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

上传人:有米之炊 文档编号:527616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 会认13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重点、难点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方法 (A案)1. 教师讲解、学生自学。2. 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大意。(B案)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小组互助记忆生字。2. 学生分段读课文,理解课文。难点 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突破方法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讲解法、阅读法、练习法。

2、(B案)自学辅导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讲解法。学法 (A案)自主学习法、类比学习法。(B案)合作学习法、联想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B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14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单元导入,揭题解题1. 师:这一单元我们已轻轻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走进它,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座了不起的古代建筑。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什么叫“名扬中外”?2. 说说自己的感受。(课件欣赏)3. 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交流预习资料)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

3、大意1. 师: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交流。2. 教师指名分段读文,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乘”“笼”。3.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三、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识字方法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找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查阅字典。2. 学生跟着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听句子的语调和生字的读音,教师及时纠正读音。3. 小组内互读,正音。4.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检查认读。栏杆面貌马笼头毛驴摊贩官吏5.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方法。(1)熟字加偏旁识记:栏(2)比较识记:难(难受)摊(小摊)贩(

4、小贩)返(返回)(3)左右结构识记:择貌(4)独体字识记:寸吏四、课后拓展找一找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其他资料,并与小伙伴交流。板书设计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择都宫摊贩吏态驴寸乘笼栏貌课时作业一、根据拼音连一连。摊贩ln gn宫殿min mo栏杆tn fn面貌gng din二、我会多音字。zu(作弄) shng(一乘轿子) lng(笼子)作 乘 笼zu(作业) chng(乘车) lng(笼罩)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欣赏画作。2.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一、复习导入1.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经典画作。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

5、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 学生齐读课文标题。二、精读课文1. 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吧。2. 师: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3. 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4. 选一个你最感兴趣

6、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1)读第2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2)读第3自然段,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3)读第4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5. 朗

7、读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后,你想说些什么?三、单元总结,延伸课外1.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2. 师: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了古人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和感受,领略了纸张的发展过程以及对现在的贡献,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感受,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灿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3. 师: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一定已经收集和阅读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请做好准备,下次我们将做一个专题交流和展示。板书设计12

8、*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人物街市情景课时作业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画的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2.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境)。二、读一读,再学着写句子。1. 站在桥栏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头来赶小毛驴欣赏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2. 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桂林山水以其美丽的风景,名扬中外。教学反思这幅图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画中包含了太多的美。上课后,

9、我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然后我又补充了部分相关的课外知识,在学生对这幅图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开始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感受时,我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后,学生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接着我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我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说了一下课文的描写顺序,及总分的结构。B案第一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我会认。(请在认识的词语后面画上“”)功夫()船工()热闹()店铺()历史()作坊()道

10、士()形态()农民()故宫()买卖()茶馆()摊贩()保存()官吏()栏杆()参考答案:略。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认识这幅画吗?谈谈它在你心目中的印象。(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2. 师: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故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学生自主读课文,明确任务:1. 读一读:按照课文段落的顺序读。2. 画一画:在生字下面画横线。3.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 练一练: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或收获写下来。让学生谈谈对清明上河图的印象,根据题目思考问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合作探究二、探究思

11、考题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参考答案:略。三、自主学习1. 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作者描述清明上河图的语句。2. 同桌之间交流,找出描述清明上河图的句子。3. 学生互相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出来,能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我会组词。宫()贩()貌()择()栏()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参考答案:宫殿贩卖面貌选择栏杆生字当堂过关,落实字词重点,注意字词的应用。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画作的内容?课后请同学们查查关于我国古代名画的其他资料

12、,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第二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1. 我会读。选择宫殿摊贩管理作弄形态毛驴分寸一乘轿子笼子栏杆面貌一、问题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下面,大家就围绕“为什么会名扬中外”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认真思考,再回答。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清明上河图的语句。教师用给生字组词的方法,帮助学生懂得运用生字。组词一方面能让学生会用生字,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合作探究二、边读边思考1. 这幅画画了哪些行业的人?2. 画上的街市有些什么人?3. 桥北头发生了什么事?4. 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

