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17800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人教标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内容,本章的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所以掌握其基本的解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观察,分析,归纳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消元化归的思想。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也与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与其有极强的联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解法教学共分5个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是学习代入消元法的内容。(二)

2、学情分析。1、 学生已经学习并熟练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用代数式表示一个量,这是本节课的基础。2、 七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深厚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表现意识比较强。3、 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处在“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过度阶段,学习习惯正在培养与训练之中。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三)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1、 重点:本节课是学习代入消元法,只有突出这个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才能使教学脉络分明。所以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本节课的重点。2、 难点: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什么要消元?怎样才能消元?,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3、的形成受到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是难点产生所主要原因。所以准确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难点。3、 关键: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未知数的方程变形是代入消元的前提,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四) 教材处理1、 由于二元一次一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极强的联系,学生已能熟练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上课时我把“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把原来教材上上节课已经讨论过的球队积分问题作为自主探究的素材。2、 把教材上的例1、例2做为学生巩固练习,自主反馈的内容。二、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

4、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包括整个过程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鉴于此,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任务,结合学情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数学思考: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从而促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的思想。3、 解决问题:通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运算能力。4、

5、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三、 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学理念,我以探究式体验教学为主来完成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了解知识,加深理解,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分层教学。2、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以自主探索为主,学会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自己由学会变会学乐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自信心。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问题情境,扩大课堂容量

6、,提高课堂效率。四、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我共设置四个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记忆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此我把“鸡兔同笼”问题做为情境放在课堂的开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境如下: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你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上节课我们新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

7、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够很容易列出下列方程(组):设有鸡x只,则兔有(35-x)只,由题意可得,2x+4(35-x)=94设有鸡x只,有兔y只。则根据“共有35头”和“有94只脚”可得,在学生完成上面步骤后,又提出下面问题:对比本题中的方程和方程组,对我们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什么启发?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把方程组的(1)式变形为y=35-x(3) ,把(2)式中的y替换就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同,这样学生就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了初步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自学教材(P96P97例1完)来解决情境问题。这样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达到了学会新知的目的。这些学

8、习方法也是我们学习数学乃至全学科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个过程中我会把学生的讨论成果,自学成果通过发言,板书,投影反馈出来。在解决了问题情境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们要立刻进入活动二:系统学习,巩固深化1、 首先要对消元思想、代入消元法,怎样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把具体的做法抽象成科学的方法,进而熟练应用。2、 在归纳整理以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消毒液分装问题)。3、 关键点强化练习。经过以上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但对怎样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未知数的方程变形还不是很熟练,我们要对这个关键点进行强化练习。这个环节

9、可以做一个三分钟的同桌互动来实现。同桌两人互相写一些比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交换转化,然后共同讨论反馈。通过以上环节的深化,学生对代入消元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急于找到用武之地来展现,于是我们进行下面环节:4、 强化练习。教材99页练习2、3、4.解答过程要在黑板、展台上进行反馈展示。活动三:小结归纳,拓展同化小结归纳不应该是把知识的简单梳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因此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明确本节课重难点的同时

10、,强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由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归纳转化,所以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拓展同化。活动4、布置作业,学以致用从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了点,我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1、 必做题:P103 1、22、 选做:结合生活实际你编一道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关的应用题,并解答出来。必做题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反馈,面向所有学生,选做题是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延伸。注重知识的延伸性和连贯性。(五)、板书设计。由于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板书基本由学生完成,是对情境问题和例1解答的反馈,还有学生练习的板演。设计的意图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五、评价分析许多老师把上课的着眼点放在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把知识点讲明白上,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把上课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探究知识上,所以本节上我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整节课是一个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互动过程。我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学生是本节课的主人。由于学生的程度不一,老师要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层施教,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同时把教学过程中的反映性评价和反馈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努力贯彻成功教育和愉快教育理念,把握评价的时机和尺度,实现评价的主体、形式多样化,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