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125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台湾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分类:网文选摘2007.1.18 15:20 weixiuzu | 评论:2 | 阅读:3207 国家代码: CT 行业代码: B040 能力水平: 一、#地区军事通信技术装备#军事通信装备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3年前发展单一的通信手段;1953年至1989年主要发展模拟通信,80年代后期着重发展模拟综合通信网;1989年后主要发展综合数字网,计划在21世纪初期建成综合业务数字网.1#三军公用通信设施多网系结合的#三军公用通信设施包括军事统一通信指挥部主管的地下同轴电缆、光缆干线和数字微波干线,以与卫星通信系统.它们是#军队通信的骨干、国防部和三军电子综合信

2、息系统衡山、陆资、大成和强网的命脉.#海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大成的岸基通信以与空军防空自动化系统强网雷达情报和指挥控制信息的传送等,都主要依靠这些通信设施.1概貌按照#所谓立法规定,固定通信干线由军民共建,军用支线由军队自建;平时分配给军队使用的容量占干线传输容量的8%,由参谋本部的军事统一通信指挥部负责线路调配、技术保障和维护管理;进入战时动员体制时,整个固定通信设施将全部实行军事管制.因此,在考虑#军事通信能力时,必须加入民用设施通信能力这一因素.光缆干线系统 在#本岛西部,有台北至高雄的两条光缆干线系统,一条是沿省级公路开设的24芯光缆系统,一条是沿国道开设的48芯光缆系统,计划20#后在此

3、系统上开通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本岛东部的光缆系统主要有两条,一条由台东至高雄,一条从花莲至高雄. 西部岛屿光缆系统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台南经澎湖岛至金门岛的6芯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每对容量是280Mbps;另一条是从桃园至马祖岛南的24芯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长160公里. #地区对外的海底光缆有两条,一条从#到#,总长730公里,1990年夏季完工并投入使用;另一条从#经菲律宾到关岛. 固定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地区的固定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台军多网系结合的固定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光缆系统的备份与补充,走向与光缆通信系统基本相同.目前#共建成5套微波通信网,其中3套供军、警使用,2套

4、供军、政、警、民共用,它们构成了环#本岛的微波通信网和覆盖外海主要岛屿的外岛微波网,主要使用5ESS交换机. 军用微波通信网由3个枢纽站、10个主要站和49个一般站组成,工作频段8GHz,调制方式16QAM,容量1920路.军、政、警、民共用的微波通信网共有33个干线站和32个支线站. 卫星通信系统 #军队主要运用3种卫星通信体制,一种是Ku频段点波束卫星通信系统,共建了6个站,其中金门岛和马祖岛各一个;第二种是从美国休斯公司引进的SCPC卫星通信站;第三种是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用于军事,主要提供给驱逐舰,解决舰艇的机动通信问题.陆地上固定通信网也利用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是用作陆地应急通信,其

5、中在乌丘岛建有一个海事卫星通信站.Ku频段卫星通信系统是军民共用,其它卫星通信系统以军为主.2#信息网络 #的信息网络分低速、中速和高速三部分. 低速网络的传输速率为12009600bps,它是一个广域覆盖的信息传输网络.该网络计划每年增建2000至3000户,并于1994年6月前在全省16个地区建立网络节点.低速网因其如市内 般的低费用率而被称为全民化信息网络. 中速网络采用CCITT标准的X.25分组交换技术,主要提供计算机主机之间的通信,并与全球46个国家的127个分组交换网络连网.该网络能够提供虚拟专用网络服务,此服务具有专用网络的#性和公共网络资源共享相结合的特点,并提供计算机最佳应

6、用环境与选择.该网络计划每年增建2000至3000户,并于1994年6月前在全省16个地区建立分组交换机房.高速信息网络提供56kbps以上的应用服务,应用范围包括局域网间互连、高速计算机互连、宽带综合业务和高清晰度电视主干网络等.计划在1996年6月前,扩充帧中继设备,将话务量提高到T3线路速率,在台北、新竹、高雄等地区引进小型异步转移模式系统;1998年6月前视市场需要和大容量ATM技术的发展情况,适时采用#研制的ATM交换机,在台北、台中、高雄和新竹建设45Mbps、155Mbps或更高速率的网络节点,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的宽带综合业务.3#的卫星通信 目前,#在用的卫星通

