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1203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67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常用公式大汇总(含初中、高中)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1、整数 ( 包括:正整数、 0、负整数 ) 和分数 ( 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 循小数 ) 都是 有理数 如: 3,0.231,0.737373,无 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0.1010010001(两个 1之间 依次多 1个0)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 :a0丨a丨 a;a0丨a丨 a如:丨 丨; 丨3.14丨 3.14 3、一个 近似数 ,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 所有的数字, 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如:0.05972精确到 0.001 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

2、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 ( 其中1a10,n是整数 ) ,这种记 数法叫做 科学记数法 如: 40700 4.0710 5,0.0000434.3 10 5 5、乘法公式 ( 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 (ab)( ab) a2 b 2 (ab)2a22abb2 ( ab)( a2abb2) a3b3 ( a b)( a2abb2) a3b3;a2b2( ab) 22ab,( ab)2( ab)2 4ab 6、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 namanamn( am) namn ( ab) nanbn ( )nn a n1 n a ,特别: ( ) n( ) n a01( a0) 如: a

3、3a2a5,a6 a2a4,(a3) 2a6,( 3a3)327a9,( 3) 1 ,5 2 ,( ) 2( )2 ,( 3.14) o 1,( ) 01 7、二次根式 :() 2a( a0) , 丨 a丨,- ( a0,b0) 如:( 3) 245 6a0时,- a 的平方根 4的平方根 2(平方根、立方根、算 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方程: ax2bxc0: 求根公式 是x 2 4 2 bbac a ,其中 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若方程有两个实

4、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 a(xx1)( xx2) 以 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 ab)xab0 9、一次函数 ykxb( k0)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b是直线与 y轴的交点 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当 k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直线从左向右上升)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直线从左向右下 降) 特别:当b0时,ykx( 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y与x成正比例 ), 图象必过原点 10、反比例函数 y ( k0) 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 一、三象限 (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 ;当 k0时,双曲线在二、 四象限

5、( 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 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 数相反 11、统计初步 :(1)概念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其中 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 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 数最多的数 ( 有时不止一个 ) ,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将一组数据按 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 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 数据的 中位数 (2)公式: 设有 n 个数 x1,x2, xn,那么: 平均数为: 12 n xxx x n + =; 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 变化范围, 用这种

6、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 =最大值 - 最小值; 方 差:数据 1 x、 2 x , n x的 方差为 2 s,则 2 s= ()()() 222 12 1 . n xxxxxx n 轾 -+-+- 犏 臌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 1 x、 2 x , n x的标准差s,则 s= ()()() 222 12 1 . n xxxxxx n 轾 -+-+-犏 臌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频率与概率: (1)频率 = 总数 频数 ,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 于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如果用P

7、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 (A)1 ; P(必然事件) =1;P(不可能事件)=0;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 (包括列表、 画树状图) 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13、锐角三角函数: 设 A是RtABC 的任一锐角,则A的正弦: sinA, A 的余弦: cosA,A的正切: tanA并且 sin2Acos2A 1 0sinA1,0cosA1,tanA0A越大, A的正弦和正切值越 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余角公式 :sin( 90oA) cosA,cos( 90o A) sin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30ocos

8、60o , sin45ocos45o , sin60o cos30o , tan30o ,tan45o 1,tan60o 斜坡的坡度: i 铅垂高度 水平宽度 设坡角为 ,则 itan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 (1)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 ,则 P 关于 x 轴对称的 点为 P1(a,b) ,P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P2(a,b) ,关于原点对 称的点为 P3(a,b).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a,b)向左平移h 个单位, 坐标变为 P(ah,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ah,b) ;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a,bh) ,向下

9、平移h 个单位,坐 标变为 P(a,bh).如:点 A(2, 1)向上平移2 个单位,再向右 平移 5 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7,1). 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cbacbxaxy,( 2 是常数,)0a,那么y叫做x的 二次函数 . 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 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时,开口向上; 当0a时, 开口向下; h l a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x.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0x.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 axy 当0a时 开口向上 当0

