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17317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大期复习政治学原理 (名词解释、问答 ) 三、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 性的思想观念。 2权力: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 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 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重叠共识:重叠共识:指的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 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 5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

2、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 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 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比例代表制: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 例分配议席的制度 7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 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8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 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9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 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

3、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0利益集团: 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 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1宪政: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12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 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3政党: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14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 制约的政府。 15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

4、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 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 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 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16政治共识: 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 的认识与看法。 17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 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18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 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9选举: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 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

5、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20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 政治治理过程中, 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 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 控制、 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 立法监督、 行政监督、 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21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 社团、 舆论机构等) 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 建议、检举、 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22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

6、入。 23政治: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 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四、简答题 1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22我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特点?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 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 合研究。 (2)就研

7、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 为“伦理政治学”。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 论观点如礼治和德治等。 3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 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 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

8、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4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类劳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谁占有 生产资料, 谁就可以获得支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 的主体。 (2)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 的力量。掌握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物质财富,也就具备了对他人的支配能力。 (3)暴力。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暴力具有 直接强制力。 (4)其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 文化传统、有利

9、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等。 55统治模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政治色彩浓厚;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4)治理方法单一。 6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77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

10、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8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决策的议员和行政官员进行说服工 作。 (2)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和顾问,从 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3)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不定期地 举行社交活动。 (4)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款、协助选民 登记、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或连任。 (5)主导舆论

11、: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 (6)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规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包括合法的方 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 99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 政府”; (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 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 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10 10政治参

12、与的特征是什么?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 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 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11 11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暴力方式(武力)。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 (2)压力方式(操纵)。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 定的强制形势, 由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

13、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 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 (3)命令方式(权威)。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 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4)规范方式(契约)。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 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 (5)说服方式(灌输)。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 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 (6)奖酬方式(激励)。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 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动。 (7)处罚方式

14、(遏制)。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 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12 12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 “间接民主” 或“代议制民主” 取代“直接民主” 或“参与制民主” ;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3 13政治选举具有哪些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

15、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 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 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 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14 14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 改革进程;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 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4)政治改革从

16、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 则为限度。 15 15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 信仰, 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 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 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16 16为什么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1)现代化过程中

17、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 定因素 17 17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 (2)学校,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 (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 重要途径。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

18、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 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 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 的传播作用。 (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 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18 18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 (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此外,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 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

19、价一个人; (3)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19 19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 络;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 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20 2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4)全球

20、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 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 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 合在一起, 无论是中国的 “天” 还是西方的 “上帝” ,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 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不科学的;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

21、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 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 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法家。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 理性特点, 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 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 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2试述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答:( 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

22、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 第一个层次: 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必须优化权利的内容和结构,建立和健全与权 力结构相平衡的权利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权利救济的机制,提高公民的普遍权利意识。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 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舆论监督对权力主体是一 种无形然而有效的约束。通过组织的建立和新闻媒介的作用,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作 用获得了强有力的物质载体支持,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张力。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

23、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 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各个权力机关之间 的彼此警惕、 相互牵制并不是出自道德上的良知,而是出自主动履行监督职责、竞相满足公 民期望从而存续自我权力的动机,恰恰是这一点给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权力监督制约注入了 永续不绝的动力源泉。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 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 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 理论依

24、据, 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 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不一致的时候, 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 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能够有效防止“公 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 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

25、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 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 4试述政治权力的特性。 答: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 带有一定的权威性。政治权力的权威性表现在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威性上。政治权力的权威性 还表现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行为的权威性上。由于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反映的是公共意 志,受到民意、法律、组织、暴力等支持,所以,其权力行为具有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

26、。 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 政 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 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 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 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 腐化”;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和妥协 往往是在权力资源和

27、能力不足的时候才有必要和可能。掌握权力的人, 一般也不希望其他权 力介入而发生影响;所以,专权既是某些政治领袖个性的结果,也是权力的特性使然。 5试述国家构建的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和归属的问题。 (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 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国 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 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 (2)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

28、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 得权力, 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 总是服务于人民; (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 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 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 则规定公民 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6试述国家构建的法治原则。 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

29、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 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 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1)宪法 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 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 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个 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 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 3)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 人的权利和自由;(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

30、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 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否则,不具有合法性。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 使, 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不是临时的意志来进行; (5)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 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 7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 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 桥梁。 政

31、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 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 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 准备、 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 英的实际政治能力。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 实现社会化的机构。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在获得政权以后,政 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 直接参

32、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 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8试述民主的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 (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 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 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 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 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 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

33、地 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9试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 是人类个体, 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 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 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

34、 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 “法律下 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 研究, 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 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 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 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 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 (6)同意原

35、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自由主义 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 而形成的。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 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 10试述政府的特性 (1) 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 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 于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的。 (2) 公共性。政府也是公共权力机关,必须以形式上的中

36、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 现,它属于“公共部门”,因此,它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政府的公共性主要体现 在:政府是公共组织和公共部门;政府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政府只能代表和追求公共利益, 并向公众负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3)权威性。政府是一种公共权威。政府的权威性表现在:政府通过其严密的组织、严格 的法律和法令以及暴力等一系列手段,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维护公共秩序。 公民 和社会组织有义务服从政府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决策决议、 公共管理,否则,将依法受到 制裁。 (4)有机组织性。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 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 (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 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 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