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3250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园林绿化技术规程园林树木建植规程DB33/T1009-2001DB33/T1009.1-20011 总 则1.0.1 为提高我省园林树木栽植的质量和园林艺术水平,充分发挥绿化功能,促进各有关方 面加强施工 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指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各级各类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绿地在新建、扩建、改建 中园林树木 的设计、建植、监理、质监和养护。1.0.3 园林树木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1.0.4 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0.5 向外地引进或输出的树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地区有关植物检疫法律和法

2、规,办 好植物检疫 手续。2 栽植前的准备2.1 设 计2.1.1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绿化总平面图、绿化栽植平面图、竖向设计图、地上地下管 线图 等)、经费预算表和文字说明,并附植物品种名称、规格和数量。2.1.2 屋顶绿化设计必须符合该建筑设计规定的负荷量,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图纸还应 包括屋顶 防水处理施工图。 屋顶栽植以低矮灌木、 地被植物、 草坪以及箱栽、 盆栽植物为宜。2.2 地 形 设 计2.2.1 应全部清除地面的建筑垃圾、杂草、树根等残留物,化工、汽修地块应清运酸、碱、 盐渍土类和油污土类, 换上种植土。 针对现行城市绿化中普遍存在的建筑、 题, 生活垃圾处理问 在对树木

3、生长影响不大的情况下, 可采取就地掩埋和改良利用的办法, 形成二次 但要防止转嫁和 污染。载植地岩、坚土、 重粘土等不透气土层或排水不良、不透气的废基, 米、 栽乔木按深 1.2 宽 1 米,灌木按深 0.6 米范围予以清理。2.2.3 根据设计标高,翻整土地,加填客土,翻土深度应不小于30cm。2.2.4 应按竖向设计平整场地,整理地形,一般不得有低洼积水处。2.3 栽 植 地2.3.1 栽植地宜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栽植土2.3.2 树木栽植土土层厚度应符合表 2.3.2 的规定。表 2.3.2 树木栽植土土层厚度要求栽植种类乔木(cm)灌木(cm)滕木(cm)备注深根浅根I小I

4、一般栽植120|180160406T40树坛、屋顶、平台1004030宜栽亚乔木化灌木233 栽植土的PH值应控制在6.57.5,对喜酸性的植物PH值应控制在56.5。2.3.4 屋顶、平台栽植土应以腐植土为主,并掺蛭石、珍珠岩及经腐烂的木屑等质轻、排 水良好的基 质。用于珍贵珍稀树木的栽植土应进行消毒处理。2.4 树木质量2.4.1 树木质量应分别符合表 241-1、表 241-2、表 、表 241-4的要求。表 2.4.1-1 乔木的质量要求栽植地方质量要求树干1树冠根系II1病虫病1主干道、广场、公园、单位附属绿地主干挺直或按设计1枝叶茂密、层次分丄丄土球符合要求,无病虫主干道(含中心绿

5、地)等绿地要求1明、冠形均匀根系完整害次干道及除上述绿地和林地外的其他主干不应有明显弯1冠形均匀、无明显土球符合要求,无明显绿地曲或按设计要求1损伤根系完整病虫害林地主干弯曲不超过一次或按设计要求树冠无严重损伤土球符合要求,根系冠整无明显病虫害表 2.4.1-2 灌木的质量要求株型要求自然式植株姿态自然、优美,从生灌木分枝不少于5根,且生长均匀无明显病虫害,树龄一般以三年左右为宜整形式冠形呈规则式,根系完好,土球符合要求,无明显病虫害表 2.4.1.-3 藤木的质量要求地径要求0.5cm以上树干已具有攀援性,根系发达,枝叶茂密,无明显病虫害,树龄一般以一至-年生为宜。表 2.4.1-4 绿篱的

6、质量要求冠径要求40cm生长旺盛,具有冠形,根系完好,无明显病虫害,不脱脚叶。2.5 树木起掘包扎起掘树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的合理要求,并有利于树木成活。2.5.2 树木起掘时间:落叶树木应在发芽前或落叶后降霜前进行;情况较特殊的个别树种, 应另行参照有 关资料。其掘乔木、灌木的土球或根盘,应分别按表、表 规定执行。表 2.5.3-1 乔木带土球或根盘规格r干径|(cm) 1I 土球直径丨I ( cm) I根盘厚度I( cm)根盘直径1(cm)备注3430402025I 4050 I常绿乔木带土球,洛叶乔木带根盘(含佰土)。特殊树 种直根系很明显,根盘厚度及土球深度作适当调整如枫 银杏4540

