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190014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WOT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 i s t r i c te c o n o m L jl 区域经济 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S W O T 分析 李娟曾维兵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 6 1 18 3 0 本文系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课题编号0 9 S A 0 4 ) 项目。 摘要:旅游业是都江堰市城市竞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然而近年来都江堰市旅游业也面,隘 着旅游产品老化、城市吸引力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等情况。本文通过对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S W O T 分析,对 传统旅游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都江堰市;旅游竞争力;S W O t 分析 一、优势

2、( 一) 丰富的旅游资源 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融自 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于一体,发展潜力大。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景区、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A A A A A 级名胜风景区青城山和都 江堰。前者号称“天下幽”,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后者是举世闻名的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另外还有青城后山、灵岩寺、般若寺、普照 寺、龙池等景点,位于青城山麓的普照寺、以三教合一为突出特色 的灵岩寺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位于青城外山的药 王庙以及道家养生之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长寿文化的重要体现。 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平原往川西

3、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西蜀文化与藏 羌文化的交汇区,民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各旅游点自成网络,连成 一片。 ( 二) 优质的城市环境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 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人居 环境示范奖,都江堰市生态环境绝佳。市内地形多样,平原、丘陵、 低中高山齐备,地形地貌奇特,植被丰富,是岷江上游和成都平原的 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高达6 0 5 9 ,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 0 , 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平均气温1 5 2 C ,政府着力建立 和推广I S l 4 0 0 0 环境管理体系,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 水平,是长

4、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人称“天然氧吧”、“长寿之 乡”。人均寿命7 7 1 岁,比全国人均寿命高5 7 岁;城市与都江堰水 利工程天然交融,背靠千里岷山,前拥万倾平畴,奔腾而下的五条河 流宛若绿色动脉穿城而过,给城市凭添无穷魅力,苍翠欲滴的玉垒山 耸立其间,山水人文浑然一体,交相辉映,特色独绝。 ( 三) 优越的区位交通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 的岷江出山口,东与彭州、郫县、温江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 南毗崇州市,东南距省会、西部中心城市一一距成都市区4 8 公里,距 双流国际机场5 0 公里,处于“九寨、黄龙一一成都、都江堰一乐 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

5、,是四川省两条重要黄金旅游线西环 线、九环线的交汇地和客源枢纽。成灌高速公路、成灌快铁、天 府大道、成青旅游陕速通道、沙西线、国道3 1 8 等多条通道穿越市 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形 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 四) 良好的政策环境 都江堰市政府历来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都积极实施主导大旅 游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 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将建成以旅 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体系,优先发展旅游业,至2 0 1 5 年,实现旅游总 收入1 3 0 亿元,接待游客1 6 0 0 余万人次,将都江堰建

6、设成为国际知名 度旅游目的地城市。并已成立都江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委员会办 1 8 4现代商业M o D E R NB U S f N E S S 公室。 二、劣势 ( 一)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成熟的旅游产品是由开发建设成熟的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的 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在旅游市场中运行相对固定的旅游线路共同构 成的。都江堰市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上已达到较高水平,但 对水文化、道教文化、清明放水节等主题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包装 还不够,区域内其他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没有合理开发利用,利用率 低,现有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服务和管理水平与世界遗产、国 家级景点还不相称、匹配。传统观光旅游产

7、品趋于老化,餐饮、娱 乐、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旅游项目开发与观光产品尚未能 有机结合,对于省外游客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不强。市内尚未形成区 域旅游产品组合优势,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成熟运行的、满足不同 层次需求的旅游线路还不多,特别缺乏吸引高消费市场的旅游产品, 不能为旅游者提供高品味的、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因而“引得来客 人,留不住客人”。 ( - - ) 缺乏高质量多规格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随着旅游业发展和地震后的复兴,都江堰市的住宿设施有了较 大的发展,数量E 基本能满足旅游的需求,但是饭店设施缺乏特色化 和本土化,星际饭店在气氛、服务项目E 基本上都千篇一律,不能满 足旅游者的经济与情感要