7、信系统主要是通过在180E同步轨道位置的Intelsat 702卫星上的4个转发器312、313、113和115建立起来的Ku频段卫星通信网,此外还有被#军队当作军用的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有的公司还租用了目前位于177E同步轨道位置的Intelsat 703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通信.#计划在20#发射中华卫星-,为#和其它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固定业务. #Ku频段卫星通信网的空间部分和各类地面站组成干线网、稀路由网和VSAT网,三网共用一个网操作中心,干线网的主参考站、稀路由网的参考站以与VSAT网的枢纽站和网操作中心建在一起,三站共用一个4.57米的天线与射频和中频设备. 干线网有6个地球站,分别设

8、在台北、高雄、新竹科学园区、台中、金门和马祖.作为陆地光缆和微波线路的补充,干线网不仅为金门、马祖二岛增加了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手段,也为新竹、台中提供了应急的通信路由. 干线网的6个站通过载波跳变技术共用3个载波,每个载波的传输容量是4个T1,因此在6个地球站之间可以建立12条T1单路网式连接.干线网的地面接口是接收全部或部分T1话音业务输入的单个T1模块,或用于各种数据速率和各种接口数据业务的多速率、多信道端口模块. 干线网采用窄带TDMA技术,突发速率8Mbps,采用码率为7/8的前向纠错编码,调制方式是QPSK. 稀路由网用于解决边远地区和岛屿的通信问题.它采用每载波单信道技术在网内各站间

9、提供全数字点对点话音与数据通信.每个地面站最大容量是3条数据电路,或4条 电路,或2条 电路加1条数据电路.各业务站采用FDMA技术接入卫星转发器,采用BPSK调制,数据业务中采用了码率为1/2的前向纠错编码,话音业务中采用了码率为3/4的前向纠错编码. 稀路由网采用按需分配多址技术分配话音业务信道.除台北、高雄外的地面站均采用ALOHA方式进入入口控制信道. 台北、高雄两站与干线网的参考站建在一起并共用一副天线和射频设备,此外的地面站使用2.4米天线和5瓦半导体功放,其中有两个机动站. VSAT网是一个双向数据和话音通信系统.它在入境方向采用2个128kbps随机接续TDMA载波;在出境方向

10、采用512kbps时分多路,单独一个出境载波可以支持最多31个入境载波.远地站的入站和出站载波可由枢纽站操作员控制台自动分配.调制方式为BPSK,采用码率为1/2的前向纠错编码.网络采用星形连接方式,支持X.25和SNA/SDLC数据通信规约.VSAT网对配有RS-232、RS-422和V.35数据接线以与2线或4线 接线的设备提供有标准接口.远地站每个数据端口的接续方式由系统操作员根据信息数据的情况进行设置,可为S-ALOHA争用、固定带宽传输和事务预留3种方式中的一种. VSAT网的枢纽站设在台北,它与干线网和稀路由网共用一副4.57米的天线和射频/中频设备;远地站使用1.8米天线和2瓦的

11、功率放大器. 干线网、稀路由网和VSAT网共用设在台北主监控站的网络操作中心,并共用一个虚拟存储系统.Ku频段卫星通信网在高雄建有备用监控站,台北主监控站的网络操作中心通过数据调制解调器和拨号 线与它相连接,当台北站发生故障时,由高雄站代其对网络实施监控.2各军种专用通信装备1陆军通信装备 #陆军通信装备主要是作为战略通信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战术通信用的微波接力设备、陆军各级的无线电通信装备以与即将装备的IMSE.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军队1989年从德国引进的第三代系统,接力机是具有窄带抗干扰能力的CTM200系列接力机,工作频段4.45.0GHz,480路,32kbps增

