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1893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html.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谨以此书献给 我的学生和女儿 序 渴望成功 一个学生在给我的邮件中写道: 转眼间,我已经进入大二下学期了。回想当初刚进学校时听完你的讲座后,突然觉得很有动力,觉得大学生活应该过得很充 实,我也记住了你的一句话:“每个失败者都知道成功的方法,可是只有成功者去做。”由于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我进大学后便 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于是,从大一到大二我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及学生工作,包括创业计划大赛、数模建模比赛、管理 竞争大赛,在协会和学生会也组织过不少活动,虽然比赛没拿奖,活动举办过程中也时时遇到挫折,但我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 实。然而,当过完大二上学期期末时,我看到自己的成绩,真的有些失落,因为成绩很

2、不理想,有几科都是六十几分。寒假,我 一个人跑去滇西北,转了半个月(差点儿在雪山中迷路回不来,“重返大自然的怀抱”),那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大学四年到 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想想自己的创业梦,似乎还很遥远,而且像大二上学期那样,整天为了 搞活动而经常旷课,值得吗?学习和思考总结的时间减少了,因为经常被手头上的事困住,结果生活得比较被动,没什么时间思 考自己以后的事。本来想这学期认真学习,可不知怎的,提不起劲来,我发现自己缺乏一股动力,缺乏目标。创业?总觉得可望 而不可即。家里呢,从我刚上大学就叫我以后要么考研、要么出国。我是压根就没考虑过考研的,至于出国,难道随大流

3、想都不 想就出国只为了“镀金”?我都没发觉自己最喜欢哪个专业,最向往哪所学校、哪个国家,尽管自己总觉得,出国能提升一个人 的眼界与目光,这对创业是有利而无害的。老师,能否给我指点迷津?我不想这么一晃,在看似充实的生活中又过一个学期 经常有学生写给我类似的信,这些怀着梦想、兴奋和激昂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面对的竟然是无助、困惑、迷茫甚至是颓 废。当他们内心煎熬感受孤独的时候,当他们获得好的成绩却无法融入现实的时候,当他们背负着家庭的负债和姐妹的辛苦时, 当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不同的招聘会场时,学生们萌生了读书根本无用的念头这些虽然仅仅是一部分学生大学生活的 写照,但是更多的学生也的确无法确定大

4、学生活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无法界定知识和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更加无法知 道“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的真实价值。也正因如此,当我漫步在校园的时候,看到的并不是朝气蓬勃的面孔、风华正茂的身 躯,反而是现实主义的行为、超越青春的老成以及疲惫倦怠的神情这绝对不该是大学生的形象。如果不能回归到激情、昂 扬、意气风发,大学时代就没有价值。我多么期望学生们可以激发自己的热情,可以为未来铸就梦想和豪情,源于此触动了我与 学生们谈谈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的话题。 梦想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年轻人就应该渴望成功。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这个现代的社会就意味着变化、竞争和发展;就 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就意味着为现在付

5、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就意味着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 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这个梦想任重而道远。 埃莉诺罗斯福曾经说,“未来属于那些相信他们美好梦想的人”。的确是这样,我还深深记得自己在20多年前看过的拿破 仑希尔创立成功学的故事。18岁的希尔正在上大学,并为一家杂志社工作,他有幸被派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很快发 现希尔身上的创造性,他征询希尔是否愿意从事对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非常愿意。”希尔当即答应。在以后的20年 间,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希尔访问了包括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等著名人士在内的500多位成功者,并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6、。在整整20年后,他完成了划时代意义的八卷本成功规律。这部书成为激励千百万人获得财富和权势的教科 书,同时希尔也成为美国社会享有盛誉的学者,此后希尔成为美国两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顾问,他影响 了两位总统所做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又影响着美国历史的进程。人,都应该有梦;人,都应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辉煌与变化的时代,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可以创造奇迹的时代。未来的光荣与梦想,召唤 着你们追赶时代的脚步,加速奔跑。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明天变为今天,今天变为昨天,昨天变为遥远的片断,什么能够超越成为永 远?唯有信念永恒,唯有行动永恒,精神流传

