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1896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29 大小: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之巅:DT时代的商业革命.html.pdf(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序言:平台经济与全球互联网治理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 高红冰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被重新定义的世界,一个快速变革的世界,一个“原子/比特”双重结构的世界。新技术、新应用、新 理念、新模式不断出现,昭示商业和管理的巨变。 今天很多人谈及“互联网+”,仍是把自己置于工业革命的场景下。思考逻辑囿于原来封闭体系,无法看到信息革命带来的 创新和变化。当他们沉浸于原有封闭体系,把逐渐逝去的工业革命辉煌描绘得越精彩、越有高度的时候,往往也是错失洞察未来 的时候。因此,在讨论平台经济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话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 世界正在改变 新人口红利即网民红利正在形成。根据CNN

2、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人口 总数达到13.96亿,其中网民人数6.68亿,约占总人口数的一半。移动互联网用户5.94亿。网民平均每人每天在线时间3.57个小 时。 英国牛津大学最近做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用互联网网民数量作为面积标准来绘制一张新的世界地图。我理解为这就是一 张世界互联网地图。在这张地图里,中国的面积最大,因为我们有6.68亿网民,而俄罗斯的面积则大幅缩小,同法国、德国一般 大小。这张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绘制的世界地图,一定程度展示了新时代的全球现代化进程,一种全新的人口红利即网民红利正 在中国形成。 更进一步分析,中国6.68亿网民

3、里,29岁以下的网民约占60%。十年后,这些成长在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土壤之上的年轻人 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考逻辑、知识结构、生活方式跟上一代人将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主导的未来中国势必会发 生巨大的变化。 原子世界正向原子/比特的世界过渡。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由原子世界向原子/比特双重结构世界过渡的时代。在原子世界 里,美国每天100万人住宿酒店、100万人乘坐飞机,上海每天100万人打出租车,这些以百万数量级计的场景是我们熟悉且既往 管理经验所能覆盖的;而在比特世界里,网络搜索每天10亿次请求,电子邮件每天10亿封,中国人每天发出手机短信10亿条,数 量级以十亿数量级计,已经超出我们

4、既有经验或者智力范围。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交汇,带来量级的指数式递升,倒逼我们从管 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上创新。 工业时代泰勒制为代表的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等级分明、层层服从、部门间少横向联系、流水线式的线性管理。今天,我 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状的社会,社会结构立体而多维,传统的线性管理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网络互联、大规模协作,以及每一个管 理单元的自我管理、自我驱动、自我组织变得极其重要。这样的管理力量从哪来,管理逻辑从哪来,对我们而言都是全新的话 题。 从互联网工具到互联网经济体。互联网的发明,源自二战结束以后,美苏间的大国博弈和核竞赛。美国在研究如何防范苏联 的第一次核打击时,提出分布式的指挥系统建

5、设的想法,导致了最早四个节点的TCP/ICP的出现。互联网后续的演进均源自这样 一个分布式计算规则的产生,源自这样一个技术体系底层的建立。今天,我们讨论所谓的去中心化,所谓的对等互联,所谓的开 放,所谓的不分层级和分散控制的管理,核心仍是基于这个规则。 早期的时候,大家把互联网当作工具看待,主要利用网络收发邮件、BBS聊天等;随着3W化、Web化,大家认识到它还可以 作为内容和传播渠道,门户和搜索引擎开始兴起;认识进一步升级以后,大家发现互联网还是一种基础设施;而当3G、4G、 WIFI、APP、智能硬件等大量扩展并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催生出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时候,互联网经济体开始

6、逐 步形成。 平台经济崛起 美国哈佛大学托马斯艾丝曼教授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60家主要收入来自平台商业模式;而市值 排在前15位的互联网公司(其中4家为中国公司,其余11家为美国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平台模式。平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 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和组织现象。 以淘宝网为例,从电子商务的视角来讨论平台经济。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包括B2B和网络零售)16.39万亿元, 其中网络零售2.79万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6%。未来,这个占比很可能会达到20%30%,甚至50%。再看淘宝的数字,每 天1亿人次登录淘宝网,8亿件商品在大淘宝(淘宝+天猫)平台销