10、a时 开口向下 0x(y轴)(0,0) kaxy 2 0x(y轴)(0, k) 2 hxay hx (h,0) khxay 2 hx (h,k) cbxaxy 2 a b x 2( a bac a b 4 4 2 2 ,)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1)公式法: a bac a b xacbxaxy 4 4 2 2 2 2 ,顶点是),( a bac a b 4 4 2 2 , 对称轴是直线 a b x 2 . (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hxay 2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hx.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

11、图 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2 (, ) (,)、xyxy(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 可以表示为: 12 2 xx x 9.抛物线cbxaxy 2 中,cba,的作用 (1)a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2 axy中的a完全一样 . (2)b和a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cbxaxy 2 的对 称轴是直线 a b x 2 ,故:0b时,对称轴为y轴;0 a b (即a、b同号)时, 对称轴在y轴左侧;0 a b (即a、b异号)时, 对称轴在y轴右侧 . (3)c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bxaxy 2 与y轴交点的位置 . 当0x时,cy,抛物线c

12、bxaxy 2 与y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0,c) : 0c,抛物线经过原点; 0c,与y轴交于正半轴; 0c,与y 轴交于负半轴 .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 在y轴右侧,则0 a b . 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一般式:cbxaxy 2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y的值,通常 选择一般式 . (2)顶点式:khxay 2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 式. (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 x轴的交点坐标 1 x、 2 x,通常选用交点式: 21 xxxxay. 12.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1)y轴与抛物线cbxaxy 2 得交点为 (

13、0, c). (2)抛物线与 x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cbxaxy 2 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1 x、 2 x,是对 应一元二次方程 0 2 cbxax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 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 有两个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交; 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轴上)(0)抛物线与x轴相切; 没有交点(0)抛物线与x轴相离 . (3)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同( 2)一样可能有0 个交点、 1 个交点、 2 个交点 .当有 2 个交点 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 标为k,则横坐标是kcbxax 2 的两个实数根 . (4)一次函数0knkxy的图像

14、l与二次函数0 2 acbxaxy的图 像G的交点,由方程组 cbxaxy nkxy 2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方 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l与G有两个交点 ; 方 程组只有一组解时l与G只有一个交点; 方程组无解时l与G没有 交点 . (5)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cbxaxy 2 与x轴 两交点为00 21 ,xBxA,则 12 ABxx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 180o (n3,n是正 整数),外角和等于360o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如图: abc,直线 l1与 l2

15、分别与直线a、b、c 相交与点 A、B、C D、E、F,则有, ABDEABDEBCEF BCEFACDFACDF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 ABC 中, DEBC,DE 与 AB、AC 相交与点 D、E,则有: , ADAEADAEDEDBEC DBECABACBCABAC 3、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如图: RtABC 中, ACB90o, CDAB 于 D,则有: (1) 2 CDAD BD(2) 2 ACAD AB(3) 2 BCBDAB 4、圆的有关性质: (1)垂径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以下五个性质中的任意

16、两个性质: 经过圆心;垂直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平分弦 所对的优弧,那么这条直线就具有另外三个性质注:具备,时, 弦不能是直径(2)两条 平行弦 所夹的弧相等(3)圆心角 的度数 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4)一条弧所对的 圆周角 等于它所对的圆心 角的一半( 5)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6)同弧或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7)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 C ABD a c A B C D E F l1 b l2 A B C DE C E A B D 弧相等( 8)90o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反之,直径所对的圆周 角是 90o,直径是最长的弦(9)圆内接四边形 的对角互补

17、 5、 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 角形的内心就是三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 三角形的 外心 三角形的外心就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常见结论:(1)RtABC 的三条边分别为:a、b、c(c 为斜边),则 它的内切圆的半径 2 abc r; (2) ABC 的周长为l,面积为 S,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 1 2 Slr 6、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 (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 叫做弦切角。如图:PAC 为弦切角。 (2)弦切角定理:弦切角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如果 AC 是 O 的弦, PA 是 O

18、 的切线, A 为切点,则 11 22 PACACAOC 推论:弦切角等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作用证明角相等) 如果 AC 是 O 的弦, PA 是 O 的切线, A 为切点,则PACABC 7、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 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弦相交,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如图,即: PA PB = PC PD 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点到每条割线与圆交点的 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如图,即: PA PB = PC PD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 O P B C A 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如图,即:PC2 = PA