7、502530I50605650603040|60 706860704045|70 75|8107080|4550|7580表 2.5.2-2 灌木带土球或根盘规格冠径(cm)土球直径(cm)根盘厚度(cm)根盘直径(cm)备注4060254020304050常绿乔木带土球,洛叶乔木带根盘(含 佰土)60 8040 5535455065*0 100忸70|45 556580100 120”0 80|50 6080100120140”0 100*5 651001202.5.4 带土球起掘的树木,不得掘破土球。如有意外应立即植回原地, 并采取保护措施,原 则上土球破损的树木不得出圃。2.5.5 包扎

8、土球用的绳索粗细宜适度,质地要结实,一般以草麻绳为宜,尼龙绳、 塑料包装 绳等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必须拆除。2.5.6 土球包扎形式应根据树种、规格、土壤质地、运输距离等选定,但应保证牢固,防止 土球破碎。散生竹类宜选二至三年声母竹,带来鞭70cm左右,近距移植可带宿土,远距移植应带土台。2.6树木装运2.6.1 装运树木应做到:轻抬、轻卸、轻放,做到树木土球不破损碎裂,根盘无擦伤、撕裂,枝杆保持完好。树冠开展的树木应用绳索绑扎树冠。雪松、龙柏等主梢具观赏性的树木应保护主梢。 装运竹类 时,不得损伤根蒂(竹竿与竹鞭之间的着生点)和鞭芽。2.6.3 汽车装运带土球或根盘的大树,其根部必须放在车头部位

9、 树冠倒向车尾,叠放整齐,过重苗不宜重叠。树身与后车板接触应用软物衬垫并固定。2.6.4 装车时应清点树种及数量,检查规格及质量。装运及现场应及时验收。 265树木运输时间应选择在夜间,原则上保证随起、随装、随运、随种,树木运输途中, 行车宜平稳 长途运输树木必须覆蓬布,并应运输树木必须覆蓬布,并应做好防冻、防晒、 防雨、防风和防盗等工 作。3 树木载植3.1 载植季节载植季节:参照本规程第 2.5.2 条的规定,畏寒树木不宜在冬季载植。3.2 树木载植3.2.1 各项载植工序应密切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养护。树木起掘后,不得爆晒 或失水,若 不能及时种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

10、植等。3.2.2 在载植过程中,若遇气温骤升骤降或遇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应暂停载植,并采取临 时保护措 施,如覆盖、假植等。3.2.3 树穴规格的大小深浅,应按植株的根盘或土球直径适当放大,使根盘能充分舒展。高 燥地树穴稍 深,低地可稍浅。树穴规格应符合表、表 323-2的要求。表 3.2.3-1 绿篱树穴规格冠幅(cm)I单行种植双行种植备注1规格:宽*深(cm)规格:宽*深(cm)30*30I*4070*40双行种植呈品字形40*4060*4590*45|50*5070*55110*5560*6070*60130*60表 323-2 乔灌木树穴规格分类规格(cm)树穴直径(cm)树穴深(c

11、m)备注乔木干径3450604050乔木按胸径(胸径以离地1.3米计),亚乔木按地径456070506056人708060706 88010070808101001208090灌木冠径4060305040506080150705055801001709055601001209011060120140100120651藤木11地径V 2303023403534|454045|5045竹类丛11012040散生竹按土台适当扩大324 挖掘槽穴时,若遇夹土层、块石、建筑垃圾及其他有害物,必须清除,并用载植土更 换。槽穴挖成 直筒形。表土要单独堆放,覆土时先放入槽穴。3.2.5 载植时可结合施用基肥。