7、售,此外,还有900万大淘宝活跃商家,每天贡献3000万笔订 单。2015年“双十一”当天,整个大淘宝成交912.17亿元,前1分12秒完成10亿元交易,第12分28秒完成100亿交易。大家知道, 王府井百货一年交易规模只有200亿。912.17亿交易里,626.42亿是移动端完成的,4.67亿物流订单被创建起来,224个国家和地 区的商家或消费者参与到“双十一”。一个“全球买、全球卖”的场景出现了,验证着互联网跨时空的商业体系的重建。互联网 经济突破了我们过去关于商业的经验和想象。 过去两三年,PC互联网公司纷纷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平台型公司、共享经济模式大量出现;移动互联网革命,又推动新的

8、独角兽公司不断崛起。据艾瑞咨询2015年9月的统计,中国市值超过10亿元的独角兽公司有200家,排名前两位的蚂蚁金服和小米 科技,市值分别达到46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滴滴快的合并以后市值也达到了150亿美元。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之后,市值超过 了100亿美元。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以生态化和复杂网络的形式呈现,打破了以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所属行业划分的界 限,互联网对商业模式重构、与传统经济制度冲突的一幕幕正不断上演。 商业逻辑变革 仍以大淘宝为例,讨论商业逻辑的重大变革逆向互联网化的问题。逆向互联网化是以消费者为原点,逐步推导至零售、 批发环节,进而上溯至品牌商、生产商、原材料

9、供应商,产业链各环节逐步实现互联网化。大淘宝有3.67亿消费者和900万活跃 卖家,以及8亿件商品在线上。当这三个要素上网并产生沉淀出大量数据之后,倒逼批发商也必须上网,把自己内部的ERP、 CRM系统对接开放到互联网上。当交易和消费互联网化以后,支付和快递物流业也必须互联网化。 与逆向互联网化呼应的,C2B的商业模式变得越来越普遍。过去工业时代的链条是线性的,产消两端信息不对称带来大量库 存,原因是生产者不能很好地捕捉消费者需求,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任何商业制造、生产的环节都要围绕 着消费者来组织,实际上是围绕消费者的数据来进行。C2B的模式在生产过剩的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

10、整个产业链正在被倒置过 来。 伴随着商业逻辑的重大变革,“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组织形态开始大量出现。新的分工体系被建立起来,它不再是 孤立的、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协作体系,而是大规模社会化的协同。今天,如果还将淘宝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卖货的地方,那肯定是 错误的。因为在淘宝的生态系统里,有约千万级的活跃卖家以及他们背后的制造、金融、IT、营销、物流服务等相关行业。事实 上,今天的互联网经济体是用比特网络、比特逻辑跟实体网络连接起来构造出的一个新的体系。 治理亟需创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平台经济蓬勃兴起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互联网治理问题,前所未有,极度复杂。 过去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是分地区、分行业的

11、垂直监管,这种垂直监管的设计跟实际互联网平台经济网状化的运营无法完美衔 接。在工业经济市场监管体系下,我们用工商登记、行政许可、商品检验、年检的方式进行交易前管理;交易当中进行抽检;交 易后用消费者维权、司法救济、行政处罚、刑事责任、专项行动等来追溯事后交易责任。但是,今天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工 业体系,而且把交易体系放大成巨大的交易场景,过去的监管政策、监管手段甚至监管队伍对平台经济的管理已经难以胜任。 比如淘宝网的电子商务治理方式,跟传统市场管理就有很大不同。我们采取在交易前实名审验、网站备案、消保基金、大数 据风险预警;交易中间建立买家和卖家博弈制度,在商品售卖过程中进行信用评价、社交

12、网络、网规约束、第三方支付担保交 易。当卖家不能很好地遵从规则时,大量的买家会给他中评、差评,卖家信用分值低,买家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放 弃购买。 目前,我们在电子商务治理上还在寻找更大突破的可能。我们正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建立一套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监管体系 和架构,建立一个权利人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协同治理体系,也尝试着在莆田建立一套“中国质造”体系,扶持当地自主品牌 转型升级,从根源上解决假货的问题。 实际上,互联网治理也是一个全球所共同面对的话题。全球互联网治理制度的演变大致分三个阶段:最早在科技和教育部 门,用技术治理模式管理互联网,1998年发展成立了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