7、。一切都源于一个起点和不断的前行。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又是人生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 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 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认知的一个标志。我跟大家一样,在自己是大学生的时候,还没有想过这一段生活对我未来的 人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是当我一路走过来时,我才知道,大学时期的生活就是你未来所有经历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起点, 不把这个起点做到最好,那你未来的路会走得非常辛苦。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我多年前就开始与同学们分享或者探讨怎么样把

8、 大学生活设计得更好,怎么样让人生的这个关键起点更具有丰厚的基础、更具有竞争力和长久的影响。2006年秋天,我为华南 理工大学新进入学校的教师做岗前培训,当和这些新教师们谈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特别强调了一个观点,即教师最重 要的职业素质是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你对自己职业追求的设计;二是社会认同。 自己职业追求的设计和社会认同这两点就是个人修养。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可能不具备这样的个人修养,缺少个人修养的训 练就无法获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个人修养的训练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的每一段生活做出 要求,了解和融入社会。顺着这个思路,如何度过大学生

9、活是你获得成功必须回答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活无论对哪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假设在这个阶段你的要求不够高,就有可能导致个人修养不够。当个人修 养不够的时候,你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就无法成功。因此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我自己的 学生们变成一个个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以社会认同的生活设计原则让大学阶段生活得更美好。事实上,在当大学教师的所 有时间里,我不止一次地谈论这个话题,当我每一次讲解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有一种温故知新的感觉,每一次当我回顾 怎么样去规划大学生活的时候,都确确实实感觉到这一段生活对自己的帮助巨大。 2010年秋天,我的女儿成为一名大学生

10、,在她努力适应大学校园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交流心得与体会。机械工业出版社 的周中华先生、王磊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出了很多努力,而袁璐的帮助最后促成了本书的出版,我从内心里感谢他们!更需要感 谢的是我的学生,在华南理工大学承担教师这个角色的25年时间里,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了我的热情,他们成长的历程给了我极 大的启示。 坦白地讲,这是我写得比较艰苦的一本书,因为这并不是我的强项。我想写这样的书只有两种人能够写好:一种是成功的 人,他们自身的成功就是很好的励志;一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人,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资料并具有研究的功底。可惜这两点我都不 具备,我只具备一点点对学生们的热爱和深切的关注,这样转化出来的心

11、得不知道是否如读者所愿。但是不管怎样,写好最后一 个字的时候,我还是非常高兴,毕竟我超越了自己,恐怕对于人生的经历来说也算是一个小的成功。 看来,成功就在你的身边,成功就在你的脚下,只要你从现在出发。 陈春花 2010年11月30日于广州天河 成功的四个基本认知 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萨特 第一个认知:你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事实上,生活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这句话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们发现所 有成就的获得都来源于你自己的一种意愿。人的一生能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是不是愿意,只要 你愿意,就肯定可以取

12、得惊人的成就,所以如果真想要整个人生变得非常有意义,首先就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 每个希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都不能不考虑“我应当成为什么人”的问题,而每个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人,都必须设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正是出于此种考虑,你“能成就什么,就必须成就什么”,你要“把自己的条件禀赋一一 发挥尽致”,成为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自我实现理论的两条要义。我非常认同,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深受 一本传记的影响,这本传记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 素,一生两度

13、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华沙,她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 理教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 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非常坚 强的性格。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做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 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但是她的学 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羡慕,

14、也使教授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 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1/10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镭虽然不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放射性 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人们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 际应用。医学研究发现,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 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症肿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作用远比周围健康 组织的破坏作用大得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

15、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国,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 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居里夫妇的科研功勋盖世,但 是他们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在镭提炼成功以 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 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

16、的诺贝 尔奖奖金大量赠送别人。 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位女科学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 学的最高奖,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癌症治疗的实验 室。 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她一生创造、发展了放射科学,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 质,直至最后把生命献给这门科学。在她的一生中,她共获得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种著名奖项,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 发的奖章16枚;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她的各种头衔多达100多

17、个,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伟大的科学家爱因 斯坦评价她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整个中学时代,我深受这本书的影响,我所生长的地方是一个东北的小镇,当时我并没有很多想法,可是这本书激发了我渴 望成功的意愿,甚至影响到我报考大学的专业选择,我曾经想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所以报读了工科。居里夫人让我明 白,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成就取决于你自己的付出而不是其他,所以只要你 愿意付出,正是你的双手和大脑使你取得成就,而不是其他。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懂得了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能每个人的智商会有所不同

