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1 .概述1. 1规划背景1.2 规划范围1.3 主要规划内容1.4 规划期限1.5 编制依据1.6 .1政策方面1.5.2规划方面2.“十四五”建设成就及问题2.1“十四五”的主要成就2.1,1城市道路2.1.2公共停车2.1.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2.1.4防洪排涝2.1.5环境卫生2.1.6园林绿化2.1.7人防设施2. 1.8新型基础设施2.2存在的问题2.2,1城市道路2.2.2公共停车2. 2.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2.2.4防洪排涝2.2.5环境卫生2.2.6园林绿化2.2.7人防设施2.2.8新型基础设施3.“十五五”发展形势与需求3. 1上位规划3. 1
2、1城市道路3. 1.2公共停车3. 1.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3. 1.4环境卫生3 .1.5园林绿化4 .1.6人防设施3. 1.7新型基础设施3.2 发展形势及需求分析3.3 .1发展形势3.2.2面临的挑战3.2.3需求预测分析4.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4. 1指导思想4.2 基本原则4.3 发展目标4.3.1总体目标4.3.2各专业发展目标5.城市道路发展规划5. 1发展思路6. 2规划建设项目7. 公共停车场发展规划6. 1发展思路6.2规划建设项目7.城市市政公用设施7. 1供水设施和管网7. 1.1发展思路7.1.2规划建设项目7.2排水设施和管网7.2.1发展思路7.2.2规
3、划建设项目7.3燃气设施和管网7.3.1发展思路7.3.2规划建设项目7.4供热设施和管网7.4.1发展思路7.4.2规划建设项目7.5电力设施和管网8.城市防涝和防洪设施发展规划8. 1发展思路8.2规划建设项目9.环境卫生发展规划9. 1发展思路9.2规划建设项目10.园林绿化发展规划10. 1发展思路10.2规划建设项目11.人防设施发展规划11. 1发展思路11.2规划建设项目12.新型基础设施研究12. 1发展思路12.2规划建设项目13.近期建设及保障措施13. 1近期建设项目13.2 安全生产保障13.3 规划实施保障14. 附件表14-1区“十五五”城市道路工程规划建设项目表图
4、147区“十五五”城市道路工程规划建设项目示意图表14-2区“十五五”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项目表图14-2区“十五五”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项目示意图表14-3区“十五五”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汇总表图14-3区“十五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示意图表14-4区“十五五”人防工程建设项目表表14-5区“十五五”部分绿化系统建设项目1 .概述1.1 1规划背景“十四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六次党代会要求,区以“阳光”建设为总抓手,紧紧围绕以“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品质活力的胶州湾北岸中心城区”为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城市道路、市政公用、过城河道、园林绿化及公共停车场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五”时期是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交汇期,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内联外通中央活力区的转型升级期,也是抓抢战略机遇、强化战略担当的窗口期。城市基础设施是进行城市各项经济社会活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依托,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五五”城市建设规划,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指导和规范,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建设内涵
6、式、集约型、绿色化、智慧化城市的重要举措,对区开创胶州湾一体化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贡献,展现担当起着重要意义。1.2 规划范围规划地域范围为区行政辖区范围(不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约490平方公里。1.3 主要规划内容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组织编制区“十五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统筹城市道路、公共停车场、市政公用设施、防涝和防洪设施、城市环卫设施、城市园林绿化、人防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八个方面,在总结“十四五”期间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及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十五五”时期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需求,提出“十五五”时期发展