19、 PB 8、面积公式 : S正( 边长 ) 2 S平行四边形底高 S菱形底高( 对角线的积 ) , 1 () 2 S梯形 上底下底高中位线高 S圆R 2 l圆周长2R 弧长L 2 1 3602 n r Slr 扇形 S圆柱侧底面周长高2rh,S全面积S侧S底2rh2r 2 S圆锥侧 底面周长母线rb, S全面积S侧S底rbr 2 P O C A B D P O C B A D P O C A B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AxC A, U xC AxA. 2. 德摩根公式 ();() UUUUUU CABC AC B CABC AC B. 3. 包含关系 ABA

20、ABB UU ABC BC A U AC B U C ABR 4. 容斥原理 ()()card ABcardAcardBcard AB ()()card ABCcardAcardBcardCcard AB ()()()()card ABcard BCcard CAcard ABC. 5集合 12 , n a aa的子集个数共有2 n 个;真子集有2 n 1 个;非 空子集有2n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2 个. 6.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 2 ( )(0)f xaxbxc a; (2) 顶点式 2 ( )()(0)f xa xhk a; (3) 零点式 12 ( )()(

21、)(0)f xa xxxxa. 7.解连不等式( )Nf xM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Nf xM( )( )0f xMfxN |( )| 22 MNMN f x ( ) 0 ( ) f xN Mf x 11 ( )fxNMN . 8. 方程0)(xf在),( 21 kk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 与0)()( 21 kfkf不等价 , 前 者 是 后 者 的 一 个 必 要 而 不 是 充 分 条 件 . 特 别 地 , 方 程 )0(0 2 acbxax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 21 kk内, 等价于0)()( 21 kfkf, 或 0)( 1 kf且 22 21 1 kk a b k, 或0)(

22、 2 kf且 2 21 22 k a bkk . 9. 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0()( 2 acbxaxxf在闭区间qp,上的最值只能在 a b x 2 处 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 当 a0 时,若qp a b x, 2 , 则 m i nmaxmax ()() , ()( ) , () 2 b f xff xf p f q a ; qp a b x, 2 , maxmax ( )( ),( )f xfpf q, minmin ( )( ),( )f xf pf q. (2) 当a0) (1))()(axfxf,则)(xf的周期 T=a; (2)0)()(axf

23、xf, 或)0)( )( 1 )(xf xf axf, 或 1 () ( ) f xa f x ( ( )0)f x, 或 2 1 ( )( )(),( )0,1 ) 2 f xfxf xaf x, 则)(xf的周期 T=2a; (3)0)( )( 1 1)(xf axf xf,则)(xf的周期 T=3a; (4) )()(1 )()( )( 21 21 21 xfxf xfxf xxf且 1212 ( )1( ()()1,0 | 2 )f afxf xxxa, 则)(xf的 周期 T=4a; (5)( )()(2 ) (3 )(4 )f xf x af xa f xaf xa ( ) ()

24、(2 ) (3 ) (4 )f x f x a f xa f xa f xa, 则)(xf的周期 T=5a; (6)()()(axfxfaxf,则)(xf的周期 T=6a. 30. 分数指数幂 (1) 1 m n nm a a (0,am nN,且1n). (2) 1 m n m n a a (0,am nN,且1n). 31根式的性质 (1)() nn aa. (2)当n为奇数时, nn aa; 当n为偶数时, ,0 | ,0 nn a a aa a a . 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0, ,) rsrs aaaar sQ. (2) ()(0, ,) rsrs aaar sQ. (

25、3)()(0,0,) rrr aba babrQ. 注: 若 a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 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33.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ba N ( 0,1,0)aaN . 34.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0a, 且1a,0m, 且1m,0N). 推论loglog m n a a n bb m ( 0a, 且1a,0m n, 且1m,1n,0N ).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 a0,a1,M 0,N0,则 (1)log ()loglog aaa MNMN; (2) lo