18、,可能每个人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发展,但是取得成就的根本不是我们的智商,也不是我们的 专业选择,成就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愿意为成就付出极大的努力,通过我们的意志,通过我们吃苦耐劳,通过我们坚忍不 拔的自助实干,转化为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猛地战斗。 其实人生的基本命运就是自我成就。我总记得古希腊神话中那暗示着人的某种基本命运的坦塔罗斯、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 和俄狄浦斯。 在远古的神话中,古希腊神话具有一种超越时空、永远扣人心弦的力量。因为它似乎是对人的生存之谜的某种揭示,其中最 令人回味无穷又最震撼人的心灵的,就是坦塔罗斯、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和俄狄浦斯的故事。 据说坦塔罗斯是吕底亚国王。

19、骄傲的坦塔罗斯由于对众神不敬而受罚下地狱,在地狱里,他站在齐颈深的水中,却遭受着焦 渴之苦,低头喝水,水即退去;他头上垂着果实累累的树枝,却不能消除饥饿的折磨,伸手取果,树就避开,他永远遭受着饥渴 的煎熬。 普罗米修斯在人类遭到宙斯遗弃时,违背宙斯的命令,为人类盗取火种,教导人类劳动,赋予人类各种智慧,帮助人类脱离 了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和繁荣。普罗米修斯对宙斯的反叛遭到了残酷的报复,宙斯下令把他锁在高加索的悬崖上,用矛刺穿他的 胸部,派一只大鹰每天早晨飞来啄食他的肝脏,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出来,但大鹰第二天早晨继续来啄食。普罗米修斯骄傲地 向宙斯挑战,又骄傲地忍受着苦难,绝不以屈服求宙斯宽恕。

20、 科林斯的国王西西弗斯,因得罪众神而遭到惩罚,既不是饥渴的煎熬,也不是遭受肝脏被鹰啄食的酷刑,而是惩罚他把一块 巨石推上山顶,巨石每次一到山顶就坠下,坠而复推,推而复坠,永无止境。他经受的是由于繁重的、永无止境的徒劳工作而带 来的心灵的痛苦,是必须以“意义”来支撑自己生活的人,经受失去“意义”的空虚和迷茫。 坦塔罗斯、普罗米修斯和西西弗斯的形象,两千年来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然而,对人们心灵震撼最大的,当属俄狄浦 斯。俄狄浦斯刚一出生,就由于一道断言他日后注定杀父娶母的神谕而被抛弃;他竭力逃避这不幸的命运,却被命运一步步引向 杀父娶母的结果;他道破了天下最难解的谜,却猜不中自己的谜而葬送在对自

21、己的迷误中。他最后的结局是刺瞎自己的双眼,自 我放逐。可是,这个最不幸的人,所到之处却带给人们和平与安宁。 这四个人都是和自己的命运做斗争的斗士,他们反抗的分别是自然力的威风、社会邪恶力量的暴虐、徒劳之举的“无意 义”以及人生的荒诞和不可知力量的淫威。这种斗争就是人的基本命运。 然而,更深刻而永恒的命运还在于:人的生活需要寻求意义,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受许多失败,要做许 多西西弗斯式的工作,像西西弗斯一样接受这种挑战,背负命运的重负而不被压倒,接受“坦塔罗斯的磨难”和经历“普罗米修 斯的苦难与抗暴斗争”,也就成为人生面临的基本任务。至于俄狄浦斯式的个人意志与残酷命运的冲突,更是

22、人们永远要准备迎 接的基本冲突。 这四个人的斗争,象征着人必须与自然界、社会暴力、失败以及不可知力量搏击的命运。这种命运,对于人来说是内在自然 必然性,理解它、超越它,是人生的职责。这种命运对于个人来说是“共同的”,然而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却是“个人的”。每个 人通过对待作为人的内在自然必然性的上述命运的态度,或是“成为自己”,或是“失去自己”,正如赫尔曼黑塞所说:“可 能成为善人,可能成为恶人;或为动物,或为神明。” 因此,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 第二个认知:人人都能成功 第二个道理更为浅显,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成功并不是为某些人设计的,所有人都可以成功。我经常到企业去考察, 在美的集团与经理

