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18211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基基础 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影响 周泽葛(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勘察分院成都6 1 0 0 1 7 ) 提腰本文叙述了地下水对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水浮力、回弹、承载力的 影响,鲆提出了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浮力回弹承载力 l 前言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对高层建筑砂卵 石地基,地下水的浮力是客观存在的,地下 水对地基回弹和承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但 这些问题目前在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基础设 计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考虑地下水的 浮力,可进一步挖掘地基承载力的潜力,分 析地下水对地基回弹的影响,能够提高沉降 预测的准确程度,降低地下水位能使地基承 载力提高。充分考虑上述因素,能使

2、砂卵石 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更为合理。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2 地下水的浮力 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由于 埋置深度大,且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地基 基础设计时,应根据常年的地下水位,按全 部浮力进行设计计算。即是对深埋筏板基础 或箱形基础的地基强度校正应符合下式: P P m = P ,厂( 2 1 ) 式中:P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 ( 1 【P a ) ;匕基底的水浮力( k P a ) ;P y 基底 有效压力,即扣除地下水浮力后的基础底面 处平均压力设计值( k P a ) ;f 地基承载力设 计值( k P a ) 。 J G J 6 8 0 已明确

3、规定:在确定基础底面处 的平均压力P 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 3 0 8 部分,应扣除地下水浮力。这表明,无论在 软土地基,还是砂卵石地基,高层建筑箱形 基础,均需考虑水浮力,筏板基础也不例 外。然而,某些设计人员尚未充分认识浮力 的重要性,设计时尚未考虑基底浮力的影 响。 式( 2 1 ) 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地基的潜 在能力,特别是当基底总压力接近或低于地 基承载力设计值时,考虑水浮力,将可免于 地基处理。成都地区地下水位高,考虑地下 水浮力,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要准确计算水浮力,勘察报告中应提供 可靠的静止水位( 常年水位) ,特别是地下 水位急骤变化的场地,应提供常年水位供设 计使用。

4、3 地基回弹 砂卵石地基回弹观测资料表明,在井点 降水前设置回弹观测标测定结果与在井点降 水后设置回弹观测标测定结果截然不同。前 者,砂卵石地基不但没有回弹,反而出现下 沉( 沉降) 。下沉的大小,大约是平均开挖 深1 m ,其平均下沉约0 5 m m 。后者则出现 了回弹现象。回弹量是平均开挖深l m ,回 弹量平均约0 7 m m 。这一现象可用地下水 的影响来解释。在井点降前设置的回弹观测 标,当抽降地下水时,地下水位下降,而且 最终降至基础底面以下,砂卵石层中孔隙水 被排出,上覆土的有效压力增加。在上覆土 四川建筑第2 0 卷增刊2 0 0 0 9 万方数据 地基基础 重压力下,孔隙减

5、小,密实度增大,从而砂 卵石层固结下沉。在降水过程中,砂卵石地 基在未开挖前,表现为固结下沉,而下沉量 达到最大值。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开挖 深度不断增大,逐步御载,地基回弹逐步增 大,挖至基底,回降达到最大值。观测的基 准( 参照物) 为基底下原始应力状态下的天 然砂卵石层。一般在开挖过程中并没有观测 回弹量。但无论怎样,地基经历了先下沉后 回弹的过程,下沉量大于回弹量。因此,观 测的结果,地基表现为下沉。在井点降水后 设置的回弹观测标,观测基准( 参照物) 是 在地下水降至基底后,地层原始应力发生变 化( 自重应力增加) ,地基已产生固结下沉 的砂卵石层,随着地基开挖而产生回弹。基 坑开

6、挖坑底回弹量的大小与开挖深度有关。 开挖深,回弹量大。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地下水对深基坑基底砂卵石的下沉或 回弹有直接影响。 根据上海地区高层建筑软土地基一般经 验是开挖深l m ,回弹量应在l c m 以内,即 軎1 ( 3 1 ) 这样,基坑是安全的。若票 1 ,要 U 引起充分重视,当心出现流砂、管涌或整体 滑动等事故。成都地区砂卵石层开挖深l m , f 、 回弹量约为O 7 m m ,即百 - - ) M = O 0 7 9 6 ,基坑 U 是安全的,不会发生因地基回弹而产生流 砂、管涌或整体滑动等事故。实际砂卵石深 基坑观测结果及工程实践也得到证实。 4 地基承载力 由上述