12、量调制,链路采用群路加密和端-端加密措施,数据和 采用统一的由#中山大学研制的#机.陆军可机动的区域通信系统和对外岛的通信系统使用的是CTM250设备.该通信系统主要由陆军管理,对金门、马祖等外岛的微波通信线路则由军事统一通信指挥部主管. 战术微波接力设备 #军队战术微波通信目前主要使用从德国引进的具有窄带抗干扰能力的CTM200系列接力机,其中军团级用CTM218型,工作频段13501850MHz,60路;师、旅用CTM209型,工作频段610960MHz,师用30路,旅用15路.这两种接力机均是16/32kbps增量调制编码体制,接口符合EUROCOM标准,链路采用群路加密,数据和 采用统

13、一的端-端加密机,话音一般不加密,#机由#中山大学研制生产. 国际型移动用户设备 国际型移动用户设备是美国陆军移动用户设备的出口型.根据合同,美国GTE政府系统公司通信系统部将向#陆军提供全套移动通信设备以与培训、支援和技术资料,美国陆军通信与电子司令部负责监督此项军售计划的执行.第一批交货计划从1998年12月开始.据悉,#陆军将把该系统用于爱国者导弹营与#C4中心间的通信联络. MSE是美国陆军现装备的野战移动话音与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跳频技术、干线加密技术和路由选择绕过干扰等方法,还对设备进行了抗核爆炸电磁脉冲效应的加固,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抗毁性能,能广泛应用于最恶劣野战

14、条件下的战术环境. MSE系统包括地域覆盖、有线用户入口、移动用户入口、系统控制和用户终端五个功能部分. MSE的主要设备技术性能见表. IMSE有可能应用异步转移模式和码分多址等先进技术. 其它无线电通信设备 #陆军军、师之间主要是短波无线电台网. 师、旅级一般开通9个网,其中包括作战指挥网、情报网、指挥官网、地空协同网、射击指挥网、防空作战指挥网和陆海协同网.使用的设备除CTM209型接力机外,还有短波和甚高频通信设备,其中包括VRC-176、VRC-174、DRC-174、GRC-106A、VSC-2、VRC-2和VRC-47等. 旅、营级的通信装备主要是PRC-174短波电台、VRC-

15、46和PRC-77超短波电台. 营、连级主要用PRC-77电台. 连、排、班级主要用EM-7和EM-6电台,工作频段为2733MHz. 此外,#陆军还购买和装备了TCS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和GRC-306统一战术通信系统,并还准备购买或自行研制多用途综合战术通信系统.从#陆军现装备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来看,主要是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美式装备,技术水平一般,有抗干扰能力的通信设备较少.为适应日益严峻的通信对抗形势,#军队作战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通信装备的抗干扰能力,于是从国外进口了一些有反对抗能力的通信装备,如BAMS甚高频战术跳频电台、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和AN/G

16、RC-512战术跳频电台等. 表 MSE主要设备技术性能型 号 性 能 与 用 途TA-1035/U 4门数字 机,传16kbps数字话音,可电缆接到MSE交换机,也可经 数字干线群入口到交换机.AN/VRC-97 双工无线电台,传16kbps数字话音,具有加密功能.AN/TRC-191 由8部RT-1539数字无线电台组成,与节点中心交换机通信距离为15kmN/TTC-47 在AN/TTC-39上增加了里达网的泛路由搜索功能,可提供400个干线 端接口.AN/TTC-46 在AN/TTC-39上增加处理用户接纳和饱和信息功能,每部可为150个用 户服务.AN/GRC-224 工作在14.51

17、5.35GHz频段,通信距离达10km.AN/TYQ-35 用于军级和师级的系统控制中心.AN/TTC-48 用2部SB-3614派生的自动模拟交换机.V1型有26个数字用户终端,编 配到营级;V2型有41个数字用户终端,编配到旅级.AN/TRC-190 工作频率:225400MHz,13501850MHz,有4种型号:V1和V2传输 速率256kbps,V3为1024kbps,V4为512kbps.2海军通信装备 #海军通信保障由通信勤务指挥部负责,隶属于海军总司令部,受海军总司令部通信处督导.海军通信主要分岸基通信、海域通信、岸舰通信和舰艇内部通信.按系统可划分为岸基通信网、岸舰通信系统和