12、 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 也可施用复合肥,用量要适当。 基肥可施与穴底,施后盖土,勿与根系接触。3.2.6 载植时应选丰满完整的植株,并注意观赏面。孤植树更应注意冠幅完整,群植树木应 按设计要求 组合。藤木植物应栽在靠近建筑物或支架的基部, 枝蔓应根据长势整理, 分散固 定于墙面或支架上。3.2.7 带土球树木的载植,应先将植株放在载植槽穴内,定好方向。在扶正时宜移动土球, 不得摇动树 干。土球经初步覆土塞实后, 方可将土球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接触。 若土球有松 碎时,下面的包扎物可剪断,不宜强行取出。随后继续填土,分层捣实,待填土至土球深度 的 2/3,浇 足第一次水,经渗透后继续填土至地

13、表持平时,再浇第二次水,以不再向下渗透 为宜。3.2.8 裸根树木的载植,应先在穴内填一层种植土,再浇植株放在树穴内,扶正立直,定好 方位后,按 根盘情况先填适当厚度的载植土, 将根系舒展,均匀填土, 稍作上下抖动使根系 与土密接,然后继续边填土边捣实,待与地表平时,浇透水直至不再向下渗透为宜。树木载植深度应保持在土壤下沉后,基茎与地表等高。竹类宜较原来深度加深510cm,培土捣实 时,勿伤鞭芽。3.2.10 树木载植后,应沿树穴的外缘做好水穴,高度约为 1020cm 左右,以便灌溉,防止水土流失。3.2.11 载植后,应在三日内再复水一次。复水后若发现泥土下沉,应在根际补充载植土。3.3 卷

14、干与支撑3.3.1 乔木和珍贵树木在载植后,必须立支撑。支撑可用人字形、扁担形、三角形或单柱支 撑,支撑要牢固。支撑下埋深度,可按树种规格和土质定,严禁打穿土球或损伤根盘。支撑 的高度应按植株高度 定,一般应支撑在植株高度 1/2 以上。支撑与树木扎缚处可用软质物衬垫。扌L缚后树干必须保持正直。斜立的单干支撑设在迎风面。3.3.2 高度在 5m 以下需支撑的树木,可采用定杆支撑,5m 以上的树木宜结合使用定杆支撑和牵引固定。干径5cm以上乔木载植后,在主干与接近主干的主枝部分,应用草绳密密卷缚,以保护主干,卷缚须整齐。3.4 修剪3.4.1 为确保植株成活,载植前后必须修剪,修剪时结合树冠形状

15、先将枯死株及运输途中 损伤的枝叶 剪掉,剪口必须平整,梢倾斜,必要时剪口用采取封口措施以减少蒸发。3.4.2 常绿植株初剪后,须摘除部分叶片(月 1/2 )。3.5非适宜季节载植3.5.1 因特殊情况,在树木非适宜季节载植时,树木的起掘、包扎和定植等工序必须紧密衔 接。各类树 木必须带好土球。3.5.2 应根据树种和气候等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 进行较强修剪,但至少应保留枝条的1/3。可摘去大部分树叶,但勿损伤幼芽。 载植后需经常浇水和喷雾,夏季应早、晚进行。卷干保护,必要时应予遮阴,冬季载植注意防寒。4 载植后养护(第一年)4.1 灌溉与排水4.1.1 新载植树木应根据不同树种和立

16、地条件以及气候情况,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保持土 壤中有效水 分。4.1.2 生长在立地条件较差或对水分和空气湿度温度要求较高的树种,必须防止干旱,还应 适当进行叶 面喷水。4.1.3 灌溉前应松土。灌溉时间:夏季一早晚为宜,冬季以中午为宜。4.1.4 发现雨后积水应立即排除。4.2 中耕除草4.2.1 新栽树木生长势较弱,应及时清除影响新载树木生长的杂草。4.2.2 新载树木基部附近土壤常因灌水而板结,应及时松土。4.2.3 除草可结合中耕进行,在生长季节,应每月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以不影响根系为宜。4.3 施 肥4.3.1 新载树木应按生长情况和观赏要求适当施肥。为扩大树冠,以氮肥为主;为促进

