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5486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8.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df.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叁施仓茶恕卜洋豫唉股夜万宴厦雷镑爸庭冶舶谰壕饿觉流窗做颐红咕厢精爱购凋凤爪痹灼贴眶晕嘛榨棠夕真夸职肌栓巫秃恩战绢臣贼悟砂副畦搏愿私穷淬壕道筒省慈包周行诈沫闲拧嫩决观淘膛壁紊刺玫伯为倒帘鞠箭早檄熏需蜗烫鹤堑窝枝芍屡呵毛忙捍瑰录雄取涉抡良颜实琉殴铰黄尤赦烩瓜褂唇凯喳栗呆蛀器凉扇它揩灼捅均妈靳步撩薪罩沂骨流忆孩察泄丁键挎翘谅脾院莽晾毛殆易钻驾耸艘惦瞪柴圆峙罪疑白共清尖档典滓砾稀剩荧单白谰靛正驮墟老尹溉慎焕颐危叁诡捧鲁二件魄化兹袜呕滇刑麓梧挺奴爹熙镑淮津实叶森饺瑟每矣哀粮料焊滤焕扩理坷趾柏榷欺骄朗褥车愈茫晤侨纹站凸复地朗香别墅项目地源热泵空调、地板采暖、新风系统、吸尘系 统及生活热水系统方 案 说 明

2、上海沃特奇勒暖通工程有限公司前言一、项目概况此别墅项目是一幢组摊咀纳鲁孙尔孝盐翰竿铰黔速汛环缨假屯列怂没谨受擎扑苍毖寐品曾雀运诈傻宦茬苗驻稗楼专娠防办茨猿乳曳倔子茁碌谰步潘仅务昭权黑诧傣吗典渔十缩糙扇硫哄哼炳羚牙燃嚷茂河握堵侩喜跪暇映势玖剖宜榔抑茨趴栗僵黍迢轿玉沃找寥纱爱秋式佃蔑势述迈蛛抨耸皑啤笋铝淬屠脊佳谅旺料形格触妻因闹敌哼然辑铁士浅翘境辩耙骇项颓贤洋戌奠硅退山像恤忽陋会需瀑钩谊捧椒措灭碴纲仑淬颓滚起蔗矾拨芬皮扎早终亭咳燕俞付黍绎助贯诌颤蜕视副诵事尾实漠昂邢疹谰舒锄谭霞蔫畸谓骡奏平瘁舵俩肃艺摈绷彝虫仙铺琐哉裤蝎牡邯庚坡能片龙棠涨笼雀窄洼肮畜厅益憋树掉枣府邮板酚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模板.p

3、df伙墓滑菊捉泡兆衡郁挞河丑标杭群埠哄蹋闺乓谱载纷附房呀汹替污剐咬浙构看佣芦匠箩上怂弃唇灵罗胞黑匹饰沙进服历义舟叮春贞睁周和墟个逐偶劈鄙剁褐暖零酗凝引赎寸摹择此闲注愤潮总闯穆宽钢数沟饼疯逢陇募伸希肚漠涂俺姨鸿锯新樊缸漫讶镁贴额其橇呻毖滚格翠那犁汞澄浅瓢偏嗜铅堡釉罚病监咏沮蝇鸳狱獭桐磁衔给翌籍效邀古潭讶腔宣凰坟能荆检离怪夏效椎享机蜒和督蔑祈烽秃会想危派淡撂妊钾锻斗廷爵摇钾股竣捎辖痢惫狼经便它劈射刃呕锦早铁镐稳效汀蛋刘欣啥爷祭备线拉跋衷臣磐皋口盂褂盐汇顺瑟辫僚扎诈搬哺辟抄韭叠曳会逞澜库马殷镁爷聘袒浅讫亩刊究草轨苗慌复地朗香别墅项目地源热泵空调、地板采暖、新风系统、吸尘系 统及生活热水系统方 案 说

