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23281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资料.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附件 3: 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之三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0 年 9 月 2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监测对象、分类、组成 2 5 监测装置功能要求. 3 6 技术要求 3 7 试验项目及方法 6 8 安装、调试与验收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导线温度报警值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系统功能. 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应用分析功能. 12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数据输出接口. 14 1 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2、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的监测对象、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及 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66kV 1000kV 、直流 400kV 800kV 架空输电线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2887电子计算站场地通用规范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3、) GB 936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T 2317.2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 2317.3电力金具热循环试验方法 GB/T 2338 2002架空电力线路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高温 GB/T 2423.4 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Fc 和导则: 振动(正弦) GB/T 6587.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

4、试验 GB/T 6587.7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T 6593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11463 1989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 15844.1 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611 1996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 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7626.2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

5、26.9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YD/T 799 1996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YD/T 1028 1999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移动台部 分 YD/T 1214 2002900/1 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设备技术规范:移动台 2 DL/T 664 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741 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5092 1999110kV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JJF 11712007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 Q/GDW

6、 245 2008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5 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导线温度采集单元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 对导线、 部分接续金具的表面温度进行监测的数据测量装置,并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 系统上一级设备(状态监测装置)。 3.2 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contact 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 安装在导线上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测温传感元件与导线、金

7、具表面可接触。 3.3 非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non-contact conductor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unit 安装在杆塔或地面上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测温传感元件不与导线、金具表面直接接 触。 3.4 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conductor temperature 满足测量数字化、输出标准化、通信网络化特征,具备自检、自恢复功能,对架空输电 线路导线、部分接续金具的表面温度进行在线监测的一种测量装置。 3.5 最小启动电流minimum starting current 对采用感应取能方式供电的接

8、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保证采集单元能不依靠其他能源 而启动工作的最小导线电流。 4 监测对象、分类、组成 4.1 监测对象 a)进行动态增容、过载特性试验及大负荷区段的带电导线。 b) 容易产生热缺陷的带电导线接续部位,如耐张线夹、接续管、引流板等处。 c)重冰区进行交直流融冰的导地线。 d) 其他有在线测温需求的普通和特种导线、金具。 4.2 分类 4.2.1按测温方式分类 (1)接触式测温 采用合理的固定方式,将铂电阻、热敏电阻、光纤光栅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等温度 传感元件与导线、金具外表面充分接触,经过传感、信号处理和无线传输等,实时获取监测 点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 (2)非接触式测温

9、 采用红外等温度传感元件不与导线、金具表面直接接触的测温方法,经过传感、 信号处 理和数据传输等,实时获取监测点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 3 4.2.2按安装位置分类 (1)接触类测温 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本体安装在导线上来获取导线、金具的表面温度。 (2)非接触类测温 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本体安装在杆塔或地面上来获取导线、金具的表面温度。 4.3 组成 一般由导线温度采集单元、通信网络和状态监测装置组成,装置结构参见 “架空输电线 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附录A 导线温度报警值可参考附录A,状态监测系统中有关温度监测的功能配置可参考附录 B,应用分析功能可参考附录C。 5 监测装置功能要求 5.

10、1 数据采集要求 a) 能传感、采集导线或金具表面温度,进行相应存储,并将测量结果通过通信网络传 输到状态监测代理装置或状态监测系统; b) 具备自动采集功能,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采集导线、金具温度的功能,最小采集间 隔宜大于2 分钟,在温升过快、线路过载等情况下,具备自动判别以及加密采集的功能; c) 具备受控采集功能,能响应远程指令,按设定采集方式、自动采集时间、采集时间 间隔、采集点数启动采集; d) 同一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宜具备多路温度监测功能,监测点不低于2 个,对线上温度 采集单元,宜具备电源电压、工作温度采集功能; e) 具备网络授时功能。应能够接收状态监测代理装置或状态监测系统的对