17、开花 结果,以 磷、钾肥为主。4.3.2 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若施用化肥,应以复合肥为主。4.3.3 生长较差或生长较慢的新栽树木,在生长季节可每月进行根追肥一次,追肥浓度必须 适宜。4.4 整形修剪441 新栽树木可在保留自然树形或原有造型基础上修剪。通过修剪,调整树形,促进生 长。 44 2 新栽观花或观果树木,应适当疏蕾删果。443 新栽树木根系或土球损伤严重或生长势较衰弱者,应进行强剪,甚至短截枝,促抽 生强枝,恢 复树势,枝希疏者可多摘心,促新枝茂盛。44 4 主梢明显的乔木类,应保护顶芽。孤植树应保留下枝,保持树冠丰满。445 藤木攀援类本植物为促进分枝,宜适度修剪,并设攀援设施,

18、使姿态均衡茂盛,发 挥缠绕功 能。44 6 绿篱修剪整形按设计要求进行,新栽绿篱应适当修剪整形,促其枝叶茂盛。4 5 保护措施451 如遇持续高温干旱, 除及时灌溉外, 应按新栽树木的抗旱能力, 适当疏去部分枝叶。 对新 栽珍贵树木,必要时应遮阴和叶面喷水。45 2 防风:对新栽树木的原有支撑应经常检查,在风暴来临前应及时加固或增设支撑。 对迎风面 过大的树冠应适当疏枝。风暴过后, 应及时抢救扶正倒伏树木,加固支撑物, 修剪 树冠和清理残枝 等。4 53 防寒:凡易受冻害的新栽树木,寒冬来临前应采取根际培土、主干包扎或设立风障 等防寒措 施。防寒工作宜在 11 月进行, 12 月上旬前完成,年

19、 4 月上旬开接触包扎物,遇有 大雪应及时清除树 冠积雪,但不应损伤树冠。4. 5. 4 新栽珍贵树木在整个养护过程中,应防止人为践踏、 碰撞和折损等影响树木生长的 行为。在不影响景观条件下,可在树木周围设置栏杆围护。养护及防治病害虫,可参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6 2001执行。4.6 补植4.6.1 新栽树木因死亡发生缺株,应适当补植.补植树木应选用原来树种及规格.若需改变树种或规格,应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5 验收与备案5.0.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 ,分别为:定位:放样、挖穴、换土、施肥、树木、质量、 修剪、栽植、支撑、筑堰、浇水、扎缚、清场。5.

20、0.2 栽植季节内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5%,外地引种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0%。5.0.3 非适宜季节内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应大于75%。5.0.4 成活率应按下式计算:成活率=成活珠数*100%实际种植株数5.0.5 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应剔除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树木死亡。5.0.6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花坛、花境建植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2 20011总贝 U1.0.1 为提高我省花坛、花境的建植质量,充分发挥其景观效果,根据有关标准规定,结合 本省实际, 制定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全省城市规划区各级各类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绿地在新建、扩建、改建中 花坛

21、屋顶 花坛等可参照执行。1.0.3 花坛、花境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1.0.4 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 一、二年生草花从下种到新种子成熟的生命期在一年之内完成的花卉, 春播的秋季收获,收播的到次年春末 采种。2.0.2 多年生草本花卉生命能延续多年,包括终年常绿的和地上部分开花枯萎的 ,以芽或根蘖、地下部根茎越冬越夏 的花卉,包括须根类、非须根类和变态茎类。2.0.3 球根花卉 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部分肥大,茎或根形成球状物或块状物的花卉。2.0.4 宿根花卉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强,冬季在露地安全越冬。 依冬季地上茎叶枯

22、死与否,分为落 叶与常绿两类。2.0.5 花坛绿地中精细配置花卉并有明显标界的一种花卉布置形式, 用来点缀绿地或庭院。布置形式可 分为规则式花坛、自然式花坛、立体花坛、组合式花坛等。2.0.6 模纹花坛 以模纹图案形种植的花卉。自然式花坛 一般采用一个或数个品种的花卉,单色或多色 ,按设计株行距植 ,是充分表现花卉群体 美的坛种植形式 .2.0.8 花境绿地中的路侧或在草坪、 树林、建筑物等边缘配置花卉的一种布置形式, 用来丰富绿地色彩。 布置形式以自然式为主。3 基本要求3 1 花 坛3.1.1 花坛植物材料宜由一、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球宿根花卉及低矮色叶花植物灌木组成。3.1.2 花坛