23、人交流的时候,心里就生出无限的感慨。这个由乡镇企业起家的公司,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家电行业,持续增 长,稳步前进,到2010年已经具有1100亿元的销售规模,更为可贵的是,这家公司在其进入的所有家电产品领域里,都走到行 业第一、第二的位置上。美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董事会和创业者的因素,还有一个令业界欣赏的是,美的拥有一个强大 的经理人团队,正是这样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和美的的投资者以及创始人成就了美的今天的成就。他们也有困难的 时候,也有挑战和冲击,甚至这批人没有任何家电的专业经验和训练,但是他们还是走在成功的路上,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意 味着:不管是不是被看好,也不论是不是有基础

24、,只要不断努力,你就会确确实实走在成功的路上。他们今天的成就足以证明, 人人都可以成功。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所以人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一些美好的事物,没有人喜欢过平庸的日子,也没有 人喜欢自己被迫地生活,没有主动,没有价值。可是事实是,在没有成功之前人们是100%没有区别的,可是确定成功之后,我 们发现只有5%左右的人可以成功。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因为这5%的人没有放弃,直到成功为止,而另外95%的人都放弃 了,没有获得成功。 典故中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虽然被大家耻笑,可是他还是相信能够移山,结果山被移动。虽然古训告诉我 们“人心齐,泰山移”,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

25、移山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就不多了。 希尔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你就能够移动一座山。只要你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拿破仑说过:“我成功,是因 为我志在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拿破仑必定没有毅然的决心与信心,当然成功也就与他无缘。 我每天接触大量的年轻人,无论是刚刚考上大学,或者大学毕业,还是正在攻读硕士和博士,或者已经硕士、博士毕业,这 些年轻人都希望能够登上最高阶层,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具备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因此他们无法到 达顶点,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达不到,以至于找不到登上巅峰的途径,他们也就停留在一般状态。而其中有一部分人登上了顶 峰,为什

26、么这一部分人就能够登到顶峰呢?因为这些人真心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成功,所以他们研究成功的人的各种作为,学 习那些成功者分析问题和做出决定的方式,并且留意他们如何应付进退,最后,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心达到了目标。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他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 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 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

27、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 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 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 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 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 铭,永志不忘。” 此后童

28、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贯注到他的求学中去。他决心要考取当时很有名气的宁波效实中学,一丝不苟地备考, 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主任陈老师办完 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 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 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 捧着书本读了起来。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

29、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期末考试到了,童第 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全校的轰动。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的童年,感慨地说:“在校时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的影响。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 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人人都先天具备成功的天赋,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因为在世界上唯有人具有不知足的本性,这种不知足来源于人不断增 长、不断变化的需要,一种需要满足了,又开始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需要,使人的头脑中充满了使人为之忙 碌

30、不已的欲望和激情。这些欲望和激情激励着人不断追求,并赋予人以积极进取的心灵和蓬勃的生命力。 正是需要使人有所追求,从而使人具有极大的创造能力,而当人具有巨大的创造能力时,人成为主动者,可以在任何环境中 能动性地去探求和创造,通过自己的摸索获得经验,凭借自己的生活印证过的原则,继续取得成功。所以环境是多变的,环境会 给人带来限制甚至困难,但是环境永远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世界对于人来说,只是一系列的可能性,人永远可以带着灵活性在各 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即使在完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还是可以在“是”或“不是”之间做出选择。因此,在人的命运中,人通 过自己的选择,掌握着通向自己命运之门的钥匙。人的需求的开

31、放性给予人超越现在的能力,人不为已实现的目标所满足,不被 现实的障碍所限制,而是被新的目标所指引,不断克服事物的现存状态,越过障碍,注视未来。怀特说:“把自我向着未来推 进,而且知道自己正是在这样做的生物。” 所以,成功只是我们的选择,人人可以成功。 第三个认知:行动是成功的因素 如果我告诉你,人人都可以成功,但确实有人没有成功,那么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缺少行动,行动是决定成 功的因素。我之所以把行动列为第三个认知,就是因为在与年轻人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确实有一种非常非 常痛的感触,就是很多学生不太喜欢行动,而比较喜欢去设想和梦想,甚至幻想,我以前开过玩笑说现在的

