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82940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整理打印版).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原理一.单项选择1.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 D.保育和教育2.欧美发达国家创制出指称学前教育的新名词是 A.ECCE3.学前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是学前教育者、学前受教育者、B.学前教育措施4.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的B.保.和教的内容.5.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建立的专门化的C.学前教育机构中实施的学前教育.6.我国社会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幼儿园、托儿所、D.幼儿学校7.学前教育学是以B.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8.学前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是 C.福禄培尔 的幼儿园教育学的于1861出版.9.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A.感官感官或辅

2、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10.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具有的B.奠基性的特征.11.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A.教育链条的起点.12.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指的就是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D.社会获益的性质.13.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学前教育的A.准公共产品性质.14.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D.社会参与.15.学前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学前教育有随C.社会的演变而产生、发展的特性.16.西周宫廷建立的宫廷学前教育机构是C.孺子室.17.西周宫廷为年幼皇子配置的保教人员有D.慈母.保姆.18.1770年,在法国

3、创设编织学校的是C.奥柏林.19.在法国推动托儿所运动兴起的是C.帕斯特莱.柯夏.20.“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尧薄之恶风,习于良善之轨范.”是A.清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的学前教育目标中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2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B.语言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22.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D.活动教育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23.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A.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24.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主要是C.幼儿德育的目的任务.25.安全原

4、则是A.幼儿体育的基本原则26.动作与行为练习法是_A.幼儿体育_的基本方法.27.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的_A.同伴榜样 能引发幼儿的即时模仿.28.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是_B.幼儿智育_的基本原则.29.情感体验性原则是_D.幼儿美育_的基本原则30.提出替代强化的是 A. 班杜拉.31.弗洛依德认为本我实行的原则是C.快乐原则.32.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根源在于D.社会学习. 33.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中的自我中心的机制是在于同化与顺化的A. 失调.34.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有D.4个.35.以下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C.游戏.36.“最近发展区”属于以下

5、理论中的A. 社会文化理论.37.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儿童看作是B.白板.38.以下哪一个不是托幼机构的特点?D.教学目标的灵活性良好的师幼关系应该体现的是A. 互主体性.以下哪一种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B. 园本教研 39.以下哪一个不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专业素养?D.进行科研的能力40.D. 陈鹤琴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独立幼师.41.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中要求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上,为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与能力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及经验的支持,同时,又要给孩子提供主动练习的机会.这一要求体现了一日生活活动组织的D.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42.教育教

6、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要求体现教学活动组织的D.灵活性原则.43.C.认知领域目标包括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发展水平44.B.区角活动是兼容“学习性”与“游戏性”,以“个别化”和“小组学习”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45.D.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能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区角活动区别于集体活动和自主游戏,因为它兼具 B学习性和游戏性46.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A.操作区 .47.实验室、图书

7、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D.教育的物质资源.48.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C.科学区.49.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C.3小时 .50.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这是活动区之间的A.界限性.51.幼儿园环境是指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52.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A.幼儿的身高 .53.决定一个班级活动区数量的主要因素是C.活动室空间的大小 .54.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B.精神环境 .55.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在B.木工区.56.对一个人的影响最

8、早也最持久的教育类型是B.家庭教育57.当今,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实施形式是A.家庭学前教育 .58.个别方式的家园衔接最经常的交流方式是A.个别谈话.59.最方便的个别交流方式是A.个别谈话.60.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之特征的教育类型是C.学校教育.61.国外学前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C.20世纪70年代.62.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A.皮亚杰63.提倡“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的著名教育家是A.陶行知.64.在幼小衔接的内容上,要把儿童D.能力的发展和衔接作为重点.二.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学前教育是对3岁到6岁或7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9、广义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或7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3.幼儿园:幼儿园是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开始建立起来的,1903年在武昌创建的湖北幼稚园是我国幼儿园开始建立的标志.4.家庭学前教育: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5.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内部内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6.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建构良好的环境、改善不良的环境,

10、以期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7.活动材料:活动材料是指为幼儿各种活动的进行、维持与发展所需要提供的各种物品、器具与资料等.活动材料既包括投放在园区环境内的材料(大型活动设施;轮胎阵、攀爬架等),也包括投放在户内活动区中的材料.8.行为情境理论:行为情境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巴克.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若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需要观察和理解他所处的环境.9.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人类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提出,认为环境和个体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整个生态组织系统,具体来说影响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四

