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4405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数学二下《6.1认识角 》PPT课件 (10).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角的初步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设计及研讨,三、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一、单元教材分析,四大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图形的认识 测量 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位置,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画直角,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画直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经历动手创造角、画角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三个维度,1.纵向的维度 2.同类知识比

2、较的维度 3.新旧教材对比的维度,1.纵向的维度,从整套小学教材的角度来思考本单元的教育价值。,教材的安排经历了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这样系统的结构化的过程。,2.从同类知识比较的维度,谈相关知识的教学把握。,通过同类知识的对比我们发现,二年级学习角的初步认识,重在“初步”感知,重在通过各种实际活动调动感官,感知角、初步认识角。,3.从新旧教材对比的维度,传统教材:点线面体,新版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实物中抽象出体到体的一部分面再到面的一部分角。,谈落实知识的关键点。,二、学情分析,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角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生活中物体的角或者是点的认识,他们缺少对于科学

3、的、规范的、严谨的、抽象的数学中的角的认识。,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的设计 更注重体现了新课标“四基”中的后“两基”: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更注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感知数学中的角,从而抽象出角的概念。,三、教学目标及教法学法,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 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2、会用直尺画角。,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会用正确的方法画角,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说教法学法,1注重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从学生的需求入手,让学生掌握这一类型知识的学习方法。 2.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教法:,说教法学法,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