11、时命令,每 天对时一次,对时误差应不超过5s。单元时钟24h 内走时误差应小于1s。 5.2 数据处理与判别 1)具备数据合理性检查分析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自动识别并剔除干扰数据; 2)具备对原始采集量的一次计算功能,得出能直观反映温度高低的状态量数据。 5.3 数据存储 应能存储至少30 天以上温度状态量数据; 5.4 数据输出 具备将导线 /金具温度状态量、电源电压、工作温度、报警信号、装置心跳包、应答信 息、通信连接状态(含信号强度)输出到远程和本地接口的功能。 5.5 通信接口 满足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通信接口部分要求。 5.6 硬件与软件管理 具备对装置自身工

12、作状态包括采集、存储、处理、通信等的管理与自检测功能,当判断 装置出现运行故障时,能启动相应措施恢复装置的正常运行状态。 5.7 远程更新、配置与调试 a)具备身份认证、远程更新程序的功能,具备完善的更新机制与方式; b)具备按远程指令修改采集频率、采样时间间隔、IP 地址、端口号等参数的能力; c)具备动态响应远程时间查询/设置、数据请求、重启等指令的能力; d)应能按远程指令进入远程调试模式,并输出相关调试信息。 6 技术要求 4 6.1导线温度采集单元 6.1.1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25 +45或40 +45; b) 工作温度:25 +70(工业级)或40 +85(扩展工业级) ;

13、c)相对湿度: 5RH100RH; d) 大气压力: 550hPa1060hPa。 6.1.2 外观及标记 a)外观应整洁完好,各接线端子的标记应齐全清晰,接插件接触良好; b) 应有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等标记。 6.1.3主要技术参数 6.1.3.1接触类测温 依据被测导线的类型,测量范围为下列的四种之一: a)40 +120; b)40 +180; c)40 +290; d)非常规导线温度测量范围与用户协商。 6.1.3.2非接触类测温 a)40 +290; b) 非常规导线温度测量范围与用户协商。 6.1.3.3测量精度 综合误差应小于1.0。 6.1.4基本技术要求

14、 a)应有防雨、防潮、防尘、防腐蚀措施; b)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 规定的 IP65 级要求; c)电源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应避免因电源故障对导线、杆塔造成损伤; d)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质量应小于2.5kg,体积应尽可能小,避免影响导线的 电气性能和安全性能; e)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外壳应和导线等电位; f)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经受设计导线电流(包括短路电流、雷电流)、大气 温度等环境条件的考验; g)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与导线的连接部件应与导线截面匹配; h)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与导线的连接部件应有锁紧装置,应保证在运行中不松 脱; i)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

15、单元应能承受导线的高温运行状态考验; j)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外引线应采用双屏蔽线。 6.1.5供电要求 a)对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可采用太阳能、感应取能或高能电池等方式供电; b) 对非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可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方式供电; c)对采用太阳能方式供电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蓄电池单独供电时间应不少于20 天; d) 对只采用高能电池供电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 年; e)对采用感应取能供电方式的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其最小启动电流根据带电导线长期 运行电流范围确定,应能保证长期连续供电的要求。 f) 对塔上温度监测装置,电源电压宜采用12V,外部电源输入口为

16、三针航空防水插 5 头。 6.1.6电气性能 6.1.6.1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 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熄灭电压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技 术要求。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6.2短路电流冲击性能 将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在导线上,对导线通过40kA 、 120ms,31.5kA 、 300ms ,15kA 、 2s 的模拟短路电流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无损坏,恢复正常电流 时,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6.3导线电流耐受性能 对于采用感应取能供电方式的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承受不低于单导线或分裂 导线子导线允许电流范围

17、内的电流波动而无损坏。 6.1.6.4温升性能 在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将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安装400mm2的导线上, 对导线通以800A 电流,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夹具及表面的温度应不超过导线表面温度。 6.1.6.5抗雷电冲击性能 距离被检导线温度采集单元5m,对被检导线施加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子串闪络水平的标 准雷电波各3 次,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7电磁兼容性能 6.1.7.1静电放电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 17626.2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规 定的试验等级为4 级的静电放电试验。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 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18、 6.1.7.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 17626.3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中第 5 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 元能正常工作。 6.1.7.3脉冲磁场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 17626.9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规 定的试验等级为5 级的脉冲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 工作。 6.1.7.4工频磁场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 17626.8 1998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表 1 和表 2 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

