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Wealth666 文档编号:521062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比非典给大家介绍新型冠状病毒,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临近年关,浩浩荡荡的春运即将开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及时了解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其中口罩作为预防工作中的关键道具,其选购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针对口罩的选择给出了一些可行且有效的建议。大众热议的N95级别口罩究竟有何作用?人们口中常说的N95,不是一个牌子,而是一种口罩型号。N95是基于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标准,该标准将专业防护口罩分为三大类九种型号。N代表非油性颗粒,另有R、P型代表油性颗粒。非油性颗粒物包括煤尘、水泥尘、酸雾、焊接烟、微生物等;油性颗粒物则包括油雾、油烟、焦炉烟等。每一型号又分为

2、三种过滤效能级别,分别为95%、99%和100%。N95的意思即为“过滤非油性颗粒效率为95%的防尘口罩”。N95,N99,N100能滤除至少95、99、99.97的悬浮颗粒物,不耐油R95,R99,R100能滤除至少95、99、99.97的悬浮颗粒物,比较耐油P95,P99,P100能滤除至少95、99、99.97的悬浮颗粒物,十分耐油N95级别口罩并不等同于医用防护口罩选择N95级别口罩,并不意味着达到了医用防护口罩标准,在SARS之前,是没有医用防护口罩的1。在抗击非典特殊时期,WHO临时推荐医务人员使用美国NIOSH认证的N95口罩(用于职业灰尘防护),没有表面抗湿性和血液阻隔能力。N

3、95口罩只说明使用了N95滤材,口罩的过滤效率达到N95要求,但不是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规定口罩的过滤效果要达到N95要求(对非油性0.3m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5%),同时还要具备表面抗湿性、血液阻隔等医用防护要求。达到N95级别,仅是选择口罩的重点之一口罩的防护效果,不仅与口罩材料的过滤效率有关,还与人面部结合的密合性(泄漏率)高度关联,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面部密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护效果。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气流首先流向阻力小处,如果口罩与人体面部密合不好,呼吸气流首先穿过口罩直接与人体面部接触,而不通过过滤材料,无论滤料的过滤效率多高,均起不到滤过作用,口罩的整体防护效果就难以保证,

4、口罩周边哪怕是1mm的缝隙也会造成防护效率的显著下降。因此,过滤材质过滤效率高、口罩结构设计与人面部结合的密合性好时,才会有好的防护效果。厂家生产、测试产品时使用的是标准头模,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面型各不相同,没有一个万能的设计能适合所有人的面型,需要根据自己的面型选择适合的口罩。口罩根据固定方式一般分为头带式和耳带式,佩戴时应参照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一般先检查口罩完整性、头带(耳带)的松紧度和连接部位,然后佩戴口罩并调节鼻夹。比“选口罩”更重要的是“戴口罩”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选择医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预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

5、,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1、首先将口罩打开,区分它的正反面,一般颜色较深的一面为正面,用手摸起来质感比较光滑的为反面。戴口罩的时候,一定要让口罩的反面朝内贴近自己的皮肤,口罩的正面朝外。2、区分了口罩的正反面之后,把口罩的两根绳子挂在耳朵上,用手把口罩往下拉伸一下,将嘴巴和下巴全部包裹起来。3、让指尖由内向外按压自己的鼻梁,顺着鼻梁形状向两侧移动,让口罩的上端紧紧贴紧自己的鼻梁,这样口罩不容易往下掉,使其全面遮盖口鼻,贴合面部,这样才能起到防尘和雾霾的效果。除了戴口罩,及时洗手同样重要在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

6、)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为了方便记忆,操作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一外一夹一弓一大一立一腕”。1、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2、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揉搓3、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4、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5、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6、指尖在掌心揉搓7、清洁手腕打喷嚏时一定要用正确方式加以遮挡打喷嚏时,为了减少飞沫传播,一定要采用以下姿势:如何正确打喷嚏!你造嘛1. 用一次性纸巾和手帕遮掩口鼻,用完将纸巾丢进有盖的垃圾桶中并及时洗手,手帕可以带回家清洗2.若没有纸巾和手帕,请用衣服的袖子掩住鼻子和嘴巴,而不是用手3.如果穿着短袖,请抬起手臂,对着胳肢窝打最后,有喷嚏绝对不要憋回去,对身体健

