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85153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 2 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 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 2.1 中新生态城 . 12 2.2 曹妃甸生态城 . 14 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 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 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 3.1 指标选取原则 . 24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 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 4.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 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 4.

2、3 规划指标体系 . 31 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 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 2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 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 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 方 法的讨论上, 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 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 也没有形成统一的

3、 指标或指标体系。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 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 另 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 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 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 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是少而精, 一种是 详细而全面。 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 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

4、果无法正确 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 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 ,中的评价指 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 构、交通、能源与物质流和社会经济议题等四方面标准。此外美国克里夫兰的生 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 气候变迁、 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 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 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 土壤与水、 绿色空间、 建筑等。国内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是综合指标评 3 价方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

5、设指标(试行稿) 成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考核的官方性基本指标体系之一。2004年, 建设部颁布了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三 大类指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城市规划标准都开展了一些研 究。 城市规划界也在积极地将各种生态规划特别是绿色空间等直观生态指标融入 到传统城市规划标准中去, 但国内外尚未明确直接地提出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命题。而实际上国内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的规划体系工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兼 容”的问题,难以得到传统城市规划相关系统的支持响应,以至于对低碳生态城 市的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6、的缺失是其 原因之一。低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可以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业规 范性,使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按照人们的预期目标发展。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001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和 方法,详细介绍了其指标体系,阐述了指标的概念及其方法。该指标体系强调 了面向政策的主题,以服务于决策需求,最终确定了社会、环境、经济、制度4 个维度,共 15 个主题、 38 个子主题的主题 -指标框架,并确定了包含58 个核心 指标的核心指标体系,其中社会指标19 个、环境指标 19 个、经济指标 14 个、 制度指标 6 个。 1.3

7、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1.3.1 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生态现代化指数” 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三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10 个具 体评价指标, 共 30个具体评价指标, 涉及 12 个政策领域, 并且参照国外发达国 家最新年平均值,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基准值。 生态现代化指数 4 二级指数政策领域具体指标指标解释基准值 生态进步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损耗自然资源消耗价值/GNI 1.5% 生物多样性损耗受威胁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9% 自然环境 人均 CO 2排放 人均 CO2排放量10.7 吨/人 人均 SO2排放人均 SO2排放量25 千克 /人 人均 NO2排放人均 NO2排放量38 千

8、克 /人 工业淡水污染工业废水 BOD/工业用水万分之 0.4 生活废水处理率生活废水经过处理人口/总人口100% 城市废物处理率城市废物处理率100% 生态系统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面积 /国土面积29% 国家保护区比例国家保护区面积 /国土面积16% 经济生态 化 生态农业 农业与化肥脱钩化肥/可耕地121 千克 /公顷 有机农业比例有机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3.71% 生态工业 工业能源密度工业能源消费 / 工业增加值0.19 千克油 / 美元 工业与污染脱钩工业废水 BOD与工业 GDP脱钩5.9 千克/完美元 绿色服务绿色生态旅游国际旅游收入 /人552 美元 /人 绿色经济 物质经济效

9、率工农业增加值 /工农业劳动力54458 美元/人 物质经济比例工农业增加值 /GDP 28% 循环经济(玻璃)玻璃的循环利用率79% 经济与能源脱钩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脱钩0.2 千克油 /美元 经济与三废脱钩人均 CO 2排放与人均 GDP脱钩0.44 千克/美元 社会生态 化 生态城市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空气颗粒物浓度26.7 微克/立方米 生态农村 安全饮水比例获得安全饮水人口/总人口100% 卫生设施比例获得卫生设施人口/总人口100% 绿色能源 和交通 能源使用效率GDP/能源消费5 美元/ 千克油 可再生能源比例可再生能源 /总能源10.1% 交通空气污染公路 CO排放 /汽车1