13、机构(ICANN);第二阶段,2003年联合国世 界信息峰会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话题被提出和讨论,紧接着2005年,联合国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第二阶段会议上提出成立一个广泛 参与、民主透明、没有约束力的论坛,名为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国家中心治理模式开始出现;如今,互联网治理进入到第 三阶段,政府、市场、平台、公司、个人等多元主体在网状环境下的共同治理、协作治理。 去年金砖五国巴西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演讲提出“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 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明确表示支持多利益相关方的网联网治理模式。 ICANN提出了互联网治理的三

14、层架构,并与巴西互联网指导委员会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起成立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联 盟致力于建立开放的线上互联网治理解决方案讨论平台,方便全球社群讨论互联网治理问题、展示治理项目、研究互联网问题解 决方案。2015年1月,联盟理事会选举出20名委员,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和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入选委员。6月 30日,联盟首次全体理事会在巴西圣保罗召开,马云当选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解放了体能带来了规模生产;在能源革命时期,电力带来大量廉价能源和贸易繁荣;在计算革命时 期,计算机带来了专业计算和商业智能;今天的数据革命,云计算和大数据将实现大脑解放和智慧互联。“以控

15、制为出发点的IT 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时代”。 互联网治理,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为单边形式的管理,特别是不能简单理解成政府机构的管理。在从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迁移 的过程中,在新场景、新技术、新生态驱动下,我们相信未来互联网治理一定是生态化的、多方协同的。 第一篇 大数据 大数据如何才能落地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挥重要支柱作用 数据工作者的数据之路:从洞察到行动 大数据的垂直领域兴趣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若干新思考 大数据如何才能落地 车品觉:决战大数据作者,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据委员会会长自从维克托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1畅销以 来,大数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关注度。但同时,从实务的角度来看

16、大数据又有一点难以落地的感觉。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很多公 司仍然没有建立起数据的收集到应用的基础设施,包括工具和人才配置,尤其是在实战层面上,对大数据还没有形成较为客观和 理智的认知。追捧它的人认为它无所不能,在各种场合反复讲解一些“高大上”的案例,而质疑它的人则认定现有结构化数据就 能说明关键问题,从而对其不以为然。事实上,大数据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未能充分提升商业的价值,其实更需要企业 家、产品经理等管理精英们的创造性思维,用数据的力量做出确切的关联和相互参照,使大数据能真正地形成一定的商业效应。 不要迷信大数据 几乎每个星期,我都要面试很多数据科学家,以及不少从业者。我问他们的第一个问

17、题一般都是:“在你心里,什么是大数 据?”回答显示,原来业内的认知分歧丝毫不比外行少至少有一半人对“大数据”这个概念不以为然,而是更关注有价值 的数据、数据能产生什么价值。换言之,在部分人看来,“大数据”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目前为止, 你做得最好的大数据案例是什么?”他们的回答都有个共同点,就是用大数据来处理数据的稀缺性。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监测 站是有限的,其数据对于监测站附近范围的质量呈现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余地区的质量数据是非常稀缺的。换言之,大数据能帮 我们提高未知部分的准确度、精确度。 有很多人在讨论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衍生自大数据如何落地。大数据

18、可以说明商业运营者找到了大致的 方向,但真正落地到商业操作,反而不如小数据更有用、更有效。比如,很多运营者宣称自己的注册用户是多少量级的,但是1 亿个注册用户的基础数据,不如1000万个活跃用户的完整行为数据有价值。对初创企业进行客户探索、发现和验证时,几百个 甚至几十个顾客、用户的完整数据比你得到的千万级数据更有价值。也许正是因为每个数据单元都有断裂或遗漏,大数据的价值 才难以被挖掘出来。 因此,应用大数据的能力之一就是把数据变小。在构建数据模型时,你需要的样本其实不是千万,甚至不是面面俱到的数 据,而是比较敏感的数据指标。这对数据收集和分析人员是巨大的挑战。实际上,大数据的应用和落地,也要