19、 级的工频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 单元能正常工作。 6.1.8气候防护性能 6.1.8.1高温性能 应能承受 GB/T 2423.2 试验 Bb 中严酷等级为: 温度 70或温度 85、持续时间16h 的高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8.2低温性能 应能承受 GB/T 2423.1 试验 Ab 中严酷等级为:温度25或40、持续时间16h 的低 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8.3交变湿热性能 应能满足 GB/T 2423.4 中高温温度为55,试验周期1 天,原地恢复2h 的试验要求。 在试验期

20、间及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 6.1.9机械性能 6.1.9.1振动性能 在非工作、非包装状态下,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通过如下严酷等级的正弦振动试验: 频率范围: 1055Hz; 峰值加速度:10m/s2; 扫频循环次数:5 次; 危险频率持续时间:10min0.5min。 试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 6.1.9.2垂直振动疲劳性能 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承受振幅A= 0.5mm、频率f25Hz50Hz、振动次数 N=1 10 7 次的垂直振动。 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 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试验后采集单元各部件应无松动, 夹头无滑移、无明显磨损,而且夹头处未

21、磨损导线。 6.1.9.3运输性能 应能承受 GB/T 6587.6 中组别为的运输试验(包括振动、自由跌落、翻滚试验)。试 验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能正常工作。 6.1.10可靠性 a)平均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MTBF )不低于25000h。 b) 年均数据缺失率应不大于1%。 6.2 状态监测装置 参见架空输电线路智能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要求。 7 试验项目及方法 表 1 列出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检验项目,包括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和现场检验。本专 项标准仅列出了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专项检验方法,有关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其他检验方法 以及状态监测装置的检验方法详见“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

22、术规范”。 7.1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各项检验宜在如下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 a)环境温度: +15 +35; b) 相对湿度: 25RH75RH; c)大气压力: 860hPa1060hPa。 7.2检验项目及方法 7.2.1结构和外观检查 a)外壳表面没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起泡、 龟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部件没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b) 各零部件及接线紧固无松动; c)标志、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铭牌上应标出产品的名称、产地、型号、 制造单位以及装置编号。 7.2.2准确度检验 a)在二级及以上计量单位进行计量校准/检定; b)参照“ J

23、JF 11712007 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中5.1 校准条件和6.6 校准方法进 行检验。基本误差的检验点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包括零点和上、下限值在内,不 得少于 5 个点。 7.2.3电气性能试验 7 7.2.3.1导线电流耐受试验 将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在导线上,处于工作状态,进行如下导线通流试验: a)将导线电流从零升流至导线允许电流,然后降流至零,重复3 次; b) 对导线通以允许电流值的电流,连续运行48 小时。 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后,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能正常工作,采集单元电气系统无损坏,试 验通过。 7.2.3.2温升试验 参照 GB/T 2317.3 试验要求和

24、试验方法进行。在环境温度为205的条件下,将接触 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在400mm 2 的导线上, 对导线通以800A 电流,测量导线表面温度、 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夹具及表面的温度。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夹具及表面的温度不超过导线表面 温度,试验通过。 表 1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检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 接触类 型式试验 非接触类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现场检验 1 结构和外观 2 准确度 3 功能 4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 5 短路电流冲击 6 导线电流耐受性能 7 温升 8 抗雷电冲击 9 静电放电抗扰度 10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11 脉冲磁场抗扰度 12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13 高温 14 低温

