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18920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33 大小:1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原书第2版).html.pdf(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推荐序 第一眼看到玛丽莲布鲁尔所写的我们,你们,他们:群际关系心理学揭秘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在1895年 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这本经典名著中,勒庞系统地分析了群体的心理特点与行为表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 条可供选择的思路,这就是把个体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去考虑,强调社会对人的影响,当代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SSP)。 与勒庞的思路不同,布鲁尔则继承了科学心理学对群体问题的理解,以行为实验为基础,探讨了人类基本的社会认知、情绪、动机和比较过程 等对群际行为的影响

2、。布鲁尔以自我和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理论和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种思路不仅仅代 表了当代社会心理学中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简称PSP),而且反映了两种取向的整合。也就 是说,对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关注不应该受限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而应该以问题本身为核心,探讨从多维度去分析问题的本质以及解决问题的 途径。 这本书有两个主要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分析问题的界限清楚明确,全书都是紧密围绕着群际行为这一主线。第1章阐述了群际关系的基本概 念,限定了群际心理的范畴。第2章从人类的本能需要出发,探讨了群体认同的结果以及

3、表现,并从分类、动机、心理动力、社会认知和社会 生物学等多视角分析了团体认同理论的基础。第3章探讨的是群际歧视的问题,作者用图式、集群归因错误、权力与地位差异以及外群体偏好 等概念解释了在群际中的歧视现象。第4章则以内群体偏见为基础,分析了群际情绪与攻击行为。第5章用一些经典的实验展现了群际接触对 合作与竞争的作用。最后第6章则从国际冲突的视角解释了战争产生的心理机制。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只讲理论,也没有 只罗列现象,而是把群际理论和现代社会所遇到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这些理论对人类应对新的社会问题有所帮助。正如作者在 前言中所谈到的,如何在保持群体凝聚力的同时减少对

4、外群体的偏见,希望这些问题能引发大家的思考。 看这本书的时候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上大国之间的博弈会不会引发新的灾难?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考虑的问题。看看 这本书,你就会知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我们永远都是对的。所以通过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接触,让我们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同样的一个问 题,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狭隘!这就是心理学所谓的观点采摘,用英文讲就是Perspective-Taking,你的观点取决于你看问题的 角度。我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中悟出这样的道理。 侯玉波 2015年8月5号于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前言 当初,我和诺曼米勒在撰写这本书的第1版时,群际关系心理学刚刚从被

5、社会科学相对忽视的境况中重新兴起。20世纪6070年代,“冷 战”致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上,而关于地域、宗教、种族等的其他冲突仿佛已经销声匿迹,它们要么被忽视,要么 被视为已经得到基本解决。这种乐观的假象一直到1990年才彻底破灭。苏联解体及随之涌现的全球性种族冲突带给了人们一个警示:族群内 忠诚及族群间的敌对现象从未远离人类,它们只是被覆盖在薄冰之下,随时都能破冰而出。媒体也开始频频谈论貌似无处不在的“新种族主 义”,随着人们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社会心理学框架下的群际关系理论和研究便逐渐在欧美地区全面复苏并蓬勃发展起来。 我们在第1版中尽量多地抓住这一领域中出现

6、的新研究和新成果。当时的很多理论和研究的焦点并未直接放在群际关系上,但由于社会心理学 研究的宗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探索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还是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关于认知、群体间的知觉、行为、态度的 驱动力等。所以,在当时,本书的目标就是把颇具贡献的相关研究从浩如烟海的心理学研究中筛选出来,以飨读者。 当下,群际关系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科专家以及非专业人群的兴趣和热情。再加上世界上各种群体间的冲突以多种形式在不断上 演,如国家民族间冲突、同种族中的异组织冲突、国内民族及宗教冲突,还有极端组织操控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可以 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楚:群

7、体标签在人类行为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涉及基于群体内利益的自发性英雄行为,还有针对某外 群体的恐怖暴行。社会心理学家在探索这些现象时,从原则上来说,焦点已经直接指向群际关系。因此,重新修订此书便成了当务之急。虽然 大部分的框架和基本原则是保持不变的,但是,更多的新研究和新观点却被纳入了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社会心理学研究群际关系学的套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内群体及外群体之间的区别(内群体:个体所隶属的群体;外群体:内群体之 外的其他群体)很显然,这种倾向性是全球性的,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习惯将人群分成“我们”和“他们”。那么,关于本书,我仍然沿袭第1 版的做法,将内群体-外群体的关系分解为3