10、07 千克 /辆 绿色社会 长寿人口比例65 岁及以上人口 / 总人口14.6% 服务收入比服务业增加值 /工农业增加值2.6 服务消费比例服务消费 /家庭总消费39% 生态安全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受灾人数/ 万人万分之 39.4 1.3.2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 付允等) 2009-2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5 1.3.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谢鹏飞等) 6 指标体系表 1.3.4“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一)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指标标准值 1 综合物种指数0.5 2 本地植物指数0.7 3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

11、水面积的比重50% 4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2.5 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5 6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 m 2) 12 7 建成区绿地率( % )38 7 (二)城市生活环境指标 序号指标标准值 8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 / 年300 9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 10 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 11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 )95 12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85 (三)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指标标准值 13 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85 14 自来水普及率( % )100, 实现 24 小时供 水 15 城市污水处理率(

12、% )70 16 再生水利用率( % )30 1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18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 / 万人)90 19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40km/h 1.3.5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 年发布。 (一)生态县(含县级市)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 经济 发展 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 / 人 约束性 经济发达地区指标 县级市(区)8000 县6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6000 县4500 2 单位 GDP 能耗 吨标煤 / 万 元 0.9 约束性 指标 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 3/ 万元 20约束性 农业灌溉水

13、有效利用系数0. 55 指标 4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 绿色及无公害 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 60 参考性 指标 生态5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8 环境 保护 山区75指标 丘陵区45 平原地区18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90 6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 约束性 山区及丘陵区20指标 平原地区15 7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约束性 指标 8 水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 且省控以上断面过 境河流水质不降低 约束性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指标 9 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 约束性 指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 / 万元 (GDP)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COD )3.5 指标 二

14、氧化硫( SO2)4.5 且不超过国家总量 控制指标 11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约束性 工业用水重复率80指标 12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指标 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13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 2 12约束性指标 14 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 例 % 50 参考性 指标 15 秸秆综合利用率% 95 参考性 指标 16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 率 % 95 约束性 指标 17 化肥施用强度( 折纯 ) 千克 / 公顷250 参考性 指标 18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 19 农村卫生

15、厕所普及率% 95 参考性 指标 20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 3.5 约束性 指标 社会 进步 21 人口自然增长率 符合国家或当地政 策 约束性 指标 9 22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95 参考性 指标 (二)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 经济 发展 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 / 人约束性指标经济发达地区8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6000 2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40参考性指标 3 单位 GDP能耗 吨标煤 / 万 元 0.9约束性指标 4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m 3/ 万元 20 约束性指标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 5 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

16、 业通过验收的比例 % 100 约束性指标 生态 环境 保护 6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指标 山区70 丘陵区40 平原地区15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5 7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17约束性指标 8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 9 水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 市无劣 V类水体 约束性指标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 / 万元 (GDP ) 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4.0 二氧化硫( SO2)5.0 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 标 11 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约束性指标 12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85 约束性指标 工业用水

17、重复率80 13 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 14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0 约束性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 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10 15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 2/ 人 11约束性指标 16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重% 3.5约束性指标 社会 进步 17 城市化水平% 55 参考性指标 18 采暖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 65参考性指标 19 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 90 参考性指标 (三)生态省建设指标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 经济 发展 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 / 人约束性指标 东部地区8000 中部地区6000 西部地区4500 2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8、 元 / 人约束性指标 东部地区16000 中部地区14000 西部地区12000 3 环保产业比重% 10参考性指标 生态 环境 保护 4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指标 山区65 丘陵区35 平原地区12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0 5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15约束性指标 6 退化土地恢复率% 90参考性指标 7 物种保护指数0.9参考性指标 8 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 参考性指标 省内河流40% 跨省河流 不超过国家分配 的水资源量 9 地下水超采率% 0 参考性指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 / 万元 (GDP) 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5.0 11 二氧化硫( SO2

19、)6.0 且不超过国家总 量控制指标 11 降水 pH值年均值5.0 约束性指标 酸雨频率% 30 12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 13 水环境质量 达到功能区标准, 且过境河流水质 达到国家规定要 求 约束性指标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14 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重% 3.5约束性指标 社会 进步 15 城市化水平% 50参考性指标 16 基尼系数0.3-0.4之间参考性指标 12 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2.1 中新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参考了新中两国的国家水平,并在切实可行的情况 下,取其高者,并同时参考国际标准和天津当地的条件,选取了26 个指标: 22 个控