25、15 交变湿热 16 防护等级 17 振动 18 垂直振动疲劳 19 运输 20 可靠性试验* * 备注表示规定必须做的项目;表示规定可不做的项目;*表示根据客户要求做。 7.2.4机械性能试验 7.2.4.1垂直振动疲劳试验 参照 GB/T 2338 2002 中 7.5.1 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 a)本项试验目的是通过模拟导线微风振动,检验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耐受垂直振 动的能力和对导线的损伤; b) 试验布置参见GB/T 23382002 图 8a。将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按要求固定在 8 受张导线上,导线张力为25CUTS ,或由买方指定。试验档距不小于30m; c)振动条

26、件:振动频率f 在微风振动频域内选取,通常为25Hz50Hz,接触类导线 温度采集单元安装处导线振幅A= 0.5mm,振动次数N=1107次或由买方指定; 同时测量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夹头处的导线动弯应变值(应不大于导线动弯应 变允许值); d) 试验后检验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各部件无松动,夹头无滑移、 无明显磨损, 采 集单元夹头处未磨损导线,试验通过。 7.2.5可靠性试验 a)按 GB/T 11463 1989 中表 1 定时定数截尾试验方案1 1 的规定进行。依据可靠性 试验方案主要失效判据的规定,做出可靠性试验判决。 b) 也可以在监测系统运行或监测系统验收移交时进行统计,统计方

27、法参见 “架空输电 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附录B。 8 安装、调试与验收 8.1设备安装 8.1.1一般要求 a)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测温传感元件应避免太阳直接辐射; b) 对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保证测温传感元件与导线、金具表面充分接触; c) 对非接触类导线温度采集单元,应注意温度传感器探头的照射角度; d) 采用握抓式固定方式时,应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母,一般紧固力矩按照导线规格和螺 栓规格确定; e) 设备在运抵现场后,在安装前,应在地面进行验证性功能测试。 8.1.2现场选点原则 a)用于测量导线温度时,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监测点宜选在金具出口1 米以外的导 线上,或根据用

28、户要求布点; b)用于测量金具温度时,导线温度采集单元的监测点宜选在金具接续处,或根据用 户要求布点; c)用于提高导线输送容量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并保证气象监测仪器与测 温点处于同一现场;为确保安全,宜同时选择对部分金具接续处温度和关键点导 线弧垂进行监测。 8.2调试 观察导线、金具温度在一天中随负荷和外部气候环境的变化情况。 8.3验收 预验收后进入试运行期,期间应经过一个炎热且大负荷的夏季考核。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导线温度报警值 A.1 常用导线的温度报警值 常用导线的温度报警值见附表A1。 附表 A1导线温度报警值单位: 序号导线类型温度报警值备注 1 钢芯铝绞线70

29、(80) 2 钢芯铝合金绞线70(90) 3 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150 4 钢芯高强度耐热铝合金绞线150 5 钢芯超耐热铝合金绞线200 6 殷钢钢芯超耐热铝合金绞线210 7 殷钢钢芯特耐热铝合金绞线230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系统功能 B.1数据处理系统功能 功能配置见附表B1。 附表 B1数据处理系统功能配置表 功能 基本功能选配功能 导线金具导线金具 数据采集 监测点温度数据导线温度、金具温度 采集单元状态数据供电电压、工作温度 监测点气象数据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光辐射 数据处理 计算、统计、分析 数据合理性检查和分析 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 应用功能 导线安全状态判

30、断与评估 线路动态增容 金具热缺陷判断 系统管理 权限管理 采集单元管理 通信管理 运行状况监测采集单元、状态监测装置 系统报表 B.2计算、统计、分析功能 a)当前数据见附表B2。 附表 B2当 前 数 据 统 计 表 序号项目必备选配 1 采集时间 2 导线、金具温度 3 风速 4 风向 5 气温 6 湿度 7 光辐射 表( 续) 序号项目必备选配 8 当前载流量 11 9 当前最大允许载流量 10 采集单元工作电压 11 采集单元工作温度 12 采集单元在线状态 13 状态监测装置在线状态 b) 历史数据见附表B3。 附表 B3历 史 数 据 统 计 表 序号项目必备选配 1 日/月/年

