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18182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3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5 高 等 教 育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申 请 书 成 果 名 称 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姓名 唐培和唐培和 周德俭 李创第 徐武彬 秦福利 莫勤德 黄位健 罗秋兰 唐新来 章二平 唐振明 罗文广 刘昭明 廖抒华 张 敏 刘 浩 叶雁冰 王国安 徐奕奕 曾文波 周德俭 李创第 徐武彬 秦福利 莫勤德 黄位健 罗秋兰 唐新来 章二平 唐振明 罗文广 刘昭明 廖抒华 张 敏 刘 浩 叶雁冰 王国安 徐奕奕 曾文波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

2、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成 果 科 类 工学 类 别 代 码 0 8 1 1 推 荐 序 号 4 5 0 1 4 成 果 网 址 http:/ 推荐单位名称 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推 荐 时 间 20142014 年 0303 月 1515 日 6 填 表 说 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 35 个汉字。 2. 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教高20129 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 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

3、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 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 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 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 1,继续教育填 2,其他填 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 1,研究生教育填 2,其他填 0。 4推荐序号由 5 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推荐单位代码,按照附件 1 2014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各推荐单位代码及推荐限额指标 中各推荐单位代码填写,后三位为推荐单位推荐成果的顺序编号。 5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6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 间指成

4、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 7本申请书统一用 A4 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 4 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7 一、 成 果 简 介一、 成 果 简 介(可另加附页) (可另加附页) 获获 奖奖 时时 间间 奖项名称奖项名称 获获 奖奖 等等 级级 授授 奖奖 部部 门门 2012.12 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培养工 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特等奖特等奖 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2012.12 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卓越人 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等奖一等奖 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2012.12 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的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二等

5、奖二等奖 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厅 2009.03 地方院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 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广西教育厅 一等奖 广西教育厅 2009.03 广西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应用性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广西教育厅 二等奖 广西教育厅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2013.11 电动汽车课件 一等奖一等奖 教育部教育管 理信息中心 教育部教育管 理信息中心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2004 年 09 月 实践检验期: 4 年 完成:2009 年 12 月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

6、 1000 字) (1)成果简介)成果简介 自 2004 年以来,针对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特殊性,紧密结合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学校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若干重要 立项项目的支持下,提出了“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立 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新机制,开展政、 产、学、研、用多维度合作,强化以工程实践、工程设计与工程创新 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协同创新,推进校企合作育 人、合作办学的新机制,造就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立 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

7、人才新机制,开展政、 产、学、研、用多维度合作,强化以工程实践、工程设计与工程创新 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协同创新,推进校企合作育 人、合作办学的新机制,造就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思路。 在柳州市政府以及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 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 实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工程应 用型人才” “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工程应 用型人才”的体制与机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出版 专著 3 本、教材 4 本;发表教学改革论文 39 篇,其中核心期刊 10 篇;

8、通过了 1 项省级成果鉴定;荣获了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8 项、二等奖 2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电动汽车课件获第十三届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共建校外专业实验室 18 个、实习实训基 地 65 个),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富潜质的优秀学生,学生就业率、就业 质量以及工程应用能力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蕴育了浓郁的校企合作 办学文化,深化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丰富了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理论体 系,得到了领导及同行专家的肯定,在省内外多所高校得以推广与应 用,对推进我国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起到 了推动与示范作用。十年教改实践证明,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改革的 成效是

9、显著的,改革的经验是值得推广的。 (2)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项目的综合改革,主要解决了应用型本科办学面临的几个突出问 题。 有效地改善了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教学条件。 改进了教学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提升 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 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蕴育了全新的校企育人文化。 2.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 1000 字) (1)通过校市全面共建,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1)通过校市全面共建,集聚优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学校与柳州市政府以战略的眼光共同打造产业人才基地,构建学校 董事会,为

10、学校提供经费、土地、设备、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学校享受 柳州市人才引进待遇,利用柳州市大中型企业的先进设备,共建学院、 共建教学平台,乃至共同推进学校上规模、上水平的各项工作。学校的 科研成果和优秀毕业生优先为柳州市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化实践育人机制。2)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深化实践育人机制。 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推、风 险共担、合作共赢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推、风 险共担、合作共赢、文化相融”文化相融”的原则,强调校企双元驱动、联动与互 动,由浅入深地设计、提出并实践了四个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即 单主体模

