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9352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经济经典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低碳经济1.概论21.1什么是低碳经济21.2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21.3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历程41.4低碳经济发展之路51.5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62.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发展现状72.1减碳经济72.2碳交易市场82.2.1相关概念82.2.2碳交易市场概况102.3碳税182.3.1概念解析182.3.2碳税的影响182.3.3碳关税的影响192.4低碳技术202.4.1概念解析202.4.2 碳捕获和封存技术202.4.3各国低碳技术现状212.5低碳经济政策222.5.1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222.5.2对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的建议273.低碳经济在中国283.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28

2、3.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293.2.1从技术角度看低碳商机293.2.2从行业角度看低碳商机303.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351. 概论1.1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涉及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

3、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能源技术和消费行为的低碳革命,是构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1.2为

4、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 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低碳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其二,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重化工产业的能源强度是服务业的三倍多。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20世纪就完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

5、发展阶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饭、住房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经济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高碳经济”;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依赖低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项历史任务,是第一要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三,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化石能源还可以开采利用较长时间。如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用200多年,石油可以用40多年;海水中的氢

6、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未来资源。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领域。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

7、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2.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 改善大气环境。气候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低碳经济可以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主要理由是: 约有70%的所

8、需减排量都可以利用现有及接近商业化的技术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实现。 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 目前已经有一些低碳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利用甘蔗制造的生物燃料以及下一代纤维素生物燃料,由于比其他具有较低持续性的生物燃料对食品及土地的影响更小,在交通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还有一些即将发展的新技术: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新型交通燃料、以及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的信息技术等,都为大量减排提供了潜力。 保护世界自然的碳汇来源,即森林,具有巨大的效益。目前,森林砍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9、占总量的15%至20%。(2) 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不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将导致未来气候效应和资源匮乏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同时获取气候和能源安全则会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扩大本地能源生产的范围,并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3) 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

10、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如果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融资获得,那么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抵消将是很小的,因此总体GDP会提高。(4) 改善能源结构。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另外传统能源大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是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

11、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

12、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1.3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历程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1990年10月,由各国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参加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了部长宣言和科学技术会议声明。会议认为当时已有一些技术

13、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方法,可供各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提出制定气候变化公约。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四十五届大会决定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进行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公约谈判。这一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从1991年2月到1992年5月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这一公约。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正式签署了公约。1994年3月21日公约正式生效。截止到1997年12月1日,共有171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成为缔约方。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的授权(柏林授权),缔约国经过近3年

14、谈判,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确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工业化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同时确立了三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2006年,前世

15、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

16、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2009年12月,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4低碳经济发展之路(1) 能源方面的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17、发展节能技术,如智能电网、LED、动态冰蓄能,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培养节能意识(2) 发展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新能源汽车(3) 碳的利用和捕捉植树造林、碳固化、碳封存、碳利用和捕捉(4) 低排放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洁净煤技术、改变生活和消费方式1.5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 低碳经济在全球遭遇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在中国遇到的难题尤其具有代表性。1.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的资源条件可以简要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这也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

18、”占绝对的统治地位。2. 能源技术的落后能源技术的落后也成为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中国的能源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开采、转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低碳经济在中国所遭遇的挫折并不是特例,从全球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7月2日,法国政府计划邀请

19、专家小组制定征收碳税方案,并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比原计划晚了一年。而碳税新政早在2007年就已提出。美国布什政府曾提出要在未来20年内让美国人开上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在研究氢燃料汽车。但动辄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却无法降低氢能源的成本,致使其市场化夭折。3. 观念上的抵触在观念上,对发展低碳经济存在误解。一些政府官员对推行低碳经济试点有抵触想法,认为可能影响到招商。4. 缺乏金融支持低碳技术涉及面广,也比较新颖,金融机构无法做出客观可靠的评估。另外,由于缺乏金融创新的模式,对一些有前景的低碳技术和项目无法提供金融支持。5. 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除了技术上的制约,低碳经济还面临

20、着政策和法律上缺乏有力保障的困境。目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约束力的文件,大家都尊重它,但是还没有真正遵守它。气候变化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谈判,真正形成一个法律文件之后,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才有实质性的、法律性的约束,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6. 政府部门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在政府的行政系统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机构,因此在政策制定和推行上将受到制约。低碳经济涉及的面相当广,包括社会、经济、环保等部门。需要设定对应的部门,才能保证政策的落实。2. 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发展现状2.1减碳经济减碳经济就是首先要考虑最省钱的减排办法。减碳经济40%的份额可以通过节能的办法,其中建筑节能的方法是最经济的,建