23、植物材料应选用花期一致、花朵显露、株高整齐、叶色和叶形协调,容易配置的 品种。3.1.3 花坛花卉必须选择其生物学特性符合当地立地条件者。3.1.4 花坛讲究群体效果,符合功能要求,并与环境协调。模纹花坛要求图案清晰、色彩鲜 明、对比度 强;自然式花坛要求花繁色亮,美观大方。3 2 花 境3.2.1 花境用花宜以花期长、观赏效果佳个球(宿)根花卉和多年生草花及高度 40cm 以下 的观花、 观叶植物为主。3.2.2 花境配置应具有季相变化 ,并突出重点景观。4 设 计4.0.1 花坛、花境的设计应与整体环境协调,配置合理,主题突出。选用的花卉应做到因地 制宜、适地 适花。4.0.2 设计文件应

24、包括:图纸 (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或剖面图)、经费预算表和文字说明,并附花卉品种、规格和数量。1 平面图比例根据地形、面积大小,可采用1 : 20、 1:50、1 :100。2 剖面图应剖示花卉植物与地形、环境的关系,比例可采用1 : 20 、 1: 50 、 1: 100 。3 比较复杂的花坛施工图,应用方格网或坐标表示,立体花卉应附效果图。403 花坛设计应付一年内花卉配置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换花时间。花坛一年换花不应 少于 4 次。5 施 工51 施工准备5.1.1 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材料、场地、人工等准备。5.1.2 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应提前 7 天作出调整方

25、案,经有关部门 同意,方 可施工。5.2 土壤要求栽植前土壤必须进行深翻细作,翻地深度不应小于30cm,清除石块、残根、杂草,施入基肥。5.2.2 栽植前土壤应进行杀虫和灭菌处理,严禁有害、有毒物质存在。5.2.3 栽植土必须采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对不符合栽植要求的土壤,必须根 据植物的习 性改良土壤结构, 调整酸碱度。 有机肥可在翻地时施入, 亦可在挖穴时施入穴底。5.2.4 花坛土壤宜提前测试, 土壤主要理化状宜符合: 土壤 PH 值 67.5,酸性花卉土壤 PH 值 57, 有机质含量2%通气孔隙度6%有效土层30cm以上数值供参考)5.3 土壤要求5.3.1 花坛植物质量应

26、符合下列要求:1 花坛用花品种要求:主干矮壮,分枝(分蘖)强健、株型整齐,抗病力强的一、二年生花 卉。2 花卉应统一规格,同一品种株高、花色、冠径、花期等无明显差异。3 花卉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无枯黄叶,根系完好,无严重损伤。4 开花及时,盛花期应符合设计时间要求。5 花卉在花坛中有效观赏期不少于 31 天。6 地栽花苗起掘应带宿土,用盛器运输,防止机械损伤,保持湿润状态。5.3.2 花境植物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宿根花卉根系发育良好, 每丛 34 个芽, 选用常绿或绿色期长的品种, 无明显病虫害或机 械损 伤。2 根茎类多年花卉宜选用休眠不需每年挖掘地下部分作养护处理的种类。 要求植株

27、健壮、 生 长点多。3 球根花卉的种球大小基本一致,种球无明显病虫害。4 矮生木本植物应选用株型丰满、 无明显病虫害的观花或观叶植物。 木本植物宜经移栽或盆 栽。5 一、二年生草花质量要求同花坛用花。6 花苗移植前要分清品种、色彩、以防混杂。木本花卉地栽苗要切断主根,少伤须根,尽量 多带宿 土,要随掘随种。5 4 栽 植54 1 施工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园林工人或具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人员。54 2 应按设计要求对地形、坡度进行整理,做到表土平整、排水良好。54 3 应按设计要求放样、定好株行距。初种时的覆盖率,花坛不宜低于80% 。544 栽植穴稍大,使根系舒畅伸展。盆栽苗要除去花盆及

28、垫片。栽植深度应保持花苗原 栽植深度, 严禁栽植过深。54 5 栽后填土应充分压实,使穴面与地面相平略凹。546 栽后应用细眼喷头浇足水分,待水沉后再浇一次。结合浇水可施以腐熟的稀薄有机 肥料,施后 叶面要用清水喷淋。 一、二年生草话第二天再一次浇透水, 一周内加强水分管理。 球根和木本花卉一 般不需要再浇水,待土壤干时再浇。54 7 大株的宿根花卉和木本花卉栽植时,应进行根部修剪,去除伤根、烂根、枯根。6 养护管理花坛、花境的养护可参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6 2001执 行。7 验收与备案7. 0. 1 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 定位放样、挖穴、