11、式、单主导模式、双主体模式以及深度融合模式单主体模式、单主导模式、双主体模式以及深度融合模式,采取“请进 来” “请进 来”与“送出去”“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与若干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使很多 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 9 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 与企业共建了 18 个校外专业实验室和 65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真实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团队能力和协作精 神,感受企业工作氛围,积累工作经验。 “就业共推”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校企科研合作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丰富 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促进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

12、接与交融。 (3)教学锐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教学锐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了 3+1 的人才培养模式,用 1 年的时间强化学生的能力培 养。 按 CDIO 模式与要求组织专业与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推行“5R”实训机制,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氛围。 在专业方向的选择、实训企业与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学 生个体的差异,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4)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教改落实到位。4)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教改落实到位。 围绕“知识为主、能力为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行业企业 的特点,在教改思想、方法、模式和手段等方面鼓励创新。 按较高比例划拨专项教学经费,保障教学改革

13、的顺利进行。 校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能力为重”的评价标 准。 各项教改工作以立项方式进行,迫使相关工作按合同完成。 (5)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改工作身先士卒。 5)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教改工作身先士卒。 学校领导、教务处及二级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应用本科教学改革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头立项、研究与实践,认真细致地监督各项工作的 落实,对本成果的完成至关重要。 3.3.成果的创新点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 800 字) (1)颇具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念。(1)颇具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 2004 年以来制定和实施的 以 CDIO 为指导、以工程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

14、与机制,与教育部 2010 年推行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高度吻合, 充分体现了本成果的前瞻性。 10 (2)开创了“校市全面共建”的多维度合作共建,创立了工程应用 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2)开创了“校市全面共建”的多维度合作共建,创立了工程应用 型人才培养新机制。本着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项目 依托“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缘及地 方资源优势,与柳州市政府、各相关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机构与平台,构 建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主动服务地方战略需求和行业企业需求的产 学结合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政、产、学、研、用”深 度合作,创建了良好的办学环境。 (

15、3)校企深度结合,构建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3)校企深度结合,构建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本着“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推、风险共担、合作 共赢 “优 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就业共推、风险共担、合作 共赢、文化相融”文化相融”的原则,跟行业企业接轨,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强调校企双元驱动、联动与互动。由浅入深地设计、提出并实践了四个 不同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单主体模式、单主导模式、双主体模式以 及深度融合模式,蕴育了浓郁的校企合作办学文化,深化了学校的办学 特色,丰富了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理论体系,产生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 果。 (4)突显“以

16、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理念。(4)突显“以学生为本”的实践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 差异,在专业方向的选择、实训企业与实训内容的选择等工程实践教学 环节提供多种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制定贷款、补助、奖励、激励、 保险、保障学生权益等配套措施,确保“以学生为本”,提升工程实践 与创新能力。 4.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 1000 字) (1)校内推广 (1)校内推广 自 2010 年开始,该成果在学校普通本科的很多工科专业中推广应 用。在“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合作”理念的指导下,通信工程、数 字媒体技术、工业设计、自动化、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化学工程与工 艺等十多个

17、工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深度校 企合作,加强了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惠及了 全校 1/3 的学生。 (2)校外推广 (2)校外推广 该成果具有地方高校特色,其独创性和新颖性对工科院校具有示范 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2012 年,在宁波“区域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 研讨会上,周德俭校长作了专题报告,赢得广泛好评。厦门大学赵致琢 11 教授对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及其成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项目组成员应邀 到陕西理工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河池学院、贺州学院、南宁学院等高校讲学交流,介绍 该项目的改革及实践经验,获得兄弟院

18、校的赞赏和认可,并不同程度地 借鉴相关做法。上述高校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校市全面共建,校企深度 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为兄弟院校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做 法,值得借鉴与推广。2013 年,全国计算机科学学术研讨会(贵阳)在 致中国计算机科学界、各行业协会负责人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到“厦门大 学、广西科技大学等学校的教学改革,让社会看到了希望”。 (3)各界评价 项目鉴定结论 (3)各界评价 项目鉴定结论 2012 年 9 月广西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校市相融 校企合作 培养工 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理论成果丰 富,改革措施得力,并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已

