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docx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53109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农村题材戏剧创作探索 特征码 EreyQnMuPuneiVtEkbOE 论文提要 本文结合连云港市农村题材地方戏剧发展的实际情 况,以淮海戏为例,简要阐述了在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 程中地方戏剧艺术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我市农村戏剧艺术目前 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重点指出剧作者在创作农村题戏剧过程 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 键 词 戏剧艺术 作用 农村题材戏剧 创作 作 者 姜成波 (市剧目工作室 5681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重大决 策,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我市新农村建设, 第

2、2 页 需要戏剧艺术尤其是地方戏剧艺术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戏剧艺术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水 土孕育一方戏剧,我市地处苏鲁交界,淮海戏、吕剧、京剧、 童子戏、柳琴戏等戏剧在我市均有较长的流传历史,其中淮海 戏为我市地方特色剧种。笔者以淮海戏为例说明地方戏剧在我 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农村题材戏剧的创作问题。 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新农村,新字新 在哪里。我市总人口 468.81 万,其中农业人口占 70%。随着我 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 量农村人口不再务农,文化娱乐项目日趋多元化,如今很多农 村家庭开通了有线电视、电

3、话上网,新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 与城市毫无差别,观众欣赏习惯求新求异,但看戏仍然是农民 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目前,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 多,大多数青壮年人口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学生又住校,留在 家乡的老人和孩子变成农村文化的服务对象。在城乡结合处, 网吧、游戏室、桌球室是年轻农民和农村学生热衷的地方,而 偏僻地区,人们聚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赌博。面对社 会的急速发展,面对农村结构发生的明显变化,文化建设需要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相对于歌舞、魔术等其它艺术形式,戏剧 艺术不失为发展农村文化的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毕竟, 无论是什么活动,最重要的是农民对此有兴趣。 第 3 页 首先,

4、戏剧艺术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力。中国农民具有欣赏戏剧艺术的悠久传统,农村是戏剧艺术 的根。戏剧一直以来根植于农村这片丰厚的土壤,具有很强的 乡土气息和群众性。张家港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局长曾在全国 戏剧艺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说过,张家港属 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比较丰富,但无论是严 冬还是盛夏,只要有剧团送戏下乡,露天广场上都是观众如潮, 戏剧在农村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乡镇村的文化传播渠 道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政府主办的文化馆、文化站以及相关 的文化事业;二是自上而下举办的各类文化下乡活动;三是农 民自发操办的文艺演出,比如婚丧嫁娶请来的戏班

5、、电影,一 些致富大户出资搭台的演出等;四是多年来形成的那些民间自 娱自乐形式。可见,地方戏剧在其中占有相当的分量。相对于 歌舞、相声、表演唱等形式,地方戏剧通过农民能够理解的剧 情、亲切的地方话语、曲折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刻画,引起他 们的共鸣,能充分发挥高台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党 的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充实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健康和健全发展等 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说,地方戏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文化建设最有效的载体之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东 第 4 页 北二人转之所

6、以那样红火,就因为它贴近生活,形式活泼,注 重教化的效果又不僵化教条,老百姓爱看。 其次,地方戏剧的发展对于转移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 农民收入有积极意义。一些民间剧团的演出吸纳的都是农民, 他们忙时务农,闲时外出演出,可以取得适当的经济报酬,不 仅富了脑瓜子,也富了自己的钱袋子。 另外,地方戏剧的发展对于保护我市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也有不 小的贡献。淮海戏、童子戏是我市地方特色剧种,本身就是我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重点保护与培植。由于戏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头传承等特殊性,演出市场的红火, 有利于淮海戏、童子戏等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相反, 如果戏剧市场一片萎靡,长此以

7、往,淮海戏、童子戏等难免要 变成博物馆中的活化石,所谓的保护和传承也只不过是人们的 臆想罢了。 全国地方戏剧目前正逐步走向衰落,我市戏剧市场的情况也不 容乐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以前农村遇到红白喜丧,喜欢放 几百块钱烟花、包几场电影,现在逐渐演变为请民间戏班唱戏, 一些民间剧团也是长期活跃在民间。不仅同村的人来听戏,外 村知道消息的农民无论农闲农忙也都会赶来听戏,市场潜力大, 第 5 页 前景比较看好。但一方面农民自己操办的演出往往良莠不齐, 鱼龙混杂,变味的所谓“淮海戏”充斥着舞台,另一方面一些 有相当水准的专业剧团情愿整天无所事事而面临倒闭和解散困 境,也不肯放下架子,拉下面子到乡镇演出。

8、尽管有的艺术院 团也下乡演出,但演出剧目却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反映 农村题裁的戏更是寥寥无几。难怪老百姓感叹说:老戏老演, 老演老戏,十年演十戏。另外,随着农村影碟机的普及,农民 购买盗版影像资料的现象日益普遍,农村小戏盛行,但市场多 被糟粕所占据,例如剧目妹想郎 、 小秃子谈恋爱 、 小寡 妇上坟等,充斥着低级趣味的东西,在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 适合农民口味的碟片。有些农民是每晚必看碟片,没有新内容 就翻来覆去看,虽然剧目质量良莠不齐,但对于他们来说,这 已经是很奢侈的享受了。看来农村不仅在经济上需要打假、反 “销废” ,文化上也需要打假、反“销废” 。有的村庄每个星期 有固定的聚会场所(