20、制性指标, 4个引导性指标。 控制性指标 (1) 自然环境良好 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 生态城空气质量至少达到中国二级标准的天数,每年应该至少 310 天。在此 基础上,空气中的SO2和 NOX含量不超过中国一级标准的天数,每年应该至少 155 天。 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 生态城区内地表水体, 应该在 2020 年之前达到中国现行标准IV 类水体水质 要求。 水喉水达标率 生态城的水喉水,必须达到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现行标准,能够直 接饮用。 噪声达标率 生态城环境噪声必须达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现行标准。 单位 GDP碳排放量 生态城单位排放量不应该超过150 吨-C/百万美元。 自然湿

21、地净损失 生态城内的自然湿地,不应该有任何净损失。 (2) 人工环境协调 绿色建筑比例 生态城内所有建筑,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本地植物指数 13 生态城全部植物物种,应该有70%属于本地物种。 人均公共绿地 生态城的人均公共绿地,必须在2013 年之前达到至少 12 平方米。 (3) 生活模式健康 日人均生活耗水量 生态城每人每日生活用平均耗水量,在2013 年之前必须控制在120 公升或 以下。 日人均垃圾产生量 生态城每人每日生活垃圾平均产生量,在2013 年之前必须控制在800 克或 以下。 绿色出行比率 绿色出行比率,必须在2020 年之前,至少达到生态城所有出行的90%。绿 色出

22、行方式是指人的出行选择私家车以外,使用公共交通和像自行车、 步行等慢 行交通的出行方式。 垃圾回收利用率 生态城垃圾回收利用量,在2013 年之前,至少必须达到60%。 步行 500 米范围内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 生态城所有居住区,必须在2013 年之前,在步行 500 米可达范围内拥有免 费文体设施。 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生态城所有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必须无害化处理。 无障碍设施率 生态城所有公共设施,如公共建筑、园林广场等,都必须拥有无障碍设施。 市政管网普及率 生态城市政管网在2013 年之前必须全面普及,为居民提供再生水、燃气、 电力和供热等基础设施服务。 津贴公共住房比

23、率 生态城内住房,在2013 年之前必须有至少20%属于津贴公共住房。 (4) 经济蓬勃高效 14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等,必须在2020 年之前至少达到生态城所 消耗能源的 15%。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生态城的水供,在2020 年之前必须有至少50%来自海水淡化,雨水回收等 非传统水源。 每万劳动力中研究与发展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 生态城在 2020 年之前,每万名劳动力当中, 必须有至少 50 名从事研究与发 展的科学家及工程师。 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生态城就业人数, 在 2013 年之前,必须有至少 50%来自生态城可就业人数。 引导性指标 通过绿色消费和低碳运

24、行,保持生态安全健康。 创新政策先行,以推动区域合作,保证周边区域环境改善。 突出河口文化特征,保护历史与文化遗产,突出特色。 循环经济互补,带动周边地区合理有序的发展。 2.2 曹妃甸生态城 1)开发背景 瑞典 SWECO公司根据其编制的曹妃甸生态城概念规划,结合曹妃甸地区的实际情 况制定。是曹妃甸生态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城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划的量化体现。 2)体系构成 141 项具体指标基本涵盖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包括: 两类指标:管理类指标(32 项);规划类指标(109 项) 三个层次:规划类指标由系统层面、街区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落实 七个子系统:城市功能、建筑与建筑业、交通和运输、