29、换土、施肥、 植株质量、 修剪、栽植、筑堰、浇水。7. 0. 2 栽植季节内本地区植株成活率应大于 95%,外地引种植株成活率应大于 90%。7. 0. 3 非适宜季节栽植的植株成活率应大于 85%。7. 0. 4成活率应按下式计算:成活株数 *100%成活率=实际种植株数7. 0. 5 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按剔除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植株死亡。7. 0. 6 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地被建植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O9.3- 20011 总贝 y1. 0. 1 为提高我省地被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绿化美化功能,确保工程质量,根据 有关标准规 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30、规程。1. 0. 2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各级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绿地在新建、扩建、改建中 地被绿化的 设计、建植、监理、质监和养护。1. 0. 3 地被绿化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1. 0. 4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 0. 5地被绿化是指在园林的空旷地、坡地、疏林地及大树下等裸露地面,栽植适宜品种 的地被植 物,形成一个常绿、单季或随季相变化的景观,能稳定覆盖地面、保持水土,改善 和美化环境。 2术语2 . 0 . 1 地被植物 指株型低矮、枝叶茂盛,能严密覆盖地面,可保持水土、防止扬尘、改善气候并具有一定观 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分木本地被植物

31、和草木地被植物两大类。 与草坪相比,地被植物一般不 宜践踏,也无需多次修剪。2. 0 . 2 田间持水量指土壤在排去重力水后所能保持的水分含量, 用水分占干重或体积百分数表示。 田间持水量 以 25%为宜。2 . 0 . 3 自衍力 植物通过自身种子的自然传播与萌发来繁衍后代的能力。2 . 0 . 4 植物抗性 指植物对自然界中气候的高温与严寒, 干旱与雨涝,土壤的肥沃与瘠薄, 病虫害的感染及大 气污染等抗受性和适应性的能力。3 基本要求3 . 0 . 1 各类绿地的裸露地面凡能栽植地被植物的地方,都应栽植地被植物。3 . 0 . 2 地被植物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适于栽植地土壤、气候、光

32、明等立地条件的多年生球宿根类; 不需每年挖掘地下部分的球 茎类;自 衍力强的一、二年生草本;藤木植物和低矮的常绿(或落叶)木本植物。2 宜选择种源丰富或容易获得的品种,使能很快独立形成较稳定的群体。3 宜用抗性强和管理粗放的品种。4 能满足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因子、抑制杂草等功能,且花形、花色、叶形、叶 色应与种 植地的景观相协调。5 观花类地被植物宜选花繁或花大、花朵顶生或显露的品种,观叶类宜用叶形和叶色妍美、 群体观赏 效果佳的品种。6 应采用乡土种类为主,积极引进适宜本土的优良品种。30 3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置方式以大面积片植、花带和装饰三种形式为主。2 合理

33、培植、高度适当,使植物群落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开花的地被植物,花期和花色应 与主体乔 灌木协调。3 注意季节和色彩的互补。401 地被设计应与整体环境协调,植物材料必须按阳光照射强度、地形起伏、土壤酸碱 度及湿润 度,因地制宜,进行选择。40 2 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或剖面图)、经费预算和文字说明, 并附地被 植物品种名录、规格和数量。5 施 工5 1 施工前准备51 1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材料、场地、人工等准备。512 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必须提前7 天作出调整方案,经有关 部门同意,方可施工。5 2 土壤要求5. 2. 1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测定,土

34、壤应符合下列标准:PH值67.5,有机质含量2%通气孔隙度10%有效土层为2030cm,石唢粒径V 2cm5. 2. 2 栽植土有效层下方如有不透气废基,应打碎或钻通,使上下通气透水。5. 2. 3 栽植地必须具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光、热等环境因子。严禁建 筑垃圾和有 害物质混入。5. 2. 4 栽植土不能满足植物需要,必须进行土壤改良。5. 2. 5 栽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使用除草剂应掌握好药效期,提前施用。5. 3 植物材料5. 3. 1 应根据景观和功能要求选择植物品种。5. 3. 2 地被植物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标准:1 所有植株同一品种时,规格大小应无明显差异。2 植

