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

上传人:有米之炊 文档编号:527654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教案第三课宋明理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宋明理学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大理学家的这首诗,曾使无数人豁然开朗,不断追求新知。那么,他的理学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思想呢?儒学为什么要发展成为理学?心学又是怎么回事?【课程标准】来源:Zxxk.Com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难点】重点: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知识要点】一、三教合一(理学形成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挑战:(1)佛教的传播和兴盛:西汉末年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2)道教的传播:东汉时期兴起,东晋南朝

2、时建立神仙体系3.儒学的发展:吸收佛教、道教精神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玄学。4.唐朝统治者三教并行政策统治阶级重视文治,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二、程朱理学1.理学概念: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吸收佛教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2.主要内容:(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理就是人伦,就是三纲五常。(2)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最终目的:明道德之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影响:(1)适应了统治需要,有力的维护了封建统治。(2)用纲常名教束缚人们思想。来源:学科网ZXXK3.

3、影响:(1)强调自我反思,内心反省,提高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2)容易忽略实践探索和缜密研究,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源:学科网【重点难点解析】1.理学出现的背景:两汉时期的儒学,又可称为经学,以学习和研究“五经”为主,解释天人之间的神秘关系,为国家治理提供依据。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佛教思想的传入所带来的挑战及新思想、新理念。佛教思考世界的本源,探寻世界的终极问题,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许多人信佛(包括皇帝),给儒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部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广大儒学,发展儒学。如,北宋的张载提出:为天地立

4、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理学。2.朱熹和理学朱熹十四岁,父去世,遵父遗命,他从学于父友胡原仲、刘致中、刘 冲。后刘致中以女许嫁朱熹。绍兴十八年(1148年),十九岁朱熹登进士第。二十一年,受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后弃官回故里,致力学术,历二十余年。孝宗即位,曾多次召用,皆辞而不就。淳熙五年(1178年),四十九岁的朱熹出知南康军,八年,改除提举浙东常平盐公事。光宗即位后,又知漳州、潭州。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兼待讲。总之,朱熹一生自举进士至死,凡五十年,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为宁宗讲大学。其余四十年过

5、着讲学著书生活。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理解“理”的内涵。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在程朱那里,“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二程遗书: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心学的兴起及其内涵王

6、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字伯安,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史载王守仁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从34岁开始“专志授徒讲学”,从事教育20余年,直到57岁病逝为止。王守仁一生以破“山中之贼”和“心中之贼”为己任,以达到“辅君”“淑民”,挽救封建危机的目的,因而,曾受到了明王朝的重用和封赐。但也遭到了一部分官员的猜忌和打击,直到王守仁死后三十八年,才恢复他的名誉,诏赠新建侯,谥文成。王守仁的著作,辑为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明朝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

7、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王守仁认为,人的良知是在人的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的,换句话说,人的日常行为都是良知的表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讲了一个王守仁的弟子与小偷的故事。一天半夜,王的弟子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起了良知的道理。小偷不屑地问: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王的弟子先让小偷脱掉外衣,之后让小偷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当脱到只剩内裤的时候

8、,小偷犹豫了,说,“这不太合适吧!”王的弟子说:“这便是你的良知”。良知是人存在的根本,它是生命的本源,是存在于人心灵中的天地万物的“纲”。“致良知”就是把良知推广、扩充到一切事物。4.理学的历史作用:理学的积极作用:追求道德修养,思考伦理人生,促进社会和谐;提倡社会责任,注重气节操守,具有社会正义感,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消极影响:缺乏怀疑和批判精神,轻视对具体事物的研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极为不利;压制人的私欲、物质追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君主专制、等级观念色彩浓厚,不利于培养平等、民主和法制精神。【教学策略】1.如果我们说“宋明理学”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了程朱理学和陆王新学。如果单纯

9、说程朱理学,就不包含心学。2.要结合佛教思想,把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给学生点拨清楚。佛教主张“苦集灭道”即人生是苦,原因在欲望,只有灭绝欲望,才能达到超脱的彼岸。所以,理学的灭人欲,直接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当然,此处的人欲,不是指人的正常的、符合规范的愿望,而是超越礼制的非分之想。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儒家的纲常名教。3.理学和心学实际上都在思考世界万物的本源,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宋明理学在吸收了佛教思想后,更加哲理化,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从理学大师身上学习他们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认真学习外来文化,深入思考,发展和广大儒学的可贵精神;同时也要认识到,理学和心学作

10、为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所带来的极大的负面影响。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选用不同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理学和心学的内涵,分析其特点和作用。【高考真题】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来源:学科网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3CD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