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3873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湖南农业科学院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023年度) 工程根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 序号: 奖励类别: 社会公益类 编号: 118-4007 提 名 者 工程 名称 工程名称 公布名 湖南省 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消费技术与应用 水稻“控药节肥降镉”绿色消费技术与应用 柏连阳,张玉烛,纪雄辉,方宝华,廖育林, 谢运河,王立峰,李祖任,刘洋,彭迪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神隆高科技股份 非密 定密日期 定密机构(盖章) 有害生物生态调控 作物耕作与有机农业 土壤修复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工程密级 保密期限(年)

2、学科分类 名称 1 2 3 代码 代码 代码 2106066 21037 2105060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所属国家重点开展领域 任务来 稻谷种植 农业 国家方案:其它,部委方案,省、市、自治区方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它基金 详细方案、基金的名称和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活性成分作用机理及构造优化”30971951;“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方案课题“稻区生物质的质量平安与营养强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23BAD14B17-1;农业部-财政部科技工程“农作物镉积累吸收品种挑选与选育” (湘财农指2023180号、湘财农指2023167号、湘财农指2023151号);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工程“水稻绿色消费蜂-蛙-灯集成技术示范推广”2023GB2D202322;农业构造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稻米质量平安控制技术研究”04-01-03B。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20230_0971951;44487675-9-2023FJ1002/04;44487676-7-2023FJ1002/2。 受权创造专利项 工程起止时间 24 受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11 起始: 2023年 1 月 1 日 完成: 2023年 12 月 31 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1 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提 名 者 通讯地址 联 系 人 电子邮箱 提名意见: 湖南省 长沙

4、市河西岳麓大道223号湖南科技大厦 邮政编码 周晓迅 25595741qq. 联络 传 真 410013 0731-88988875 0731-88988877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成果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内容均符合填写要求。该成果围绕南方水稻消费农药控量、化肥减施、镉污染消减等绿色消费和品质提升的战略需求,攻克水稻产地环境优化、增苗节氮、病虫草害生态防控、化肥有机替代等技术难关,构建了“提升地力调理土壤保育天敌”的产地环境绿色优化技术,研创了“前胡诱导防病蜂蛙灯控虫生物控草肥抑草”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VIP降镉提质养分控释增效增苗节氮丰产”的消费过程绿色

5、农艺技术。该成果获受权创造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23篇,局部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创造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3年该技术在湖南及周边省份累计推广2850万亩,农民节本增效51亿元,推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绿色有机基地及产品认证21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3万余人次。该技术对水稻提质增效、化肥农药减量、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产生了宏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经审阅该工程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我单位和工程其他主要完成单位都已对该工程的拟推荐情况进展了公示且无异议。 提名该工程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6、奖。 声明: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施行细那么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进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当相应责任并承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 工程简介 围绕南方水稻消费农药控量、化肥减施、镉污染消减等绿色消费和品质提升的战略需求,工程历时_年,攻克水稻产地环境优化、增苗节氮、病虫草害生态防控、化肥有机替代等技术难关,创立了集“优质-丰产-高效”、“抑草-控虫-防病”、“培土-节肥

7、减污”于一体的水稻全程绿色消费技术体系。实现化学农药“零投入”、化学肥料“高替代”和镉污染“大消减”。主要创新如下: 1、构建“提升地力调理土壤保育天敌”的产地环境绿色优化技术。选育出养分高效截获紫云英新品种,建立绿肥-稻草协同的碳氮协调提升形式;创立稻田镉污染风险高效防控的土壤调理技术,研制以活化矿物钙硅原料为主的土壤调理剂;按照区域、地块、作物三个层次,营造优势天敌繁育、扩散、避难的生物多样性产地景观生态。 2、研创“前胡诱导防病蜂蛙灯控虫生物控草肥抑草”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发现前胡香豆素通过激活抗病防卫反响诱导水稻抗稻瘟病功能,形成田间防病技术。挑选出2个适温性强、寄生率高的赤眼蜂

