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陕西会计基础考试大纲(已修订)目录第一章总论【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一、会计的职能二、会计核算方法第三节会计根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一、会计根本假设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一、会计准则的构成二、企业会计准则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二、会计要素确实认三、会计要素的计量第二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三章会计科
2、目与账户【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二、会计科目的设置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二、账户的功能与结构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一、单式记账法二、第式记账法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五、借贷记账法卜.的试算平衡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账务处理一、所有者权益筹资业务二、负债筹资业务第三节固定资产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固定
3、资产的概念与特征二、固定资产的本钱三、固定资产的折IH四、账户设置五、账务处理第四节材料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一、材料的采购本钱二、账户设置三、账务处理第五节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一、生产费用的构成二、账户设置三、账务处理第六节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商品销售收入确实认与计量二、账户设置三、账务处理第七节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一、期间费用的构成二、账户设置三、账务处理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第六章会计凭证【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作用二、会计凭证的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种类二、原始凭证的根本内容三、原始凭证的
4、填制要求四、原始凭证的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一、记账凭证的种类二、记账凭证的根本内容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四、记账凭证的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二、会计凭证的保管第七章会计账簿【根本要求】【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与作用二、会计账簿的根本内容三、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四、会计账簿的种类币置本钱,乂称现行本钱,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市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3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本钱和预计销售券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4 .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5、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5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本钱。采用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麓计量。第二节会计等式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根本类型:(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2)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3) 一项资产增加、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
6、少的经济业务;(5)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6)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7)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8)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9)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上述九类根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根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根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增加;根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第三章会计
7、科目与账户【根本要求】1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2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3 .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4 .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5 .掌握账户的结构6 .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箍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 .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木钱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1)资产类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
8、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按负债的归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IE流动负债的科目。(3)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乂有负债性质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工程”等科目.(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5)本钱类科目,是对可归屈于产品生产本钱、劳务本钱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按本钱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反映制
9、造本钱的科目、反映劳务本钱的科目等。(6)损益类科目,是对收入、费用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程。2 .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o(1)总分类科目,乂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时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
10、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卜原则:(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二)常用会计科目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发3T所示:表37常用会计科目参照表编号名称编号名称一、资产类二、负债类1001.库存现金2001短期借款1002银行存款2201应付票据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012其他货币资金2202应付账款1101交易性金融资产2203预收账款1121应收票据2211应付职工薪酬1122应收账款2221应交税费1123预付账款2231应付利息1131应收股利2232应付股利1132应收利息224
11、1其他应付款1221其他应收款2501长期借款1231坏账准备2502应付债券1401材料采购2701长期应付款1402在途物资2711专项应付款M03原材料2801预计负债1404材料本钱差异2901递延所得税负债1405库存商品三、共同类(略)1406发出商品四、所有者权益类1407商品进销差价4001实收资本1408委托加工物资4002资本公积1471存货跌价准备4101盈余公积1501持有至到期投资4103本年利润1502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10-1利润分配编号名称编号名称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五、本钱类1511长期股权投资5001生产本钱151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5101制造
12、费用1521投资性房地产5201劳务本钱1531长期应收款5301研发支出1601固定资产六、损益类1602累计折旧6001主营业务收入160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51其他业务收入1604在建工程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5工程物资6111投资收益1606固定资产清理6301营业外收入1701无形资产6401主营业务本钱1702累计摊销6402其他业务本钱170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1711商誉6601销售费用1801长期待摊费用6602管理费用1811递延所得税资产6603财务费用1901待处理财产损溢6701资产减值损失6711营业外支出6801所得税费用一、利润形成
13、的账务处理(一)利润的形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涧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其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销生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本钱=主营业务本钱+其他业务本钱2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又称税前利润,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
14、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 .净利润“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该账户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损失;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收益。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可按投资工程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3 .“营业外收入账户“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该账户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的实现,即营业外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
15、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可按营业外收入工程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4 .“营业外支出账户“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该账户借方登记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可按支出工程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5 .“所得税费用”账户“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班用。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
16、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彳兑。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三)账务处理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结转各项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支出时,借记“本年利涧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本钱、”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本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关系到每个股东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而且还关
