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17624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任务分工方案(精简篇) .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6 2020年),现提出如下任务分工方案。一、任务及分工(一)关于人才队伍建设1、在生物产业、工业经济、矿冶建材、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重点领域,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或专门紧缺人才。(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2、完善培养选拔优秀专家的制度体系,落实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3、加大对宣传文化人才的激励力度,继续开展XX市新闻奖、社会科

2、学和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的评奖表彰活动。切实抓好我市宣传文化 四个一批 人才的培养,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全省 四个一批 人才的评选,使之成为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切实加大 XX作家群 的培养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 XX作家群 在全国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在社科理论领域设立专项基金,对市级以上重点课题及出版专著等提供资助。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继续鼓励人才积极参与省级以上各类奖项的评选,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在文化产业领域,研究和改革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薪酬体系,建立薪酬管理与业绩考核结果挂钩激励机制。(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4、在文化旅游领域,整合

3、各类旅游教育和人才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引进紧缺旅游人才机制,提升在职旅游人才的理论素质和学历水平。以促进XX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各类旅游人才协调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为我市大力发展昆水黄金旅游线、金沙江旅游线和红色旅游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市文体局、市人社局)5、紧紧围绕 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合同管理 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补充和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实施 名师工程 ,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4、,加强 双师型 队伍建设,在全市逐步形成以名师为龙头,省教坛新星和市级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具有一定数量、布局合理的 名师 梯队,使全市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有较大提升。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改革,努力建立优胜劣汰、优教优酬的用人机制。加大全市校长队伍、教师队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三支队伍 的建设和培训力度,分期、分批、分学科对新聘教师实施全员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争取教育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选派中小学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进修学习,邀请教育发达地区优秀老师到XX授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整合和稳定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6、重点用好现有卫生人才,适时引进紧缺专业急需人才,进一步更新改善卫生人才结构。实施 名医工程 ,重点培养和打造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医疗拔尖人才。充分发挥各级卫生院校人才培养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训制度和定期进修制度。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约束机制,把教育培训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备条件,鼓励各类卫生人才在职攻读学位和进行素质教育。继续推行评聘分开制度,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综合考核标准,大力实施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卫生工作。加快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创新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公立医院院长实行公选制

6、、工资实行绩效制、全员实行聘用制。(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7、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市校合作、委托培养等措施,为少数民族人才的开发提供源头保障。市县两级每年要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到实处。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培养少数民族本土人才、民族文化传承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对成长缓慢、人口较多、干部数量不足的少数民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选用干部。对本地区本单位急需配备少数民族干部一时又缺乏合适人选的,要打破地区、行业、部门界限,统筹安排,在更大范围内优先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对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

7、相关的部门,要优先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在招录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要结合实际分行业、分民族、分名额、分岗位招录少数民族。(市委组织部、市民宗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8、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外人才培养、选拔、管理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社会主义学校培训党外人才的阵地作用,不断加大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指导支持各民主党派有序发展具有各党派界别特色的新成员;建立健全联系、培养以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无党派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培养一批爱国爱教的宗教中青年教职人员。(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9、建设一支自觉贯彻落实科

8、学发展观、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力提高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全面贯彻干部队伍 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评价和使用干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市委组织

9、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市委统战部)10、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力度,进一步优化党政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共事、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统战部、市妇联、市民宗局、团市委)11、实施公务员培训教育工程,进一步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继续完善公务员录用、调任、选调、职位聘任等制度,健全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和工作锻炼

10、的有关规定,关心爱护基层公务员,为他们在基层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建立优秀企业家人才信息库,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调动和保护企业家勇于竞争和持续创业的积极性。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用方式和考核机制,建设一支各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步伐。整合各类人才培训资源,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培训纳入人才培训总体计划之中。研究制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成长、引进及发挥作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完善人才服

11、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合理流动、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市工信委、市工商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13、以改善学科、专业、学历、年龄等结构为重点,加强科技、教育、卫生、农业、新闻、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教育、卫生和农业学科带头人,注重培养锻炼青年拔尖人才,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深化公共医疗卫生改革,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20年我市农村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培养一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创新型适用技术人才队伍。支持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高校进行人才和技