18、舰载通信系统. 岸基通信系统 #海军岸基通信网包括海军基地内部的局域网和依托三军公用干线网组成的海军总司令部作战中心到各军区、基地、舰队作战中心的广域通信网,它为海军基地内部和基地间与时提供有效的话音、数据通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海军拟在各基地间建立分组交换网.此外,还计划引进以色列泰迪兰公司的综合战术通信系统.该系统以美国移动用户设备为基础,主要设备包括ATD-400多路器、GRC-400电台、TA-359数字 机、SEC-17编码器和TAD-4401光纤通信终端,这些设备完全符合欧美有关标准,具有#性好、可靠性高、机动性强等特点.系统以SW-8000系列数字交换机为干线节点交

19、换机,采用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构建通信网并可随时重新组网,最多可容纳480个用户,可提供电报、 、 和数据通信业务. 岸舰通信系统 岸舰通信的主要手段是短波通信和卫星通信.#海军岸舰通信目前以短波通信为主、卫星通信为辅;短波通信设备的工作频段覆盖了整个短波频段,主要短波无线电台有URC-58、RF-301和URC-106等双边带电台和URC-165单边带电台.卫星通信目前主要利用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实现.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海军岸-舰通信手段将向卫星通信为主、短波通信为辅转变. 舰载通信系统 各种舰载通信系统担负着舰队内部舰艇间通信、水面舰艇对潜艇通信、舰队与空军的战术协同通信以与舰艇内部通信等

20、任务,所用通信手段包括旗语灯号和UHF/VHF、HF无线 音和数据,舰艇通信主要装备是VHF SRC-11调频电台和UHF URC-306调幅/调频电台,海空协同通信主要用225400MHz的URC-306电台.舰艇内部通信系统负责舰载信息获取系统、火力系统和作战人员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为适应舰内通信业务量增加、业务种类增多、实时性要求提高等需要,#海军将仿照美国海军将其建成一个光缆局域网.3空军通信装备 #空军通信系统是将空军的战斗力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将它与国防部和其它军种与有关民用系统相连的一个手段多重配置、战略战术一体的通信网络.它分为地面通信系统、地空通信系统和空域通信系统. 地面通信

21、系统 #空军地面通信系统包括有线网、微波网、卫星通信设施和短波通信线路. #空军结合防空自动化系统强网的建设,1990年后在桃园、嘉义、公馆、花莲等机场先后敷设了光缆,开通了澎湖、金门、马祖等外岛的光缆通信线路,这些线路和空军自建的其它光缆支线与三军公用的光缆干线系统构成了空军地面通信的骨干有线网,承担空军最大量情报、控制、指挥信息的传输任务. 微波网由3套空军专用微波通信网和2套三军公用微波通信网组成,空军用它实现台北指挥中心与各分区指挥中心之间的高速信息连接. 卫星通信网覆盖团以上作战部队,实现了各雷达站与指挥中心的卫星数据通信. 短波通信线路指以新一代短波单边带电台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沟通#

22、本岛和外岛的专用通信线路. 地面通信系统还包括为保障强网系统的通信,由#国际标准电子公司为强网系统建设的Alcatel 101综合区域通信系统. 地空通信和空域通信 地空通信的地面装备主要是VHF/UHF塔台、对空台和短波单边带电台,机载装备主要是VHF/UHF电台和短波单边带电台. VHF/UHF通信网是地面对在空任务机进行指挥引导的主要网络.#空军对在空任务机的指挥引导利用AN/GRC-3、AN/GRC-27等VHF/UHF电台,其中AN/GRC-27工作频率范围225399.9MHz,信道数1750条,信道间隔100kHz.陆、空协同通信主要用3076MHz VHF电台.空军战术管制系统

23、一般用短波电台. 为加强空中交通管制,#向美国罗克维尔科林斯公司订购了GRC-171D4UHF地空通信系统并于1996年底列装,其工作频率范围225399.975MHz,调幅载波输出20瓦,调频载波输出50瓦. 对超视距的地空通信,#空军目前采用的是空中接力方式.#空军的空中接力通信主要用于在超视距上的任务机和基地之间建立通信联系.到东沙群岛等远方空域执行任务的飞机,超出了超短波电台的通信范围,此时就由C119飞机升空进行中继,维系远方空域的任务机与基地的通信联络. 空域通信指利用各种机载电台在在空任务机之间进行的作战协同通信,其中最典型的是预警机和其它作战飞机之间的通信. #部分现役作战飞机