11、个相互关联的小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10.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按照台湾学者周淑慧的看法,所谓“全方位户外活动场地”是指以大型组合游戏结构为主体,兼容其他游戏区域及各种可移动的活动材料,不仅能满足幼儿各领域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幼儿个别差异的需要,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游戏场地.11.教育衔接:教育衔接是指各个教育阶段与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12.学前教育衔接:所谓学前教育衔接与合作,是指学前教育阶段其相邻的横向或者纵向教育阶段、教育范围之间,在内容、方法、过程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形成的

12、连接、沟通和融合的教育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学前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的相互沟通;第二,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教育的有效合作;第三,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本章围绕这三方面内容讨论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问题.13.社区:社区是由一定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地缘文化的、有秩序的、有感情的人群,进行一定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14.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15.幼儿心理适应:心理适应是指幼儿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接受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以及家长,做好当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准备.16.幼儿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是指儿童具备进入小学之后

13、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学习;交往等各项能力;包括学习上基本的听写能力;简单的背诵和复述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阅读理解等学习能力;生活中基本的交往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在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问题;任务意识,能佛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主动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17.幼小双向衔接:幼小衔接不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单方面地靠拢的问题,而是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都向儿童靠拢,都要考虑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18.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19.观察法: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

14、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20.文献法: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21.调查法: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22.实验法: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3.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24.精神环境:幼儿交往、活动所需要的软质环境,即幼儿生活与其中的幼儿园的心理氛围,是一种重要的潜在课程三.简答题1.谈

15、谈你对学前教育任务的理解.学前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关系着学龄前儿童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因此,学前教育具有保育和教育孩子、解放劳动力的双重任务.学前教育肩负着保育和教育学前儿童,促使她们在体、智、徳、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任务.首先,做好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工作.保育就是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护、日常生活的照料.其次,对学前儿童开展初步的体、智、徳、美等方面的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开端.学前教育承担解放家庭劳动力,为家长参加生产劳动提供便利的条件的任务.2.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答:有助于了解、认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具有怎么样的特点、幼儿教师需要怎么样

16、的素质、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遵循怎么样的规律等,通过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澄清这些观念,认识学期教育,形成比较合理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指导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学通过对学前教育现象、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学前教育规律,提出病验证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对学前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3.学前教育的准共产品具有哪些特性?学前教育的非排他性与排他性.学前教育的非竞争性与竞争性.学前教育的外溢性.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学前教育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5.学前教育的价值的含义.学期教育的价值是作

17、为客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功能或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学前教育具有自身的功能,如果这种功能能满足社会实践主题的需要,学前教育之于主题就具有价值.6.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具有影响儿童发展的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决定的.学前教育影响儿童发展功能的体现:学前教育通过提供生活照料、卫生与健康照顾、安全预防等保育工作,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教学、游戏、区角活动等途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识、技能、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7.简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答: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

18、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欧文和怀尔德斯平.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围绕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代表:蒙台梭利及其支持者.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美国,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均有所批判.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理论代表:克鲁普斯卡娅、乌索娃、福辽莉娜等.8.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陈鹤琴的活教育是针对拘泥于书本的旧教育而提出的,“什么是活教育?简单的说一

19、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活教育的目的论.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他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做世界人”.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育的方法论.陈鹤琴主张“活教法是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其长期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也是其学前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对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9.简述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观及指导方针的基本观点.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全美幼教协会(NAEYC)在推行发展适宜性学

20、前教育实践时所提出或应用的一些理论观点.第一,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所有领域身体、社会、情感和认知都是重要的、密切相关的.第二,儿童发展与学习的许多方面都证实有可靠的效果,儿童后来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是建立在已经获得的相关结果之上的.第三,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以不同速度展开,每个儿童不同发展与学习领域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第四,发展与学习源于儿童的生物成熟和经验之间强有力的、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第五,早期经验具有深远的效果,既可以增进也可以延迟儿童的发展与学习;最佳时期只存在于特定的发展与学习领域.第六,发展总是向着更加复杂、更自律和更有象征性或表现性的方面前进.第七,当儿童与相关成人间具有安全、和谐的关系

21、,以及他们有机会与同伴建立积极的关系时,儿童的发展才能最佳.第八,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发展于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病受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第九,儿童使用各种方法学习,心理充满着探究其周围世界的积极性.第十,游戏是儿童发展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儿童语言、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第十一,当儿童面临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挑战时,以及当儿童有机会实践新近掌握的技能时,他们的发展与学习能得到提高.第十二,儿童的坚持性、主动性、灵活性等经验会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反之,这些特征和行为也影响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制定实现重