7、降水前设置回弹观测标观测结果 表明,砂卵石地基表现为不是回弹,而是下 沉。即由于降低地下水位,孔隙水排出,上 覆有效压力增加,在上覆自重压力作用下, 砂卵石孔隙减小,地基被压缩,密实度增 大,地基下沉,由此将提高砂卵石层的承载 力。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当地下水降低至基 底以下后,如果地基尚未开挖,此时增加的 上覆有效压力对基底砂卵石进行了“降水加 载预压”。在开挖的基坑中直接观察,处在 干燥状态下的卵石及纯砂层,其密实度明显 增加,地面所作的测试( N 。孙N ) 划分的 密实度偏低。以中砂为例,详勘中,深部中 砂N 。加一般为1 3 击,标贯( N ) 一般小 于1 0 击,为松散状态。而在基

8、底进行施工 勘察,N 。孙N 击数增高,N 1 2 0 可达3 6 击,N 可达1 0 1 6 击,为稍密或中密状态。 在天然状态的工程勘察,提供的是原始 应力状态下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经过 深度和宽度修正或理论公式计算确定地基承 载力设计值,没有考虑“降水加载预压”后 地基承载力的提高。“降水加载预压”为我 们进一步充分挖掘砂卵石地基承载力的潜力 和充分利用基底下的砂层提供了理论的和实 践的依据。我院利用“降水加载预压”原 理,在基坑下进行直接观察鉴定,作超重型 动力触探( N 。加) ,标准贯人试验( N ) 等, 进一步分析研究基底下砂层的特征,合理地 确定砂层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变

9、形模量, 经过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预测,对四川宾馆附 楼、华辉大厦、金属大厦等高层建筑基底下 的砂层充分利用,未作处理。尔后系统的沉 降观测资料表明,理论上和实践上是可靠 的,为建设单位节约了投资。 “降水加载预压”后砂卵石地基承载力 提高多少,如何确定其值,是人们最关心的 问题。我们认为有二个途径:一是建议按 计算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时,深度修正中的基础底面 以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不取地下水影响的有 效重度,实际上地下水已降至基础底面以 3 0 9 四川建筑第2 0 卷增刊2 0 0 0 9 万方数据 地基基础 下;二是在基底处进行施工勘察,采用多种 手段,特别是静载荷试验,准确确定地基承 载力标准

10、值。 砂卵石层赋丰富的地下水,且属强透水 层孔隙潜水,基底下地下水位的短暂的升 降,对砂卵石的承载力和变形影响甚微。从 某些基坑开挖后未作垫层前,由于某种原 因,如降水井出现故障,地下水升至基坑表 面,均未发现流砂、潜蚀、基坑突涌、地基 隆起、地甚软化等事故。大量的雨水及其他 水源汇入基坑中而很快渗入砂卵石层中补给 地下水,也未发现软化地基的现象。这与软 土地区或者具隔水层的承压水,由于地下水 向上的动水压力作用而破坏基底地基土截然 不同。这一现象有利于利用“降水加载预 压”提高砂卵石层承载力,挖掘砂卵石地基 的潜在能力。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降水加载预压” 提高砂卵石的承载力,需要提前降水,

11、把地 下水降降至基础底面以下,经过一定时间后 进行基坑开挖。另一方面,在基坑底部进行 多手段的施工勘察,准确确定承载力标准值 和设计值是必要的。 5 结论 考虑地下水的浮力和利用“降水加载预 压”,能进一步挖掘高层建筑砂卵石地基的 潜在能力。降水前设置的回弹观测标观测砂 卵石地基表现为下沉,降水后设置的回弹观 测标观测砂卵石地基表现为回弹,基坑回弹 量是安全的。 ( 上接第3 0 7 页)沉降差2 m m ,符合 ( G B J 7 8 9 ) 中建筑 表3沉降观测成果表 观 测点Q 1 Q 2Q 3q 4 Q 5 Q 6 观测数据r n 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

12、观测日期工程进度 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沉降 9 9 6 2 0一层砌体完3 4 2 4 53 9 9 7 2 6四层砌体完 032635O4O536 9 9 9 8 主体完 25O6052616 17 9 9 1 2 1 0内装饰完 050605O60607 7 结论 该场地经砂石桩法处理后,其地基土强 度有较大提高,经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标 准值f k = 2 1 5 K P a ,压缩模量K s = 1 5 0 M P a ,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经沉降观测证明,该场 3 1 0 地地基处理效果良好,建筑物安全可靠,达 到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利用砂石桩对软弱地基进行 处理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松散填土层、 砂层处理效果更佳,能较大地提高地基土的 强度,达到经济、安全的g l 的。 四川建筑第2 0 卷增刊2 0 0 0 9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