8、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组成成分。然后,在开篇第1章介绍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第2章则 讨论内群体中的个体依恋和忠诚背后的心理需求和动机。第3章着重介绍一些关于内外群体比较的研究,关于引发内群体偏向与外群体歧视的 原因的研究。接下来第4章讨论人们对外群体的情绪和态度。在最后两章,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减少群际偏见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第5章),以 及解读群际冲突和战争(第6章)。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不仅希望这些探讨内外群体差异成因及结果的研究能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群际关系能够如此扑朔迷离,而且还希望 它们引发大家的思考:如何在保持群体内凝聚力和忠诚度的同时尽量减少和抑制群际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因素。 第

9、1章 从基本的心理过程到群际行为 关键词: 社会分类 归因(归属) 反应(情感) 社会比较 社会动机 人类是以社会群体的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各类风格迥异的群体之中,小到近 在咫尺的家庭、朋友圈,大到性别、宗教、国家等社会性群体。因此,我们与他人进行的大量互动是发生在某种群体架构下的, 在这里,我们不单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而且还作为各自社会群体的代表而存在。本书的目标就是梳理以下知识:我们的社会行 为是如何被群体环境所影响的? 在所有的心理学分支中,社会心理学是唯一需要在个体、人际、群体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解析的学科。许多基于社会心理学 理论的概念和观点看起

10、来都蕴含上述三个层次。例如,“社会认知”这个概念的内涵既包括个体对自身及他人的认知加工,也包 括影响人际交往的个体知觉,还包括个体对社会群体的认知表征。“社会动机”这个概念不仅仅意味着个体成就及个体自我评价 提升,它还有人际吸引和人际合作的内容,以及组织忠诚和群体内地位。本书的目标是描述个体、人际及群体层面的认知和动机 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形成合力以影响群际行为。本章为后面的章节做了一些铺垫:呈现一些必要的概念性的东西,表达了作者对 基于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的一般性看法。 什么是群际关系 群际关系的研究是社会关系研究的一部分,它关心的是当社会类型差异存在或者突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将会发生什么?在社

11、 会心理学的通常领域中,这一主题的覆盖面最广,同时也最复杂。实际上,为了解读群际关系,我们需要的研究涉及社会心理的 方方面面,如个体知觉、社会态度、社会攻击、自我评价、社会比较、公平、合作与竞争,及从众现象和社会服从。在针对这些 主题的研究中,我们能发现大量关于群际知觉、群际行为的认知和动机基础。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对群际关系的研究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它涉及特别的、更基础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在一种特定情 境下的应用,该种情境即多个团体。所以,在这些更基础的领域所发展出来的知识和准则需要应用在与群际关系相关的范围。同 时,科学追求精细分析,这便意味着复杂的行为需要分解成为很多清晰的概念模块。因

12、此,正如前文所述,本章将要澄清和确立 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关键历程。然后,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更细致地对它们进行讨论、检验,尤其会重点关注它们在群际环境中 的应用。 群际情境的定义 那么,首先让我们做一些预习工作吧。到底什么才算是“群际情境”呢?对社会心理学家而言,谢利夫对群际情境定义尤为 经典(1966a,12):只要个体作为带着本群体的标签与其他群体或其他群体成员进行了互动,不管这种互动发生在整个群体之 间的还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群际行为就已经发生。 这个定义的言下之意是群际关系可以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二元水平),也可以是两个群体之间的整体互动(群际水 平)。如,有一名白人男子琼斯,他是一家公

13、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还有黑人男子史密斯,他是一名求职者;当琼斯在对史密斯 进行面试时,他们两人之间发生的互动是二元水平的、人际层次的。尽管如此,这中间还是有群际关系的痕迹,因为两位主角的 种族类别明显不同,种族类别也非常容易对他们之间的互动造成影响。在种族间互动中,强势种族成员感受到的不安和窘迫更多 (Henley,1977;Ickes,1984),他们表现出更多回避性的非言语行为,如眼神交流更少,以及出现诸如口误等其他焦虑行 为(Crosby et al.,1980)。而同时,弱势种族成员则容易对强势种族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Crocker & Major,1989; Feagin,1992)

