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

上传人:有米之炊 文档编号:527611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肥皂泡.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肥皂泡教学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并产生美好想象的。3.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重点、难点重点 1. 识字学词,正确书写生字。2. 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并产生美好想象的。突破方法 (A案)1.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结合语句理解词义,掌握生字书写。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B案)1. 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2. 教师帮助学生通过作者玩“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游戏的乐趣。难点 体会作者

2、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突破方法 (A案)学生抓住作者对游戏过程的描绘,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B案)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B案)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学法 (A案)表演法、品读法、合作法。(B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B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谈话导入1. 师

3、:同学们,你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们觉得怎么样?(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2. 师: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做过)效果怎么样?(抽生回答)(很好、还可以)你怎么做的?泡泡从小管子的那一头冒出来了,你的心情肯定跟买泡泡水吹的孩子不一样!能告诉大家你当时的心情吗?(快乐、骄傲、自豪)(不好)你分析过原因吗?如果学生摇头,说没有分析过,就告诉学生:放弃分析原因,快乐也就从你身边溜走了!如果学生说他分析原因了,就问他原因何在,并告诉他:再小的事,哪怕是玩,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就能长见识,就能有收获,就可以变得能干起来。(2)(没有做过)太可惜了!做泡泡水可是一件很

4、有意思的事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奶奶的肥皂泡。(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 自主朗读,合作识字。(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找出生字。(2)同桌相互认读生字词,帮助纠正读音。(3)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小组“开火车”读词语。(4)学生根据偏旁猜测词义。2. 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1)学生讨论生字识记方法。(2)学生展示识记技巧,教师点评。三、指导生字认读1. 教师指名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并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读一读,记一记。2. 学生说一说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3. 小组分析字的结构和特点,重点注意“越、廊、婴、皂”的结构。4. 学生认读,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后拓展

5、学生收集其他汉字的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与小组成员分享。板书设计20 肥皂泡皂廊剩 碗悠 若透娇扯仰串婴希课时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fi zo zu lng tu mng yng r x wng(肥皂)(走廊)(透明)(婴儿)(希望)二、形近字组词。娇(娇媚) 扯(扯掉)渡(渡船)拌(拌饭)轿(轿子) 址(地址) 镀(镀金)伴(陪伴)桥(小桥)趾(脚趾) 度(度过) 胖(胖子)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正确、流

6、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并产生美好想象的。2.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二、读中品味,深入探究1. 学习第13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做上标记,并在空白处简单写出你喜欢的理由,跟同桌说一说,读一读。(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师:谁来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画面,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弄”

7、“黏稠”)引导学生体会到吹肥皂泡的动作特别轻。吹肥皂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动作轻:慢慢地吹起、轻轻地一提、轻轻地扇送。样子轻:轻圆的、轻悠悠地飘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师:(由动作的“轻”过渡到样子“轻悠悠”)正因为慢慢地吹,才会有这样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只有轻轻地一提,肥皂泡才能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看来吹肥皂泡也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小心地去吹,吹起的泡泡更要精心呵护,才能飘得更高更远。谁还想再读读?实践活动:吹泡泡。师:观察这些泡泡是什么样,用书中的词或句子说一说。好,有泡泡水的同学赶快给大家吹起美丽的泡泡吧。2. 学习第自然段。师:谁喜欢冰心描写肥皂泡美丽的这段

8、文字?把你想到的美丽画面说出来。(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从形态多姿、颜色多彩、变化多样几方面去考虑,结合自己吹肥皂泡时观察到的情景来理解。“五色的浮光”“乱转”(“五色”即“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来泛指多种颜色。“浮光”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课文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师:五色的浮光在什么样的球面上乱转?(轻清透明)“轻清透明”(“轻清透明”四个字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指导朗读:轻清透明的球面上浮光百转、色彩斑斓,多美丽,多神奇呀!谁来美美地读读。师:在这段中你还喜欢哪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读读。你是怎么理解的)“玲珑娇

9、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玲珑”,精巧细致。“娇软”,美丽、娇嫩)。为什么说是“玲珑娇软”而不说“玲珑柔软”呢?体会喜爱、娇爱之情。师:刚才,我们吹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玩捉迷藏游戏,多活泼、多可爱呀!谁来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师:小球这么美,那大球呢?“有时吹得太大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为什么说肥皂泡“颤巍巍”的?师:你能想象出这颤巍巍的、光影零乱的泡泡吗?读读这句话好吗?“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吹肥皂泡的孩子们心里可能在对肥皂泡说什么呢?(小肥皂泡,我为你祝福,希望你能)(2)指导朗读。是

10、呀!这脆弱的泡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他们满怀期待,希望它们多停留一会儿,祝福这美丽的泡泡飞得又高又远。师:看,这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浮光百转的肥皂泡,四散纷飞,就像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多开心,多快乐呀!自己再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3. 学习第自然段。“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落到一个浓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1)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读出来。(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师:这里连用了四个“那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特别喜欢肥皂泡)导读:真是太喜欢这些肥皂泡了。因为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

11、生读(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生读(快乐、骄傲、希望(板书:快乐、骄傲、希望)(2)这里的“希望”是指希望什么?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3)送上天去做什么?送过海去做什么?(4)飞到明月、夕阳、大海、睡婴身边的仅仅是肥皂泡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谁来想象着读读?其他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去听、去想,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你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5)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仿佛就是一个肥皂泡,轻悠悠地落在春娃娃头顶的花环上,追随着她,给高山披上绿妆,给大地穿上彩衣,与小河、小鸟共唱“春之歌”。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谁愿意说说你美好的想象?