26、gloglog aaa M MN N ; (3)loglog() n aa MnM nR. 36. 设函数)0)(log)( 2 acbxaxxf m , 记acb4 2 . 若)(xf的定义域 为R, 则0a,且0; 若)(xf的值域为R, 则0a,且0. 对于0a的情 形, 需要单独检验 . 37.对数换底不等式及其推广 若0a,0b,0x, 1 x a , 则函数log() ax ybx (1)当a b时, 在 1 (0,) a 和 1 (,) a 上log() ax ybx为增函数 . ,(2) 当a b时, 在 1 (0,) a 和 1 (,) a 上log() ax ybx为减函数

27、 . 推论 :设 1nm , 0p , 0a ,且 1a ,则 (1)log()log mpm npn. (2) 2 logloglog 2 aaa mn mn. 38.平均增长率的问题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 ,平均增长率为p,则对于时间x的总产 值y,有(1) x yNp. 39. 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1 1 ,1 ,2 n nn sn a ssn ( 数列 n a的前 n 项的和为 12nn saaa). 40.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11 (1)() n aanddnad nN; 其前 n 项和公式为 1 () 2 n n n aa s 1 (1) 2 n n na

28、d 2 1 1 () 22 d nad n. 4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1 1 () nn n a aa qqnN q ; 其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1 1 (1) ,1 1 ,1 n n aq q sq na q 或 1 1 ,1 1 ,1 n n aa q q qs na q . 42. 等比差数列 n a: 11 ,(0) nn aqad ab q的通项公式为 1 (1) ,1 () ,1 1 nn n bnd q a bqdb qd q q ; 其前 n 项和公式为 (1) ,(1) 1 (),(1) 111 n n nbn ndq s dqd bn q qqq . 43.分期付款

29、 (按揭贷款 ) 每次还款 (1) (1)1 n n abb x b 元(贷款a元,n次还清 ,每期利率为 b). 44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0,) 2 x,则sintanxxx. (2) 若(0,) 2 x,则1sincos2xx. (3) |sin|cos| 1xx. 4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 sincos1,tan= cos sin ,tan1cot. 46.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2 1 2 ( 1) sin, sin() 2 ( 1)s , n n n co 2 1 2 ( 1)s, s() 2 ( 1)sin, n n con co (n 为偶数 ) (n 为奇数

30、 ) (n 为偶数 ) (n 为奇数 ) 47. 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 tan() 1tantan . 22 sin()sin()sinsin( 平方正弦公式 ); 22 cos()cos()cossin. sincosab= 22 sin()ab(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 , )a b的象限决 定,tan b a ). 48. 二倍角公式 sin2sincos. 2222 cos2cossin2cos112sin. 2 2tan tan2 1tan . 49. 三倍角公式 3 sin 33sin4sin4sin

31、sin()sin() 33 . 3 cos34cos3cos4coscos()cos() 33 . 3 2 3tantan tan3tantan()tan() 1 3tan33 . 50.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sin()yx,xR及函数cos()yx,xR(A, ,为常数, 且 A0,0) 的周期 2 T;函数tan()yx,, 2 xkkZ(A, , 为常数,且A0,0) 的周期T. 51. 正弦定理 2 sinsinsin abc R ABC . 52. 余弦定理 222 2cosabcbcA; 222 2cosbcacaB; 222 2coscababC. 53. 面积定理 (1)

32、111 222 abc Sahbhch( abc hhh、分别表示 a、b、c 边上的高) . (2) 111 sinsinsin 222 SabCbcAcaB. (3) 221 (| |)() 2 OAB SOAOBOA OB. 5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 ABC中,有()ABCCAB 222 CAB 222()CAB. 55.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 sin( 1) arcsin(,| 1) k xaxka kZa. s2arccos (,| 1)co xaxka kZa. tanarctan (,)xaxka kZ aR. 特别地 , 有 sinsin( 1)() k kkZ. scos2

33、()cokkZ. tantan()kkZ. 56. 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 sin(| 1)(2arcsin,2arcsin),xaaxkaka kZ. sin(| 1)(2arcsin,2arcsin),xaaxkakakZ. cos(| 1)(2arccos ,2arccos ),xaaxkakakZ. cos(| 1)(2arccos ,22arccos ),xaaxkaka kZ. tan()(arctan,), 2 xa aRxka kkZ. tan()(,arctan ), 2 xa aRxkka kZ. 57.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 (