7、目标、规划任务和重点工程,以指导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1.4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26-2030年。1.5 编制依据1.6 .1政策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30年9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3月1日实施)(3)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7年3月18日发布)(4)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9月印发)(5)关于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14日发布)(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7)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
8、88号)(8)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建城2015142号)(9)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建城2016193号)(10)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30年1月6日起施行)(11)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813号)1.5.2规划方面(1)中共市区委关于制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6年1月)(2)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92035)(在编稿)(3)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在编稿)(4)市中心城区道路网专项规划及重要道路详细规划(批复稿)(5)市区国土空
9、间分区规划(20192035年)(在编稿)(6)市区分区规划(2012-2030)(上报稿)(7)市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4-2030)(正式成果)(8)市区道路网专项规划(2016-2030年)(正式成果)(9)区停车场专项规划(正式成果)(10)市供热专项规划(2030-2035年)(在编稿)(11)市燃气设施建设项目研究(2030-2035年)(在编稿)(12)市“十五五”燃气行业发展规划(在编稿)(13)市“十五五”城市供热发展规划(在编稿)(14)区防涝专项规划(2017-2030)(正式成果)(15)市区防洪规划(正式成果)(16)市区供水规划(20152030年)(正式成果)
10、17)市5G移动基站设施专项规划(20302035年)(正式成果)(18)市环卫设施建设项目研究(2030-2035年)(在编稿)(19)区各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其他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划等2 .“十四五”建设成就及问题3 .1“十四五”的主要成就4 .1,1城市道路“十四五”以来,区道路发展围绕“路网结构完善、道路功能提升、贯彻监管并举”等要求,通过新机场重点配套道路建设、骨干路网体系完善、次支路网加密等项目的实施,新增各类道路148公里,路网里程由“十二五末”的1337km增至1485km,路网密度由58kmkn2增至6.2kmkm2;累计完成道路维修
11、养护73.9km,有效提升道路服务质量。(1)围绕新机场服务,完善衔接道路建设“十四五”期间,围绕胶东新机场建设,完成新机场高速一期、春阳路西延、李王路拓宽及双元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建设新机场衔接道路共45.5公里,提高了新机场交通集疏运效率,为东岸及北岸城区进出新机场增加了快速通道,并且保障了高速公路封闭时正常进出新机场。表2-1“十四五”期间新机场部分衔接道路建设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主要建设内容类型长度(公里)投资(万元)备注1新机场高速一期高速公路,机场北枢纽立交-河套枢纽立交,新建双向8车道。新建24.110500002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
12、高快速路,双埠-夏庄,新建双向6车道,全线以高架为主,同步实施青银高速互通立交,南流路、双流高架及重庆路西侧3对匝道。新建9.874500在建3春阳路西延主干路,锦盛四路-李王路,新建双向6车道。新建2.2240004李王路拓宽主干路,春阳路-G204,改造为双向6车道,全长4.2公里,其中段约2.3公里。改扩建2.3241005双元路拓宽改造主干路,双积路立交-春阳路,改造为双向8车道。改扩建7.156000合计47.31899100(2)积极推进骨干道路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春阳路、文阳路、青威高速延长线等12条主干路建设,总长约34.7公里,完成投资约17.6亿元;开工建设银河路、华中
13、路、丰和路等8条主干路,总长约34.7公里;完成双元路-双积路节点立交桥节点工程,骨架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实现沿线组团与区域交通的有效衔接。表2-2“十四五”期间部分干路建设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工程起止点类型长度(公里)投资(万元)备注1春阳路贯通龙翔路-204国道新建22670002怡海路贯通星河湾东侧新建0.5320003春阳路改造正源路-华东路改扩建3.3100004华贯路科韵路-G204新建1.4538705黑龙江路墨水河桥黑龙江路北段改扩建0.1333026长城路改造正阳路-环城路改扩建2.4363007文阳路宁城路-204国道新建0.4532008长江路白沙河桥白沙河路-白沙河南岸新