14、,并对其抱有成见(Croker et al.,1991),且言语交流较少(Berg&Wright-Buckley,1988)。 当作为人力资源部职员的琼斯将史密斯先生的简历挑选出来并邀请他来面试时,此时的群际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呈现,并非实质性行 为。因为,到此为止,琼斯和史密斯两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互动。琼斯对于种族类型、对于非裔美国人的信念(旧有观念)和情感,会干扰到 他对史密斯的品质以及工作能力的评价(Jussim et al.,1987),会影响到他对史密斯简历上的优点和缺点的归因和解释 (Hewstone,1990),以及他对史密斯未来行为的预测(Jackson et al.,19

15、93)。 这种象征性呈现与实质互动之间的区别也同样存在于其他拥有不同群体类型人员的群际情境中。如,一个16人的学校董事 会在讨论如何分配各校区的经费时,可能就会把他们自己分成不同的派系。董事会成员身上所带有的不同民族或种族标签会使得 他们的行为带有不同的群体色彩,在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涉时,他们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种族利益代言。又如,当3个男人所组 成的人事执行委员会在商议休假政策时,女人这个群体类型就缺位了。无论如何,女人作为一个群体类型符号是很扎眼的,因为 现在的媒介都关注女职员对于休产假的潜在需求。最后,有些群体里的成员数量太多了,不可能同时让每个成员都参与互动,在 这样的情形下,就有必要选

16、一个人来代表群体参与互动。例如,两个互相冲突的国家的领导人坐到一起商议解决争端的办法。虽 然这种互动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是二元的,但这两个人是整个群体类型的象征。 所以,群际情境既包括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两个群体之间的整体互动在这里,群体成员可能都会实际参与,也 可能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参与。 群际心理研究关注哪些行为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一个群体或者群体成员,都有可能接收到两种行为反馈: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虽然积极行为和消 极行为都是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主题,但群际关系通常都充满了紧张、冲突和对抗。实际上,关于群际关系的研究基本上等同于 对群际冲突的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群际行为中最典型的

17、例子经常是由暴力行为组成的,如帮派火拼、战争致死等。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大部 分的暴力、攻击和侵略性事例发生在群体内部,而非群体之间。但是,群际之间的侵犯更具有新闻价值,可能是因为它们容易升 级成更大规模的暴力事件。而且,实际上有研究证据表明,相比较一般的人际侵犯而言,群际侵犯给人的印象更加暴力和严重 (Otten et al.,1995)。虽然说,在现实世界中,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敌对是群际关系中最受人关注的话题,但社会心理学家对 群际行为的研究逻辑则更加独到和精妙,他们的切入点是一些能够体现群体成员带着本群体标签与他人交往时行为倾向差异性的 反馈。一般来讲,相比较群体之间的人际互动,群体内部的

18、人际互动所产生的情感、信念以及行为会倾向于更加积极。我们在后 面的章节中会提到,这不单是因为个体对待群体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更加消极,而且是因为像助人、合作这些亲社会行为在群体 内部成员之间更容易得到普及,而在群体之间的互动中则容易被抑制。理解群际环境对人类的基本知觉、情绪和动机的影响机 制,是探索群际关系研究中逻辑方法的必要条件。 群际关系研究的基础 现在,我们来讨论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群际关系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元素或者基础成分,这些基本元素源自对社会认知、社会 情绪、社会比较以及社会动机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一一呈现这些内容。 社会认知:类别化 也许,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就是分类将客

19、观事物或者事件进行归类使得人类能够高效且自动化地处理扑面而来的 各种信息。类别化是人类心理运作过程中自然而然会出现的结果,也是群际关系研究的基础,因为群际关系研究将群体的类别标 签放在第一位。 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奥尔波特(Allport,1954)指出类别化有5个重要特点: 形成了方便我们日常判断的大型种类或组块。 类别化过程是一个尽最大可能融合成组块的过程。 类别能让我们快速识别相关事物。 类别集所有相同观念、相同情绪风格之大成,同类事物能激发人们相同的感受。 类别是理性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被归类事物之间特征既有差异的基础上的。 奥尔波特所提出的这些特点不但适应于社会类别化,也适应于非社会