34、a)=( ) a; (2) 第一分配律: ( +) a=a+a; (3) 第二分配律: ( a+b)= a+b. 58.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b= b a(交换律) ; (2) (a) b= (ab)=ab= a (b); (3) (a+b) c= ac +b c. 59.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 e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 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2,使得 a=1e1+2e2 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60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 a= 11 (,)x y, b= 22 (,)xy,且 b 0,则 a b

35、(b0) 1221 0x yx y. 53. a与 b 的数量积 ( 或内积 ) ab=|a| b|cos 61. a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 |a|与 b 在 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的 乘积 6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设 a= 11 (,)xy, b= 22 (,)xy,则 a+b= 1212 (,)xxyy. (2) 设 a= 11 (,)xy, b= 22 (,)xy,则 a-b= 1212 (,)xxyy. (3) 设 A 11 (,)x y,B 22 (,)xy, 则 2121 (,)ABOBOAxx yy. (4) 设 a=( , ),x y

36、R,则a=(,)xy. (5) 设 a= 11 (,)xy, b= 22 (,)xy,则 ab= 1212 ()x xy y. 63. 两向量的夹角 公式 1212 2222 1122 cos x xy y xyxy (a= 11 (,)xy, b= 22 (,)xy). 64.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d=|ABAB AB 22 2121 ()()xxyy(A 11 (,)xy,B 22 (,)xy). 65.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 11 (,)x y, b= 22 (,)xy,且 b 0,则 A| bb=a 1221 0x yx y. ab(a0)ab=0 1212 0x x

37、y y. 66. 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 111 (,)P x y, 222 (,)P xy,( , )P x y是线段 12 PP的分点 ,是实数,且 12 PPPP, 则 12 12 1 1 xx x yy y 12 1 OPOP OP 12 (1)OPtOPt OP( 1 1 t). 67.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1 A(x ,y)、 22 B(x ,y)、 33 C(x ,y ), 则 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 123123 (,) 33 xxxyyy G. 68. 点的平移公式 xxhxxh yykyyk OPOPPP . 注: 图形 F 上的任意一点P(

38、x,y) 在平移后图形 F上的对应点为 (,)Px y,且 PP的坐标为( , )h k. 69. “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 , )P x y按向量 a=( , )h k平移后得到点 (,)Pxh yk. (2) 函数( )yf x的图象C按向量a=( , )h k平移后得到图象 C, 则 C的 函数解析式为()yf xhk. (3) 图象 C按向量a=( , )h k平移后得到图象C, 若C的解析式( )yf x, 则 C的函数解析式为()yf xhk. (4) 曲线C:( , )0f x y按向量a=( , )h k平移后得到图象 C, 则 C的方程 为(,)0f xh yk.

39、 (5) 向量 m =( , )x y按向量 a=( , )h k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 =( , )x y. 70.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设O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角,A B C所对边长分别为, ,a b c,则 (1)O为ABC的外心 222 OAOBOC. (2)O为ABC的重心0OAOBOC. (3)O为ABC的垂心OA OBOB OCOC OA. (4)O为 ABC的内心 0aOAbOBcOC. (5)O为ABC的A的旁心aOAbOBcOC. 71. 常用不等式: (1),a bR 22 2abab( 当且仅当 ab 时取“ =”号) (2),a bR 2 ab ab

40、( 当且仅当 ab 时取“ =”号) (3) 333 3(0,0,0).abcabc abc (4)柯西不等式 22222 ()()() , , , ,.abcdacbda b c dR (5)bababa. 72. 极值定理 已知yx,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xy是定值p,则当yx时和yx有最小值p2; (2)若和yx是定值s,则当yx时积xy有最大值 2 4 1 s. 推广 已知Ryx,,则有xyyxyx2)()( 22 (1)若积xy是定值 , 则当|yx最大时 ,|yx最大; 当|yx最小时 ,|yx最小 . (2)若和|yx是定值 , 则当|yx最大时 , | xy最小; 当|yx