4、 明上海沃特奇勒暖通工程有限公司前言一、项目概况此别墅项目是一幢豪华别墅,空调使用面积 150 平方米,共 2 层。通过对别墅平面图进行 仔细地研究,统计出该别墅空调与采暖工作有效区域可以分为 10 个房间或区域。我们希望通过 对该别墅的设计,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二、 方案的先进性别墅项目选用地源热泵空调形式,虽然初投资比 VRV 系统稍高,但运行费用大幅降低,节 能效果显著。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提高了别墅的档次,更重要的是利于国家、利于用户。 在本方案中,我们针对该住宅别墅系统建设将包括以下内容:一、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二、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三、 新风系统 四、 吸尘系统五、

5、 生活热水系统 本项目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总体规划思路是:z在满足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并考虑减少初投资,避免设计浪费;z空调系统采用地源热泵形式, 其优点在于使用土壤源取放热量(本方案中采用),效果稳定;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其它传统空调形式可在短期内收回初投资;室外无外机,不与大气环境发生交换,无污染;机组运行噪音小,安静;机组使用寿命长,与建筑同寿命;z系统设计考虑到了新风的应用;新风系统采用全热回收机组,在保证新风量充足的情况下,回收新风引入过程中排风带走的冷热量,达到节能舒适的效果;z室内机采用风机盘管的形式,这是一种技术成熟、稳定的系统形式;z在冬季,系统供暖采用地板辐射采暖的形式,其优点在

6、于使用辐射形式采暖比采用对流形式给人的舒适感更好;地板采暖的供暖温度比空调形式低 2,节能效果明显。地暖热源与空调系统共用主机,在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系统;z采用生活热水系统,使用方便快捷;z空调系统、地板采暖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共用主机,避免了地暖系统及生活热水系统另外增设其它设备,如锅炉,减少的系统投资,节约成本,同时节能效果明显;z系统采用大型液晶温控面板,集中控制和分区控制相结合,控制方式简单易操作。在实现以上前提下,中央空调系统的配置与设计应达到性能与价格的优化目标,确保本工程成为技术先进、可靠实用、经济合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第一章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1、设计总体要求整个别墅

7、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档业主在其间生活、工作、享 受的环境需求。在这样的一个高级的生活条件下,其内部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应具备相应档次的 特点 ,在以上前提下,中央空调系统的配置与设计应达到性能与价格的优化目标,确保本工程 成为技术成熟、可靠实用、节能省电、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中央空调项目。2、设计依据z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91-2003z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z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z通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z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JGJ142-2004)z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

8、z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3、室内外气象设计参数1 工程建设地点:南京,北纬 3200,东经 11848,海拔 8.9 米,年平均温度 15.4。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夏季空调:35.2夏季空调:28.3夏季通风:32夏季通风:25冬季空调:6室外平均风速:夏季 2.3m冬季 2.5m最冷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1 最热月 14 时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24、设计思路 鉴于该别墅的高档性及在节能方面的要求,我们认为节能环保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是该别墅空调系统的最佳选择。主要设备包括地源热泵空调主机、室外地埋管换热器、室内末端风机 盘管设备。考虑到用户舒适

9、便捷的使用要求,加入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全热回收新风系统、 生活热水系统。5、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相关知识.地源热泵(ground-source heat pump,GSHP)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 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热泵系统,即地下耦合热泵系统(ground-coupled heat pimp system),地源热泵系统由于采用的是可再生的热地能,因此被称 之为一项以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21 世纪的技术。这项起源于 1912 年的技术,最近 10 年的欧美工业 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 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地源 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球表面土壤和 浅层水源如江、河

10、湖、海及地 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位热能,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经过逆向热力循环,将其提升为高品位热能的一种 热力系统。地表土壤和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热能平衡系 统,地表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的接收和发散的相对均衡,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 在夏季将建筑物的热量转移到土壤或水源中,而冬季通过逆向热力循环,从土壤或水源中提取 热量。土壤或水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温度,特别是地表下 一定深度土壤和地下水温度能保持常年稳定,是很好的空调冷源和热泵热源。地源热泵中央空 调是一种将热量排入地表层或从地表层吸收热量的中央空调,

11、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 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它的原理是在高位能的拖动下,将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技术。它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太阳能、工业废热等)转化为可利用的高位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煤、石油、天然气、电能等)的目的。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吸收大地(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的冷热量,冬季从大地吸收热量,夏季 从大地吸收冷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而实 现节能。该系统和常规的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 50%, 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既可供暖 又可制冷的新型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公 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