19、以数据的细分为基 础。例如,某电商顾客的真实性别就不一定与购物的性别偏向一致;再比如,分析比较关键词搜索量,要看北京、南京各多少, 而不是笼统地说增长了多少。当我们用放大镜细查大数据时,就会发现有不少的“断链”和欠完整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大 数据没有真正的全面数据,关键在于你所使用的放大镜的倍数。即使基于大数据进行决策,也仍然有猜测和赌博的成分在其中。 所以,我反而主张,大数据和小数据应该可以互为作用,而不必比较两者谁更强。 目前,大数据应用方面有个怪现象,就是有什么数据就收集什么数据,至于将来有什么用,一概不知,或者抱着“先收集再 说,将来总有用”的想法。我的建议是,要从问题、愿景导向来

20、收集数据。一方面,数据的收集、存储、备份等成本都不低;另 一方面,数据的价值也可能衰减。 在我看来,以用户为核心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能实现与客户行为的点对点连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用户价值 是以利润贡献为核心指标来衡量的,而在大数据时代,客户关系的管理可能就不一样了。例如,我要知道一个客户一个月内访问 淘宝多少次,不管他是否购买商品,而是要看他与淘宝的关系到底如何。同学举行婚礼,礼金重才是好哥们儿?显然不是这样 的。一个星期内,用户花在视频网站、微博上面的时间是多少?未来竞争的是用户的注意力。在大数据的创新下,我们是否可以 更容易得知你得到了多少用户的注意力呢? 公司要建立起数据收

21、集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实施跟踪数据质量的监控。另外,针对一些关键数据要寻找多个源头,一方面确 保“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要相互比对、印证。对于实际运营的企业来说,数据必须有连贯性,而且要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因为如果数据的收集或获取本身就错了,那么后面的分析和决策无疑就建立在沙滩之上,“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就现状而言,大数据技术更多地用于推荐和营销,不是因为它更容易,而是因为它容错的空间更大。比如,推荐系统给出了 顾客不喜欢的推荐,大不了重新推荐,但一旦上升到直接解决问题的层面,其容错空间就大大缩小了。再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 来观测空气质量,错了也不会有大的影响,然而如果把这个指数和某

22、个商业运营挂钩,就不是小事了。更何况如果数据是用在一 台无人驾驶的汽车上,数据不准确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人们很喜欢谈论沃尔玛“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但是其相关性只发生在 周五下班后,而且一年后这个关联就不再出现了,因此,数据部门要不断跟踪,不能一条经验法则走到黑。尤其是对数据的精确 性要求较高时,数据的持续跟踪与多源比对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正因如此,大数据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或者压根儿就 还虚无缥缈。 作为创新的赛马场 有人看好大数据的前景,于是试图利用先前收集的数据开创新的事业或业务,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特别成功的例子。 首先,相对而言,拥有大数据的公司应用大数据比没有大数据的公司可能

23、要容易一些。其优势是,对数据比较熟悉,知道其 中的数据定义和数据收集中的难点与局限性,比外部合作者用得好。当然,创新是否容易被原有文化所限制,又另当别论。阿里 金融的成功,是在游离母体与靠近母体间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克服了外来数据所带来的困扰。例如,产品设计改版使得数据 变化了,但数据生产方却未必有告知的义务。因此,数据使用者要监控数据源是否稳定。这也与数据公司的原有文化和业务范畴 有关,一家善于构筑堡垒的公司即使有无可比拟的数据资源,很可能宁愿等着数据价值的衰减,也不愿意将其有效利用。 其次,是应用大数据开创新业务的能力问题。许多业务运营者可能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能否挖掘出“原业务”以外的