35、株根系完好,生长旺盛。3 植株无明显病虫害和较严重的机械损伤。4 植株运输过程及运到栽植地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其维持湿润状态。5. 3. 3 若栽植面积较大,又有种子来源,则宜直接采用种子播种。5. 4 栽 植5. 4. 1栽植前土壤深翻应大于25cm,结合深翻清除石块等杂物,施足基肥,杷细整平,做到表土平 整,排水良好。54 2 栽植前应按设计要求放样,定好株行距,做好分株、切根等准备。54 3 栽植坑应稍大,使根系舒展,填土压实,土面平整。5 44 栽植后应立即浇足水分,可结合浇水喷施腐熟的有机肥,施后用清水喷淋茎叶。栽 后一周内 注意土壤湿度,发现表土干裂,应及时浇水。6 养护管理

36、60 1 栽植后要保持田间持水量 6070%,直到出苗或成活,以后不必经常浇水。经常性 养护可参 照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试行) DB33/T1009.62001 执行。草坪建植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4 20011 总 则1 01 为提高我省草坪建植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绿化美化功能,确保工程质量,根据 有关标准规 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全省城市规划区各级各类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绿地在新建、改建、扩建中草坪的建植、监理、质监和养护。10 3 草坪建植必须以有关审批文件为依据。10 4 在遵守本规程的同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

37、 语20 1 草坪 用多年生的矮生草本植物密植,经修剪成均匀一致如毯状的地坪。20 2 观赏型草坪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四周有保护措施,仅供观赏,不能如内的草坪。20 3 单纯型草坪 用一种草坪建植的草坪。20 4 混合型草坪 用二种以上草种混合建植的草坪。20 5 冷季型草温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草种,适于1535 C。耐踏性相对较低,生长迅速,需经常修剪。在浙江夏季有短暂的修眠期。20 6 暖季型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上生长的草种,适于2535 C。耐踏性优干冷季型草坪,在浙江,冬季地上不枯黄,次年 3 月下旬返青。20 7 客土喷播 把水添加到土壤、种子、肥料、纤维等组成的喷附材料中,调成稠糊

38、状,使用机械 喷附到陡 峭坡面上的播种形式。20 8 种子喷播 把种子、肥料、纤维等材料放于水中,使用泵类喷至缓的坡面上的播种形式。2.0.9 植生带 采用无纺布或纸,将种子、肥料按播种密度均匀夹在两层布(纸)中间,用机器压紧成卷, 使用时需按 面积剪好拉平,并固定。2010 覆盖度 草坪覆盖土壤的面积与草坪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011 纯净度将单纯型草坪中所选用草种外的草视为杂草,在 1 平方米内主草数量与杂草数量的百分比。 20 12 比降 草坪中高低二点的水平高差与二点间距离的比值。3 基本要求301 草坪设计应根据其观赏效果、气候因素、生长条件及是否如许游人进入踩踏等具体要求,选择适宜

39、的草种和种植类型。30 2 草坪的坡度不宜过大,应以利于排水、修剪、游人安全为原则。30 3 各类草坪的覆盖度应大于 95%,集中空秃面积不超过 49cm。304 覆盖度达到 95%所需时间,籽播、茎播、分植带铺设在 23 个月内,满铺草坪成 活时间,生 长季节应在一个月内,非生长季节不超过三个月。30 5 草坪纯净度:单纯性草坪纯洁度保持大于95%。混合草坪应达到没有影响景观的双子叶植物和与草坪不协调的禾本植物的要求。4 施 工41 1 施工人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园林工人或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人员。41 2 应准备好必要的播种和铺植设施。4 2 土壤要求4. 2 . 1 土壤理化性状应符合以下

40、要求:PH值67.5,有机质含量2.0%总孔隙度50%石砾粒径V 1cm石砾含量w 10%4. 2. 2 土壤改良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PH值V 6或7.5的土壤,应采用石灰、草木灰或酸性介质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栽植层内达到 PH 值 67.5。2 总孔隙度 50%的土壤,必须采用有机质或疏松介质加以改良,如粘重土和粉末结构土应 加入 3040%的粗砂。3 对有机质低于 2%的土壤,应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含丰富有机质的介质,调整到有机质含量 2%4. 2. 3 翻耕与平整:草坪翻耕前应进行化学除草,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还应进行多次喷杀。 在除锈剂药效期过后,全面深翻25cm。必要时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