17、系到企业的未来开展。(一)利涧分配的顺序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以下顺序进行:1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在利润分配前,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等工程,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即: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累计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数(即累计盈利),则可进行后续分配。2 .提取法定盈余公枳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应当按照当年净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10%提取
18、法定盈余公积,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净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二)账户设置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利涧分配业务进行会计核算:1. “利润分配”账户“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余额。该
19、账户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额,包括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额等其他转入数,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木,应将“利涧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可能有余额外,其他各个明细账户均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即可供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借方余额为历年累积的未弥补亏损(即留待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该账户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
20、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2. “盈余公积”账户“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该账户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使用的盈余公积,即盈余公积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结余的盈余公积。该账户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3. “应付股利”账户“应付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账户贷方登记应付给投资者股利或利润的增加额;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或利润,即应付股利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账户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
21、核算。(三)账务处理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涧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涧”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做相反会计分录。结转前,如果“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在借方,上述结转当年所实现净利润的分录同时反映r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自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情况。因此,在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不需另行编制会计分录。2 .提取盈余公积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一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一一任意盈余公积科
22、目。3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涧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一一应付现金股利”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等科目;以股票股利转作股本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一一转作股本股利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4 .盈余公枳补亏企业发生的亏损,除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外,还可使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涧分配一一盈余公积补亏科目。5 .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
23、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借记“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一一应付现金股利”、利润分配一一转作股本股利”等科目。结转后,“利润分配”科目中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所属其他明细科目无余额。“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该科目如果出现借方余额,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第六章会计凭证【根本要求】1 .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作用2 .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3 .熟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种类4 .熟悉会计凭证的保管5 .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6 .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7 .掌握原始凭
24、证与记账凭证的审核【考试内容】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与作用(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二)会计凭证的作用会计凭证的作用主要有:(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二、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一)原始凭证原始凭证,乂称单据,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凭据。(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乂称记账凭单,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
25、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可以按照取得来源、格式、填制的手续和内容进行分类。(一)按取得的来源分类原始凭证按照取得的来源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1 .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2 .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二)按照格式分类原始凭证按照格式的不同可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1.通用凭证通用凭证是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
26、原始凭证。2 .专用凭证专用凭证是指由单位自行ErJ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三)按填制的手续和内容分类原始凭证按照填制的手续和内容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1.一次凭证一次凭证是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且仅一次有效的原始凭证。3 .累计凭证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屡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且屡次有效的原始凭证。4 .汇总凭证汇总凭证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二、原始凭证的根本内容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因经济业务和经营管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应当具备以下根本内容(也称为原始凭证要素):(1)凭证的名称;(
27、2)填制凭证的口期:(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5)接受凭证单位名称;(6)经济业务内容;(7)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一)原始凭证填制的根本要求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以卜要求:(1)记录真实;(2)内容完整;(3)F续完备;(4)书写清楚、标准;(5)连续编号;(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7)填制及时。(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不同的自制原始凭证,填制要求也有所不同。1 .一次凭证的填制一次凭证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相关业务人员一次填制完成。该凭证往往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2 .累计凭
28、证的填制累计凭证应在每次经济业务完成后,由相关人员在同一张凭证上重复填制完成.该凭证能在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地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3 .汇总凭证的填制汇总凭证应由相关人员在汇总一定时期内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后填制完成。该凭证只能将类型相同的经济业务进行汇总,不能汇总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三)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外来原始凭证应在企业同外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由外单位的相关人员填制完成。外来原始凭证一般由税务局等部门统一印制,或经税务部门批准由经营单位印制,在填制时加盖出具凭证单位公章方为有效。对于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必须用复写纸套写或打印机套打。四、原始凭证的审核为了如实反映经济
29、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和准确,会计人员必须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D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4)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5)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6)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是:(D方向相同;(2)期间一致;(3)金额相等。第四节对账与结账一、对账(一)时账的概念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
30、二)对账的内容对账一般11J以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1.账证核对账簿是根据经过审核之后的会计凭证登记的,但实际工作中仍有可能发生账证不符的情况,记账后,应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会计期末,如果发现账账不符,也可以再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1 .结账前,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对于发现的错误,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更正。2 .在本期经济业务全面入账的基础上,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3 .