19、 达到国内同类成果领先水平。 新闻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报道 该项改革与成果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经验在中国教育 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广西日报、柳州日报、 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如光明日报2004 年就以“广 西工学院与柳州市的情缘”为题报道了“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以大学 为荣”的校市血肉关系;中国教育报2010 年 4 月、2014 年 2 月相 继报道了该成果的成效、经验和做法。 教育主管部门评价 教育主管部门评价 2010 年广西教育厅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先 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效果显著”。2011 年教育 部高校设置委员会对学校工程应用

20、型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 出学校的改革代表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12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 持 人 姓 名 主 持 人 姓 名 唐培和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4 年 03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教务处处长(原计 算机学院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组织与管理、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357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977278438 电子信箱

21、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 柳州市 东环路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2 年 12 月,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2 年 12 月,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九); 2011 年,获广西高校教学名师; 2009 年 3 月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5 年 1 月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三); 2006 年 12 月荣获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一)。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原任计算

22、机学院院长,现任教务处处长。十几年来,一直担负着领导、 组织、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等职责,且贯穿始终。 2主持研究了 2项省级的教学改革项目,即“计算学科人文教育研究” (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软件工程专业 CDIO教学模式改革与实 践”(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均已完成结题。另 外,参与了 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也均以完成验收。 3撰写了专著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人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与实践(第 1作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4组织编写了四本教材:计算思维导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大 学计算机基础导论、数据库技术基础与应用,均为第 1作者。 5发表了多篇与

23、本成果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6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并获批了广西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GXTSZY217,桂教高教2011102号文)。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3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 姓 名 第(2)完成人 姓 名 周德俭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54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校长、 校党委副书记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等教育管理及研究/机电一体化研究 工作单位 工

24、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979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87720116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00 年,获广西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2. 2012 年,获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 3. 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省部级奖项 10 项。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负责项目的前期论证、规划和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等工作; 2进行理论研究,撰写论文 5 篇: 1周德俭深化特色上水平,服务地方新发展J.中

25、国高等教育, 2011(3/4).(核心期刊) 2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 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核心期刊) 3周德俭,李创第,刘昭明地方院校面向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 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核心期刊) 4周德俭,李创第,秦福利试析应用型本科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0(9).(核心期刊) 5周德俭,莫勤德,蔡亮校市共建地方特色大学体制机制探析以 广西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待发表)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4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3)完成人 姓

26、 名 第(3)完成人 姓 名 李创第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4 年 01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副校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校管理、土木工程教学与科研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979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078065208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L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2

27、 年,获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 2)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参与项目整体规划和设计; 2. 负责项目组织整体实施; 3. 负责组织协调试点专业的综合改革; 4. 负责校内基础实验实训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5. 负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6. 具体组织项目结题工作; 7. 开展理论研究,撰写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 李创第,周德俭,叶雁冰.广西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探 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8.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5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4)完成人 姓 名 第(4)完成人

28、 姓 名 徐武彬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6 年 09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副校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校管理、机械工程教学与科研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979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877231297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5 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

29、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2009 年,获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奖 2009 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 1)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负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总体方案的制定; 2. 负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3. 负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 负责成果专著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的探索与实践的总体框架及部分章节的撰写; 5. 协助成果的总结工作。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6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5)完成人 姓 名 第(5)完成人 姓 名 秦福利 性 别 性

30、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74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研究员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教务处副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校教学教务管理与高等教育研究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教务处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7626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507729690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12 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

31、(排名第 5); 2.2012 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 2)。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参与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2. 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3. 开展理论研究,撰写与课题相关的教改论文; 4. 组织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5. 组织开展“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专业建设点”的申报与建设 管理工作; 6. 参与课题结题及成果推广等工作。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7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6)完成人 姓 名 第(6)完成人 姓 名 莫勤德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

32、生年月 1971 年 08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在职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研究员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党(校)办副主 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8117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887722667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7 年,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二) 201

33、2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 2013 年,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参与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等工作; 2. 参与项目结题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 参与项目研究科学总结撰写工作; 4. 参与项目研究结题登记表、成果申报表等材料的填报工作; 5. 发表相关论文 2 篇: 1莫勤德.高等教育区域化形势下地方普通高校专业建设思考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1 年第 5 期.(核心期刊). 2莫勤德.坚持董事会办学机制,培养应用型特色人才广西工学院 依托董事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机制探析J.科教导刊,2012 年 9 月. 本 人 签