7、康并没有好处。应对疫情的防护措施,可以总结为以下4条重点1.少外出,尽量别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去;2.戴口罩,选择质量合格、贴合脸型的口罩;3.勤洗手,学会七步洗手法;4.多通风,室内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若仍然出现、或已经出现了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务必做到以下几件事:1.待在家不要出门,委托其他人购买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即使是在家中,在其他人面前也要佩戴口罩。口罩的选用和佩戴方式请参照上文。2.如果症状不严重(体温低于38C,只有咽痛咳嗽、没有呼吸困难),应该居家休息,最好一直呆在自己单独的房间,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将病原

8、传染给其他人员。同时还要注意: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而不是手)遮住口鼻。多用肥皂洗手,每次至少20秒钟。如果没有肥皂和水,请使用酒精类洗手液。让老人、小孩、免疫力较弱、患有慢性病(如心脏病、肺病、肾病、糖尿病)的人不要接近自己。私人用品(碗筷、被子、毛巾、衣物、被褥等)不能与他人共用。而且用完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3、如症状较重(体温在38C及以上且持续发热不退、咽痛和咳嗽严重、呼吸困难),应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出发前同样要戴好口罩,陪护照顾者也要戴好口罩。4、去医院的方式要选择开车、打车或就近骑车、走路等独立的交通方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防止与太多人接触,以免病原扩散。5

9、、到了医院,直接去发热门诊挂号,护士一般会首先进行体温测量。6、告诉医护人员你最近去过哪些地方旅行(越详细越好),有什么症状、最近是否接触过疑似患者。7、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检查,等待确诊。如果已确诊,需要立即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测病情进展。同时和患者曾密切接触的人也要进行观察。8、患者用过的任何东西,如毛巾、衣物、被褥等都必须严格消毒。疾控专家正在全力探查这次疫情更多真相,而作为普通大众,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护措施保护自己。会持续关注这个肺炎的热点内容,帮助大家平安地度过春运,过个好年。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既不是闻风丧胆的SARS,也不是令人生畏的MERS,一直悬而未决的“真相”终于落定。Q1:

10、“冠状病毒”究竟是啥?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除感染人类以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Q2:这次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最终确定是什么病毒?截至2020年1月7日21时,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经核酸检测方法共检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结果15例,从1例阳性病人样本中分离出该病毒,电镜下呈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通过基因组测序、核酸检测、病毒分离等方法对病人的肺泡灌洗液、咽拭子、血液等样本进行病

11、原学检测鉴定后,专家组认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Q3: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非典”有关系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1月3日发文关注武汉肺炎疫情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于已发现的人类冠状病毒,对该病毒的深入了解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Q4:从疫情发生到最终确认病原,需要多

12、长时间?确认引起某流行性疾病的病原,通常要满足以下几点:(1)可疑病原须在病人中均有发现,在病人临床样本中可检测到病原核酸;(2)从病人临床样本中可成功分离到病原;(3)分离的病原感染宿主动物后,可引起相同的疾病症状。而这次武汉疫情中,病人恢复期血清中该病原抗体滴度有4倍升高,可帮助确定病原。从病人中发现病原核酸、基因组和抗体证据,短期内可以完成。但病原的分离和致病性鉴定等科学研究,则需要数周时间。而针对一种新发病原体的特效药物和疫苗研发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来完成。Q5:武汉为什么会出现这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武汉部分医疗机构报告,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

13、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患者临床上多有发热、乏力,部分患者有咳嗽、少痰,一小部分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表现为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低,部分患者出现肝酶和肌酶增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渗出影。这些患者上述情况提示为病毒性肺炎表现。我们进行病原检测,排除了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卫生健康部门将其称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1月9日,专家组结合病原学鉴定结果初步确认,此次疫情病原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Q6:这次武汉的病毒性肺炎会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截至目前,