14、建0.4581009青威高速延长线规划西9号线-规划西10号线新建1.2281973410规划西6号线规划西13号线-规划西10号线新建1.1762484211规划西10号线青威高速延长线-规划西6号线新建0.6421198812规划西1号线经二路-火炬路新建0.9221591013丰和路青兰高速-汇海路新建0.59615500在建14景和路青兰高速-汇海路新建0.55412059在建15银河路拓宽黑龙江路-王沙路改扩建3.836000在建16忝东路(一期)凤仪路-204国道改扩建7.1251000在建17长江路北延墨水河长江路跨墨水河新建0.316300在建大桥18华中路贯通正阳西路-蓝谷胶
15、东机场快速通道新建7135800在建19中车大道拓宽改造区界-胶济铁路桥改扩建12.5192000在建20中城路升级改造文阳路-环城路改扩建2.8410000在建21双元路与双积路节点立交桥改扩建54000合计69.4898905(3)加密次支道路网络“十四五”期间,完成和阳路、泰城路、育英路等30条次支路建设,总长约29.9公里,完成投资约22亿元;开工建设梦海路、滨海路、环二路等23条次支路,总长度约15公里,提高路网承载能力,促进重点组团开发建设。表2-3“十四五”期间部分已建成次支路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工程起止点长度(公里)投资(万元)备注1和阳路阜城路-靖城路0.310002泰城路德阳
16、路-靖城路0.722003规划四号路明阳路-德阳路0.38004民城路前桃林安置区段0.328005荟城南路正阳路以南段0.377606银河路南侧道路银河路南侧0.6412217明阳路东段靖城路-新青威路1.6760008崇阳路康城路-中城路0.3412009和阳路民城路-新青威路0.465150010荟城路西侧道路秋阳路-春阳路1.1330011育英路龙翔路-前城社区4.3150012龙游路宏祥二路-春阳路0.85660013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配套道路55000014驯虎山西路山水路-凤山南路0.2658215凤山路田旺路-驯虎山路0.3684016硕阳路实验高中-街道界2.45100
17、017荟城路祥阳路-坨船山一路0.31250018规划七号线规划十八号线-人大保护线2.45116219荟城路硕阳路祥阳路0.44120020白云山路春阳路-瑞阳路段0.51210021凤山南路田旺路-驯虎山路0.66170022春城路吉阳路-礼阳路0.2997023白云山路硕阳路祥阳路0.5150024凤凰山路硕阳路-国科大学校北侧0.4150025凤山南路驯虎山路-凤凰山路0.53220026驯虎山路烟青路-硕阳路2.52000027规划12号线0.2554028山水路规划11号路-驯虎山路1.1295029规划11号路山水路-春阳路0.38114030祥阳路白云山路-白云路0.27165
18、0合计29.9220415(4)维护提升道路质量“十四五”期间,完成正阳路、黑龙江路、河东路等42条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累计长度约73.9公里,完成投资约6.2亿元,维护提升路网良好的通行条件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出行品质。2. L2公共停车“十四五”以来,区在公共停车方面实施“建、管”双结合,一方面,增强停车供应,加大核心区的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力度,扩大高密度建成区的公共停车泊位供应,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健全停车管理体制和收费机制、强化停车秩序管理、规范停车行为,改变城区停车乱的问题。1 .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山城路机械式车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区利用边角地
19、或闲置用地,通过建设临时停车场或立体化改造地面停车增加公共停车位供应。利用实验二小北侧闲置边角地、保利蔷薇公馆南侧闲置地设置临时停车场,将人民医院北侧地面停车改造为3层立体机械式车库,共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500个。2 .积极推进停车资源联网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区制定了区2030年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停车资源联网工作,目前已完成家佳源停车场、天安数码城停车场、世正爱丽安停车场、青特万达停车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停车场等共7820个停车泊位信息接入市一体化平台工作。3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带头开放共享“十四五”期间,我区启动并快速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开放共享工作。目前已实
20、施市民中心停车场、街道门前停车场、区自然资源局停车场等12处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4 .出台区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性停车场收费类别及标准,为停车场实施收费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2018年1月1日实施由区物价局、区城管局、市公安局分区三部门发布的区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性停车场收费类别及标准。以该标准为依据,区规范路内停车位划线,并公布了首批占路收费停车场明细,主要包括行政中心、老旧小区周边区域现状停车供需紧张的江城路、山城路、崇阳路、兴阳路及康城路等路段。2.1.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1 .供水设施和管网区用水稳定增长,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持续投入,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得到有效提升。(I)用水情况20