24、通信装备 #空军从美国格鲁曼公司引进的4架E-2T预警飞机1995年8月开始陆续列装.目前它和空军防空自动化系统强网以#话音进行通信联系,与战斗机飞行员之间也是采用话音通信,它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信设备有AN/ARC-158特高频电台、AN/ARC-51A特高频调幅电台和AN/APQ-34高频电台. #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购买了150架F-16A/B,机载通信设备有ARC-164 UHF电台、ARC-186 VHF电台和ARC-190 HF电台. #从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购进60架幻影2000-5高空截击机,机载通信设备是ERA7000 VHF/UHF电台.MD500MD/ASW是#海军现役主力舰载

25、直升机之一.机载通信设备是AN/ARC-114/115/164电台.3#军事通信的发展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将着重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卫星通信,促进通信装备数字化和加快战术通信设备的更新. 建设BISDN 为了拥有能够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宽带传输系统,#当局对固定通信网进行改造,20#前重点发展宽带局域网,随即将重点转向发展宽带广域网,以求尽快建成一个分布密集、布局合理、可靠性高、#性强、具有一定抗毁能力、战略战术一体、军民共用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发展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现代高技术战争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当局对此非常重视.在#空间技术发展计划中,把建设军用卫星通信放在了重要位

26、置,中华系列1号卫星是用于进行卫星通信、海洋水色和电离层研究的卫星,中华系列2号卫星是为#和其它亚太地区提供卫星固定业务的通信卫星. 中华2号卫星是一颗Ka频段通信卫星,计划于20#发射,定点在12010E的静止轨道位置,上行工作频段27.528.6GHz,下行工作频段17.718.8GHz,全部为加圆极化.星上除常规转发器外,还有2个高级通信设备,装备了试验用的基带处理器. 中华2号卫星的主要作用是在一些主要亚太地区城市间提供高速信息交换、提供可靠的移动通信试验平台、对本地光纤网和同轴电缆网提供补充以组成无缝隙的区域通信系统和全球通信系统,还为#的边远地区和沿海岛屿提供Ka频段卫星移动通信.

27、军队也将依恃中华2号卫星建立起自已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构成联系国防部指挥中心与各军种部队以与澎湖、台东、台北、台南、台中、金门、马祖7个战区指挥部和海上舰艇与预警机的卫星通信网. 促进通信装备数字化 通信装备数字化是建立高效能信息系统的基础,#军事当局对此非常重视并一直在努力促成此事.例如,在#空军防空自动化系统强网的建设中,便以新建的数字微波、数字光缆将原有的模拟微波取而代之,从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更新战术通信设备 更新战术通信设备的目的有二,一是提高通信设备的反对抗能力,二是促进作战系统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现有军事通信系统尚有许多不足.例如,不同防空兵器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

28、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非常不利;E-2T预警指挥控制飞机不能与强网系统与其它作战飞机进行自动数据传输等,致强网系统功能大受影响.为此,#当局计划引进包括1ink11和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在内的现代化数据链系统,以使强网系统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空军地空通信方面,为配合20#左右F-16A/B和幻影2000-5等先进作战飞机的列装,拟广泛配装AN/ARC-164这种有慢跳频抗干扰能力的第三代超短波电台.在大型运输机上将配备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短波单边带电台.为给#陆、海、空军联合作战提供轻便、#、抗干扰的移动无线电通信手段,#将为三军更多地购进、配备Sincgars系列跳频电台等有一定通信反

29、对抗能力的新一代战术电台.二、#的C3I系统为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军方积极调整和改善其结构,精简部队,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增加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提高预警能力、远程打击能力、精确制导能力、电子对抗能力、自动化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发展与武器配套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把C3I系统建设作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军从70年代中期开始C3I系统的建设,至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较为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国防部建立了衡山总体系统,陆海空三军也都建有自己的C3I系统,它们分别是陆军的陆资系统、海军的大成系统、空军的天网和强网系统.强网系统的第二、第三期