14、初步调查表明,未发现明确人传人证据。但是,患者临床表现为病毒性肺炎,有重症病例,病因尚不明确,病原鉴定、病因溯源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还在进一步开展中。针对这一情况,目前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患者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我认为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下一步,随着对该疾病的了解更深入,防控措施将会随之调整完善。Q7:什么样的肺炎,医生会判定为“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需同时满足: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

15、或呈进行性加重。满足这四个临床特征后,临床上才会考虑不明原因肺炎。Q8:遇到了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一旦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采取呼吸机机械通气、体外膜式氧合(ECMO)等对症支持治疗。用药时,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冠状病毒仍无确切疗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对流感有效,但对冠状病毒则无效果。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除了最火的“不明原因肺炎”,我们也要随时防备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的侵袭,记住这5个方法,保你安心过大年4:1、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强身

16、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减少通过接触传播病原的风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比如,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3、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经常打扫居室和工作场所。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4、发生感染和重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5、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将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飞沫

17、接触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佩戴口罩防护的同时,也要考虑眼睛的防护,护目镜或者全覆盖式面罩是首选!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教授的切身体会,2019-nCov的传播途径可能包括眼部结膜感染(结膜炎)。但不必恐慌,因为传播的主要方式还是飞沫,眼部感染也同样是由于飞沫接触所致。如果在医院等风险较高的场所,建议佩戴护目镜,普通人所处的非高传染性的场所应该没有这个必要。王广发教授是作为国家专家组成员密切接触病人被传染,一般不在医院的同志们这个问题不大,但做好准备还是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勤洗手也是必要的一环,出门回去一定要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消毒洗手,未洗过的手一定不要触碰口鼻。

18、其实这和当年的非典很像,都是冠状病毒,都发生在1月,我想回首看看当年非典,很多经验可以总结。先下断言,这次不会有非典的规模。因为当初非典我们其实犯了不少错误。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已经过去了17年。历史一再证明,人类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生物。17年后,重新回顾那场劫难,不难发现,对未知的恐惧和侥幸放大了病毒的威力,令我们在应对时犯了不少错。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一切重来,非典绝不会死那么多人。1、缺乏对传染病的应对措施,牺牲最多的是医护人员03年的非典突如其来,当时的医院可以说太平久矣,近20年没有出现过急性致死的传染病,很多医院没有设立发热门诊,提起传染病,医护人员最先想到的是流感、乙肝。02年12

19、月首例非典病人黄杏初住院后,几名医护人员都被传染了,而这只是个开始。医护人员感染的人数一直在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医院没有经验,大部分医生护士带了口罩就觉得万事大吉。实际上防护远远不够。非典爆发后很长一段时间,医护人员才开始进行全身防护。非典病人大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只能通过插管治疗。而当时的导管是开放式的,从病人肺里直接散播到空气中。据一线医生回忆,有的病人在插管时会喷出大量混着血的痰,直接就喷到了医生护士身上。一直到北京建立小汤山前,才有人发明了封闭式导管,保护了冒着生命危险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如果一切重来,至少不会有那么多医护人员牺牲。2、信息不透明,让人们一面恐惧一面轻视非典一开始

20、在广东传播的时候,并没有向民众发布关于这种流行病的警告和信息。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感染,广东老百姓很快就以流言的形式知道了这种传染病。因为没有官方消息,导致最初民间对非典的态度呈现两个极端。一些人觉得非典太可怕了,囤货准备末日吧!于是抢板蓝根、抢消毒液、抢醋发展到最后甚至开始抢柴米油盐。有人非典期间囤的盐,10年都没吃完。板蓝根、白醋、消毒液的价格也翻了好几倍,都还抢不到。据说10块钱的白醋最高纪录卖到了1000元一瓶。而另一些人则觉得非典离自己很遥远,加上年轻力壮,所以无所谓。就在03年2月份,广州还举行了一场5万名球迷齐聚一堂的足球比赛,罗大佑演唱会也如期举行。非典病毒首例发生在12月,