25、能源、废物(城市生活 垃圾)、水、景观和公共空间 3)指标内容 (1)管理类指标 管理类指标是指: 指标内容超过了规划部门的管理权限,需其他相关部门完成的管 理指标。共32 项,详见表XXX 管理类指标 指标分类生态指标体系涉 及 主 管 部 门 (建议)序号指标取值 15 系统1:城 市功能 住宅1 有补贴的经济适用房占总住房的份额20% 房管局、 建设局、 国土局2 不同的出租和产权形式的住宅的混合20% 3 不同价位等级和面积的住宅的混合20% 公共服务设 施可达性 4 公园绿地和公共空间建筑的投资预算比例财政局 5 人均公共设施建筑的投资预算比例 系统2:建 筑业和建筑 化学成分6 存

26、在情况:根据建筑构造的申报内容建立数据 库 生态实施监管机 构(拟定) 7 消除有害物质:制定需消除的有害物质清单环保局 室内环境8 室内声音环境20% 18 使用公交出行的份额与所有当地交通的关系70% 安全和环境 健康 19 超速:超速车辆的份额0% 20 安排的千米排放水平比率高于可接受水平0% 系统4:能 源 能源需求21 商业建筑的电力50Kw h/m 2 年 相关市政公司 22 商业建筑的供热15Kw h/m 2 年 23 商业建筑的空调20Kw h/m 2 年 24 住宅建筑的电力25Kw h/m 2 年 25 住宅建筑的供热(包括自来水)45Kw h/m 2 年 26 住宅建筑

27、舒适之冷0Kw h/m 2 年 系统 5: 废物 ( 城 市 垃 圾) 废物产生和 收集及处理 27 废物回收率次/天 系统 6:水卫生和废水 产生的废物 28 卫生覆盖率: 拥有可接受卫生条件的人口比 例 100% 水环境29 水质量:河水、运河、泻湖内部的水、湖外 部的水、海水、雨水的质量 区域地表水 及近岸海域水环 境质量达到地 环保局、水务局 30 地下水质量(盐度) 16 31 盐:浸润下沼泽地的盐度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 GB3838200 2)IV 类标准 系统 7: 景观 和公共空间 自然环境和 城市质量 32 总投资中用于恢复河流上游水质的投资比 例 0.10% 财政局 (2

28、)规划类指标 规划类指标共分为三个层面指标:系统层面、街区层面及地块层面。 系统层面规划指标是对整个城市系统的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生态 循环等方面进行的总体生态指标把控,在总体规划中实现和落实。共68 项。 规划类指标:系统层面 指标分类 生态指标体系 单位序 号 指标取值 系统 1: 城市功能 住宅 1 城市人口密度13000 居民 /km 2 2 总居住面积:某区总居住面积与该区内 居民数量之间的比例 28.1 m2/居民 公共服务 设施可达 性 3 人均公共建筑的房屋面积 0.5 m 2/人 建筑面积 /居民4 人均文化建筑的房屋面积 5 高等教育与研究人均土地使用面积20

29、 m 2/人 建设在高 度危险区 的住宅 6 建设在高度危险区内的住宅份额 0 % 7 建设在工业污染区内的住宅份额 8 建设在海水泛滥高度危险区内的住宅份额 通用性、 灵活性和 城市结构 中的坚固 性 9 城市密度的变化0.52.5 10 高比率的小型街坊60100 m 11 整合的路和街的样式 城市环境 质量 12 维护和秩序 13 历史情感 14 创意建筑 系统 2: 建筑业和 建筑 生态循环 系统 15 按照能源、水和废物的子系统指标为前提应 用和支撑城区生态循环系统的实践 16 以曹妃甸生态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前提进 行应用和发展 可持续发 展房屋 17 所有建筑建造份额按照环保的房

30、屋分配,A 级 90 % 系统 3: 交通和运 输 公交站点 可达性 18 位置策略:从大型办公到市中心区为目的地 的步行距离份额,(600m 或 800m)至地区 交通系统 100 % 19 住宅至公共交通场所(地区系统)在800m 之内到站点 90 17 20 办公点至公共交通场所(地区系统) 在 800m 之内到站点 90 交通效率21 以不同交通方式从主要居民区到主要工作区 时间距离:(差异60 % 34 填埋废物50 % 36 进行生物处理的食物垃圾(包含在回收废物 中) 80 % 资源效率 37 利用生化处理垃圾回收到氮磷钾100 % 38 人均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能源需求500