30、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到20#前后,台陆海空三军将全部实现指挥自动化,其作战指挥的效能、快速反应能力、诸军种协同作战、兵力兵器的运用和侦察情报能力以与通信保障能力将得以全面增强. 衡山系统是台军战略性自动化指挥控制中心.台陆海空三军的陆资大成天网/强网系统均纳入其中,综合为一个能互通的一体化C3I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辅助参谋本部进行决策指挥,平时收集更新信息,对诸军种进行日常指挥与管理,战时根据作战态势拟定最佳作战方案,对联合作战实施指挥控制.1#国防部衡山总体系统衡山总体系统建于80年代初,1991年投入使用,系统设在台北国防部指挥所内,它由作战、人事、后勤、通信四个分系统组成.系统的主要设施

31、有计算机、图形、数据处理等外围设备以与战略、战术通信网,现已与各军种的C3I系统联网运行.衡山总体系统内设有庞大的国防信息库,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知识库,输入台澎金马地区的作战预案、武器装备、兵力部署、通信网络诸元、后勤保障和各种军事资料、图表、图形祖国大陆军队的基本资料.另一部分是态势数据库,包括海空情和#三军的实时动态,它与各军兵种的C3I系统联机接口,能实时汇集状态数据、信息报告、部队动态等.为了提高其生存能力,衡山系统将建立海上指挥船队,部署于#东部海区,船上备有直升机平台、舰载雷达、通信和指挥控制设备,具有对陆地、空中、海上和太空卫星的联合通信能力.一旦陆上指挥中心在战争中被摧毁,

32、海上指挥船队即可继续接替指挥2陆军陆资系统陆军的陆资系统于1990年筹建,1991年6月开始启用.它是用于地面作战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系统设有网络主机2套、386计算机网络工作站30台、286计算机中英文版工作站3套、中英文简报工作站3套,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1991年6月完成中型网络连线作业并投入使用.陆军总部1998年建立了信息中心,该中心有130多个子系统,在战区、防卫部、陆军师、旅以上单位均建有子系统,未来拟进一步扩展到营级部队.陆军陆资系统是一个大型数据资料库,存有敌情资料、编制实力、驻地部署、武器装备、作战预案、后勤保障、战场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并具体到每一门火炮和班哨据点的详细数据

33、以与各单位每日情况报告和基本数据的变动.为便于存储、更新、调用各项数据,陆军总部统一了计算机报文格式和规程,以实现统一标准和系统互通.系统的情况传送手段以电脑和 机为主.陆军陆资系统目前还仅处于数据资料库阶段,今后将向决策支援全面作业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该系统平时用于办公自动化与日常战勤业务,战时将支持各级指挥所对部队实施作战指挥.3海军大成系统#海军于7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大成舰载C3I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系统结构均仿照美国海军的NTDS系统建立,于1983年开始装备主要作战舰艇、指挥部门和观通系统.1986年首次在演习中使用,1998年在#本岛和外岛全面安装了大成系统设备,开放了专用通信线

34、路,1990年5月转入实用阶段.海军大成系统中心设在台北海军总部作战中心内,它由情报收集与处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导航定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组成.目前大成系统已建成了海军总部作战中心至战区作战中心,海军联络组、中程雷达站、技侦系统、岸基导弹、主要作战舰的指、管、通、情一体化的网络,并与国防部的衡山系统、陆军陆资系统、空军强网系统、各战区、防卫部实现联网,能与时获取情报资料,全面监视台澎金马海域目标动态,迅速下达作战命令,管制海上舰船,统一指挥与协调海上作战.由于实现了编队内部情报共享,实现了岸基观通系统、指挥中心对舰艇作战情报中心的实时指挥和情报传递,还因为舰载C3I系统对武器系统的支援,因

35、此海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由原来的半小时缩短到数十秒.舰艇在530分钟即可快速出港,指挥部门能够通过大成系统与时组织编队实施防空、反导、反舰、反潜行动.按照光华计划建造的第二批护卫舰安装了宙斯盾防空系统,装备的S波段相控阵雷达ADAR-2N型,探测半径95海里,可在10秒钟内确定跟踪目标,1秒钟内测出目标方位和速度,同时跟踪300个目标以上,同时处理16个目标,锁定10枚导弹,有较好的区域覆盖性能10万平方公里.大成的情报侦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岸基观通系统、技侦系统和舰载雷达情报探测系统.岸基观通系统包括35个雷达站,装备各种雷达共92部,其中1006型16部,29