21、紧接着迎来了春运,病毒随着人流扩散开来。很快香港、台湾、内地到处都有了非典案例。其中北京第一例病患的经历最为典型。这位于女士是山西人,2月份去广东出差。当时她已经从网上听说了一些关于非典的疫情。03年网络普及度还不高,非典疫情一开始在网上传得十分离谱,随即遭到封锁。于女士的母亲是新闻从业者,女儿出发前还专门打电话去广东新闻业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是“都是谣传”。于女士从广东回来后就开始发烧。她在太原医院就诊时,专门提示了自己刚从广东回来。可太原的医生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不是的。于的丈夫不放心,打电话给广东的医院,得到的消息是:非典是一种衣原体感染。没错,非典早期,曾被专家认定为衣原体感染,当时

22、只有钟南山院士提出过异议。很快,于女士被排除了衣原体感染,医生们更加确信她得的不是非典。于女士被转到了北京301医院。而在当时已经有了电话、网络的情况下,北京的医院仍然对广东的患情一无所知。很快,于的父亲、母亲、丈夫、孩子、弟弟、弟媳、舅舅都开始发烧。她又被送到了有应对传染病经验的解放军302医院。整个转院过程是她自己联系的救护车。救护车司机也没带口罩,这又是一次病毒的大转移。比起普通民众的懵懂无知,医护系统的闭塞才是更致命的。这一点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如果一切重来,各地的首例输入病例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3、应对措施不当,疫情放大了人性的丑陋非典在北京爆发没多久,一开始的应对方式是分散到各大医

23、院进行治疗。可这是错误的。多年不接触爆发式传染病的医院真的应付不来非典。医院反而成了病毒狂欢的party。很多去医院就诊的病人,包括医护人员都感染上了非典。有些医院处理不了只能一次又一次给病人转院,一直到建立小汤山医院。被通知转院的病人人心惶惶,有人哭着喊着不肯去,说那是死亡集中营。后来又传说转院后治疗费用一切全免,又有大批病人,包括不是非典病人都吵着闹着要转院。更过分的是,有的病人刻意隐瞒。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入院的时候被怀疑非典,她一口咬定自己成天待在家里,哪里都没去过。结果医护人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大量传染。中途她被转院一次,转院后即造成该院急诊科11位医护人员感染,其中一名医生一名

24、护士殉职。最后医院才知道,这位老太太的老公刚去世,死因就是非典。她是在照顾老头的过程中感染的。她说:之所以隐瞒,是害怕医院不给她治。当然最后,老太太还是去世了。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害怕,哪怕已经年逾古稀,还是害怕死神降临。可与之相对的,是医护人员明知导管插入能救患者,但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时,仍然前赴后继地进行救援。人性,丑如斯,又美如斯!而归根结底,如果一开始就建小汤山,或者找一个高度戒备的医院集中护理,北京是可以幸免于难的。4、可怕的非典后遗症非典在肆虐半年后,自动销声匿迹了。就像它的突然出现一样,它的离去同样成迷。大部分患者活了下来,可是等着他们的却是可怕的非典后遗症股骨坏死。股骨坏死被

25、称为“不死的癌症”,给这些大难不死的人们终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霾。严格地说,股骨坏死并不是非典病毒造成的,而是采用激素治疗后留下的后遗症。当时医护人员发现使用激素能缓解非典症状,于是大量使用激素,造成了股骨坏死的后遗症。这并不是一个错误。但是如果人们带着现在的知识穿越回去告诉当时的医生,不要过量使用激素,可能结果又截然不同。非典全球确诊病例为8422人,其中死亡人数为919人,致死率为9%。跟人类历史上曾经遭遇过的那些传染病大佬比,只是个小弟弟。鼠疫、霍乱、天花、麻风哪一样不曾让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口销声匿迹。令欧洲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就像黑板擦一样,抹一下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城的人就没了。非典虽然看起来来势汹汹,但弱点也很明显:它只有出现症状后才有传染性。也就是说只需要监控发烧症状就可以了。应该说,当年即便犯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错误,非典这场仗中国人还是赢得不难看。比起让大火肆虐了几个月仍束手无策的澳洲,有着现代医学支持、加上严格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的中国,是无敌的。我们曾经战胜过洪水、大火和非典即便将来出现更可怕的病毒,能笑到最后的也一定是中国人。只是,如果一切重来,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让伤亡减到最低。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