8、求。主要的娱乐设施单一,缺乏丰富多样 的娱乐项目。夜生活单调,大多数景区在6 点半之后就关门了,主 要是一些分散酒吧、茶楼等公共娱乐场所开放,且主要对象是当地 的居民。乏味的夜生活使得许多游客兴致大大减少,外地游客相对 于成都游客较少,即使来玩,也只呆得上半天。这让都江堰市成了一 个游客过境地和观光点,长久以来,这成了都江堰市旅游发展瓶颈。 旅游商品的经营和销售网络不够发达,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中单 调、雷同,除了青城四绝、老腊肉、茶叶这些传统的旅游商品外,几 乎没有开发出新的特色旅游商品,有些纪念品也是仿制丽江等其他 城市,没有体现出都江堰市的文化特色和风格。 通过市场问卷调查显示:都江堰市

9、旅游服务质量总体较好,但 各行业表现不一。但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餐饮评价差的却 分别占到2 2 8 1 、1 9 0 2 、1 8 5 3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项评价指 标中“一般”的评价占有近三成的比例,这说明都江堰市的旅游服 务工作还不算优秀,旅游服务质量仍需提高,尤其是在购物与娱乐方 面更应加强服务质量的完善工作。 ( 三) 缺乏高素质的旅游技术人才 目前都江堰市旅游从业人员中,毕业于旅游管理院校的很少,旅 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据都江堰市旅游局2 0 1 1 年都江堰市旅游从业人员隋况调查显示: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 整体偏低,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缺口巨大,已严重影响到全市

10、旅游的 发展。据调查,其中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 3 ,无职称和初级职称 的近7 0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不足6 0 。旅游人才结构性矛盾突 万方数据 出,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专门人才以及外语类专业人才明 显短缺,小语种导游匮乏。其中,尤以日语、韩语、泰语等小语种导 游人员最紧缺,占总数的7 2 6 。从调查隋况显示,在都江堰市旅游 后期发展中急需一批旅游高级职业经理人、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 才和旅游外联营销、电子旅游商务、旅游商品、会展旅游、旅游 交通等旅游专门人才以及一批外语类专门人才,尤其是小语种导游 人才。 ( 四) 旅游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缺乏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都江堰一青城山作

11、为成都1 3 岸旅游区中开发较早、较成熟的 旅游景区,与区域内其他旅游景区如三星堆、西岭雪山、大邑鹤鸣 山等在产品项目和产品线路设计上未有机融合。尤其是作为四川 省两条精品环线九环线和西环线的必经之地,未能有效发挥旅游区 位优势,对自身在区域旅游环线中的作用不清晰,大旅游、大发展、 大推动的发展格局还未形成。 ( 五) 缺乏有效旅游营销体制 都江堰市有着丰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总量大,但是质 量低。尤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国际市 场所占份额过小,国内市场份额也相对下滑,这与宣传促销工作落 后,客源市场开发不够有重要关系。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旅游 营销体制,表现在宣

12、传方式单调、内容单薄、形式陈旧;其次是渠道 不多、手段缺乏,未能做到多方面参与,共同协怍,全民营销,从而形 成动作大、声势大的对外宣传活动;再次是宣传促销工作时断时续, 缺乏长期性与系统性。 ( 六)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不明确 尽管都江堰市有着吸引国际游客的垄断性产品,明确提出打造 国际旅游目的地,但由于城市旅游形象差异型定位不明确,产品缺乏 精心包装和品牌形象策划,长期以来受到九寨沟一黄龙的“形象遮 蔽”,团队游客在都江堰景区和青城山呆得时间总共不超过4 小时, 属于典型的走马观花旅游。这对一个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拥有世 界遗产地桂冠的旅游地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游客 的一种遗憾。长

13、期以观光旅游产品作为城市旅游产品形象代表使 得都江堰市对成都市这样的近程市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致使都江 堰市正在失去了自己的基础市场,也大大降低了城市的魅力和竞争 力。 三、机遇 ( 一) 四川省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目前中国旅游业已从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旅游方向发展,旅 游资源开发在整体布局上形成多中心、多区域、多路线网络的格 局,旅游业进入第二阶段的快速发展时期。四川省和成都市已经 明确把旅游业提升到支柱产业地位而列入其发展规划。并且四川 省“十二五”旅游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将青城山一都江堰打造成国 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成都市“十二五”旅游规划业也明确提出以都 市旅游区和都江堰青城山国际休闲度