20、类别化。但社会类别的特点是不涉及社会领域之外的事 物和事件分类。个体本身就是社会类别的成员,因此,将一个人按照类别归进不同的群体时,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内群体(个体 所属的群体)及外群体(所属群体之外的群体)。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奥尔波特感觉社会分类会比其他领域的分类要更加非理 性,所以我们对于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信念和判断并非是基于实际的群体差异而产生的。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将自然类别(如动物、植物)和社会类别(如政党、种族)做了区分。自然类别的分类基础是某些原生特 征,这让人们感觉同一类别的事物是很相似的,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原生特征(Medin,1989)。而有一些社会类别,最终却 被“自然化”了

21、,常被视为“自然类别”,因为它们呈现出和自然类别相似的原生特征(Rothbart&Taylor,1992; Haslam&Rothschild,2000),例如种族。 大多数的研究者假定这种将某些社会类别等同于自然类别的倾向是因为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却提出证据声称人 类具有得天独厚的认知技能(Cheng&Wellman,1991),而且婴幼儿对某些类别的信息和任务具有先天倾向性 (Gelman,1988;Gelman&Wellman,1991)。他们认为,正因为人类先天就有这种特殊领域的倾向和认知技能,所以在社 会分类时也会体现出这种“特殊领域性”。种族、政党这些社会类别之所以跟自然

22、类别看起来很相似,不是因为文化熏染的原 因,而是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婴儿先天就具有类别化的倾向性(Hirchfield,1988)。姑且不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些具有一 些生物性属性的社会类别,如基于性别和种族遗传的社会类别,在群际关系的研究领域总能占据一席之地。 1.类别强化 关于类别化过程的特征,还有一点是奥尔波特没有提到的,而这种特征对于人们认识群际知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特征 是:虽然类别最初是在客观事件之间实际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但类别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夸大属于不同类别的个体之间的差 异。这种“类别强化”是不断同化和异化所带来的结果,人们在这一个过程中赋予同一类别事物的相似点(同化)

23、以及不同类别 事物的差异点(异化)远比实际情况要更多(Campell,1956;Tajfel,1969)。结果就加剧了人们对同一类别的事物之间产生 的相似感及对不同类别的事物之间产生的相异感。 泰菲尔(Tajfel)和怀克斯(Wikes)(1963)的一项判断实验为类别加强现象提供了具体的实证支持。实验呈现的刺激物 是8条长短不一的线段,长度范围在16.222.9cm。实验将向被试呈现8条线段,每次1条,顺序随机。要求所有的被试评估所呈 现的线段长度。在这里被试将被分成两个组,对其中一个组的被试所呈现的线段没有任何标记(无标签组);而对于另一组被 试,所呈现的8条线段中,有4条较短的线段被标上

24、字母“A”,而另4条较长的线段被标上字母“B”(有标签组)。结果,相比 较无标记组,有标签组在评估时,更多地夸大了标有“A”的线段与标有“B”的线段之间的差异,这种效果在比较两种类别(A 或B)的边界值时更显著,如在比较“A”标签线段中最长的那一条与“B”标签线段中最短一条时,所感知的长度差异比实际差 异要更加夸大。所以,结论就是感知加强了类别差异。相似的效应也体现在判断男女身高的情境中(Biernat et al.,1991)。 一般来讲,男人的平均身高要高于女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真实的男女身高时,这种身高差异常常被夸大。 同理,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会被认为态度是相似的,跟非本群体

25、成员则有泾渭之别,哪怕这个群体只是随机产生的 (Wilder,1981)。一般来说,类别标签越突出,类别之间的差异性越显著,我们就越难注意到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我 们就越能将群体看成单一、同质的集体。类别化一旦定型,我们对信息的加工便会产生偏差,我们选择性地加强类别之间的差异 性,而较少关注分属不同类别的个体之间的相同之处(Krueger et al.,1989)。这种现象目前已经被广泛地视作社会成见与偏 见的心理学基础(Tajfel,1969;Hamilton&Trolier,1986;Wilder,1986a;Hewstone et al.,1991)。 2.类别显著性 在社会领域,最