31、 系统 6: 水 水的供应 和需求 40 每天人均用水量 100 120 L/人天 41 供水来源:地表 /河流70 % 42 地下水0 43 可回收废水90 % 60 污水处理再利用于住户10 公顷)100 68 1000m 以内可到达海 /河岸线的居住区比例100 街区层面指标是对街区层面交通、能源、水、固废等生态规划技术运用的指标定量 及定性控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现和落实。共16 项。 规划类指标:街区层面 指标分类 生态指标体系 单位序 号 指标取值 系统 1:城 市功能 公共场所多元 化和混合使用 1 混合使用:不同城市街区的住宅/ 办 公室 /服务 /工作场所的比例:住宅区 5

32、0 80 % 工作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 20 50 城市环境质量 2 简单和复杂的中立 3 开放和保守的中立 4 位置和标志的能见度 19 5 当地道路结构的清晰度 6 绿化的可见度 7 水的可见度 系统 3:交 通和运输 可达性 8 停车控制应用区100 % 9 距离(步行半径):从住宅到公共交 通场所(当地系统)在500m 之内到站点 90 1 0 办公点至公共交通场所(当地系统) 在 500m 之内到站点 90 系统 5:废 物(城市生 活垃圾) 废物产生者到 垃圾丢弃点的 可达性 1 1 从公寓建筑入口到有害和大体积废 物收集点的平均距离 500 m 从垃圾收 集点的废物运 输可达性

33、 1 2 废物收集者到废物收集地点的可达 性。停车点 1015m 范围内的收集点比例 80 % 1 3 人工用自行车, 手推车以及轻型车辆 时回收点与垃圾及回收站的最大距离 500 m 系统 7:景 观和公共 空间 公园和公共空 间的可达性 1 4 500m 以内可到达公共空间的居住区 面积比例 100 % 1 5 200m 内可达邻里绿地(15 公顷) 的居住区比例 1 6 500m 以内可到达城区绿地(15 公 顷)的居住区比例 地块层面指标是对地块开发及单体建筑建设的生态技术进行的引导控制,对建筑设 计、建筑环境、建筑节能、生态技术应用等进行定性定量的要求控制。通过修建性详细 规划和建筑

34、设计进行落实。共25 项。 规划类指标:地块层面 指标分类 生态指标体系 单位 序号指标取值 系统 1:城市 功能 公共空间和设施 的可达性 1 在 400m 内有基本服务功能 (包括主要的公共医 疗卫生、公立学校、食品屋和公共交通)的居 住区 100 % 公共场所多元化 和混合使用 2 在 CBD (中心商务区)的工作场所的平均密度20 % 3 办公建筑中小型办公建筑面积所占份额20 工作区多元化和 混合使用 4 SOHO的份额(在住宅区的小型办公室)35 5 混合使用区主要住房:住宅区的份额和工作区 的份额,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份额:住宅区 6080 工作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2040 6

35、 混合使用区主要住房:住宅区的份额和工 作区的份额,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份额(节 点区):住宅区 4050 工作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5060 20 行人和自行车友 好的环境 7 为行人以及骑自行车者提供毛细道路网 8 空间组织:重要的功能布局与人行及自行 车道路网的整合 系统 2:建筑 和建筑业 建筑设计 9 从城市、建筑到室内设计的建筑和美学层面 针对每个具体建筑 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10 场所精神和当地文脉 11 示范性设计,普遍适用性和灵活性 室内环境 12 室内空气质量:通风(保证房间开窗)100 % 13 室内日光 14 夏季室内温度27 15 冬季室内温度20 16 居住建造中绿