8、种群,创新赤眼蜂“暗光补能”繁殖和“前繁中控后保”释放新技术;基于益虫肉食、害虫植食原理,创造益害昆虫别离诱虫灯;配套稻田养蛙构建主要害虫“蜂-蛙-灯”立体防控体系。挑选龙葵等高活性化感植物、高效枯草芽孢杆菌、稗草致病弯孢菌及遮光辅料,研制出具“抑芽-控长-杀苗”的生物控草肥。 3、建立“VIP降镉提质养分控释增效增苗节氮丰产”的消费过程绿色农艺技术。率先提出水稻镉低积累品种-水分管理-钝化剂调节pH组合降镉技术,并开展成为镉污染稻田VIP (Variety- Irrigation-pH)技术形式。创立镉低积累品种鉴定方法,挑选出49个镉低积累的主推水稻品种;研发出基于土壤可变电荷特征的稻田淹

9、水及配套铁硫Eh调控降镉技术;基于土壤污染程度、pH和质地的镉污染稻田土壤pH调理技术,实现中轻度镉污染稻田稻米达标消费。利用网捕养分控释控失、氮转化抑制等技术,研制出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科学配比的超级稻多元长效肥、双季稻稳定性肥料,构建一次性基施、养分供需同步的节肥高效技术;创造了南方籼稻穗肥精准施用方法和群体调控方法,形成了水稻增苗保穗、减氮控蘖的增苗节氮技术。 该工程以产地环境优化、控虫防病抑草、VIP降镉等技术为核心,综合有机肥局部/全量替代化肥、增苗节氮与水肥高效利用技术,分层次集成了免化学品投入的有机丰产技术形式和免化学农药的绿色高产技术形式。 工程获受权创造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

10、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23篇,局部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技术创造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3年,该技术在湖南及周边省份累计推广2850万亩,农民节本增效51亿元,推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绿色有机基地及产品认证21个,培训技术人员及农民3万余人次。该技术对水稻提质增效、化肥农药减量、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产生了宏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 客观评价 1科技奖励 本工程局部成果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创造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出色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奖1项: 2023年湖南省技术创造二等奖,“降解菌和植物平安剂协

11、同治理南方稻区除草剂药害技术”,第一获奖人:柏连阳。2023年农业部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出色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奖,获奖人:柏连阳;获奖团队:“农田杂草平安高效防控”团队。2023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水稻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获奖人:张玉烛。2023年湖南省技术创造二等奖,“污染稻田土壤-水稻系统镉迁移积累的多靶向定量控制技术”,第一获奖人:纪雄辉。202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稻田减氮控磷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第一获奖人:纪雄辉。 2知识产权 本工程研究共获得受权24项国家创造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 3专家鉴定意见 2023年10月16日,湖南省科技厅邀请中国农

12、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水稻绿色消费蜂-蛙-灯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进展了鉴定。经委员会鉴定: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遵循害虫天敌食物链原理,采取了农艺、生物、物理相结合的防控技术道路,对保障粮食平安、质量与环境平安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成果总体上到达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程度。 4现场评价意见 2023年10月,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召开了该工程现场评议会,认为采用稻螟赤眼蜂、益害虫别离式杀虫灯、二化螟引诱剂和稻田养鸭等技术能有效控制稻田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在保证不减产的前提下,与常规化学防治效果相当。 2023年10月,湖南省科

13、技厅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该工程进展现场评议,验收小组对工程组的增苗节氮技术、稻螟赤眼蜂优良种群及“繁控保”释放技术、利用稻田养蛙防治稻飞虱技术给与了充分肯定,集成技术不仅有效防治了害虫,还对蜘蛛等天敌的保护作用明显,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2023年9月、10月,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工程进展现场评议,专家组4 对长沙县春华镇、果园镇、益阳赫山区笔架山乡的3个千亩示范片进展了现场考察和取样测产,一致认为水稻绿色消费蜂、蛙、灯集成技术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稻田主要害虫,到达工程示范推广的预期目的,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3年7月3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湖南省农委等单位对水稻专业缓控释肥与增苗节氮丰产配套技术集成示范工程进展现场评议,专家组对宁乡市回龙铺镇示范田现场考察和测产验收,一致认为该工程技术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建议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2023年10月14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对水稻有机消费技术与示范工程进展现场评议,专家组对浏阳市北盛镇边洲村示范基地的1400亩水稻进展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项技术体系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水稻消费化学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稻米农药残留和农田生态污染问题,有利于进步农产品质量平安,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开展。 5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