21、筑节能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可节省100美元,提高燃油经济性只能节省80美金。剩余60%的减碳要通过减排实现,包含混合动力、煤电和太阳能减排,这其中太阳能减排是比较经济的方案,减排1吨只花费30美元,混合动力减排1吨要花费100美元。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1) 火电减排方面,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来自电力行业,而在全世界所有的火电厂中,煤电就占了72%。美国的标准是,2015年后新燃煤电厂每兆瓦时二氧化碳排放少于1100磅,2020年后少于800磅。火电减排需要发展清洁煤技术IGCC和CCS,在输配电环节采

22、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和无功补偿技术。(2) 新能源汽车方面,美国汽车能耗标准是,到2020年油耗要比目前降低40%,达到平均行驶100公里油耗约6.7升的水平。在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决定在上海、北京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高每辆可获60万元的财政补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池材料,其中我们最看好动力电池材料的投资机会。(3) 建筑节能方面,美国对建筑减排的标准是,到2016年建筑能效提高60%。建筑节能包括节能门窗,门窗是能耗最大的,占50%;外墙保温材料,外

23、墙保温占30%;节能灯具和家电,灯具及家电占了20%。(4) 工业节能包括高效电机、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美国的工业减排新方案目标是,2002至2012年间总共削减1亿吨工业碳排放,其中2012年削减200万吨。在美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不到20%,日本不到30%,而中国占比却高达70%,高能耗增长困局亟需打破。(5) 循环经济包括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再生资源回收。中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营业用水等均取自于矿产资源。在现实矿产资源开发生产活动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与发达国家50%的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相比,我国仅为30%

24、。全国可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元,每年约有200-300亿元的再生资源流失浪费。(6) 节能设备中,垃圾综合利用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其中,垃圾发电的市场每年约400亿元;钢铁工业领域低温余热发电的市场约合150亿元,如果再加上水泥、冶金、石化等其它行业的余热发电市场,则能达到400亿元左右。1立方米的瓦斯可以发出3.23.3度电,如果我国瓦斯抽放量达到42亿立方米并被全部利用,可以发126亿度电,相当于增加570亿吨标准煤,可缓解能源紧张局势,同时,还可减排6750万吨二氧化碳。(7) 节能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全球碳纤维市场正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

25、201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则达到3.2万吨/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78.3%,届时全球碳纤维的供给与需求将出现紧张局面。MDI(异氰酸酯)同样是建筑节能材料的重要原料,在下游节能保温、胶黏剂与涂料、汽车工业和复合板材的应用领域, 2010年之前的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8%、25%、20%和100%。苯乙烯则是最重要的建筑节能材料的原料,2000至2005年消耗量均增长16%。2006年,中国苯乙烯进口依赖度为50%,在2010年之前,国内苯乙烯仍依赖进口。2.2碳交易市场 2.2.1相关概念1. 碳足迹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它标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

26、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减少碳足迹可以有以下几种办法:(1) 主动减少排放(2) 碳补偿(碳中和)2. 碳汇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

27、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3. 碳信用碳信用(Carbon Credits)是国际上进行碳排放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提供了减轻温室效应的一种方法,使得在工业范围内可以就某一减排总量进行定价。它可以用来买卖、可以用来资助碳减排项目。它的价格随市场变动,一般来说,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产生的碳信用比非CDM项目(自愿的碳减排)产生的碳信用要贵一些。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单位,因为碳交易市场经常使用它来衡量碳减排量和价格;或者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商品,因为它可以进行买卖。 京都议定书下的基本碳交易单位包括:国际排放贸易机制的指定数量单位(AAUs),清洁发展机制的核证减排额(CERs)

28、,联合履行机制的减排单位(ERUs)。此外,在区域性的、国家级的和次国家级的交易体系中,还有欧盟排放许可(EUAs),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GGAS)的减量证书(Abatement certificates)等。碳交易种类日趋多样化,一旦新的国家级和次国家级的碳交易市场建立,新的交易单位就出现了,我们将其统称为“碳信用”。4. 碳补偿碳补偿,即Carbon Offset,也叫碳中和。“碳补偿”就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