21、15-2019年,全区供水量由8140万立方米增长至8500万立方米,年增长1%;2019年区最高日用水量为26万立方米/日,日变化系数1.1,居民用水量占55%,非居民用水量占45%。(2)供水建设情况1)东部水厂建设工程:东部惜福镇街道、夏庄街道受水资源限制,供水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东部供水需求,可满足中心城区供水需求,实施该项目。新征用地50亩。新建水厂反应池、滤池、清水池、二级泵房,加氯加药间、水质化验调度中心、污水池、配电室及水厂附属设备设施等。总投资10600万元。其中,征地投资3200万元、水厂建设投资6400万元、输配水管道4.2km投资1000万元。2)管道建设:自201
22、6年至2019年,共铺设DN200-DN800供水管道27公里,投资9200万元。3) 一户一表改造工程:20162017年对供水范围内1.74万户居民实施一户一表改造。主要对小区内供水管道和计量设施等进行改造。投资5200万元。2019年投资697万元,对白沙湾保障房进行了一户一表改造,共改造1.3万户。4)二次供水设备改造工程:20162017年对供水范围内110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投资4400万元。2 .排水设施和管网按照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情况,全区分为中东部,南部及西部三大污水处理系统。(1)中东部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收集街道、惜福镇街道、夏庄街道和流亭街道白沙河以北区域、棘洪滩街道
23、洪江河以东区域共约19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当前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25万吨。(2)西部污水处理系统原上马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处理洪江河以西区域(棘洪滩和上马两个街道)约1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已于2017年6月关闭,该区域污水接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出口加工区和河套街道区域内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2万吨。(3)南部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收集我区白沙河以南区域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进入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娄山河污水处理厂由市水务集团建设并运营管理,2009年初建成投产,不属我区管理。该厂收集处理李沧区、崂山区及我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为每日
24、4万吨。至“十四五”末,全区管网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制,区现状污水管线740公里(其中,全区污水主管线约170公里(管径600mm及以上),支管线约570公里;区住建局负责管理养护的污水管线349公里)。目前,全区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7万吨(不含娄山河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9.3%。3 .燃气设施和管网至“十四五”末,区实现燃气普及率100%,年用气量天然气为2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为L05万吨。“十四五”期间,推进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新建燃气管道600余公里,全区供气管道总长度达到1600多公里;提高古庙头门站供气能力,日供气能力由
25、85万方/日提升至200万方/日;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13万户,全区管道天然气总用户数达到32万户。完成液化气站整治工作,初步实现全区液化气站整合。4 .供热设施和管网“十四五”期间新建顺安白沙河供热站,扩建改造顺安热电厂、安泰热电厂,集中供热热源达到5处,新增供热能力557兆瓦,新增供热面积877万平方米,新增供热管网590公里,极大提高集中供热的普及率。至“十四五”末,区内热源蒸汽供热能力490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917兆瓦,管网长度IlOO公里,全区供热能力3000万平方米(不含北部高温水),实际供热面积1900万平方米,城区已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5 .电力设施和管网区已建设22OkV变
26、电站5处,分别为上程站、广源站、空港站、旺屯站和黄埠岭站,建设HOkV变电站40余处。2.1.4防洪排涝“十四五”期间,区扎实推进城中河整治工作,针对流经该区的墨水河、虹子河、爱民河、南瞳河、小北曲河等过城区河道开展过城河道绿化、美化提升工程,从“河道治理、水体利用、生态保护”各个环节入手,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五水绕城”风景线。其中,墨水河整治范围北起青新高速,南至东环路,全长约11.8公里,整治内容包括河底清淤、护岸修补及拦蓄工程、堤顶防汛通道及绿化提升工程和雨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虹子河项目东起虹子河水库,西至墨水河,全长约12.9公里,河道宽度12-30米,两侧绿化带宽度约10