36、色建筑所占比例,A级 100 % 17 产业生产建筑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 级 18 办公楼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 级 19 公共建筑中(学校等)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 级 系统 5:废物 (城市生活垃 圾) 废物产生者到垃 圾丢弃点的可达 性 20 具有废物和再生垃圾丢弃点在建筑物入口的 50m 以内的基本服务功能的居民区的比例 100 系统 6:水 卫生和废水产生 的废物 21 环卫类型:拥有以下条件的人口比例 冲水厕所和废水得到处理 0 22 分离:黑水处理 +灰水处理9095 23 干式卫生设施:生态厕所+灰水处理510 系统 7:景观 和公共空间 自然环境和城市 质量 24 绿地中森林

37、 /树木所占的比例25 公园和公共空间 的可达性 25 50m 以内可到达小绿地的居住区比例(居 住区比例) 100 4)落实与管理 (1)落实时间 按近远期,全周期进行分类:近期落实指标(2011 年前,共 78 项);中期落实指 标( 20122015 年,共 22 项);远期落实指标(2020 年前,共 41 项)。 (2)落实主体 按实施和操作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层面,并形成三本一套的指标体系 宣传册:政府使用手册,企业使用手册和公众使用手册。 (3)管理实施 141 项指标中, 32 项管理类指标需其他部门主导落实,64 项系统层面和16 项街区 层面的规划类指标分别在总体

38、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落实,25 项地块层面在后期 规划设计、管理中落实。 以“三图两表一要点”的规划设计条件来落实地块层面指标。“三图”指曹妃甸生 态城概念性规划中用地性质布局图和城市设计图及控规落实概念性规划所数值化的坐 标详图。“两表”指传统地块控制指标表和25 项地块层面生态指标表。“一要点”指 曹妃甸生态城概念性规划中提出的程式设计要点。 (4)监管机制 21 在地块开发建设全过程中形成五阶段的监督管理:规划选址意见书阶段;建设用地 规划许可证阶段;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期监管。 (5)考核修订 通过年度生态控制指标考核,构建统一统计数据系统,完成生态城年度生态指

39、标落 实报告,由实施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监督管理,根据报告对指标体系实施反馈及科学修订。 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共 30 个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来源 1 每平方千米产出值 亿元 /平方 千米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2 人均 GDP 万元统计部门 3 单位 GDP能耗 吨标准煤 / 万元 统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 4 清洁能源使用率% 发展改革部门 5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环境保护部门 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环境保护部门 7 全年 API 指数优良天数天环境保护部门 8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环境保护部门 9 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千克 /万元环境保护部门 COD排放强度 无

40、机氮排放强度 总磷排放强度 10 超标机动车淘汰率% 环境保护部门 11 绿色营运车辆占有率% 交通管理部门 12 机扫普及率% 市政管理部门 13 污染扰民服务行业集中区比例% 规划部门 14 城市污水综合利用率% 市政管理部门、 环境保护部门 15 城镇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千克 /人市政管理部门 16 建成区中工业与居住混淆区比例% 规划部门 17 生态用地比例% 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 18 建成区绿地率% 市政管理部门 19 政府绿色采购率% 财政部门 20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 机食品认证比例 % 农业部门 21 生态环境知识普及率% 环境保护部门 22 生态环境教育课时比例% 教育

41、部门、环境保护部门 23 恩格尔系数发展改革部门 24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岁卫生管理部门 25 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组织部门 22 考核 26 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比例% 人大、政协、环境保护部门 27 生态环境投资指数% 环境保护部门 2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 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 29 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 件发生次数 次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30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 统计部门 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共 33 个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指标类别 生态经济 1人均生产总值元正指标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正指标 3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增速% 正指

42、标 4高科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正指标 5单位 GDP能耗 吨标准煤 /万 元 逆指标 6R 规划指标体系确定是为了低碳城市的实施,需要考虑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的 控制和引导,可操作性是重要原则。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各发展主体在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特征、 资 源环境条件、 城市规模等多方面的现实差异, 因地制宜的对各发展主体进行分类 指导,包括指标内容分类和指标值分类。如在城市体系中考虑各发展主体在资源 环境禀赋、 发展特色等方面的差异, 进行指标内容分类, 明确不同的调控重点与 方向;针对各发展主体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指标值分类, 明确