29、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通常来说,企业实现碳中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环节:测量碳足迹(碳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购买可用的“绿色电力”;购买经核准的碳抵免额来“中和”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购买这些“负排放量”,购买方得以平衡和抵消其剩余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5. 碳交易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也就是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ERPAs),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通常

30、来说,碳交易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cap-and-trade)”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譬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AAU),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的欧盟配额(EUAs)。其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典型的此类交易为CDM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分别产生核证减排量和减排单位(ERUs)。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于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

31、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可见,碳交易市场和金融体系重建、生产方式转变密切相关。6. 碳金融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2.2.2 碳交易市场概况1、 碳交易市场的形成由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这些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就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

32、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需求很大,发展中国家供应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其中,碳市场的供给方包括项目开发商、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国际金融组织、碳基金、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咨询机构、技术开发转让商等。需求方有履约买家,包括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自愿买家,包括出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准备履约进行碳交易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金融机构进入碳市场后,也担当了中介的角色,包括经纪商、交易所和交易平台、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机构。2、 交易机制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

33、务时可以采取3种在“境外减排”的灵活机制。其一是联合履约(JI),指发达国家之间通过项目的合作,转让其实现的减排单位(EUR);其二是清洁发展机制(CDM),指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其三是排放贸易(ET),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而不是项目合作的方式)直接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除了上述强制性的机制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的市场。这个市场相对比较宽松,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或者机构,由于自身宣传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购买一些减排量来抵消其日常经营和活动的排

34、放。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大公司,也有一些个人。比如,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芮成钢就曾经购买过一定的减排量,来抵消他一年开车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月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1. 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2. 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3. 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4. 可以采用“集团

35、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目前,碳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如下两种形式。(1)基于配额的交易是在有关机构控制和约束下,有减排指标的国家、企业或组织即包括在该市场中。管理者在总量管制与配额交易制度下,向参与者制定、分配(或拍卖)排放配额,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将环境绩效(以实际设定的限额水平定义)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得参与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遵约要求。(2)基于项目的交易是通过项目的合作,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支持,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由于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在本国减排的花费的成本很高,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减排成本低。因此发达国家提供资

36、金、技术及设备帮助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国家的企业减排,产生的减排额度必须卖给帮助者,这些额度还可以在市场上进一步交易。3、 交易平台到2009年3月,世界上的碳交易所共有四个: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所(European Un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所(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 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NSW) 由于美国及澳洲均

37、非京都议定书成员国,所以只有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及英国排放权交易制是国际性的交易所,美澳的两个交易所只有象征性意义。在国内,2008年7月份以来,山西吕梁节能减排交易中心、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经相继成立。但是,目前国内环境交易机构地域性明显,各自为政,标准也不一,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4、 交易产品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比如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

38、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以下是各主要交易市场的产品:2005年,以减排二氧化碳为主要标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 ETS)开始启动,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均参与碳交易,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球首位。这其中欧洲气候交易所专门从事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而由于二氧化碳为矿物燃料的衍生

39、品,欧洲其他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合同则多数在现有的能源交易所挂牌,这些交易所希望借由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来套利,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量的增长。2008年1月2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计划在2008年的二季度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月18日,作为首个交易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的平台,BlueNext开始正式运作。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无疑也是对二氧化碳排

40、放权商品属性的一种肯定。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清洁发展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同于给二氧化碳标上了价,那么在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使得二氧化碳排放权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以欧洲气候交易所为例,欧盟实行的是“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Cap-and-Trade)机制,每个成员国每年先预定二氧化碳的可能排放量(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标准相一致),然后政府根据总排放量向各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碳配额(EUA)”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1吨的二氧化碳。如果企业在期限内没有使

41、用完其配额,则可以“出售”套利。一旦企业的排放量超出分配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没有用完配额的企业手中购买配额。类似银行的记账方式,配额能通过电子账户在企业或国家之间自由转移。BlueNext的基本功能也是如此,只不过交易的商品变成了联合国分配的排放量(AAU)。除了这种最基本的交易方式,欧洲气候交易所还于2005年4月推出了与欧盟排碳配额挂钩的期货,随后又推出了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客观上增加了碳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9月,与核证减排量挂钩的期货与期权产品也相继面市。交易产品的丰富使欧洲气候交易所的成交额与成交量逐年