24、创新 性业务,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商业创新有时候表现为不可思议的关联,但总体而言,由这种突破性的关联带来创 新业务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传统企业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谈论大数据的时候,从根本上忽略了一点,很多企业本身是有其架构的,不会因为大数据就立即变得不 一样了。很多公司连信息都未打通,信息是堵塞的、零散的,更不要说大数据的应用了。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运营理念和方法体 系,要想嵌入到公司里,必然要经历一个新事物在旧公司的所有困难。比如,想要的数据无法采集。很多公司口口声声说“以客 户为中心”,但关于客户的数据要回流到公司核心决策里却不容易,其统计口径与企业KPI不一致。这些与今天

25、我们所说的大数 据没有关系,仅仅是数据化,却是大数据的基础。如果在一家公司里,想要看的数据没收集,或流动不顺畅,却被大数据所迷 惑,那就是本末倒置。 但这并不是说,传统企业可以对大数据应用置若罔闻。传统企业要反躬自问:有没有一些数据,今天不收集,将来会后悔? 如果这些数据被对手收集到,会怎么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公司半年后、一年后或两年后的方向非常清楚,或者至少有个概 念。实际上,我们的互联网上充斥着很多与企业相关的信息或数据,但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观念问题,而不是能力问 题。 今天人们所说的IT(信息技术),其实越来越趋向于数据化,商业智能要把销售数据、营销数据和消费者数据打通,而不

26、是 让它们各自孤立。传统企业高管应该重视数据的关联应用,至少不能只满足于财务报告的数据,不要容忍人力资源部连主动离职 率与服务水平都关联不起来去洞察。要有步骤地构建起数据的收集系统,培训对数据高度敏感的人员。当然,从一种有效的策略 来说,先把既有的数据用好,比盲目推进大数据要明智得多。你要重新定义你的数据框架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很多企业都 开启了公司微博,其测定效果是转发多少、评论多少。但实际上,你要细分你的数据,进一步厘清谁、什么样的转发和评论才是 有价值的,还要和相似的企业微博进行对比。 传统企业究竟是应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数据收集系统,还是使用别人提供的数据?我认为要兼有,既要有侧重地

27、独自收集, 也要多源化地获取数据,尽力排除各种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形成的偏差,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数据人员付出艰辛的努力,也 是一个战略问题,需要回到前文所述的小数据问题。 (本文刊于阿里商业评论大数据,2014年7月) 1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非常前瞻性地指出了大数据目前为我们生活、思维、工作所带来的改变,讲 述了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以及管理上的变革。编者注 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挥重要支柱作用 盛振中: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 2011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分批确定了深圳、广州、杭州、上海、北京等53个城市为“国家电子商 务示范城市”。2013年中国城市

28、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有44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入围“电商百佳城市”, 其中8个城市进入前10名:深圳名列榜首,广州和杭州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他5个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厦门、苏州和南 京。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项目专家组成员阿拉木斯认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所以在发展指数排名中“大获全胜”,关键 是示范城市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做了很多的政策创新,相较于硬件环境的建设,这些软件环境的创造则成为更重要的推进因 素。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名列前茅,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这一点。 深圳市经济贸易与信息委员会数据显示,从2009年以来,深圳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一直保持50%左右的增长。201

29、3年,深圳 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510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5%)。 阿里研究院进一步分析发现:这53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B2B(企业对企业进行的电商交易)网商数量(含内贸和 外贸)在全国占比超过70%,零售网商数量占比超过65%,网购消费者数量占比超过55%。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挥着 重要支柱作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及排名见表1-1。 2013年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是阿里研究院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海量数据,在对294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进 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阿拉木斯认为,报告中第一次用大数据揭示了“国家电子商

30、务示范城市”发展的成果和意义。 表1-1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及排名 说明:以上列出的52个城市的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另外,义乌是县级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46.62,位居“电商百佳 县”第一位。详见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 资料来源:城市名单来自国家发改委,数据来自阿里研究院,2014年3月 中国外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根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发现外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如表1-2所示。 表1-2 外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说明:外贸网商密度=外贸网商数量/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20