26、基本的差异就是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的差异。正如我们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即将看到,这种内群体-外群体的 差别是群际关系心理学理论的基本组成元素。因此,为了探讨群际行为的动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造成这种重要的内群体-外群 体差异的社会化类别基础为何物。 就如上文所述,任何特殊的社会类别关联度和显著性都有其特别的社会背景。某些类别标签在某种情境下很有意义(如,在 一次学术会议上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区别),而在另外一些情境下却毫无意义(如,在为某权贵要人准备的社会接待场合)。 布鲁纳(1957)认为:类别化处理的运用与否,一方面取决于人们期待看到什么,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中刺激物或者事件本身 的天性。具体来说,

27、布鲁纳表示类别差异的显著性(类别之间差异是否明显)是由类别的可用性(对感知者而言,就是类别化的 频次和重要性)和匹配度(类别规格和现实刺激之间的匹配度)之间的作用所决定的。 通过在社会群体类别化中应用布鲁纳的理论模型,奥克斯(Oakes)和他的同事(1991,1994)提出社会类别的“匹配 度”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比较匹配度,即特定背景下类别内个体差异低于类别间个体差异的程度,第二个含义是 标准匹配度,即特定人群与预期的类别差异之间的匹配程度。比如说:在一个三男三女的6人团体中,性别可能就是一个可用性 和显著性都很高的类别符号。在大多数情况下,相比较异性之间,同性之间在生理特征、外

28、表以及穿着上要更相似一些。但是, 如果我们这6位成员都是短头发,都穿着牛仔裤和棉质衬衣,且都在谈论足球,那性别就不会成为一个显著性很高的类别标签, 因为无论是比较匹配度(类别之间的差异)还是标准匹配度(与预期的性别差异的匹配度)都不高。 范克尼彭贝格(van Knippenberg)等人(1994)的一项实验研究证实了标准匹配度在判断特定类别差异是否显著的重要 性。被试被要求观看男女师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录像(小组里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教师又有学生)。随后再对被试进行录像内 容的记忆测试,结果显示,当谈论的话题跟性别相关时(如,支持女性的价值偏向)时,基于性别的类别化要比谈论其他无关话 题时候(

29、如,如何防止福利诈骗)程度更深,尤其是当录像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表现跟人们的性别期待保持一致时。 3.自动类别化 虽然说,情境因素经常能够决定类别差异是否显著,也经常对特定的社会互动起作用。但是有一些类别差异却如此熟悉,频 频出现,以至于无论是否有相关线索出现,它们都能自动凸显出来(Bargh,1989;Devine,1989)。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时 间测量,相关研究显示,当被试一开始看到所呈现的照片和视频时,(他们)基于性别、年龄、种族的分类行为在数毫秒之内就 完成了(如Zarate&Smith,1990;Hewstone et al.,1991;Kawakami&Dovidio,2001)。而

30、且,这种分类行为伴随着相 关评价和效应的自动化产生,常常是无意识的。因此,这一自动类别化评估技术可用于鉴别内隐态度对特定社会团体成员 的积极或消极的反应,因为当事人在要求表明外显态度时,他们常常毫无态度或者拒绝反馈(Dovidio et al.,2001)。大量使 用了这一技术的实验已经证实,指向群体内的文字或图像会自动激活个体的积极情感,而相反,指向群体外的文字或图像激发的 积极情感较少,或者会激发更多的消极情感(如Perdue et al.,1990;Fazio et al.,1995;Greenwald et al.,1998)。 可用性很高的类别也会影响我们对模糊情境的处理。1957年

31、,J.W.Bagby招募了一些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师生观看立体镜 头,这是一种能同时向左右眼呈现不同图像的设备。在实验中,向被试的一只眼睛呈现棒球选手的照片,而向另一只眼睛呈现斗 牛士的照片。当要求被试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时,绝大部分的美国人描述了棒球选手,而绝大部分的墨西哥人描述的是斗牛 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接收到的视觉刺激相同,为何“看到”的却不一样?Bagby给出了如下解释: 知觉的差异来源于过去经验和目标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来源于家庭、学校以及各种带有类别标签的群体的影响。 (Bagby,1957:334) 很多研究(包括上述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身份影响了我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记

32、忆和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过滤器,我 们正是通过这个过滤器对新的体验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个生长于墨西哥的人当然比一个生长在美国的人拥有更多关于“斗 牛”的经验,记忆中关于“斗牛”的内容也相对更多(通过现场观看斗牛,以及电视、书本、雕塑及其他各种艺术载体接触 到“斗牛”)。所以,当他们遇到两个同时出现并相互混淆的刺激时,记忆中那些占数量优势的信息会使得模糊情境的解释朝着 个体熟悉的方向进行。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东西。 4.跨类别化 许多关于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基于仅有一种“内群体-外群体”类别差异显著的情境假设的,但是实际上,在多元 化社会中,个体同时具有多种社会类别属性。