9、比如在村民家) ,无任何演出道具、服装等, 一把二胡就能把戏剧爱好者召集起来唱一个下午,观众也不在 少数。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对这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上升,另一 方面说明戏剧供需错位、信息不对称,我们职能部门的工作有 所欠缺,有待改进。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农村戏剧发展都面临着让农民看什么戏、怎 样让农民看得见戏、看得起戏等问题。作为政府,要抓政策、 第 6 页 抓设施、抓环境,要给予地方剧团必要的政策和资金保障,注 重培育戏剧观众,要建好一批戏剧演出场所,并不断完善剧团 下乡演出条件。作为剧团,要有正确的服务观念,要制作出能 与农民产生共鸣、让农民消费得起的文化产品。作为剧作者, 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

10、。 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 目前我市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出路基本是编排一些应景宣传品, 完成宣传任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市场整个戏剧创作生产毫无 主动可言。创作基本上都是遵循政策的思路,回避社会矛盾和 现实,情节主干基本上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治穷致富 奔小康,期间碰到了技术、资金、农村落后势力的困扰和阻拦, 但是,上级政府紧紧依靠上级党委和政府,百折不挠,克服重 重困难,最终事业成功。我市这几年排演的淮海戏代代乡长 、 明月芦花 、吕剧山乡情 、 草莓扣等无一例外地出现了 这样的问题,创造性的创作过程变成了公式化的演绎和克隆, 导致作品艺术魅力的丢失,很难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那些缺

11、乏现实性的概念化作品,根本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诉求。再加 上戏剧本身不大景气的大环境,给现代农村戏剧的创作和发展 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戏剧发展提供 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剧作者要加强农村题材戏剧创作。 第 7 页 剧作者创作的农村题材戏剧要有时代特征。 戏剧的时代特征既是戏剧表层的艺术特征,也是它所承载的内 涵意义。戏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风华特质,愈能准确地、 本质地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愈有可能成为那个时期的代 表作,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 、汤显祖 的牡丹亭等。当下的农民,已不是土改时的农民,以获得 土地作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也不是改革之初的农民,视解决

12、温饱、获取财富为最大价值,新农民有新的元素、新的观念、 新的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要关注中国农村在走向现代化、市 场化、法制化进程中的农民命运、情绪心理和中国农村前所未 有的历史变化,要克服过去写农村题材的弊病,发现农村生活 的新亮点,努力塑造好转型时期的农民形象。 剧作者创作的农村题材戏剧要为农民服务。 剧作者要扎根于农村,以农村为阵地,关注农民的生存、生活 状态,用更新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来刻画、表现发生翻天覆地 变化的农村以及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现实,展示乡土乡情中人 性的大美。农村题材戏剧要为农民服务,但农村题材戏剧不是 为农民服务的唯一选择。 狗儿爷涅磐 、 桑树坪纪事 、 山杠 第 8

13、页 爷等优秀剧目,在城市演出市场也是叫好又叫座的。为农民 写戏,或送戏下乡,在剧目题材的选择面上完全可以更宽泛一 些。江苏吴江市自 20XX 年开始,每年都举办“文化联动” ,所 谓联动,就是村村镇镇编演节目,不但自娱自乐,各村镇间还 相互演出。每次活动都持续几个月之久。上百个节目轮番出场, 受到百姓热烈欢迎,观众多达 40 多万人。我市于 20XX 年举办 了第一届新农村文艺作品征稿比赛并于 20XX 年 5 月出版了和 谐文化乐万家新农村建设文艺作品集 ,在此基础上我 市今年将举办首届建设新农村剧(节)目调演,对全市优秀的 农村题材文艺作品进行展演,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起到 了很好的推

14、动支持作用。虽然只是处于开始和探索阶段,但毕 竟迈出了尝试性的步伐,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一阶段, 市剧目工作室准备扩大题材征集范围,只要是农民爱看且有一 定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作品都受欢迎。 在这个流行后现代、小资情调、无厘头、愤青作派和各种西方 浪潮洗礼的多媒体时代,一届超女,一部戏说,一个博客,就 能让人一夜成名,日进斗金,人们被浅近的功利目的弄得心浮 气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去写一点作品。剧作者要关心现实社 会,少些功利心,不浮躁不肤浅,剧作者要沉下心,以积极心 态和悲悯的情怀,潜到生活深处去,最深切地关注人,表现人, 在作品中深刻地塑造人,展现人的内在外在世界,创作出真正 第 9 页 属于当下农村、当代农民的作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走向现代 化的重要一步,努力关注和反映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为 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我们每一个剧作者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