13、?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一)合作探究学生合作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回答问题。(二)小组展示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出组内的讨论结果。2. 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学会多方面思考。(三)代表总结学生最后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及时更正。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我会认读。(用课件出示生字及词语,指名认读,领读,学生齐读)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完成“随堂练习”。参考答案:略。当堂过关,落实字词重点。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完本课,你们知道清明上河图为什么能成为名扬中外的画作了吗?资料链接清明上河图的传说关于清明上

14、河图,在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时候有一位地位不高的官员,名叫莫怀古。他家中藏有三样宝贝:一是清明上河图,二是玉环“一捧雪”,三是一位名叫雪艳的美妾。不幸的是莫家有位工匠叫汤勤,出卖主人投靠奸相严嵩门下,为严嵩出谋划策把莫怀古的三宝夺过来。严嵩首先派人勒令莫怀古把清明上河图送上。莫怀古舍不得把画交出,但又怕得罪严嵩,最后只好请人摹画了一张复制品给严嵩送去,谁知此事被汤勤识破,告诉严嵩:“画中的麻雀这样小怎么能踏满两片瓦?张择端决不会这样大意,一定是个摹品。”严嵩听完大怒,以莫怀古“通倭”罪名投入监狱。幸好莫家有一位家人名叫莫成,长相与莫怀古十分相像,愿意以自身替主人一死。莫怀古便带着清明

15、上河图逃生。这样,清明上河图才得以保全下来。这个传说于清代由戏剧家李玉编成剧本,到处演出。故事虽属传说,但也说明清明上河图历来被视为珍宝。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长二五二点五公分,在这幅不大的构图中,画了五百多个人物、二十多只船、二十多辆车、五十多头牛、马、驴等牲畜,农舍绿树,山水河流,真是应有尽有,一切都清晰自然,形象逼真。这说明画家张择端长期认真深入观察生活、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画家通过清明节这一天,细致生动地描绘了北京城汴京(今开封市)百姓过节赶集的盛况。画一开始就表现人们四面八方向上河镇汇集,有乘轿的、坐车的、有赶着满载东西的毛驴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一条通向城门

16、的街道上,有乘轿的妇女、加有棕毛盖的牛车和串车队。街道两旁,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地摊和临时棚子,人们有着各自的生意,有造车轿的、卖吃的、卖药的、算命的、卖弓的、卖布匹的、卖水果的、理发的甚至代写字的,这是临近闹市的序幕,一切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三教九流。十字路口是商业闹区,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什么“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疋帛铺”“杨家应症”“赵太丞家”商店林立,热闹非常。再有十字路口转角又是另一番景象:有说书的、杂耍的。街上各种身份的人物特别丰富:官吏、绅士、商人、船夫他们举止不一,各司其事。这些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致,神情丰富。这幅尺寸不大的画卷,内容极为丰富,真令人目不暇接。它通过清明节真实地

17、反映了北宋京城汴河一带人民的风俗生活情景和建筑地貌,使人看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把人引到了北宋时代生活当中。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对研究我国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古代建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学反思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画中包含了太多的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绘画的精心和古画的历史价值呢?这成了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课初,我不忘生字词的巩固,设计了“开火车”反复读本课生词。接着,开始研读课文。我让学生边欣赏古画,边读文,将学生带入画中美轮美奂的意境中,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下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问题:这幅画画了哪些行业的人?画上的街市有些什么人?桥北头发生了什么事?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后再作反馈。由于课前学生已经在家预习了,所以课上汇报比较准确。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此方法迅速筛选文章信息,也体现了这种方法学生掌握得很好,并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了。在学生汇报时,再由我引导学习段落中的词句训练重点,反复品读,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精湛,在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达到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