32、年轻人比较多在白天 做梦,然后晚上睡不着觉。但是,成功的关键决定要素是你的行动,也就是说,不行动,你一定不会成功。 有愿望、希望成功的人是非常多的,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成功的人并不多,所以除了拥有成功的意愿之外,接下来就是能够为 实现成功的意愿,愿意身体力行去行动,只有真实的行动,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有一年年初,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终于想通了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我们长聊了两天,我 被他几年来思考所得出的结论所振奋,很认同他的一些结论和研究的思路。当听说他准备把这些想法写出来集结成书的时候,我 很为他高兴,也兴奋地期待着,可是两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等到他的书出版。与他相同

33、看法的新书在今年推出后,我打电话去 问他,他告诉我他还在思考,甚至很得意自己能够在两年前判断出两年后的市场状态,可是我知道在他得意的语气背后是无奈的 神情,因为本来这是他的成功,可是没有人知道(除了我),我问他原因,他说他总是没有时间去写。 在对管理实践做研究的时候,我对一件事情感到不可思议,我发现在企业内部不断得到提升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 有能力的,而是最不计较付出行动的人。我曾经观察过两个新入职的年轻人,小章是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专业对口,学习成 绩优异,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管理才干;小李毕业于一所普通的高校,在任何一方面看起来都比小章要逊色一些,所以在入职训练 之后,明显是小章得到

34、重用,而小李却不怎么被看重。过了半年,我发现小李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总是抢着做事情,每一次交 代他的事情,他总是答应并很快去做,甚至很多大家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也毫无怨言地去做。虽然小章还是表现出比小李强的能 力,但是大家开始关注小李而忽略小章,再过一段时间小李开始被提升。 我自然相信能力非常重要,但是行动更为重要。对于拥有知识的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我更是担心。我常常听到很多人告诉 我,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实现,也有很多人不断强调,不是他不愿意做,而是没有条件做。我想起以前看 到的一个故事:很多人想应聘一家著名杂志社编辑的职位,大部分应聘者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学识和专业训练,但是有

35、一个人, 跑到杂志社申请实习,不要任何补贴,不提任何条件。因为这个人什么活都干,而且干得很好,所以半年后杂志社主动问他是否 愿意到杂志社工作,这个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职位。其实,所有机会都是在行动中获得的。我在一次飞行中看播放的录像,一个 段落是介绍飞人乔丹的纪录片,很多细节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深深地记得一个内容:在中学选拔篮球队员的时候,因为乔丹不够 高,所以被编排在二队,教练要在一队训练完之后,才能给二队训练,乔丹提出帮助一队服务,所以每天乔丹都比每个二队队员 多出两个小时的训练,多年之后我们知道乔丹成为飞人。 因为常常到企业去做调研,所以常常听到企业的主管抱怨,缺少人才。我是在大学从事教学工

36、作的,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大 学每一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前几天我去招聘会上调研,一个早上竟然有7万人来找工作,看着人头涌动的广场,内心 非常震惊。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一方面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原因是什么?我为此咨询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理人, 他们告诉我:资历很好的人很多,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行动的能力。下面是一个在网络上流行的故事: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

37、能遇到 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了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 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更好的职位。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 给准备好的人,只给不断付出行动的人。 每份工作,不论是在什么样的行业、什么职业、什么职位,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企业在选择人的时候,都会先考虑以下这 些问题,之后才会决定是否录用,这些问题是:“他愿不愿意做?”“他会不会坚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独当一面, 自己设法解决困难?”“他是不是光会说不会做的人?”

38、所以,行动才是最根本的能力。 如果你细心观察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区别,你会发现,他们分别属于两种类型,成功的人主动去做事情,平庸的人却常常 是被动去做事情,如果不借助外力的推动,他们甚至想不到要做事情,每一天得过且过。人们很容易发现:成功的人就是不断做 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平庸的人就是不做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情“不应该做”为 止。 所以成功的原理就是不断的行动。 第四个认知:你有无限的心理能量 第四个前提就是你的心理能量是否无限。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可以走到今天,我内心一直很庆幸,我也没想过可以影响一些 人,但是在看到与企业管理者交流的时候能够贡献一些价值,