31、14年3月 在这25个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占12个,珠三角地区占9个。资深外贸专家肖锋认为,中国外贸出口70%分布在长三角、珠三 角沿海地区,这25个城市与外贸发展状况相符。 肖锋还进一步带来了对外贸电商的深度洞察。 为外贸网商支招儿:向综合服务业要收益 国家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已达出口总额的53.8%,这个趋势还在增长,即“两头在外”的以纯加 工为收益的出口产品比重在下降。外贸网商群体均为以一般贸易出口方式为主的中小微民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则大多为外 资企业。 肖锋认为:“一般贸易出口,除了制造业收益外,还可以向国际金融、物流、渠道、品牌等综合服务业领域要效益。中小

32、外 贸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提升价值,也可以通过进出口流通服务外包的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改善交易 条件,特别是金融服务条件。” 外贸电商服务:迎来黄金机遇 随着外贸结构的变化和网商的逐步转型,肖锋认为:“外贸电商应用,也将由网络营销、跨境零售B2C(企业对终端消费 者),向外贸综合流通服务延伸。”基于这样的发展形势,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文件,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出口民企 提供通关、退税、融资等服务。商务部也把支持大型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提升中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点工作。 由此可见,外贸电商服务正迎来黄金机遇,以外贸服务平台一达通为例,2014年3月份,光是出口订单

33、就达到8298单,比4 年前的同期增长了近50倍。 中国内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根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发现内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如表1-3所示。 表1-3 内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说明:内贸网密度=内贸网商数量/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2014年3月 这个榜单揭示了内贸电子商务发展的地理格局,我们还要关注榜单背后蕴藏的重要信息。 网商密度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企业密度,即平均每1000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商业环境和企业活力。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刘鹰研究 发现:企业密度对美国各州经济有重要意义,企业密度每增加1%,州

34、生产总值增加1.2444%,个人收入增加1.0957%。 类似地,网商密度也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目前,网商的主体是小企业。城市的网商密度高,一方面说明当地商业环境好,小 企业创业和经营活跃;另一方面,大量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以义乌为例,义乌是全 国小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县之一。2013年,注册地在义乌的网店超过11万家,完成的交易额超过380亿元,位居全国县级市之 首,也超过众多地级市。 电子商务助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近几年,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成本上升、竞争日益激烈等内外挑战,产业集群企业大批转型上网,由此催生线上产业 带,比如广州服装、泉州茶叶、温州皮鞋等

35、。据阿里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3月,在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在线 产业带超过250个。 电子商务对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帮助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对接国内外大市场,极大地扩展市场 范围,而且能通过信息共享,极大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减少库存,降低交易成本。 2013年,淘宝卖家向产业带企业在线下单,形成的订单超过3500万笔。产业带企业由此共享到网络零售快速发展激发的巨 大商机,而上百万名淘宝卖家则在解决货源难题上找到了有效的对策。 此外,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商业创新大量涌现。在服装、家电、家具、食品等行业,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定制、团 购、预售等探索“

36、按需生产、以销定产”的全新模式,突破了“同质化竞争、微利润生存”的困境。 中国零售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根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发现零售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如表1-4所示。 表1-4 零售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说明:零售网商密度=零售网商数量/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2014年3月 这些城市零售网商大规模、高渗透发展,无论是对于助力当地优势产业跨越地域边界,还是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都具有 重要意义。 网络零售呈现明显产业带动效应 近年来,网络零售高速发展,直接带动快递、网络营销、电子支付、运营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业高速增长。以快递服务业

37、为 例,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公司完成业务量达139.6亿件,中国超越美国位居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 其中超过60%的包裹来自网络零售。全国共29个城市的快递服务业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上海、深圳和广州的快递服务业收 入位居前三甲,分别超过361亿元、168亿元和159亿元。在这些城市,网络零售对快递服务的带动作用特别显著。 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梁春晓认为:“应用与服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轮子,电子商务正 是在这两个轮子的驱动下快速成长和扩展的。两个轮子互为支撑、相互拉动、协同发展。一方面,作为交易的基础设施,电 子商务服务业及其生态体系显

38、著降低了电子商务应用成本和门槛,使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和深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以交易为核 心的电子商务应用快速发展,对各种专业化服务提出需求,显著促进了电子商务服务的兴起和生态爆发,使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崛 起成为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中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 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上海、杭州、北京、广州、厦门等城市,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园区大量出现,有的城 市已进入“电子商务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新阶段。 梁春晓认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线上应用的发展带动了线下服务业的发展,正在催生遍及全国的本地化电子商务服务 业,推动各地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进而