34、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8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7)完成人 姓 名 第(7)完成人 姓 名 黄位健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71 年 05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讲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机械学院副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管理、金属材料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729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97802088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

3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9 年获广西区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 4) 2012 年获广西区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 10)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负责组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 施; 2. 负责组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与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等方面 工作; 3. 负责成果专著校市相融 校企合作 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 探索与实践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及全书的校对工作; 4. 负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成果的总结工作。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19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8)

36、完成人 姓 名 第(8)完成人 姓 名 罗秋兰 性 别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2 年 8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院长、主任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全国重点建设职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6252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607722281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545006) 何时

37、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2010 年获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1 项(排名第 1); 2. 2012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3. 2012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排名第 4); 4. 2009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5. 2009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4); 6. 2005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1); 7. 2005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

38、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3); 8. 2001 年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5); 9. 2013 年获“十一五”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2); 10.2008 年获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2); 11.2008 年获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5)。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2004 年 8 月至 2013 年 12 月作为学校教务处处长,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研究与实践中承担了如下工作: 1.协助分管教学副校长开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调研、整体规划方案 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以及自治区级工程

39、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项目的设 计、申报、研究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等工作; 2.负责组织教务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实 践指导; 3.负责组织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规格和模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 应用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 4.负责组织教务处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 5.负责组织教务处开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申报研究 成果的凝练、整理工作; 6.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 2 篇。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20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9)完成人 姓 名 第(9)完成人 姓 名 唐新来 性 别

40、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9 年 3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副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广西科技大学 教务处副处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教学管理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7626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97728662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2 年获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

41、奖(排名第 2)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参与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2. 组织学校应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指导实践 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 公开发表关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研究论文 2 篇; 4. 主持完成一项与本课题相关的自治区级教学改革项目,并作 为主要成果之一获得 2012 年广西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 奖。 5. 负责该项目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参与有关总结报告的 撰写。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21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0)完成人 姓 名 第(10)完成人 姓 名 章二平 性 别 性

42、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55 年 3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本科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广西柳工集团有 限公司副总裁、 总工程师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3888872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607728176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柳太路 1 号(545007)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广西首批“八桂学者”

43、;“挖掘机液压全功率电子控制器” 广 西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2012 年);“CLG766 挖掘装载机” 中 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9 年)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谋划校企合作总框架,指导产学研合作; 2. 担任广西科技大学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 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成员,指导中心的建设工作; 3. 指导机械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 4. 联合开展科学研究。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22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1)完成人 姓 名 第(11)完成人 姓 名 唐振明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3 年

44、 11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博士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 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中软国际执行 董事、高级副总裁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 CEO,自 2006 年创立教育集团,已经在国内 建设 8 个大型实训基地,与国内近 500 所高校稳定合作,培养 IT 类学生 超过 13 万人,在实践型工程人才培养领域尤其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 享有很高名望。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理事会常务理事等。 工作单位 工作

45、单位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10-82862006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701151868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 2 号融科资讯中心 C 座北楼 12 层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 2 号融科资讯中心 C 座北楼 12 层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9 年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提出了中软国际教育科技公司面向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 和实施方案; 2. 主持指导中软国际教育科技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在工程应用型 软件人才培养工作;

46、3. 主持编写了面向工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系列教材和项目实 训案例。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23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2)完成人 姓 名 第(12)完成人 姓 名 罗文广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7 年 04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电控学院院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自动化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广西科技大学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0772-2685261 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 138772564

47、68 电子信箱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 广西柳州市东环大道 268 号(邮编:545006)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2012 年获广西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一) 2.2012 年获广西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 项(排名第八) 3.2005 年获广西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排名第四) 4.1997 年获广西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 项(排名第三) 5.2006 年获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 1 项(排名第二) 主 要 贡 献 主 要 贡 献 1. 参与项目的前期调研、整体规划和设计

48、、项目方案组织实施 等工作; 2. 负责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 3. 作为第一完成人,组织完成了专著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 业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的撰写和出版 工作,主要撰写第二章以及第三章(第一、第二、第三 节)、第四章(第二、第三节); 4. 作为第一作者(或独著),发表相关教改论文 3 篇,其中 2 篇为核心期刊论文。 本 人 签 名: 2014 年 3 月 13 日 24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3)完成人 姓 名 第(13)完成人 姓 名 刘昭明 性 别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出生年月 1966 年 9 月 最后学历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专业技术 职 称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