27、T50米。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爱民河项目南起和阳路北至墨水河,全长约2.1公里,河道宽度15-80米,两侧绿化宽度约10-3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小北曲河项目东起204国道,西至黑龙江北路,全长约5公里,其中暗渠段约2.7公里,河道宽度5-8米,两侧绿化带宽度约3.5T8米。总面积约5.4万平方米。南瞳河项目东起204国道,西至黑龙江北路,北向延伸至和阳路,总长约6.2公里,其中暗渠段约1.6公里,河道宽度为10-15米,两侧绿化10-30米。总面积约29万平方米。除开展“五水绕城”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外,区正在启动白沙河上游水生态修复,虹字河(上游段)、爱民河(上游段)治理,区曹村河
28、含惜福镇北河),洪沟河河道治理(一期),祥茂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工程一期),洪江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工程一期)等工程。2.1.5环境卫生“十四五”期间,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区环境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加强,环境卫生作业质量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环境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四五”期间建设康城路收集站、华城路收集站、国货西侧收集站等3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建成城区公共厕所69座,农村公厕45座。2.1.6园林绿化十四五期间以来,区根据市办实事任务安排及城市品质盖上提升攻势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29、我区重点围绕“一心、两翼、三带、多点”展开环境提升工作,为上合峰会及海军节的顺利进行提供氛围保障。本着“绿色为基、凸显品质、重塑格局、彰显魅力”的原则,全力打造“水清岸绿、滩净城静、文明智慧、宜业宜居”美丽升级版,对城区多条新建道路进行绿化配套设施建设,及道路绿化带及两侧绿地老旧绿化更换、重要节点打造。先后共建成口袋公园80余处,总面积达近10万平方米。80余处口袋公园内铺设园路,栽植各类乔灌木及绿色地被和花卉,并安装有景观小品、雕塑及座椅,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犹如沙漠绿洲,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为人们提供绿色悠闲、健康舒适的放松之所,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社会效
30、应。2.1.7人防设施“十四五”以来,按照市人防事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人防建设融合式发展,全面提升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的能力,各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防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1 .人防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建设人防工程,修编完成区地下空间及人防工程规划(2017-2030),“三位一体”的地下空间及防护工程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全区人防工程布局和比例逐步改善。2 .指挥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信息化、规范化、实战化,加大经费投入,持续推进人防信息化建设,1501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与上级人民防空部门、军队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实现
31、人民防空通信指挥自动化,备战应急核心能力逐年提升。3 .法制建设环境不断提升。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人防与规划、建管、质监、房产四部门联动,通过联动机制实现人防工程建设从规划审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闭合运行。4 .人防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等活动,结合人防工程在全市首推人防知识与漫画相结合的宣传挂图,累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组织4万余中小学学生开展了“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2.1.8新型基础设施目前,区拥有全长1.9公里的全省第一条智慧灯杆示范路,已建成5G基站1978个,建设数量市区前列。智慧灯
32、杆已具备智慧照明、安防监控、无线WIFI.LED显示屏信息发布、USB充电、5G基站接口6大功能,并预留了空气检测、人脸识别、市政设施检测、电动车充电、城市广播5项功能端口。2.2存在的问题2.2,1城市道路“十四五”期间,区在道路建设及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受建设资金、涉铁拆迁等因素制约,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路网密度较低、高快速路网建成率低、干路贯通性不足等。主要表现如下:(1)建成区道路网密度偏低,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区现状建成区范围内路网总长约1485km(含公路325km),平均道路网密度约为6.2kmkm2,略低于东岸城区平均路网密度(6.64kmkm2),远低于国家规范要求(8