43、不同的发展起点与调控要求。 三、循序渐进、动态引导原则; 城市低碳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 指标体系中除了有反映规划目标年的静态指 标,也应有实施时段的动态指标,以加强对实施过程的指导。 四、与现有相关标准相结合原则 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与国家现有的生态、低碳城市标准及其它各类生态城指标 相结合、相衔接。 25 五、可考评、可调控原则 强调指标的可比性、 可测性、可控制性, 通过指标体系制定可以对发展主体 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能够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进行有效 指导。 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1)传统城市规划内容与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对应及结合 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44、的比较 26 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 键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标范围的界定, 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不能包罗万象,主要看是否促进了减碳和固碳这一目标,尽 量使指标体系简化; 二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指标必须能 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进行控制和操作;三是指标体系的可考评性, 即通过常规的 方法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 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四是指 标值的适应性,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存在着较大差 异,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指标值,从

45、而更有利于实施和推广。 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反映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目前,研究较多的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都是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目标, 较少提出指导物质空间规划和管理的规划指标体系。本研究则希望将社会、经济、 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有效融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各个层面,提出相对综合的、 能 够反映低碳城市基本特征的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初选问卷、讨论专家咨询、讨论、调研 4.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经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确定指标体系为目标导向, 三 层结构 ( 分别为目标层、路径层和指标层) 。 目标层 是构建生态城市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

46、 生态健 康、资源高效、空间优化五部分内容。 指标体系方案(初) 指标体系方案 指标集成 指标库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赋值、修正 专家论证 27 路径层 是要达成以上目标的规划路径选择,包括社会经济、 土地使用、生态 环境、自然历史保护、城市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资源能源、绿色建 筑等9条路径。 指标层 是将指标落实到总体规划阶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和修建性详细规 划阶段,以便于与规划操作和实施相衔接。 最终形成 5个目标层、 9个路径层、 50个左右指标 层、3个规划阶段的框架结 构。 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2.1 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整个指标选取以文献分

47、析和专家调查 问卷等手段方法为主, 结合课题组内部反复的分析讨论,使选取结果较为科学合 理,基本符合预先设定的指标选取原则。 4.2.1.1 指标初选 (1) 首次初选,建立指标库 ; 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 指标按预设的路径层进行罗列, 并将其中重复、相近或无法操作的指标进行排除, 构建初选指标库。 该指标库共包含 106项指标,涵盖国内外 30 多个地区和城市生 态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以及20份以上文献中的指标成果。 初选指标库 路径初选指标 社会经济 (8项) 第三产业占 GDP 比例、单位 GDP 能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土地的 GDP 产

48、出率、 第三产业用地比重、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住房成套率、就业住房平衡指数、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高等教育科研用地面积 土地使用 (6项) 城市开发密度、开发强度、城市人口密度(市区)、土地混合使用比例(不 同城市街区的住宅/办公室 /服务 /工作场所的比例:住宅区)、人均建设用地 面积、高新技术园区面积比重 28 城市空间 (5项) 空间宜人性、公共空间可达性(500m以内可到达公共空间的居住区面积比例)、市 民对标志性景观的认可度、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免费开放公园数量比 重 生态、环境 (22项) 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生态用地、 人均广场面积、建成区

49、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 异质性指数、生态网络的连通度、绿色开敞空间连通度、建成区道路广场透 水面积率、地表径流增加率、单位径流COD 排放量、退化土地恢复率、产业的 环境承载力指数、水喉水达标率、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内地下水环境质 量、空间结构生态化、城市酸雨频率、市区大气质量(SO2 )、城市空气质量 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 / 年、城市水 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噪声达标率、环境噪声 达标区覆盖率、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交通 (11项) 公共设施可达性、步行系统连通度、轨道交通系统覆盖率、公交专用车道长 度比重、人均道路面积(市区)、绿色出行比例、公共交通可达性(住宅到 公交站点距离500米以内的覆盖率)、公共交通可达性(办公点到公交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