12、术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同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引导科技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和生产一线聚集。鼓励和支持民间人才在自主创新中发挥作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文体局、市民宗局、市文联)14、制定并实施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以企业、单位、行业为主体,以市职教中心建设为依托,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加快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把市职教中心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3、。加大现有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对中高级技工和技师进行培训,择优选拔一批直接进入更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实施办法。 (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15、制定和实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和各类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加大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采取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次培训村干部、农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

14、能力。加强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和完善开放型、多功能、多元化的县乡村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实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以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施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质,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市农业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16、配合国家 百万中专生计划 和XX省 送教下乡 活动,以市县两级职业学校、农广校为教育阵地,培养一批具有中专学历的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以及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

15、实用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按照自愿互利、平等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织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提高营销能力,促使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制定农村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为主的各种类型的 公司+基地+协会+农户 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或私营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名优产品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供销社)17、制定出台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

16、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社会工作者进行专门登记、注册、审核、管理、培训,将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根据社会工作发展方向,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群众需求,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开发新的社会工作岗位。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社会工作领域,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积极实践探索,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实施。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出台有关优惠政策措施,激励和培育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实行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将部分公益类服务项目交给民间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实施,壮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拓宽社会工作的市场化运行规模,推动社会工作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二)关于体制机制

17、创新18、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把人才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对人才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制定人才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各县区委)19、建立市委联系专家制度,在全市范围内评选确定一批市委联系专家,制定出台市委联系专家管理服务办法。组织市委联系专家开展考察调研、科技咨询、科技扶贫、科技服务和义诊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各领域的优势和特

18、长,为XX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20、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人才工作相关部门职能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创新服务方式、途径和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2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政府法制办)22、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坚决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倾向,逐步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管理模式。(市人社局、市编办、市委组织部)23、强化人才政策法规的执法检查,依法保护人才的合

19、法权益,确保各项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健全完善人才政策措施体系,研究制定出台我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职业资格管理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努力营造良好人才工作法制环境。(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办)2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教育学科、类型、层次结构,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控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和学前教育。依托市职业教育中心,强力推进职业教育,重点扶持一批富有特色的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推进XX师专 专升本 进程,努力将其建成我省特色鲜明的一所本科院校。积极发展民办教

20、育,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鼓励合作办学,促进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市教育局、XX师专)25、加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构建多元开放的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建设,抓好骨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实施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采取举办短期班、中长期班等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拓展能力。鼓励参加在职学位学历教育。健全带薪学习制度,安排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带薪学习,保证带薪学习者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打破培训资源部门、单位所有的格局,充分挖掘高校、党校、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多种培训阵地的潜力,鼓励办学场所、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研究

21、室等向社会开放,实现培训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26、建立人才培训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训投资回报机制,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人才培训的多元化、社会化。(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2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分类改革、分步实施的要求,逐步建立科学、分类、动态、开放的职称体系,形成 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 的职称工作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改进和完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注重对科技人员和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市人社局、市工

22、信委、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28、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拔任用机制。在选用党政人才方面,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态势。在选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要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对国有资产出资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实行聘任制和契约化管理。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以推进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委)29、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施体现科学发

23、展观要求的干部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推进干部考核工作规范化。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改进考试方法与测评技术,完善考察办法,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市委组织部)30、深化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按照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具体办法。用人单位在落实人才各项待遇的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跟踪考核与管理,做到聘期要签订目标,聘中要动态考核目标,聘期期满后要评估目标,对其贡献和业绩做出

24、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作为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31、加强对人才的宏观调控管理,建立和完善管人与用人的双轨体制,逐步实现人才的社会化所有。健全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人才市场成为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平台。(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32、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的服务机构,把人才开发、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整体性开发,人才服务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33、加速建设人才信息网,加快 人才信息中心

25、的建设,实现人才市场由集市型向信息网络型转变。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畅通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引导人才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市人社局、市工信委、市公安局、市委组织部)34、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对由重点项目引进的人才,可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研制开发、推广科技成果转化获得重大经济利益的,可按一定比例提取所得的收益;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对以各种形式到农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逐步实现人才的合理分布。(市财政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35、探索建立重要人才投保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优先为高层次人才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建立骨干人才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其健康情况。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市优秀专家等实行休假制度、优诊制度、定期体检制度,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和治病就医条件。建立专家、拔尖高技能人才疗(休)养制度。(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委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