31、最高温度 2 日/月/年最低温度 3 日/月/年平均温度 4 日/月/年最高温度发生时间 5 日/月/年最低温度发生时间 6 日/月/年温度越限统计 7 日/月/年温度越限时间 8 日/月/年温度曲线 9 日/月/年气象统计数据 1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应用分析功能 C.1导线安全状态判断和评估功能 a)通过对导线当前温度的监测,初步判断导线当前的安全运行状态。导线温度在温 度报警值以上的判为不安全;在温度报警值及以下的,应根据线路其他运行状态 参数综合判断导线运行的安全状态; b)导线温度超过温度报警值85 90宜作出越限预警; c)宜通过对导线温度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导线其他运行状

32、态参数,对导线长 期安全运行水平作出评估,给出评估报告。 C.2动态增容功能 C.2.1动态热容量计算 根据实时采集的气温、风速、风向、光辐射数据以及导线相关参数,按稳态热容方程计 算在当前气象条件下导线允许运行温度对应的动态载流量,作为调度进行线路动态增容的参 考。 稳态热容方程如下: () /() RFS IWWWR T(C.1) 式中: I 导线载流量(A) ; WR单位长度导线的辐射散热功率(W/m ) ; WF单位长度导线的对流散热功率(W/m ) ; WS单位长度导线的日照吸热功率(W/m ) ; R(T)温度为T 时导线的交流电阻(/m) 。 C.2.2导线温度预测 a)根据实时

33、采集的导线温度、气温、风速、风向、光辐射强度以及导线相关参数, 按导线暂态热容方程预测导线在给定电流下,一定时长后的温升,作为线路短时 超负荷运行的依据。 暂态热容方程如下: 21 ( ) SFR p dT I R TWWW dtmC (C.2) 式中: m 单位长度导线的质量,kg/m; Cp 导线综合热容系数,J/(kg) 。 b)计算在当前气象条件下,给定时长内导线温度不超过允许运行温度的最大线路载 流量及给定电流下导线温度不超过允许运行温度的最大安全时长,为运行调度提 供安全操作依据。 C.3金具热缺陷判断功能 C.3.1热缺陷等级 对用于测量金具温度的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应根据监测

34、结果判断金具的安全运行状 态,对存在热缺陷的,给出热缺陷等级。热缺陷等级分以下几类: a)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季度、年检修计划中消 除; 13 b)重大缺陷,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在短期内继续安全运行的缺陷。应在 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c)紧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 人身安全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C.3.2热缺陷等级初步判断方法 a)绝对温差判断法 取金具本体上监测点温度为T1,距被测金具出口1 米远处导线温度为参考温度T2,两 者之间温差 T= T1 T2,则 10 T

35、20为一般缺陷; 20 T 35为重大缺陷; T35为紧急缺陷。 b)相对温差判断法 取金具本体上监测点温度为T1,距被测金具出口1 米远处导线温度为T2,被测金具附 近环境温度为T0,相对温差为: =(T1T2)/(T1T0)*100 (C.3) 则 3580为一般缺陷;80 95为重大缺陷;95为紧急缺陷。 c)热缺陷判断 根据“ DL T 741 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接续金具温度高于导线温度10, 跳 线联板温度高于导线温度10, 即判为热缺陷。 导线温度宜取距金具出口1m 外的导线温度。 14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导线温度智能监测装置数据输出接口 序号参数名称参数代码 字 段 类 型 字段长度计量单位值域备注 1 监测装置标识SmartEquip_ID 字符17Byte 17位设备编码 2 被监测线路单元 标识 Component_ID 字符17Byte 17位设备编码 3 监测时间Timestamp 日期 4Byte/10 字 符串 世 纪 秒 ( 4 字 节 ) /yyyy-MM-dd HH:mm:ss (字符串) 4 线温 1 Line_Temperature1 数字4Byte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5 线温 2 Line_Temperature2 数字4Byte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