14、假区为轴线发展旅游业, 这些都为都江堰市旅游发展提供了契机,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 台。 ( 二) 都江堰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完善交通体系 2 0 0 8 2 0 l o f f - 都江堰市投入资金1 2 5 亿元,实现五纵五横一轨 一带为道路主骨架的市域交通路网体系( 五纵:成灌高速、成灌 老路、沙西线都江堰段、成郫灌干道( I T 大道) 都江堰段、成青( 成 都一青城山) 旅游快速通道;五横:彭青路、蒲中路、外二环、二环 路、一环路;一轨,成灌客运陕速铁路;一带。龙门山系旅游产业带路 网) ,整个市域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体系得到完善,都江堰市城市辐射 能力进一步增强,地理优势更加明显。 (

15、 三) 灾后重建变成旅游发展的新的契机 作为成都市旅游核心区域的都江堰市,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强化 “一心四轴、轴向发展、指状延伸”的城市空间格局,将沿四条河 渠两侧的重建街坊作为重点的城市空间和景观控制带,并将两侧可 区域经济lD i s t r i c te c o n o m y 恢复使用的建筑进行重点整治,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城市的整体空间 景观控制。同时,这四条开放空间通道也成为重要的防灾通道和旅 游景观通道。另外,系统的绿地布局,即三山( 赵公山、灵岩山、青 城山) 、一轴( 岷江滨水湿地公园) 、一带( 川西田园风光带) 、两核( 古 堰景区及聚源新城地带靠近岷江部分形成两个绿化景观核心

16、) 、四 水( 城内四条河渠) 、绿网( 指状生态呼吸廊道加环状绿带的城市生命 绿网) 。这些都为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营造了更系统、 更有吸引力的环境支持力和发展空间。 四、威胁 ( 一) 旅游建设难度增大 随着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发展,游客与市民的自我保护意 识增强,他们有了空前的主动权及参与权,这将会对都江堰市旅游的 开发和发展增加管理上的难度。2 0 0 8 年的5 1 2 J v J 也震造成了都江堰 市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相当大的破坏,产业链条的断裂松弛,都江堰 城市进行重建期间使得部分游客转移到其他旅游目的地或城市,如 转移到蛾眉山、乐山、雅安和附近的温江、大邑、崇州等地,

17、造成 了都江堰游客分流,削弱了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除了直接经 济损失,四川频发的地震给游客心理留下阴影,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 恢复,特别是省外和海外游客心理重建难度很大,因此这些制约都江 堰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 ( 二) 旅游市场外部环境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发展,各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将更加 激烈。就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来看,大打“生态牌”,宣称“天然氧 吧”的蒲江县;依托花水湾温泉、西岭雪山的大邑县;大打国际桃 花节的龙泉驿区,都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和旅客。还有距成都1 2 0 K M 的雅安市,也凭借“碧峰峡”、“大熊猫栖息地”、 “茶文化发源 地”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这些

18、地区都在成了都江堰市 旅游发展的强劲对手,给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带来了巨大的考 验。 通过以上S W O T 分析,可以看出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优势 明显、机遇难得,优势与劣势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都江堰市拥有 的多项旅游资源优势,都是客观存在而不受外在因素左右的压倒性 的优势,个别还属于垄断性的优势,劣势来自城市旅游深开发观念滞 后,区域协调发展不够,高质量旅游技术人才缺乏,以及缺乏整体规 划和宣传营销的不足。竞争的威胁可以促进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经 济的发展和城市旅游社会环境的改善,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在 政府统筹规划下,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这样就可以把威胁 更好的转化为发展的动

19、力。只要能牢牢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制 订高瞻远瞩的适应城市旅游发展趋势的发展措施,并在每一进程前 都进行高智慧投人的精心策划,都江堰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将 得到质的飞跃和提高。四 参考文献: 1 】邓茜都江堰旅游品牌的价值效应研究,商业时代,2 0 1 2 ( 16 ) 2 】徐伟,李利华,付涤非区域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江苏商 论,2 0 11 ( 1 ) 5 1 刘舸,保继刚。都江堰市旅游区住分析及旅游发展研究经济地 理,19 9 4 ( 2 ) 作者简介: 1 、李娟( 1 9 8 0 一) ,女,汉,四川广汉,讲师,顾士,研究方向为旅游 管理。 2 、曾维兵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 应用在读硕士。 M O D E R NB U S I N E S S 现代商业1 8 5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