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17622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最全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人墓碑记知识点(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所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显赫,为什么呢?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

2、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谁在为他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斥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上的神情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最终与

3、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将我们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

4、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机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几位

5、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起文公,姚孟长公。通假字: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同“何” 5. 独五人之皦皦 , “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6.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少”同“稍”,一点儿,稍稍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同“搢”,插1-4古今异义词: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

6、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颜色”古:脸色 今: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副词,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8吴之民方痛心焉“痛心”古:痛恨 今:极度伤心9.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7、“发愤” 古:发泄愤怒 今:决心努力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至于”古:到了 今:表示程度、范围;表示程度、范围“当道”古: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 今:路中间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慷慨” 古:胸怀大志或情绪激昂 今:大方,不吝啬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意气” 古:神情 今:意志气概,志趣性格1-4词类活用:名词活用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5缇骑按剑而前 ( 前,方位

8、名词作动词,上前 )6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7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8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动用,作记 )形容词/副词活用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3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动词活用1 不敢复有株治 (株,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2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

9、,使屈身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4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变式句:(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2句)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2.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四海之大(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6不能容于远近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4(四)判断句1公之逮所由使也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7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1-4(五)被动句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钩党之捕遍于天下1-4(六)省略句1谁为哀者2断头置城上3激昂大义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