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19064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鉴赏事物形象.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爆竹,猜诗谜,自怜结束小身材, 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中的物象,咏物诗概念 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画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特点:,表现主题:,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拟人,初 步 感 知,表达技巧:,了解类型 常见题目类型

2、,【事物形象鉴赏题的提问方式】 1、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 2、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某物象象征什么? 4、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何种情怀)? 5、简析某句中的物象。,演练试题 归纳答题格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思路: 分析“梅”的特点人若具有这些特点将是怎样?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典型例题,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

3、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组织答案落脚点: 1、抓住描写物象特点的词语、分析、概括物的突出特点; (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物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或志向。,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步骤一)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4、清高自守的品格。(步骤二)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步骤三)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物象特点; (1)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结合表现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边练边悟掌握事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卜算子 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分析诗中梅花形象:,1、环境特点: 2、自身特点: 3、作者处境: 4、所言之志: 5、手

5、法分析:,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不与群芳争春,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写),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环境烘托。,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牡丹?,赏牡丹,芍药 妖无格 芙蕖 净少情,拟人,牡丹 真国色,对比,作者先评芍药和荷花。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芍药的艳丽、妩媚之态及荷花的洁净。但通过芍药妖艳而格调不高,荷花洁而寡情,孤芳自赏对比

6、烘托出牡丹的高贵。,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它未来“凌云”的前提。,时人对松是怎样的

7、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时人忽略 了小松。,未长成的小松必将凌驾云端。,高耸入云后才称赞。,长成后的松树高高凌驾云端的姿态。,小松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鉴 赏 物 象 步 骤,明确物象特征,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分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8、,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方法指导,【备考锦囊】,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巩固提升,课外练习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

9、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步骤一) 。,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步骤二)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步骤三)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

10、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一)。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步骤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托物言志、对比。诗人借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