42、稳步攀升。2005年,欧洲气候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7亿吨,价值50亿欧元;2006年交易量攀升至8亿吨,交易额突破100亿欧元;2007年15亿吨,成交额接近200亿欧元。5、 交易规则 这里主要讲CDM项目的交易规则和流程。1. CDM项目的参与资格发展中国家参与CDM合作首先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已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已经指定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国家主管机构。 在我国,特别要求参与CDM项目的企业必须是中资控股(不少于51%)。发达国家参加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需要满足的条件相对较多: 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已经指定了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国家主管机构; 计算和记录了议定书为其规定的分配数量

43、; 设置了一个估算其温室气体的各种源的人为排放和各种汇的清除的国家体系; 设立了一个国家登记系统; 每年均提交了所要求的最近期的年度排放清单; 提交了有关分配数量的补充信息,并据此对分配数量进行了调整。中国已于年月日正式核准了京都议定书,并确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中国的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可以有资格开展具体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2. CDM运作管理规则运行的基本规则是: 缔约方自愿参与; 有政府批文; 带来真实的、可测量的、长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必须具有额外性;(“额外性”是指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带来的减排效益必须是额外的,即在没有该项目活动的情况下不会发生。) 属于东道国、地

44、方政府的优先发展领域并带来技术转让。3. CDM项目运作流程CDM项目的全过程是:寻找国外合作伙伴准备技术文件进行交易商务谈判国内报批国际报批项目实施的监测减排量核定减排量登记和过户转让收益提成。企业在进行CDM项目申报时,首先通过科技管理部门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再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之后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和外交部办理批准手续。CDM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荷兰CERUPT项目的经验。在招标的资质认定阶段,中方要以英文形式提供:1. 项目概念表;2. 项目认可书;3. 企业营业执照和代码证;4. 公司3年财务报表;5. 企业履行社会义务情况证明;6.

45、公司财务信用状况证明。 在招标的第二阶段,中方要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提供:1. 项目设计文件;2. 核准报告和结论;3. 购买协议;4. 提交时间安排;5. 项目批准书。4. CDM项目周期介绍 项目识别 初步判断本项目是否为 CDM 项目。 项目设计 当项目符合 CDM 的标准,需要完成项目设计文件( PDD )。设计文件的格式由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确定。 项目批准 CDM 项目需要得到东道国指定的本国 CDM 主管机构批准。目前我国的 CDM 主管机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 CDM 项目需要获得发改委出具的正式批准文件。 项目审定 项目开发者需要与一个指定的经营实体进行签约,负责其

46、审核认证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这个项目才能成为合法的 CDM 项目。根据每个项目类型不同,寻找具有审核认证资质的指定的经营实体。 项目注册 签约的指定的经营实体确认该项目符合 CDM 的要求,签署审核认证报告,向联合国 CDM 执行理事会提出注册申请。审定报告中需要包含项目设计文件( PDD ),东道国的书面批准文件以及对公众意见的处理情况。 在 CDM 执行理事会收到注册请求之日起 8 周内,如果没有 CDM 执行理事会的 3 个或 3 个以上的理事和参与项目的缔约方提出重新审查的要求,则项目自动通过注册。执行理事会主要审查项目是否符合阶段 4 的审定条件。最终决定由 CDM 执行理事会在接

47、到注册申请后的第二次会议之前作出。 如果该项目被 CDM 执行理事会驳回,企业可以修改,修改后重新提出申请。 项目的实施与监测 监测活动由项目建议者实施,并且需要按照提交注册的项目设计文件中的检测计划进行。 监测结果需要向负责核查与核证项目减排量的指定经营实体报告。一般情况下,进行项目审定和减排量核查核证的经营实体不能为同一家,但是,小规模 CDM 项目可以申请同一家指定经营实体进行审定、核查和核证。 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 核查是指由指定经营实体负责、对注册的 CDM 项目减排量进行周期性审查和确定的过程。根据核查的监测数据、计算程序和方法,可以计算 CDM 项目的减排量。 核证是指由指定的经营实体出具书面报告,证明在一个周期内,项目取得了经核查的减排量,根据核查报告,指定的经营实体出具一份书面的核证报告,并且将结果通知利益相关者。 CERs 的签发 指定的经营实体提交给 CDM 执行理事会的核证报告,申请 CDM 执行理事会签发与核查减排量相等的 CERS 。 在 CDM 执行理事会收到签发请求之日起 15 天之内,参与项目的缔约方或至少三个执行理事会的成员没有提出对 CERs 签发申请进行审查,则可以认为签发 CERs 的申请自动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