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2709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体会 特征码 aqIyxrooNCXdOZDwBqJZ “复习课最难上。 ”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 ,又不像 练习课那样有 “成功感” 。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 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 模式) 。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 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 优劣决定功能的大 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 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 知识 。经过实验研究,目前我们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出示复习目标(以下简称亮标) (2 分左右) 上课开始

2、,教师直接出示复习课题,接着把预先写在小黑 板上的复习目标挂出来。出示的复习目标应注意 如下三点: 1.目标要全面。所谓“全面” ,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 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 三方面提出复习 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能 力与思想品德丢在一边。例如, 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复习,除了 应当掌握的知识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要得到发展, 同时还要注意训 练学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追求美观整洁的 爱美情操和习惯等。 第 2 页 2.目标要准确。即针对性要强。一是目标中知识、能力、 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二是三者之间不 能混淆。如统 计表和统计

3、图的复习,复习的目的是: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 图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 识的互串。学生易混的问题 是:如何确定单位长度?(共性)为什么折线统计图中横标目 的间隔要按实际年份 留空?(个性)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是:制 图后忘掉写数据,或把标题与图表分开等等。在复习课上制定 复习目 标时,应注意和这些新授课后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 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诸如“通 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粗一听很具 体,细一想太 空泛,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其实一堂课只能按 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 的素质,太多会适得其反。 教学目标不仅是

4、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复习 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不能“跑题”一 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 ,而应有的放矢。 二、回忆(8 分左 右) 回忆,就是要求学生将学过的旧知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 这是学生独立联想的有利时机,应尽最大可能 让他们独立完成。 如果是低年级,可让他们先看书本再回忆并说出来;中高年级 也可让学生提前一天预习,这 样课上会节省一些时间。当然, 回忆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辅助。我们常采用如下策略: 第 3 页 1.独立地默写。 2.同桌相互说。 3.启发得结果。 如要求学生用“组词”或“造句”等方式回忆出学过哪些 “数”?哪些“形”?哪些“式”?哪些

5、“量” ?也不失为一 种较好的“联想”式回忆的办法。 回忆过程中一般只要求学生写出或讲出“是什么” ,不追问 “为什么”或“怎么样” ,以便一气呵成地将 所有旧知“拉出 来” ,提高回忆的效率。因此,学生回忆时,教师不要过多地 “插手”或“插嘴” ,而是让学 生七嘴八舌地说,龙飞凤舞地 写,这时只有一个目的:把有关旧知回忆出来。例如,让学生 回忆:我们已经学 过了哪些“角”?只要学生讲出锐角、直角、 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称,不必追问其意义和区别,也不用管 这 些角的序列。 回忆既是提取旧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强化记忆的过 程,还是互相启发获得联想结果的过程。 如果学生的回忆不完整,这时可让其他学

6、生或由教师补充, 也可暂时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 分左右) 梳理,就是将旧知识点按一定标准分类。因此,梳理是复 习中的重点。梳理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将知识 点联接起来 (求同) ,二是把各知识点分化开来(求异) 。这些工作教师在 第 4 页 备课时应充分准备好,否则上课时 会造成混乱。梳理往往同板 书联系起来,使视听融为一体,增强复习效果。根据复习内容 的异同,通常采用: 1.边梳理边板书。即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 2.先梳理再板书。即师生先一起将旧知的异同点输出,然 后出示板书。 3.先板书后梳理。这在低年级比较适用。运用时也可在挂 出板书的同时,边看板书边梳理。 梳理

7、过程,实质上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思考过程, 其间应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类” ,即根据一 定的标准将知 识分化。如四边形,根据对边关系可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 平行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只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 。在小学里,一般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及所达到 的思维程度来教学, 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学性原则而把小学数学 知识太宏观化,这就是作为“学科数学”与作为“科学数学” 的区别 之一。像四边形,严格地讲,应把两组对边都不平行 (不规则四边形)作为一类,小学数学不研究它,也没有 必要 让学生“多此一举” 。一定要注意:我们的分类,是将已学过的 知识分类,而不是将学生还没有学

8、过的知 识分类。其实,分类 标准本来就是人为的,更何况对有些分类目前专家们也争论不 休,如三角形按边分类就有 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大类不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边三角形作为等腰三角形的特 第 5 页 例;二是分成 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这就要看给“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义了。到底是分得细 一些好,还是粗一些好,可看复习内容的多少来定,复习的内 容多要粗分,反之则细分为宜。 四、沟通(10 分左右) 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 识点分化,把握单个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般很少 也不可能同后 继知识发生关联。复习课中,正好就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 沟通起

9、来,这就是所谓知识点的泛 化。 沟通不同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知识本质上的融合。 因此,沟通不仅要在异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 中求异,这是知 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的重要环节。这就是前面谈到的,回忆 阶段只求“是什么” ,而这里“ 沟通”时还要追求“为什么” 问题。如约分与通分,它们的意义不同,但本质和操作却是同 一个理论根据,即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化。操作过程也有差 别,约分一律运用“同时缩小相同倍数” ,而通分则一般运用 “同 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 沟通时,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也可由教师出示问题让学 生思考回答,还可采用板书填空的形式,这要看 具体运作情况 而定。 沟通的目的也不仅仅是

10、求同与求异,更重要的是为了灵活 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 第 6 页 五、练习(10 分左右) 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 新授课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刚学过的新知 ,因此其练习成 分是基本习题占 70左右,侧重于知识方面;练习课中的练习 则是为了技能向能力转化,侧重 于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上 的练习侧重于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应出示综合性较 强的习题让学生练 习。 值得一提的是,复习课上的练习应集中在一起(划定一段 时间) ,而不宜分散进行。这样既能集中学生注 意力,又能节 省复习时间。 附两份复习课设计。 (见本期圆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 设计 、 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复习课 设计两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