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17649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郑和远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稿 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郑和远航是苏教版第十册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本身产生理解郑和的伟大之处。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于是我

2、在课前建立了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将郑和的生平、海洋知识、远航历程以及首航的盛况等收集进去,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智能目标:1、运用网络查找、阅读郑和远航及其他航海家的资料。2、运用网络技术,自查自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情感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郑和为促进我国古代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豪情。教学方法: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

3、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复习质疑,确定主线,精读文本教师引路;上网浏览,自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练习巩固,反思学习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网上浏览法: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条件。2、成功激励法:在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引导其他学生评议、激励。3、朗读指导法:学生任意选择课文的配音朗读,通过练习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合作学习法:利用对话窗口,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思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文本主线1、 复习并相机出示文本中的语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2、 从文中

4、哪一部分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呢?从而引出扬帆启航这一部分的教学。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划出能够体现远航的规模之大的有关语句仔细品读,试着体会远航规模之大。2、抓住关键语句交流自读体会,在自主交流中相机播放(视频)启航场面,感受规模宏大;点击宝船图片,品味宏伟壮观;播放扬帆启航小电影,体会郑和的威武豪迈。这一设计符合媒体组合教学多感官配合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

5、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一设计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规模之大、宏伟壮观、威武豪迈的感悟。3、回归文本,赏读课文,在朗读中再次感悟扬帆启航那宏大的规模和气势。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部分学习引导分为两大步:(一)自主选择第4节友好交往或第5节战胜凶险,点击专题学习网站合作学习。A、友好交往部分重点自学讨论:1、从哪些词句你能读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友好的?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画面(视频),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内说说,他们怎么交流、说些什么,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3、读到这儿,你对郑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B、战胜凶险部分重点自学

6、研讨:1、 用 划出中心句。2、你是怎么理解凶险的?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凶险?3、哪些词句体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3、 读着课文,想象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想对郑和说些什么呢?这两部分的学习研讨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使得教学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教师从黑板、粉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同时我认为这一设计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三)组织全班交流:A、友好交往部分突出三个环节:1、他们惊叹不已,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2、作者在这里为什么没有把人们的惊叹不已

7、具体写出来呢?(详略得当)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B、战胜凶险部分扣住三个重点:1、出示语段: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视频)及时评价指导朗读。2、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网上冲浪)3、读着课文,想象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难道不想赞一赞郑和吗?再次指导朗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必须体现学生能动的主体性,要使得学生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

8、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因为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网页既有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拓展学生学习时空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正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建构的素材。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时,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得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综观这一部分的教学,既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于引导、启发、组织等细微末节,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得以顺利进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使得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四、围绕主线,感受写法。略读第二部分6、7小节 ,初步感受详略得当的写法,引领学生在语文中走个来回,让体会如何写触及学生心灵。五、练习巩固、网上冲浪,反思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人机交互

9、,生生交互过程中完成的,那学生学习是否有效,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的。因此,我在网站上建立了网上冲浪,编制了富有个性的作业:既有基本题,也有发展题的;有的是必须完成的,有的是选择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品尝作业时,就不会厌烦。通过练习,学生可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1、感情朗读并讨论: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7次,为什么作者只详写了第一次,而略写其余六次远航?在表达方法上你学到了什么?2、总结,出示作业超市:(1)进入专题学习网站,阅读郑和的有关资料、故事。(2)出刊电子小报(3)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相互交流。这样设计既体现了师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更是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专题网站的有效利用为学生课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附:1、板书设计:26郑和远航威武豪迈 扬帆启航亲切真诚 友好交往镇定自若 战胜凶险名扬海外我认为这一板书设计从文字上看简洁明了,紧扣文意;从形式上看互动交融,寓含文意;从媒体运用的角度看,与演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