31、将各损益类账户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平所有损益类账户。4 .结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转入下期。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进行试算平衡。(三)结账的方法结账方法的要点主要有:1 .对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是月末余额,即月末余额就是本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同一行内余额。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不需要再次结计余额。2 .尾数法尾数法是指对于发生的过错只查找末位数,以提高查错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借贷方金额其他位数都一致,
32、而只有末位数出现过错的情况。3 .除2法除2法是指以差数除以2米查找借账的方法。当某个借方金额借记入贷方(或相反)时,出现错账的差数表现为借误的2倍,将此差数用2去除,得出的商即是反向的金额。4 .除9法除9法是指以差数除以9来查找借账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将数字写小;(2)将数字写大;(3)邻数颠倒。二、错账更正方法(一)划线更正法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借误,而记账凭证没有借误,采用划线更正法。(二)红字更正法红字更正法,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根本要求】1 .了解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与意义2 .熟悉账务处理程序的般步骤3 .掌握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33、4 .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5 .掌握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6 .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考试内容】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概述一、账务处理程序的概念与意义账务处理程序,乂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会计凭证与账簿之间的联系方法;记账程序是指由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口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一般步骤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是:1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2
34、 .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也可以填制通用记账凭证;3 .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逐笃登记库存现金口记账和银行存款口记账;4 .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5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6 .期末,将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7 .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财务报表。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一)特点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对总分类账进行逐笔登记。(二)优缺点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
35、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三)适用范围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屐务处理程序一、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汇总记账凭证是指对段时期内同类记账凭证进行定期汇总而编制的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三种凭证有不同的编制方法。(一)汇总收款凭证的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根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进行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是在对各账户对应的贷方分类之后,进行汇总编制。总分类账根据各汇总收款凭证的合计数进行登记,分别记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户的借方,并将汇总收款凭证上各账户贷方的合计
36、数分别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的贷方。(:)汇总付款凭证的编制汇总付款凭证根据“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进行编制。汇总付款凭证是在对各账户对应的借方分类之后,进行汇总编制。总分类账根据各汇总付款凭证的合计数进行登记,分别记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并将汇总付款凭证上各账户借方的合计数分别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的借方。(三)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汇总转账凭证通常根据所设置账户的贷方进行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是在对所设置账户相刻应的借方账户分类之后,进行汇总编制。总分类账根据各汇总转账凭证的合计数进行登记,分别记入对应账户的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并将汇总转账凭证上各账户借方的合计数分别记入有关总分
37、类账户的借方。值得注意的是,在编制的过程中贷方账户必须唯一,借方账户可一个或多个,即转账凭证必须一借一贷或多借一贷。如果在一个月内某一贷方账户的转账凭证不多,可不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直接根据单个的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二、一般步骤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是:1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证的工作量较大,并且按每一贷方账户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口常分工。(三)适用范围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科目汇总表,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是企业通常定期对全部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后,按照不同的会计科目分别列示各账户
38、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的一种汇总凭证。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定期汇总出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科目汇总表可每月编制一张,按旬汇总,也可每旬汇总一次编制一张。任何格式的科目汇总表,都只反映各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不反映各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二、一般步骤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是:2 .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汇总原始凭证;3 .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一)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及其处理情
39、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但固定资产盘盈和毁损分别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该账户属于双重性质的资产类账户,下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亏数、毁损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盈数;贷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和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盘亏及毁损数。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所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在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二)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库存现金盘盈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盘盈时,应及时办理库存现金的入账手续,调整库存现金账簿记录,即按盘盈的金额借记“库
40、存现金”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盘盈的库存现金,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盘盈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需要支付或退还他人的金额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无法查明原因的金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库存现金盘亏时,应及时办理盘亏确实认手续,调整库存现金账簿记录,即按盘亏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流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对于盘亏的库存现金,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自然灾害等
41、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原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借方的金额贷记本科目。(三)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存货盘盈时,应及时办理存货入账手续,调整存货账簿的实存数。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本钱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对于盘盈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即按其入账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存货盘亏时,应按盘亏的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材料、
42、产成品、商品采用方案本钱(或售价)核算的,还应同时结转本钱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处理。对于盘亏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按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净损失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原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借方的金额贷记本科目。(四)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 .固定资产盘盈的账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盘盈的固定资产,经查明确属企业所有,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应根据盘存凭证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凭证,经有关人员签字后送交企
43、业会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卡片账,并作为前期过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盘盈的固定资产通常按其重置本钱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涉及增值税、所得税和盈余公枳的,还应按相关规定处理。2 .固定资产盘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盘亏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涉及增值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还应按相关规定处理。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按过失人及保险公司应赔偿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
44、盘亏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和过失人及保险公司赔偿后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五)结算往来款项盘存的账务处理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长期未结算的往来款项,应及时清查。对于经查明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可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则作为坏账损失冲减坏账准备。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通常应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收款项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
45、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企业对有确凿证据说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对于已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第十章财务报表【根本要求】1. 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2,熟悉财务报表编制的根本要求3 .熟悉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4 .熟悉利润表的列示要求与编制方法5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作用【考试内容】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一)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衣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组成局
46、部:(1)资产负债表;(2)利涧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附注。财务报表上述组成局部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二)财务报表的分类财务报表可以按其编报期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按其编报主体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二、财务报表编制的根本要求(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根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二)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三)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短于一年的原因以及报表数据不具可比性的事实。(四)工程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布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工程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工程具有重要性。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