36、00型12部,AN/FPS-33型3部,AN/SPA-25型1部,AN/SPS-64V型26部,AV/VRC-65型1部.雷达的探测距离最近为0.1海里,最远可达100海里.各雷达站均装有电子反干扰装置,抗干扰率30%,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侦搜海上目标和导航.舰载雷达情报探测系统共装备120部左右雷达.其中对空搜索雷达约50部,主要装备在主力驱逐舰和护卫舰上,主要型号有AN/SPS-29、AN/SPS-40、AN/SPS-40B、AN/SPS-49、DA 08与ADAR-2N等;对海搜索雷达70部以上,主要装备在驱逐舰和护卫舰上,也有部分装备在两栖战舰和小型快艇上,主要型号包括AN/SPS-5、

37、AN/SPS-6C、AN/SPS-10、AN/SPS-55、AN/SPS-58以与Decca等.4空军天网/强网系统1天网系统天网系统是台军在美国休斯公司的帮助下,投资3500万美元,于19751980年5年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其矛头是针对我军的作战飞机.该系统的作战管理中心设在台北公馆蟾蜍山.系统由分布在#与外岛的16个雷达站共30余部雷达和作战管理中心组成.雷达主要有AN/FPS-110B、AN/FPS-33对空监视、AN/FPS-36导弹制导、对空搜索、AN/FPS-37目标指示、远程搜索、AN/FPS-89/90远程测高、AN/FPS-8远程警戒和AN/FPS-43移动式三坐标跟踪雷

38、达.这些雷达除AN/FPS-43是美国70年代产品外,其余都是5060年代的产品,多数雷达不具备三维探测能力,抗干扰性能差,只是由于这些雷达部署密集并联网,才使系统达到一定的作战能力,其监视范围可覆盖本岛和#海峡,并延伸至大陆沿海的宁波、杭州、樟树、惠阳等地.该系统能同时引导30多批约100架战斗机进行空战,但不能指挥空军的高炮、陆军的地空导弹和海军的舰载防空武器.鉴于天网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功能不完善,对低空目标侦测能力差,反应时间长,预警时间短,其地面雷达易被摧毁,而且不具备与其它军种C3I系统联网互通的能力,因此,#空军从1986年开始实施强网计划,以取代天网系统.2强网系统#空军1986

39、年开始分三期实施强网系统计划,共投资17.6亿美元含购买4架E-2T预警机,第一期工程经过8年的研制和建设,已于1994年8月14日正式执行战略任务,部分接替使用了多年的天网系统.该期工程的重点是更新中央计算机与其软件,建立地下作战指挥中心,利用原天网系统的雷达站,同时把空军的作战飞机、陆军的霍克地空导弹阵地、海军作战中心、空军高炮指挥中心、民航局的空中管制中心联在一起,构成一体化的防空体系.强网系统的指挥中心设在台北贡关山的地下工事中,在澎湖、花莲、屏东、高雄等地设16个雷达站,在原天网系统的雷达基础上拟加装美国80年代初研制的三坐标雷达,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两部AN/FPS-117雷

40、达、休斯公司的两部HADR改进型HR-3000雷达、威斯汀豪斯公司的一部AN/TPS-40V雷达、通用电气公司的一部GE-592雷达、还有休斯公司的多部低空监视雷达.这些雷达也是美国和北约现役防空系统的主力雷达,它们大多采用机、电扫描的脉冲多普勒体制和各种抗干扰措施,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抗低空、抗隐身和抗反辐射导弹能力.这些雷达估计到20#左右即能配齐.强网系统的第二、第三期工程预计到20#前后完成,工程包括更新防空雷达、配备现代化数据链,计划从美国引进11号链和联合战术情报分发系统.强网系统由指挥中心、预警分系统和数据通信网组成,使用三套先进的计算机,并通过56台管制指挥仪连接15处空军雷达阵