39、感到很开心。2005年10月,菲利普科特勒来到中国,我有机会在 北京与他在论坛上一起与企业家“对话”,他认为在中国创新的人不够,但是我没有认同他这种说法。我说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 的能力,而是对创新的宽容度和承受力不足,如果没有这些,我们就很难在创新上取得成功。会场上500多位听众,他们认为我 的观点是对的,所以我当时就与在座的500位企业家交流,拜托大家宽容和承受新的东西。其实任何人最为紧要的,就是要有很 好的承受力来承受我们遇到的所有挑战,如果能够承受下来你就可以成功。 是的,人的心理容量其实是无限的,如果拥有这种无限的心理容量,你必定用欣赏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切,你必定会不断去 接纳全新的东

40、西。我并不认为菲利普科特勒的判断就不对,也许他说的是一种存在。我只想说,一个全球的管理大师来到中 国,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及中国的企业变得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即便已经是全球管理大师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仍然深入中 国,了解中国市场,也正是他能够宽容地看到变化,吸纳百家,集大成,所以他成为全球营销领域的大师。这种成功才是我们所 要追求和学习的,真正需要的就是释放你的无限心理能量。 在每个追求中,作为成功之保证与其说是卓越的才能,不如说是追求目标的意志。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 心力量,简单地说,意志力就是人本身,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能量。它是人行动的驱动器,是人各种努力的灵魂,真正的希望是以

41、它为基础的。在伯特尔修道院刻着一条关于破碎的头盔的格言:“希望就是我的力量。”这条格言正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激励理论的时候,除了记得麦克利兰的成就驱动理论,还记得一个关于“小引擎的故事”:有一个小引擎每天都需要运 送货物,有一天它被安排多带20节车厢,而且还要经过一个山坡,小引擎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完成任务了,可是这个时候,小引 擎对自己说:“你是小引擎啊!你可以完成任务的。”所以这个小引擎就一路唱着歌“小引擎,小引擎,你可以”,一路把货物 拉过山坡,送到目的地。这是一个关于自我激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人是有无限能量的,只要你释放你的心理能量。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下决心

42、要做成什么事情,那么,意志就会驱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偿。据说有这 样一个木匠,有一天,当他修理法官的座椅时,人们发现他比以往细致,对座椅改进设计,有人问他其中的原因,他解释 说:“我要让这把座椅经久耐用,直到我自己作为法官坐上这把椅子。”说来奇怪,这人后来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这把椅 子。 自己对于意志的力量也是深信不疑的。2006年11月,我决定去朝拜玉龙雪山。到达昆明的时候,天气一般,而到了第二天 朝雪山进发的时候,竟然下起了雨,导游说今天是看不到雪山了,可是我内心相信一定可以看到。到了乘缆车的地方还是下雨, 同伴也开始担心了,可是我还是坚信雪山会在那里等着我们。乘缆车一路往上,看不到山

43、径,看不到树木,看到的只是雨水朦 胧,甚至看到细碎的雪花飞舞但是给我天大的惊喜是,快到山顶的时候,竟然豁然开朗,一座亮亮的偌大雪山就这样展示在 我的眼前,我除了惊呼之外,什么也无法表达。我相信它会在那里等我,它真的就在那里等着我。 我们之所以忽略意志的力量,之所以不能够坚持,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界定了很多边界。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禅学课程,开始上 课,老师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一些彩笔,之后他要求我们用30分钟的时间画画,而后老师就离开课室。开始的时候,大家你 看我,我看你,在猜测老师的想法,后来大家开始陆续画画,有的人画风景,有的人画人物,有的人画动物和花草。30分钟过 后,老师回到课室,带领大家观察

44、每个人的作品,大家开始评头论足,评论画得好还是不好,像还是不像,等把全部同学的作品 看完,老师问我们:“为什么大家都在这张纸上画,没有一个人在这张纸以外画画?我并没有要求你们在这张纸上画画,我只是 要你们画画。”我突然顿悟,其实所有的“不行”“不能够”,可能都是我们自己设定的,外部并没有给我们障碍。 因此,成功的决心往往就是成功本身。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同意我下面的说法: 你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人人都能成功。 行动是成功的因素。 你有无限的心理能量。 需要记住的就是,“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每个人都可以成功”;身体力行,“行动是成功的决定要 素”;最后还要“让你的心变得非常宽容,