33、在同一情境下,同一个人身上可能带有性别、种族、政党、宗教、职业等多种身份 标签。随便找两个人,他们有可能在某些类别标签上是属于同一类人,而在另一些类别标签上却分属不同的群体。当情境中出现 两种及以上的类别差异时,如何描述内群体-外群体差异将是一件颇为扑朔迷离的事情。 当某情境中有多种社会类别标签很显著时,个体成员只在某一种类别标签上属于同一类人,在其他类别标签则分属不同的群 体。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跨类别化”(Deschamps&Doise,1978;Hewstone et al.,1993)。在“跨类别化”情境下,有一 个有趣的问题是:当存在多种类别标签时,内群体-外群体间差异将会如何? 跨类

34、别化的一种效应是可能会稀释内群体-外群体间的差异,消除“类别强化”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内群体与外群体之间 的差异会降低或消除,分属不同类别的人给他人带来的知觉会基本一致。这种消除效应在Deschamp和Doise(1978)以及 Vanbeselaere(1987)的实验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多类别标签的差异会叠加。以两种类别标签为例,两个人可能在其中一个类别标签上属于同类(如都是 男人),而另一个标签上却不属于同类(如一个白领、一个蓝领),这样,可以说两人之间的差异体现为群体内差异。或者,两 人在两标签上都分属异类(如一个人是女白领,另一个是男蓝领),此时两种类别标签差异效应

35、会出现叠加,而通常某一类差异 会占优势和支配地位(如人们既注意到性别差异,也注意到了职业差异,但性别差异更引人注意)。这种叠加效应在一系列混杂 性别、种族、宗教类别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Brewer et al.,1987;Hagendoorn&Henke,1991;Hewstone et al.,1993)。 最后一种情况是,不论是在哪种类别维度上,任何形式的内群体-外群体间差异会变得特别令人敏感。有时候,我们会非常 关注任何能够体现自己和他人共同点的信息,而有时候,我们却会非常关注那些体现自己和他人差异的信息。如果人们找寻的是 共同点,内群体成员(自己人)就会是主要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

36、双重外群体”(在两个标签上有不同点)才会被认为 是“外群体”(Brown&Turner,1979)。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情境中不同点的线索更显著时,人们就会对那些能够区别 自己和他人的类别标签非常敏感。在这种情形下,任何种类外群体差异都会占优势,那么只有“双重内群体”(必须在两个标签 上有相同点)才会被认为是“内群体”(Schofield&Sagar,1977;Eurich-Fulcer&Schofield,1995)。在后续的章节中,我 们会讨论群际情境中何种条件下人们会对内群体或外群体类别化特别敏感。 社会认知:归因 社会认知研究领域有一个基本共识:处在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情境下令人感到不愉

37、快。于是人们便积极为事件和经历寻找合理 的解释,进而探索影响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委,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对事件发生作用(包括情绪上和行为上)。归因理论便是社会认 知研究的一个分支,探讨人们如何理解社会事件动因以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对因果归因理论和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弗里茨(Fritz)和海徳(Heider),他们试图解释一个未经训练的观察者或一个“朴 素心理学家”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人们的行为过程的(Heider,1954,1958)。海德的一些关键性观念对后续的归因过程理论及 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海德强调一个朴素的观察者并不会客观地摄取外在信息。那么,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起重要作用的

38、并非他人的行为本 身,而是观察者自己的主观情绪性解读。这样,观察者的情绪与他人行为便发生了互动,同样,还有观察者对他人所持的信念和 看法,也会影响观察者对他人行为的解释。 海德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阐述了个体和环境如何成为特定行为的潜在动因。当我们试图解释行为发生的动机时,我们或者将 其归因于个体内在因素,或者将其归因为外在的环境因素。海德注意到,人们在判断某行为的动机时,经常会忽视或者低估情境 的决定性作用,而过分强调个体的内在动因。 谈及这一偏差时,海德用了一个短语进行概括:“行为吞噬场域”,其含义是在个体所处的环境(场域)中,情境对个体造 成的大量影响由于人们过于关注行为本身及其内在动因而行

