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

上传人:Wealth666 文档编号:5214592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新型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及指南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应对工作,加强跨区域、跨部门信息沟通与协作联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分级负责;加强宣教,社会参与的原则。三、组织管理成立街道办事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2、组长由主任担任,各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办公室、卫生办、文化站、民政办、财政所、人事办、环保站、农业服务站、林业站、企业办、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10个行政村6个社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生办,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研究确定不同疫情形势下的防控工作策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完善应对预案和重大措施,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共同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对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等。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强化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四、重点工作(一)协调联动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需要

3、,及时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协调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通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情况,会商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研究确定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策略,完善应对预案和重大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分工负责机制。各村、社区负责本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城乡社区疫情防治工作做在前面,摸清城乡社区疫情,采取“拉网排查”,重点以城乡社区为单位,采取对重点人群登记、造册、隔离观察等措施,加强对外来人员特别是来自疫区人员的管理,控制输入病例发生。各有关单位负责本系统、领域、战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三)信息沟通与形势研判机制。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密

4、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展,及时了解疫情基本情况及各地防控措施和防控工作情况,组织开展疫情形势研判,为共同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提供依据。(四)协同防范机制。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严格对返乡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检疫、查验、卫生处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做好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病例应急处置预案,协助做好密切接触者追踪工作,落实发现疑似病例报告、内部疫情防范、消毒等防控措施。(五)疫情监测、防治与诊疗机制。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做好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排查、报告、管理等工作,确保做到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六)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

5、机制。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舆情监测,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要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大型企业等重点人人群、重点场所以及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七)督导检查与责任追究机制。街道办事处根据工作情况适时组成督导组,对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准备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必要时,组建联合督导组,对重点单位、重要环节、重要部位的防控准备工作情况实施重点督导。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依法问责惩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中,如涉及其它有关部门事宜,按国

6、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执行。仅供参考为引导公众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制订本指南。一、普通居家人员(一)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1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二)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1勤开窗,常通风,保持居室整洁。2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筒内。3注意营

7、养,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保持心情舒畅。4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三)健康监测与就医1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2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口罩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四)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展览馆、图书馆等。二、出行人员(一)日常出行人员。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前往超市、药店等公共

8、场所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2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二)远距离出行人员。1旅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kn95/n95等防护口罩。2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3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备好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并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4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14天。三、特殊人员(

9、一)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二)所在单位应为其配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三)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四)每日至少测量2次体温。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四、老年人(一)老年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膳食营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以自己喜爱可行的方式放松心情。(二)避免与他人

10、共用个人物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三)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如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住所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及时进行终末消毒。五、儿童(一)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作息规律,健康饮食。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认真洗手,不要用不清洁的手揉眼、摸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嘴巴和鼻子。(二)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三)在家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四)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配合爸爸、妈妈及时去医院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