39、支撑更大范围的经济转型和升级。” 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这些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帮助小企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 用。 以杭州为例,杭州市经信委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连续4年增长超过60%;2012年,杭州市 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达335亿元,电子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10年的1.15%提升到2012 年的2.99%,2013年达5%;预计2015年,杭州市电子商务服务业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创造60万个网上就业岗位。这意味 着,电子商务服务业将成为杭州新的支柱产业。 中国网购消费者密度最高的25个城

40、市 根据“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发现网购消费者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如表1-5所示。 表1-5 网购消费者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 说明:网购消费者密度=网购消费者/人口数量。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2014年3月 电子商务对中西部城市的战略价值格外显著 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谢周佩分析认为:“在这25个城市中,有6个来自中西部。2013年,中西部城市的网购增长速度远高于 东部,可见,网络购物已深深渗透线下零售不够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城市的商业基础设施明显发展不足,数据显示:西部的人 均收入是东部的一半,但其人均批发零售营业面积只有东部的1/31/4。(详见阿里研究院报告

41、新基础:消费品流通之互联网 转型)。 对于中西部城市来说,电子商务的战略价值格外显著,因为互联网给消费者带来了多种便利。通过网络,消费者可以买到在 当地无法获得的商品。实体零售店提供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不够丰富,尤其是知名品牌商品和个性化商品。另外,通过网络,消费 者购买很多商品的费用低于实体零售店。传统的流通体系包含代理、批发、零售等多个中间环节,导致商品价格偏高。网络零售 可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测算,网上价格平均比线下价格低6%16%。 电子商务促进增量消费 在促进增量消费方面,电子商务的作用日渐明显。一是体现在已有网购消费者可观的新增消费上。麦肯锡的数据显示:

42、消费 者通过网购消费的每100元中,有39元属于新增消费,而在三四线城市以下地区,新增消费则达57元。因此,在2014年李克强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网络购物被列为新的消费热点。 二是体现在新增网购消费者的巨大规模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购消费者规模达 3.74亿人,较上年同期新增4240万人。网购消费者增速是网民增速的2.2倍。这意味着,网络零售市场正迎来令人期待的增量客 户。 (本文刊于阿里商业评论大数据,2014年7月) 数据工作者的数据之路:从洞察到行动 闫新发:花名算者,阿里巴巴集团OS事业群数据分析专家 数据时代来临,人人都在说大数据分析,可是

43、说到未必做到,真正能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并能指导行动的案例并不多见,数据 分析更多的是停留在验证假设、监控效果的层面,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洞察的很少,用分析直接指导行动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从洞察到行动,数据可以发挥更大价值,前提是我们对数据分析有更深层的认知。 分析的四个层次 数据分析是分层次的,从开始数据分析到促成行动、达成目标,需要经历很多阶段,从上至下对应的分析层次包括:表象 层、本质层、抽象层和现实层(见图1-1)。 表象层就像汽车仪表盘,实时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并适时做出警报提示,是“what”。分析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搭建指标体 系,进行各种维度的统计分析。 本质层像诊断仪,不再局限于观察肉眼

44、可见的表面症状,而是去检测身体内部的问题,这个层面要揭露现象背后的动因,找 到规律,是“why”。要进行个案分析,获得需求动机层面的认知,然后对个体进行聚类,获得全面的洞察结果。 抽象层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对业务问题进行抽象,用模型去刻画业务问题,是“how”。这个层面做的事情就是把问 题映射到模型,然后再用模型去做预测,减少不确定性,其产出主要是分类(标签)和排序(评分)。 现实层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将抽象的模型套用到现实中来,告诉大家如何去行动,是“when、where、who and whom”。就像航标,要时刻为业务保驾护航,指导业务的行动,其产出主要是规则和短名单。 图1-1 分