12、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4. 再读全文,感悟升华。(配轻音乐)师:在“吹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泡泡水吹了泡泡,还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篇文章。三、拓展延伸再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记录下来。四、布置作业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板书设计20 肥皂泡 吹看想 轻轻美丽 梦幻 快乐骄傲 希望课时作业一、查字典,我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玲珑娇软: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山巅:亦作“山颠”。山顶。二、用“”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黏稠(zhnnin)屏着呼吸(bng)挨着(ii)光影零乱(l)

13、 三、照样子,写词语。例:轻悠悠颤巍巍美滋滋沉甸甸黑洞洞 教学反思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时期的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就对教师有了较高要求,执教教师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够抓准、抓住时机,将学生们引入当时的情境,带孩子们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设计引读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感受,还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时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带领学生们入境,做到一气呵成,这样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在我

14、执教时,学生们基本进入情境,多数学生一直和我一起深情地对肥皂泡说着,感受冰心语言的语言魅力,使学生们对冰心产生敬佩之情,对冰心其人、其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了吧,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同时也做到了真正学语文。B案第一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 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 说一说你识记生字的方法。3. 我会读。肥皂泡潮湿走廊破裂黏稠玲珑娇软颤巍巍揉出山巅婴儿希望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泡泡吗?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肥皂泡的故事。(板书课题)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15、1.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第1题,并识记生字。2. 学生利用生字词卡,检验自学识字效果。3. 同桌相互指认生字,共同识记生字,交流生字识记方法。4.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通过谈话引入课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采用自主识字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使学生解决难记忆的生字,辨别字音,掌握字义。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1. “我”是怎样做肥皂泡的?2. 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一)合作探究1.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自由轻声跟读,思考第1、2题。2. 学生讨论找到的答案,组员相互补充。(二)小组展示1.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2.

16、组内推举代表上台说一说自己小组的答案,教师引导。3. 教师点评讲解。4. 学生分组读课文,将句子读通顺,把握字音。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刺激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课文中的目的、人物、事件和原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 我会认读。(用课件随机出示生字及文中语言,教师指名认读,领读,齐读)2. 我会组词。皂()扯()廊()串()透()婴()四、写字练习我会书写。出示“皂、廊、碗、若、透、娇、扯”等12个生字的范写。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 略。2. 肥皂扯开走廊一串透明婴儿五、书写练习1

17、. 学生描红,提出写字时应注意的问题。2. 教师讲解生字,并示范生字书写。3. 学生临写,教师指导书写。4. 小组写字展评。生字巩固过关及应用。着重关注书写习惯的培养。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六、课堂小结1. 你从本节课中交到了哪些生字朋友?2. 可以说一说田字格中的生字的书写特点吗?第二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复习旧知1. 我会读。(随机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开火车”读)2. 说一说肥皂泡是如何讲述制作肥皂泡的。参考答案:1. 略。2. 略。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体验一下。(板书课题)2.

18、 学生自由读课文,回答第2 题。本课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作者制作肥皂泡的过程。课前复习生字、生词,自由朗读,能帮助学生熟悉课文,了解吹泡泡的乐趣。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吹肥皂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体会到的?3. 阅读第4自然段,你还喜欢哪儿?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一)学生自由读第12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第1题。2. 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二)教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1. 教师指名回答第2题。教师予以补充,将吹肥皂泡的特点补充说明。2. 教师领读课文中的对话。3.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并进行补充,

19、给予鼓励。教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或长句,教师对学生点拨指导,这样,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1. 知识积累。(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本课的吹肥皂泡的图片)2. 我会说一说。通过吹肥皂泡的故事而明白一个道理。三、课堂拓展1.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作者吹肥皂泡的过程。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在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做了泡泡水,吹了泡泡,还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这篇文章。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20、,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四、课堂小结结束后,自己玩玩吹肥皂泡,把自己所看、所想的记录下来。资料链接冰心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她是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抗战胜利后,冰心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执教,是被东京大学聘用的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教学反思1. 我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断复习生字词,掌握生字,以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2. 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吹肥皂泡的过程,把握课文内容。3. 我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认识作者对于吹泡泡的乐趣,引导学生向作者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4. 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析生字的结构,规范学生的书写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