39、为被掩盖和忽视。在观察者的眼里,行为是不可能脱离个体而单独存 在的,所以,很容易就会自动地将行为视作为个体性格和特质的产物。这种用个体的个性、人格或特质来解释行为,从而低估情 境作用的现象被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Ross,1977)。 关于行为动因的解释,除了可以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还有其他的分类维度。稳定性就是其中一个维度。例如,能力和努力 都是内在因素,但能力一般被视为个体稳定的内在特质,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多寡则是因情境而异的。归因的“内在性”指的是 动因为个体内在特质还是外在情境,而归因的“稳定性”则取决于它本身的临时性。一个稳定的动因就意味着一贯的品质、跨时 间的恒定性,与之相对的是

40、可变性、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第三个行为的归因维度是“可控性”,指个体能够凭借意志或企图对动机进行支配的程度。作为一种内在的稳定归因,“能 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错解释,但是能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当事人不能控制的。相反,“努力”这一因素不具有稳定性,但 是它却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可控不稳定。可控性与行为的主观责任有关,决定了个体对消极行为是进行辩解还是谅解 (Weiner et al.,1987)。辩解承认个体对行为的责任,但它忽视了对行为的负面评估。而谅解刚好相反,它承认行为是糟糕 的,道德上是有错误的,但是它弱化或者否定了个体对行为的责任。 内在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这三个维度便构成社会归因

41、理论的基本元素(Weiner,1985,1986)。更重要的是,它们影响着 我们如何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回应。当我们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内在、稳定且可控归因时,我们的反馈跟对他人做外在、不稳定、不 可控归因时是大不一样的。举例来说,如果在排队时,你前面那个人突然踩到了你的脚,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件可控的敌意行为, 你可能会非常愤怒(甚至实施报复行为),但是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因为拥挤而引发的一件不可控事故,那你的反应可能会截然 不同。在暴力行为的事例中,谅解可能比辩解更能减缓冲突升级。 既然归因对我们如何对待他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而归因又是如此主观,那么,认识和理解归因过程就是解读群际行为的一 把钥匙。因为

42、,正如众多研究结果揭示的那样,我们的行为受群体成员的影响。 归因偏差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内在/外在维度上存在的基本归因错误。研究显示基本归因错误还有其他类型。即便,总的趋势是用 个体归因的方式来解释事件,但当解释他人行为时,这种趋势更强烈。特别是在出现消极行为或结果时,我们更倾向于将我们自 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即外在因素。而当出现积极行为或结果时,我们便倾向于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在因素,这种归因偏差叫作 自利归因偏差。 自利归因偏差也表现在群际归因上。人们通常对内群体的积极结果做内在稳定的归因,而对于内群体的消极结果做外在不稳 定归因。与此相对的是,将外群体的积极结果解释为环境因素,即做外在不

43、稳定归因;而对外群体的消极结果做内在稳定归因。 佩蒂格鲁(Pettigrew,1979)将这种群际归因现象命名为“终极归因错误”。这种特定的归因偏差既能提升内群体的积极形 象,又可保护内群体免受消极事件的负面影响(Hewstone,1990;Weber,1994)。 其中“提升”在维持团队凝聚力及忠诚度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见第2章),而“保护”则有助于启动并维持群际对抗,关 于这一点,第6章会讨论。相比较将同样的事情归因为暂时的情境因素,当我们将消极事件归因为邪恶或者有侵略性的意图时, 出现报复性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Bentancourt&Blair,1992)。相比较外群体成员的暴力或者

44、敌对行为,内群体成员表 现出来的相同行为更倾向于被归因为情境因素(Hewstone,1990;Weber,1994)。在所有能够解释我们行为的外在情境因 素中,有一项是其他群体的行为。我们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对他人挑衅进行回应而已。而相反地,我们更倾向于将外群体的消极行 为视作由内在因素、性格因素决定的,而否认情境因素;实际上有一部分是由于其他群体(我们)导致的。总之,我们认为本群 体的(暴力)行为只是被动地受环境或者外群体影响,而其他群体的(暴力)行为则源于他们自身的性格或者侵略意图。这样, 群际归因偏差将会使冲突持续下去,因为冲突双方都认为冲突不断是有理有据的。 社会情绪:情感与认知 因果归因