33、kmkm2)o其中、流亭街道为68kmkn2,外围区域道路密度相对较低。(2)高快速路建成率低,对外连通性道路不足区规划高快速路184.6km(已建成75.4km),实施率仅40.8%,低于其他城区。区域对外连通性道路较少,南北向交通量主要集中于环湾路、重庆路、黑龙江路及青新高速,东西向主要集中于204国道、双积公路、青兰高速等道路。(3)内部路网不完善,道路贯通性差受机场、铁路、河流及高速公路等阻隔,区道路“东西不通、南北不畅”。交通性干路未贯通较多,次支路建设缺乏重视,严重影响交通集散效率和服务性功能的发挥,尤其是非核心区道路系统尚需完善。(4)部分道路病害严重,服务品质亟待提升正阳西路、
34、安顺路等部分道路年久失修,病害严重,加上掘路施工、货车碾压等因素,路面破损严重,难以满足车辆通行环境要求,亟需改造升级。2.2.2公共停车L公共停车场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停车需求现状区路外独立用地公共停车场仅1处,同2处临时路外公共停车场共提供泊位约为500个,路外公共停车场提供泊位数量远低于实际停车需求。区核心区停车供给结构比例中,路外泊位供给比例仅约为0.3%,远低于规范推荐6%-10%的比例。2.占路停车过度占用道路资源,严重影响动态交通核心区21平方公里范围内道路总长约115公里,其中占路停车里程约85公里,占道路总长度的74%,占路停车中违法停车占40%,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行。与路
35、外泊位供给比例相反,区核心区占路停车构成比例达18%,为全市最高,远超规范推荐路内泊位占比2%-5%的比例。3.停车收费管理对停车供需调整力度不足目前,区一类区小型车收费标准为3元/小时,封顶15元,过夜为5元/次,且路外泊位收费标准普遍高于路内。与市市区相比,收费标准较低、梯度低、路内低于路外,未体现差别化调控作用。路内收费停车泊位占比仅为6%,收费率极低,且远低于市区平均水平(市平均占比35%)。2.2.3城市市政公用设施1 .供水设施和管网管道老化严重。红岛街道、河套街道部分管网建设时间久,管道材质大部分是水泥和PVC管,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抢修频率高,部分管道急需进行改造,以保障供水安全
36、管网配套不完善。目前惜福镇供水区域部分管网未与城区联网,四横(春阳路、正阳路、文阳路、银河路)七纵(春东路、双元路、重庆路、黑龙江路、新青威路、天风路、王沙路)的主输配水管网和全区域环状供水系统尚未形成。2 .排水设施和管网污水管线上游及支管线存在雨污混流问题,临时截污措施不规范,将混流管道接入污水管网,导致雨季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管网建设分布不均,中心区管网建设相对较完善,外围区域管网覆盖率相对较低。存在管网管径偏小、管网老化破损、淤堵等现象。农村社区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3 .燃气设施和管网天然气上游气源单一,供给能力有限;应急储备体系尚不完善,气源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薄弱;区
37、内输配气管网不够完善,“环路”保障能力尚需提高;需进一步推进液化石油气市场整合,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监管力度。4 .供热设施和管网集中供热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内现状集中供热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西部区域覆盖面明显不足,上马、棘洪滩、红岛、河套街道区域缺乏集中供热热源;部分供热设施老化,供热效率降低,非节能建筑热耗指标高;东部山区及其它保留原貌农村社区推进集中清洁供热难度较大。5 .电力设施和管网随着区快速发展,现状电力设施供电能力支撑不足,部分变电站负载率超过70%(规范建议不超过50%),需要加快该区域电力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对架空线路的地下电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部分地
38、区地下管线规划不到位,无电缆管沟位置,电力线路通道受阻。6 .2.4防洪排涝区洪涝灾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流量洪峰过境这四个要素或四个要素的多重组合影响。一般情况下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径流下泄的多发季节在汛期69月份,在以上多要素共同作用下,极易引发特大洪涝灾害,就会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区防洪体系经过多年来建设,已基本形成。但是,由于部分工程老化退化且城市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使现有工程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感潮河段河道淤积严重,行洪排涝能力大幅度降低,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该区人民群众和企业生产构成威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39、个方面的问题。1 .设计标准低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中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区为重要城市,中心城区河道相应防洪标准为100-200年一遇。目前区河道防洪标准仅为20-50年一遇左右,仍未达到规范规定的防洪标准要求。2 .防洪排涝工程设施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区规模扩展快、项目建设数量多,但没有统一的防洪规划,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不完善、不系统,容易引起内涝问题。其它市政管线侵占雨水管渠、阻断排水出路问题突出,部分老工业园区改造时,给水、热力等管线横穿暗渠或沿暗渠内部布设,减小了暗渠过流能力,造成安全隐患。3 .河道淤积与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城区规模的