41、最小时 , | xy最大 . 73. 一元二次不等式 2 0(0)axbxc或 2 (0,40)abac,如果a与 2 axbxc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a与 2 axbxc异号,则其解 集在两根之间 . 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121212 ()()0()xxxxxxxxx; 121212 ,()()0()xxxxxxxxxx或. 7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 a 0 时,有 2 2 xaxaaxa. 22 xaxaxa或xa. 75. 无理不等式 (1) ( )0 ( )( )( )0 ( )( ) f x f xg xg x f xg x . (2) 2 ( )0

42、( )0 ( )( )( )0 ( )0 ( )( ) f x f x f xg xg x g x f xg x 或. (3) 2 ( )0 ( )( )( )0 ( )( ) f x f xg xg x f xg x . 76. 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 当1a时, ( )( ) ( )( ) fxg x aaf xg x; ( )0 log( )log( )( )0 ( )( ) aa fx f xg xg x fxg x . (2) 当01a时, ( )( ) ( )( ) fxg x aaf xg x; ( )0 log( )log( )( )0 ( )( ) aa f x f

43、xg xg x f xg x 77.斜率公式 21 21 yy k xx ( 111 (,)P xy、 222 (,)P xy). 78.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 ()yyk xx( 直线l过点 111 (,)P xy,且斜率为k) (2)斜截式ykxb(b 为直线l在 y 轴上的截距 ). (3)两点式 11 2121 yyxx yyxx ( 12 yy)( 111 (,)P x y、 222 (,)Pxy ( 12 xx). (4) 截距式1 xy ab (ab、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b、) (5)一般式0AxByC(其中 A、B 不同时为 0). 7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

44、直 (1)若 111 :lyk xb, 222 :lyk xb 121212 |,llkk bb; 1212 1llk k . (2)若 1111 :0lA xB yC, 2222 :0lA xB yC,且 A 1、A2、B1、B2 都不为零 , 111 12 222 | ABC ll ABC ; 121212 0llA AB B ; 80.夹角公式 (1) 21 21 tan| 1 kk k k . ( 111 :lyk xb, 222 :lyk xb, 12 1k k ) (2) 1221 1212 tan| A BA B A AB B . ( 1111 :0lA xB yC, 2222

45、:0lA xB yC, 1212 0A AB B ). 直线 12 ll时,直线 l1与 l2的夹角是 2 . 81. 1 l到 2 l的角公式 (1) 21 21 tan 1 kk k k .( 111 :lyk xb, 222 :lyk xb, 12 1k k ) (2) 1221 1212 tan A BA B A AB B . ( 1111 :0lA xB yC, 2222 :0lA xB yC, 1212 0A AB B ). 直线 12 ll时,直线 l 1 到 l2的角是 2 . 82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 点 直 线 系 方 程 : 经 过 定 点 000 (,)Pxy的

46、 直 线 系 方 程 为 00 ()yyk xx( 除直线 0 xx), 其中k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 000 (,)Pxy的 直线系方程为 00 ()()0A xxB yy, 其中,A B是待定的系数 (2) 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 1111 :0lA xB yC, 2222 :0lA xB y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111222 ()()0A xB yCA xB yC( 除 2 l) ,其中 是 待定的系数 (3) 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kxb中当斜率 k 一定而 b 变动时, 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ByC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 0AxBy(0) ,是参变量 (4) 垂直直线系

47、方程:与直线0AxByC (A 0,B0) 垂直的 直线系方程是0BxAy, 是参变量 83.点到直线的距离 00 22 |AxByC d AB (点 00 (,)P xy,直线l:0AxByC). 84.0AxByC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0lAxByC,则0AxByC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B,当B与AxByC同号时, 表示直线l的上方的区域; 当B与 AxByC异号时, 表示直线l的下方的区域 .简言之 ,同号在上 ,异号在下 . 若0B,当A与AxByC同号时, 表示直线l的右方的区域; 当A与 AxByC异号时,表示直线l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 ,同号在右 ,异号在 左. 85. 111222 ()()0A xB yCA xB yC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曲线 111222 :()()0CA xB yCA xB yC( 1212 0A A B B) ,则 111222 ()()0A xB yCA xB yC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111222 ()()0A xB yCA xB yC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111222 ()()0A xB yCA xB yC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86.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 ()()xaybr. (2)圆的一般方程 22 0xyDxEyF( 22 4DEF0). (3)圆的参数方程 co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