45、,它能决定人们对情境及事件的互动方式,并且将我们的认知经验方式和情感互动方式清晰地紧密相连。有人将情 绪这个词定义为某种拥有确切因由和目标的特定情感(Wilder&Simon,2001)。比较起来,“心情”不能精准地区分情感的 积极或消极状态。而“情绪”则有很高的类别性和精准度(如,喜悦、同情、愤怒、内疚的意义各不相同)。从这种定义来看, 情绪拥有认知和情感两种唤起因素。其中认知因素表现为:评估客观事件对个体的目标和价值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效果 (Smith&Lazarus,1990)。理查德拉撒洛(Richard Lazarus,1966)的一项经典实验证明了这种评估在情绪中的重要性, 这项

46、实验发现,被试在看一段令人难受的影片时,他的情绪反应(包括身体反应)会因他在实验中所持的“认知”设置而得到缓 冲。 自这些早期实验之后,情绪的评估理论便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出许多关于特定认知评估如何作用于特定情绪的理论 模型(Roseman,1984;Smith&Ellsworth,1985;Scherer,1988)。这些模型假定个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情境的: 目标意义:客观事件将如何从积极或者消极方面来影响我。 应对潜力:对于情境,我拥有多少力量和控制感。 合理性:这一情境是否违背规范,超出预期。 以上三种评估因素的不同组合就会形成产生不同的特定情绪。例如,愤怒,当个体对影响个人

47、目标幸福感的威胁进行认知评 估时,“愤怒”这种情绪就会被激活,特别是当这种威胁被视为不合理,而个体又拥有较强的资源和力量去应对这种威胁时。而 相应地,恐惧这种情绪则源自个体做出了对威胁缺乏力量和控制感的认知评估。 1.情绪和行为 情绪影响行为控制,持认知评估理论的学者大多声称:特定的情绪会有与之相应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让个体为即将要适应 的情境做好行为准备(Smith&Lazarus,1990)。例如,“恐惧”激发人们做出“战斗”或“逃跑”的行为反应,而“愤 怒”则与攻击或伤害威胁源的行为倾向相关。情绪表达也有沟通的功能(Darwin,1872;Fridlund,1994),体现了个体对情 境

48、的解释及应对意图。基于这一点,很多理论家认为所有的情绪实际上都是社会性的,但社会性情绪更多地由他人所激发,并指 向他人。 2.群际情绪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群际关系中认知偏差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但是,群际行为中的情绪影响近些 年已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E.R.Smith,1993;Wilder&Smith,2001;Mackie&Smith,2002)。跟个体会对影响自己的事 件产生情绪反应一样,群体成员也会体验到所属群体的典型情绪。一个内群体遭到威胁的认知评估便会激发群体成员的恐惧或愤 怒,哪怕成员个体的安全并不一定受到挑战(Mackie et al.,2000)。200

49、1年9月11日,在纽约世贸大厦发生的恐怖袭击便是 一个生动的例子,从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到整个国家的民众对这一仅仅是直接作用于小部分人的事件所产生的群体性情绪反应。按 照情绪的认知评估理论,群体性的愤怒或恐惧立即被内群体的安全和幸福感遭到威胁的认知所激活了。更进一步讲,既然这个例 子中的内群体被评估为相对强大(拥有较多的资源),那么主流的情绪就是愤怒并与攻击行为相关。再遵循情绪理论,群体会迅 速地将某一外群体任务视为愤怒的来源以及反击的目标。这种群体性行为对引发和维持外群体敌意所起的作用,我们将在第4章 展开讨论。 社会比较:评估自我和他人 除了解释他人行为的需要之外,个体还有很强的评估自己能力和性格的需要了解自己在众多行为表现维度中处在何种 位置(Festinger,1954)。从本质上来说,这种评估是相对的。有一些比较是基于时间维度上自我转变而进行的 (Albert,1977;Brown&Middendorf,1996)。例如,儿童经常会因为他们的长高而感到自豪,他们在门后标下自己的身 高,并欣喜地与去年的标记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自豪感。这种标记的变化为个体的成长判断提供了量化基础。同样地,个体也可 以通过这种类似于高尔夫记分的比较方式,来标记自己在技能和表现上的进步。 对于那些没有物理标准或绝对标准的归因,自我评估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