45、能够承受所有”。那么,你就具备了成功的所有条件。 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这四个方面,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成功的人,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设计,尤其是在青年时期, 你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会决定你今后成就的大小。我一直认为人在1830岁间所努力的程度、所生活的过程,会影响这个人一生 的价值,决定这个人最后的成就,也决定这个人最终生活的自由程度和心灵的富有程度。如何度过青年生活时期,甚至决定了人 一生的高度。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设计这关键的时期,让这一时期具有带来辉煌一生的基础,这就需要年轻人修炼自己,我为此归结为七 项修炼。 永远怀有梦想; 要探索更多的东西; 正确的心态; 时间的价值; 快乐的沟通;

46、 激励自己; 请行动起来。 第一项修炼 永远怀有梦想 没什么不能没有梦想。 查尔斯汉尼尔 有一次,女儿告诉我,她很喜欢到广州的地铁上去看那些拿着电脑包、穿着白衬衣的人,因为那样她可以感受到在大公司上 班的精英的状态。中学生的她喜欢看职业精英,我相信那可能是她长大的梦想,我听着她的话,自己的内心升起感动。我每天都 在课堂上与职业精英们探讨管理的课题,经常在公司里与职业精英们一起解决管理的问题,可是我从来没有像女儿这样去看这些 拿着电脑包、穿着白衬衫的人,我为自己的麻木而感到惭愧。 到了成人阶段,很多人觉得梦想已经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了,很多人关心的是现实生活的所有,我在与一些学生聊天的时 候,大家

47、说得最多的是财富、工作和生活,还有人不断地谈论现实的残酷、长大的烦恼、生活的无奈、自己的孤独,这些都是必 要的话题,可是我真的很想听到离现实生活稍微远一点的一些话题,希望看到充满激情的脸和神采奕奕的状态。人们之所以陷在 现实的困惑中,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想象的能力,失去了梦想的牵引,也就失去了梦想带给我们的所有美好和期许。如果没有期 许、没有理想、没有愿望,相信生活也就没有了色彩、没有了方向和追求。 有人反而会说:我有理想,但是很难实现。还有人会说:今天就是一个变化的社会,理想根本就不存在。更令人不安的是, 很多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做噩梦,到了白天做白日梦。 可是真实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却回答不出来。

48、有时候,我与周边的年轻人聊天,竟然发现很多人以找到好的工作、在一个好 的行业、能够生活在大城市、找到称心如意的生活伴侣作为自己的理想,这使我非常惊讶。这些向往都是必需的,可是这些仅仅 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些应该是在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的层面上,而更高层面的需求为什么不存在 呢? 当然你也许会认为,这些已经是很好的了,的确能够这样已经不错,但是我还是觉得作为一个能够掌握知识的人,应该也能 够掌握更远大的未来,而不仅仅是解决生活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保有理想,面对现实,而不是仅仅面对现实。 保有理想 很多青年人进入职场之后,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大家在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

49、会有很高的热情和理想,他们会很 努力地适应环境,努力地表现,认真地付出,并渴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一部分人开始安于自己的现状,满 足于完成基本的工作,甚至很多人认为工作不过如此,对得起这份工资就可以了。 为什么走入社会开始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曾经有过的激情会淡下来,之后更淡,最后在遇到挑战和变化的时候开始着急,其 实根本原因是把自己的梦想给放掉了,给忘了,所以永远怀有梦想真的才是你让生活变得有价值的条件之一。 崇高的理想会给人不懈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对于理想的理解,学生们还是非常混乱的。记得 我曾经训练学校代表队参加“广东省的大专院校辩论大赛”,华南理工大学代表队抽到的辩论题目是“理想比立志更重要”。我 与其他几位老师先听同学们分析和准备,同学们在谈论“理想是什么”“立志是什么”的问题上开始纠结,辩手们在研讨的过程 中展开激烈的辩论。我发现不管如何准备材料、如何组织辩题的观点和立论的依据,同学们并没有完全理解“理想”和“立 志”的真实含义,自然也就无法找到好的辩论的立意和视角。引发我更深担忧的并不是辩论取得成绩本身,而是学生们如果无法 很好地理解这个命题,那他们未来成长的依据就会缺失。 记得同学们当时就在探讨下面这个话题的时候出现疑义:周恩来总理在读书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