸集聚区和高品质城市生活区域。 B.结合产业区发展,建设区域生产型服务业基地。 C.结合中国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滨海文化产业区建设,发展区域性教育科研及文化体育事业。D.旅游:深入发掘葛沽妈祖文化、小站近代历史、宝成奇石园等人文资源,结合海河和南部水系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 2. 产业布局(1)以新城核心区为中心,形成区域

42、商业、商贸中心。(2)建设包括海河中游国际会展中心、东咀岛旅游区、宝成石园林在内的滨海文化产业区,完善以海河为轴的文化艺术产业带。(3)新城西侧建设中国高级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4)结合新城,建设生产者服务业中心。(5)结合天嘉湖旅游度假区和八里台、小站中心镇的发展,建设南部湿地康体度假区。(6)结合铁路东南环线的站点建设津南物流中心。第八章 综合交通规划第一节 区域交通规划第42条 路网系统1. 高速公路津南区位于天津规划中心城市的范围内,因此除高速公路以外,其它公路均纳入城市道路规划的范围。高速公路网主要解决津南区范围内各地区的对外长距离交通和过境交通。高速公路网规划重点是加强津南区各个

43、方向联系通道。共规划两纵一横三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红线宽为100米。一横:津晋高速公路,为通往西部和北京的重要高速公路,还通过津港快速路直达中心城区;向东联系天津港南疆港区、临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区。规划在现有双向四车道的基础上形成双向八车道。保留现状与津港公路、汉港公路相交处的两出入口,规划增加一处出入口。两纵:唐津高速公路和蓟汕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规划在现有双向四车道的基础上形成双向八车道;保留现状与津港公路、津晋高速相交处的两出入口。蓟汕联络线:规划双向六车道;津南区沿线设出入口两处。2. 快速路根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津南区范围内规划三纵一横四条区间快速路。快速路的红线宽为50100

44、米。快速路主要沟通津南区与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周边地区。三纵为外环南路、津港快速路和汉港快速路,一横为天津大道快速路。外环南路:规划红线宽50米,快速路双向八车道。津港快速路:规划红线宽100米,快速路双向八车道,远期高速公路段调整为城市快速路。汉港快速路:规划红线宽80米,快速路双向八车道。天津大道:规划红线宽50米,快速路双向八车道。3. 主次干道规划规划建成区道路网主要由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主干道承担规划建成区内各主要功能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次干道和支路也是道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各小区与干道的联系。规划主次干道以方格网为主。规划城市主干道一般红线宽30-60米,次干道20-40

45、米。主干道主要采用三块板形式,必要时可设中央分隔帶。根据本次规划,主干道长约440公里。道路明细详细见下表:序号路名等级红线宽(米)1唐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1002津晋高速公路高速公路1003蓟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1004外环南(东)路快速路505天津大道快速路506津港快速路快速路1007汉港快速路快速路608津港路主干道1009津沽路主干道4010梨双路主干道4011南环线主干道4012友谊路延长线主干道4013八二路主干道6014津岐路主干道4015六号路延长线主干道4016葛万路主干道4017中心庄路延长线主干道4018三号路主干道4019双桥河路主干道7020东金路延长线主干道3021海河南道主干道5022微山路延长线主干道3523白万路主干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