40、迅速扩大,爱民河、虹字河等河流变成城区河道,在河道内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河道水质污染、形象杂乱,与周边道路、高楼、厂房等形成鲜明对比,既影响了城市形象,又影响汛期河道防洪能力。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上马通天河、南瞳河上游、虹子河支流、洪沟河、古镇片区排水渠等被改为暗渠或填埋,造成雨季排水不畅。在极端天气下,原水系地区存在发生内涝的风险。4 .老工业园区管渠老化破损、设计容量不足区工业园、村镇企业聚集区建设年代较早,原有工业园的雨水排放体系以配套路两侧的边沟及盖板渠为主,埋深浅。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雨水管道受标高限制难以接入雨水暗渠,存在错接乱排,导致雨季时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道,
41、造成管道冒溢。随着城区硬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雨水径流量变大,造成现有排水管道管径偏小,容量不足。许多原有的排水管道管径无法满足周边的排水需求,当下暴雨时,路面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路面积水。2 .2.5环境卫生区环境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垃圾分类的全面铺开,环境卫生事业仍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战略,研究发展思路,推动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发展。L垃圾转运体系建设有待优化;3 .分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亟需补充建设;4 .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仍需加强,民众参与度低。5 .2.6园林绿化规划系统性不强,缺少对区域的统筹规划,很多绿化都是小规模设计,自成一体,无法体现整体的城市风格;
42、部分园林绿化只重视绿化生态功能,忽视了美观,娱乐等功能;重视建设轻管理,忽视了对已建成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部分市民缺乏保护绿化的意识;监督机制不足,园林绿化信息封闭,缺少有效的管理考核。6 .2.7人防设施随着新时代人民防空使命任务的要求,区现状地下空间开发系统性较差,人防工程布局分散,缺乏连通与综合利用,人防工程建设不均衡、尚未全覆盖,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困难,人防指挥通信硬件设施比较强,但软件功能弱、数据规则缺、信息孤岛等问题比较突出,与之配套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短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7 .2.8新型基础设施5G通信基站共建共享程度不足,与其他城市杆体建设未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需要
43、推进“一杆多用”,整合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等各类杆体资源。3.“十五五”发展形势与需求3.1上位规划3.1.1城市道路依据市区道路网专项规划(20162030年)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细规划)等,区规划建成以高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道路系统,实现功能分明、便捷安全、绿色和谐、内外衔接紧密、各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的目标。规划道路网总长度达2417km,路网密度达到7.67kmk112,路网等级结构快:主:次:支为0.63:1.97:2.04:3.03,道路面积率20.35%。高快速路:结合交通需求与组团分布及综合交通规划中的高快速路网规划体系,规划确
44、定“三横六纵”的高快速道路网,道路总长度约145公里。其中,“三横”从南向北依次为:胶州湾高速公路一仙山路快速路、正阳路快速路、北外环快速路;“六纵”从西向东依次为:青威高速市区段、滨河快速路、双元路快速路、青银高速市区段、青新高速市区段、双流高架北段一青龙高速市区段。主干路:规划构建“十横二十二纵”的主干路网骨架,道路总长度约为327公里。“十横”从南向北依次为:滨海路-规划一号路、瑞金路、仙山路地面主干路、赵红路、河东路-宝安路-银河路、文阳路-空港路、正阳路、春阳路、204国道、宏丰路。“二十二纵”从西向东依次为:龙翔路、豕东路、和融路、聚贤桥路、祥源路、华贯路、华东路、长江路、安顺路、
45、环城路、中城路、长城路、靖城路路-南流路-文昌路、黑龙江路、新青威路、天风路、王沙路、惜福路、百福路、溜河路、金院路、环山路。图3-1区道路系统规划布局图3.1.2公共停车依据区停车场专项规划,区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公共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基本满足刚性需求、适度控制弹性需求,维持停车供需动态平衡;健全管理机制,推动停车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动静态交通协调发展;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结合广场、绿地、交通设施用地等,核心区规划新增公共停车场用地36处,可提供泊位9270个,缺口满足率为70%,泊位缺口约4000个,通过路内停车予以解决。规划停车场主要依托规划停车场用地、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