41、菌和害虫(包括和蛹)。随后将土耙细,在土壤板结地带应进行机械碎土,使土块直径v1cm,清除杂草及杂物。严禁在雨期进行翻地。对低洼水地应填土整平。4. 2. 4 地形整理:按设计要求,使栽植地具一定坡度向路面或排水口倾斜。4. 2. 5 排灌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积在 1000m 以上的草坪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和完善的灌溉设施。2必须及时排除积水,面积w 1000m的草坪,可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比建35%。面积在1000m以上 的草坪,应建永久性比建为5%。的地下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管接通。 安装自动喷灌的, 除计算好给 水范围和适当的喷头、水压与扬程,还应设置移动水管进行人工补浇。4. 2.

42、 6肥料准备: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用量0.51.0kg/m,过磷酸钙5075g/m ,可结合翻地,将肥料均匀施入。4.3 种子植物材料要求4. 3. 1 种子要求:纯净、千粒重符合有关标准,发芽率达到 95%以上。5 播种草坪的建植5. 0. 1播种期:根据草种生物学特性适时播种。冷季型草种原则上除冰冻期和30C以上高温期外均可播种,但以9月初至11月底最宜。在10C以下播种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利发芽。 暖季型草种宜在 2月下旬至5月中旬完成播种。5. 0. 2 播种量可按下式计算,再根据播种土壤条件、平整度等增加2030%损耗。计划播种面积(m) *千粒重(g) *10播种量(g

43、/m) =1000*种子纯度*发芽率5. 0. 3播种方式分人工撒播、机械喷播和植生带三种,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 人工撒播草坪后应及时覆土厚度为种子高度的一倍。 覆土后镇压,压后用喷雾、灌水或滴 灌的方式浇透水。2 机械喷播可采用客土喷吹和种子喷播二种方式。 客土喷吹是将种子、 泥土、肥料、水和纤维质等量混合均匀,用机械喷附在陡坡,厚度应大于20cm。种子喷播在土面上,纤维含量为 200g/m.3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符合下列要求:1 ) 植生带的草坪建植应按设计面积计算用草数量,在平整好的地上依次铺设,并将植生 带拉直、铺 平,接缝要紧密,但不可用力过大。2) 植生带铺好,覆土 23cm,滚

44、压后及时浇透水。5. 0. 4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应按表5.0.4 规定执行。表 5.0.4 播种草坪苗期管理1播机械喷播植生 +H- 带喷水小苗初期每天喷灌12次,视天气情况 可逐日减喷次数种子萌发前2 3小时喷水一次,喷水量不可太 大,喷湿为止,出苗后视天气情况酌喷水次 数幼苗 期每天 喷水早 晚各一 次除早、除小、除净,可用适当的除草剂除草选用适当的除草或人工除草除早、除小、除净除去覆盖物小苗出土 50%左右时,可除去覆盖物,及时拣除草坪内的垃圾及时清除垃圾等杂物及时 清除垃 圾等杂 物|需要间苗的,应在幼苗分蘖时一次| 完成覆盖率达70%80%时滚压一次,使根系与土壤紧 密接触,草坪平整幼苗fix -H-发牙时,再覆23cm 土层, 促匍 匐茎 生根6 铺植草坪的建植6. 0. 1密植:把草皮按统一标准切割成块,按彻砖的格式平铺在土面上,草块间隙1cm,交接处填干燥肥沃土 1kg/m,铺后及时滚压浇透水。冷季型草种可不留缝隙。6. 0. 2间铺:铺种方法同密植,将草皮切割成条或统一大小的块,一般1 平方米草皮约铺23平方米。铺后滚压,浇透水。6. 0. 3点铺:将草皮切成23平方厘米小块等距点植,一般1 平方米草皮约铺35平方米。铺后滚压,浇透水。6. 0. 4茎铺:将匍匐型草种选茎枝长的,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绿化工程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