41、地、参谋本部战情中心、陆军导弹基地、空军高炮指挥中心、民航局空管中心以与E-2T预警机包括E-2T指挥下的150架F-16和60架幻影2000-5战斗机.强网有3项任务,即空情监视、目标识别和武器控制.在空情监视方面,强网负责#防区与祖国大陆沿海250海里范围的空中目标的监视侦察.在指挥中心,设有56台AMD44型指挥仪,分设上、中、下三排,该中心还设有大陆战机活动标示板、导弹攻击战区和战况标示板等.在大陆战机活动标示板上,详细记录了#对面大陆机场澄海区、中区、南区和路桥区飞机起飞的批数和架次.在武器控制方面,只要空中遇到敌情,即下令战机起飞,导弹部队则按照战斗程序进入待命状态.强网系统的通信

42、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军民公用光缆网,平时以民为主;第二层为军民公用的数字微波通信网,共有5套;第三层为国防通信网,主要承担战略通信任务,具有容量大、#性好、手段齐全等特点;第四层为空军专用网,自1990年以来结合强网的建设,在桃园、嘉义、公馆、花莲等机场先后埋设了光缆,开通了澎湖、金门、马祖等外岛的光缆通信并实现了各雷达站与指挥中心间的卫星通信,团以上作战部队均加入了卫星通信网.利用三套空军专用微波通信网和两套国防微波通信网,实现台北指挥中心与各分区指挥中心间高速信息的联接.与天网系统相比,强网具有下列特点:1自动化程度高,三军互通性强.其计算机容量扩大了500倍,处理速度提高了60倍,空情处

43、理能力提高了1.5倍,并能与海军、陆军的C3I系统联网,快速进行海空、陆空协同或三军联合作战;2反应速度快、预警时间长.强网的反应时间3.55分钟,预警时间由天网的5分钟延长到25分钟;3侦测范围广、低空探测能力强;4空情显示容量大,引导拦截目标多.强网总的空情处理能力为600批,可引导150批飞机实施拦截作战,精度与成功率也有所提高,地面防空武器的截击目标能力、命中率、杀伤率与抗干扰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并且具有拦截战术导弹的能力.强网的第二第三期工程在20#前后完成,这期间拟配备数据链和JTIDS系统,以适应新型作战飞机的作战能力和对指控的需要,同时,还要大幅度更新现有雷达,提高抗干扰、反低空

44、反隐身、抗反辐射导弹四抗能力;提高电子战能力,尤其是进攻能力;加强通信建设,将各指挥中心、雷达站、通信设施等尽可能转入地下,并进行加固和伪装,以增强其抗毁生存能力.5E-2T预警机由于#的天网强网系统对低空目标的探测存在有一定的盲区,为了提高对低空突防目标的探测能力,#军方从美国订购了4架E-2T空中预警机,并成立了空中预警电战机队.E-2T预警机实质上是美国E-2C鹰眼型预警机的最新改进型E-2C.该机是通过AN-ARC-158特高频电台、AN/ARC-51A特高频调幅电台、AN/APQ-34高频电台等与外界联系,它的处理器是增强型高速并行处理机,数据处理能力是第二代E-2C预警机的2倍.

45、它可跟踪2400个目标,引导歼击机对40批空中目标进行截击,还能引导作战飞机对水面舰只进行导弹攻击.E-2T预警指挥控制系统在运用时接入强网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通过#话音/数据信道与强网交换信息,成为#综合防御指挥控制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E-2T预警机在对强网起补网和增强作用的同时,也接收来自网中心的数据、指令,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指挥控制水平.E-2T预警机巡航速度为480千米/小时,巡航高度为11278米,最大航程2852千米,续航时间4小时24分.它的机载电子设备由六部分组成,包括雷达、电子对抗、通信、数据显示和控制、中央数据处理机与导航与引导系统等,能完成探测、识别、截获、跟踪、数据显示、威胁程度分析和导航等功能.E-2T预警机的最大优点是机上装有先进的APS-145脉冲多普勒雷达,这是一种以俯视为主要操作模式的机载雷达,除具有原APS-138雷达的优点外,它还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具有高、中、低3种频率可供选择,从而提高了抗电子干扰能力,并使探测距离比AP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军事技术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