22、要目标的课程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10.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遗传与环境:遗传决定论认为先天生物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些先天因素包括由遗传和基因突变所获得的生理结构、成熟水平、脑神经等.环境决定论主张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学前教育:学期教育是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其优势有:1.学前教育教育有专业教师.2.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3.学前教育是最系统的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式.儿童的主管

23、能动性: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的能力.2.儿童会对外界环境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反映.比如幼儿进行创造性想象,将已知的人和物组合编成故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维,创造性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11.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儿童观是有关儿童的看法、观点和主张等的总称.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人类社会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儿童观的科学内涵:首先,儿童是人;第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第三,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12.如何正确理解师幼关系的内涵?教

24、师与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师幼关系.幼儿可以从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关爱;良好的幼师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榜样作用;幼师关系是教育过程的基本体现,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13.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策略有哪些?奠定师幼关系的良好基础.以亲切、平等、尊重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教师应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幼儿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感兴趣.宽容对待幼儿的过失.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助幼儿摆脱不良行为习惯.14.简述影响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制定的因素.幼儿年龄特点是影响日常生活制度制定的主要因素.季节和地域的特点.不同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也会影响一日生活制度制定.15.幼儿园一日

25、生活各环节对幼儿的主要常规要求的内容.常规是日常生活制度的一部分.常规是指人们经常遵守的一般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是指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相应的规则与行为规范.常规的合理性标准有三:保障幼儿健康安全之必需.如不能独自离园,不打人,玩危险游戏,饭前便后洗手等.保障集体生活及幼儿交往顺利进行之必需.如上课不随意走动或打断老师讲话,不随意拿他人玩具物品等.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幼儿可以做到的.如上课40分钟,却要求幼儿一动不动,这是超出幼儿能力范围要求的常规了.16.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各原则的内涵及应用要求.科学性原则: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人类社会认识的客

26、观规律、符合人与社会和谐的客观规律、符合人际交往的客观规律.应用要求:选择正确的符合幼儿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向儿童传授正确的知识、技能.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幼儿实际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制订教育教学计划、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学科间的纵横联系和多种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思想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全体儿童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幼儿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应用要求: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

27、,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则,对幼儿实行品德教育.通过领域渗透,在五大领域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目标性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的目标,没有目标的活动称不上教育活动.应用要求:注重教育活动目标的可行性.注重教育活动目标的全面性.注重教育活动目标的顺序性.注重教育活动目标的实践性.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即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看作是一个把教育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建构的过程.应用要求:注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注重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注重教育活动形式的整合.注重教育环境的整合.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就是要让儿童在

28、主动和真实的活动中,通过感知、操作、体验、交流来进行学习的.应用要求:把游戏作为基本活动.激发幼儿的主动活动.关注幼儿的实践活动.17.简述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任务.恩物.游戏和幼小衔接的观点.答:幼儿园任务:帮助无力照顾孩子的家庭解决照看孩子的问题;是学前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增强体质,锻炼感觉,培养集体生活习惯、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发展体力、智力、做事或生产的技能与技巧,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培训幼儿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恩物”: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称为“恩物”,意味上帝的恩赐之物.幼儿通过这套由三种基本形态构成的“恩物”,能

29、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认识自然以及万物统一于上帝的精神.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到今后生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人类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他主张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主张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并将幼儿游戏分为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三类.幼小衔接:为了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做好准备,以降低突变性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他设想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设立一种“中间学校”,帮助儿童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他甚至打算设计一种新的恩物来作为中间学校的特殊教学用品.四.论述题1.

30、何为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答: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是指学前教育的属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学前教育具有满足或符合社会主体发展需要的属性,他能够通过服务于家长和学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如何理解:学前教育通过服务于家长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工作.家庭成员尤其是学前儿童的父母可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发展中.学前教育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了间接影响力.学前教育通

31、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未来社会政治的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学前教育通过影响儿童的发展从而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产生间接影响.思考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方面:如何更好的反应“以儿童为中心”,如何在团体中让儿童和教师都获得成长.游戏与学习:如何通过项目活动和环境让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如何更好的融合.3.分析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对我国有何影响.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为: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儿童期望被如何对待以及他们如何对待别人,都会明显地受到机构的影响.在发展适应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工作者应建构和培育一个支持所有儿

32、童发展和学习的“学习者的社区”.社区的角色是提供一个物质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环境,成人和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家庭之间具有和谐、积极和充满爱心的关系.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发展适宜性的教学实践,能够在成人主导和儿童主导的经验之间提供一种最佳平衡.从出生开始,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就是发展与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儿童是他们自己理解周围世界的主动构建者.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课程要帮助幼儿实现这些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意义的目标.由于儿童能够从精心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中学到更多,因此,对每一个机构和每一种方案而言,拥有书面形式的课程就非常重要.同