45、析的四个层次 在明确了分析的层次后,要想从洞察到行动,需要做到4个层次的穿透和每个层次的深入。首先,分析要能够穿透各个层 次,上下贯通,数据分析的价值才能立竿见影。其次,在分析的每个层次上要做得深入。 在表象层,看数据要深入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点”到“线面体”。 一般来讲,想看数据的人潜意识里是要成“体”的数据的,只是沟通过程中变成了“点”的需求,因为“点”简单,容易讲 明白。但是,这次给不了“体”的数据,下次还会围绕“体”的数据提出各种“点”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延伸一下,提前 想需求方之所想,就不用来回重复了。 2.关注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方面最值得借鉴的就是平衡计分卡,

46、从数据指标的角度去看,平衡计分卡就是一套带有因果关系的指标体系(见图1- 2)。 图12 某银行平衡计分卡战略示意图 平衡计分卡通过战略示意图把策略说清楚讲明白,通过KPI进行有效的衡量,被评价为“透视营运因果关系的绩效驱动 器”(台湾政治大学会计系教授吴安妮)、“将策略化为具体行动的翻译机”(台湾大学会计系教授杜荣瑞)。 平衡计分卡对我们的启发是,人人都可以梳理出一套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有逻辑关系的数据指标体系,通过它实现聚焦和协 同。 在本质层,深入理解业务模式,并跳出既有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型 以淘宝为例,淘宝业务的本质是什么呢?其中一个答案是复杂系统。 大家都知道,淘宝是一个生态系统

47、,淘宝是一个典型的由买家、卖家、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淘女郎等各种物种构成的 复杂系统,而阿里巴巴是一个更大的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对我们的启发是,关注个体(系统内部买家、卖家等参与者)的同时,注意分析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和角色,分析 群体的发展潜力、演化规律、竞争度、成熟度等,分析群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应的抽象层建模的方法也要与之适配。 在抽象层,微观上构建更加抽象的特征,宏观上构建更加抽象的模型 1.在既有的分析和挖掘框架下,构建更加抽象的特征(也可以理解成维度、指标)。 这个可以类比现在最火的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技术,如果对一个图片进行识别,即使你获取的是像素信

48、息,通过深 度学习可以自动获得像素背后的形状、物体的特征等中间知识,越上层的特征越接近真相。 Deep Learning技术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在交易笔数、交易金额这种“像素级别”特征(指标)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交易笔 数是否连续上升、营销活动交易占比等带有业务含义、更加抽象,同时接近业务的特征(指标)。用抽象的特征去建模可以提升 模型的效果,用抽象的指标去分析可以更贴近业务需求。 2.宏观方面,可以用更加抽象的方式对业务进行建模。 前面提到淘宝是复杂系统,我们也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如果进行适当的简化,对淘宝做一个高度抽象,那就是一个 字:“网”。节点是买家、卖家等物种,线就是购买、收藏、喜欢

49、等行为产生的关系。整个淘宝就是一张大网。 在现实层,要深入到业务中去,不断提升对相关业务的认知能力 心态上不要自我设限,分析无边界,分析师要主动参与到业务模式、产品形态的规划和设计中去。要了解业务,在此基础上 灵活运用模型的产出,比如:一个风险控制策略,假如已经有一个风险事件打分模型对风险事件打分排序,分析师可以根据业务 需求灵活设计模型的使用策略,例如,对于风险得分最高的时间段,机器自动隔离,风险得分偏高的,用机器+人工审核的半自 动方式进行隔离。模型是死的,活用要靠人。 (本文刊于阿里商业评论大数据,2014年7月) 大数据的垂直领域兴趣应用 刘子正:新浪微博常务副总经理 工业革命的时代标志,是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应用。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最开始是硬件设备的 发展,比如芯片、光纤、存储。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数据互联的时代,时代的新赢家是拥有数据金矿的人。这些数据由互联网用 户产生,真正的赢家要思考如何去挖掘数据中的金矿。 移动互联网和个人电脑互联网不同 个人电脑互联主要靠超链组成,像搜索引擎等产品就是靠超链分析之类的算法和技术,实现个人电脑互联作用的。而移动互 联网则通过“关系”来互联,这个关系和个人电脑互联网的超链是不同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