33、时,发展适应性学前教育实践意味着教师具有灵活性,在教室内怎么设计和实施课程经验,他们可以灵活处理.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在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儿童获得的经验和评价是紧密相联的,两者都与方案为儿童提出的预期结果或目标一致.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意帮助儿童进步,除非他们能知道每个儿童的学习目标在哪里.可靠的幼儿评价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儿童发展和学习的途径具有不一致性,嵌入了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文化和语言信息.如果实施那种不可靠的、无效的,或者是标签式的、对幼儿有害的评价,就不是发展适宜性的学前教育实践.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起源于对有关儿童发展原则尤其是方案所服务的儿

34、童发展原则的知识的深入了解,以及源于对于儿童独特生活环境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儿童年龄越小,学前保教工作者越有必要通过与儿童家庭的关系,了解这些儿童生活的独特信息.4.你如何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的重要意义?答: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与合作主要是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与合作,也被称为家园合作或家园共育.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儿童营造最佳发展环境,有利于有效利用家庭资源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促进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5.请您谈谈我国家园合作共育的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并建议解决的策

35、略.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第二、合作不够深入,合作内容脱节.第三、家长参与配合不够好,援助学前教育更少.第四、母亲参与度明显高于父亲,不利于儿童阳刚性格的培养.解决家园合作中所存在问题的措施:家园合作、共育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既有幼儿园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因此,问题的解决也是双方的事情.家长要积极参加与幼儿园教育:1.在家园合作共育过程中家长要谨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教师的立场是平等、共育、合作的关系.2.家长要有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兴趣.幼儿园要主动创造条件开辟沟通渠道:第一、教师要以诚相待,放下权威,把“支持每个家庭在

36、学校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家长和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途径,不断丰富和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宗旨,实现与家长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第二、引导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观察.第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幼儿园网站,为家园双方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家园交流的双向互动和信息共享.第四、定期就儿童的家园表现进行交流.第五、家访工作要落实到位.第六、在家长每日接送孩子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和家长交流.6.怎么样正确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教育与儿童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下:发展决定教育.儿童发展的状况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儿童发展制约着教育,教育

37、从属于发展.比如,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尚未达到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就最好是建立在表象水平的基础之上.又比如,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生活与游戏中进行随机的教育成立最恰当的教育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教育可以创造发展.没有教育,儿童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生物体,所以教育决定了发展,制约着发展.教育对发展的创造并不是任意的,教育所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发展的自然进程.因此,教育与儿童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决定.五.案例分析1.春天,万物复苏,.请分析这两位老师在指导幼儿美术活动时违背或是遵循了什么方法和原则?

38、这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答:第一位教师违背了幼儿美育教育中的情感体验原则.审美是一种情感活动,而不是技能的锻炼,因此教育者要特别注意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源于对美的事物的接触,以及幼儿丰富的审美艺术创作活动;同时她也违背了美育教育中的环境熏陶的方法.大自然中茂盛的森林、广阔的草原、千姿百态的鸟兽鱼虫、山山水水,天气的冷暖交替、四季变更等令人心旷神怡,有美的享受.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散步、参观、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使幼儿身心受到美好事物的熏陶.第二位教师则遵循了这些原则的方法.在第一位教师的指导下,儿童的审美活动变成了单调的、乏味的

39、机械活动,失去了审美活动本来的目地.而在第二位教师指导下,幼儿体验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气息,自己的绘画活动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方式.2.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案例1:“小兔旅行记”(中班活动)案例2:“筷子夹小熊”(托班)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得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体现互主体性;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

40、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和每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3.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答: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

41、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

42、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4.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1.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不同的连续发展阶段,只有经过了低阶段的积累,才能适应下一阶段的发展.文中忽视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大肆灌输高年龄阶段知识,完全违背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一特点.2.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上述材料中列举的“天才教育”可能适用于极个别的超常儿童,但对于

43、普通儿童来说是不适宜的.从学前教育目的看:1.依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各类幼教开展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的要求.2.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教学内容应该同儿童的经验、兴趣相统一;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水平,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能适时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材料中的家长和幼教机构热衷于天才教育,甚至大学课程引入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都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44、水平,忽视了儿童的兴趣,易造成幼儿畏难情绪.3.体、智、德、美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它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文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片面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童人格、品德方面的培养,这同全面发展是相背离的.总之,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45、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

46、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