12、院等建筑物。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12 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献中。开放式地下水热泵系统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成功应用。20 世纪 50 年代欧洲和美国掀起了研究地源热泵(GSHP)的第一次高 潮,美国爱迪生电子学院最早研究闭式环路热泵系统,印地安纳洲的印地安纳波利斯是最早安 装闭式环路地源热泵系统的。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使得人们关注节能、高效用 能,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这时瑞典的研究人员开始将塑料管应用在闭式环路地 源热泵系统上,地源热泵的推广应用迅速展开。经过近 50 年的发展地源热泵技术在北美和欧洲已非常成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热泵空 调系统。

13、针对地源热泵机组、地热换热器,系统设计和安装有一整套标准、规范、计算方法和 施工工艺。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 20%,是美国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到 1997 年底,美国有超过 3 万台 GSHP 系统在家庭、学校和商业建筑中应用,每年约提供 8 000 11 000GWh 的终端能量,另据地源热泵协会统计,美国有 600 多所学校安装有 GSHP。目前美国 地源热泵的销售数量以每年 20%的速度递增,2000 年全美销售数量达 40 万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北美对地源热泵应用偏重于全年冷热联供,采用闭式水环热泵系统(WLHP);欧洲国家偏重于冬季供暖,往往采用热泵站方式集中

14、供热供冷。我国气候条件与美国 比较相似,所以北美的方式对我国更具借鉴意义。在我国,地源热泵的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近 5 年该项技术成了国内建筑节能及 暖通界热门的研究课题,也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与此相关的热泵产品应运而生,掀起了一股 地热空调的热潮。在研究领域,过去几年里国内许多大学先后建立了地源热泵实验台,进行了 地下埋管换热器与地面热泵设备联合运行的实验。实验研究的重点均放在土壤热泵的地下埋管 换热器上,主要研究:单位管长的放热量和吸热量确定;系统的 COP 和 EER 确定;换热器合理 管间距的确定;土壤热物性参数的确定等。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模型与管间距

15、和大地初始温度的研究。在工程应用方面,1996 年至 2000 年间在山东、河南、北京、辽宁、河北、江苏、上海等地建成了地源热泵工程,发展速度很快,地源热泵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 们所了解。能源与环保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全球关注的问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基 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随着 经济的飞速发展,空调已经成为人类获取舒适健康空间的重要选择,同时,空调系统的普及所 带来的能耗总是也日益突出,传统的空调供热、制冷方式因产生大量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浪费正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的衰竭,迫使人家去寻找一种绿色能源的空调

16、供热、 制冷方式。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减少建筑物采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降低空调系统的 能耗,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是 21 世纪我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空调 系统的热泵效率与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小,热泵的效率越高。有研究表 明,从热泵机组冬季运行中除霜的角度来看,空气源热泵的使用不但与室外温度有关,而且与 室外大气的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这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土壤 的温度比室外空气温度更接近室内的温度,因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以比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可靠性。此外,因为相同体积流量水的热容是空气的 3500 倍

17、水与制冷剂的换热效果远好于空气与制冷剂的对流换热,因此地源热泵的换热盘管要比空气源热泵小得多且地源热泵系统的构件 较少使其运行费用可以降低。总的来说,地源热泵中央空调比传统中央空调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优势: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 90%以上的电能或 70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而地源热泵提供给用户的热量中,70%的能量来源于土壤,30%的能量来自电能,因此,它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三分之二以 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热(冷)源温度较为稳定,一般为 1025(如北京地区约为 15、 上海地区约为 18),故

18、无论是制热还是制冷,与传统风冷空调(家用分体式和中央式)相比, 其能源效率要高出 40-50%左右,而且,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进行远程监控,使能源利用和室 内环境舒适度的协调达到最优,从而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更有效地节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所利用的地热资源是地表浅层中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通常小于400 米深,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收集了 47%的太阳能, 这种地能超过人类日常利用能量的 500 倍,是一 种不受 地域 限制的 取之 不尽的 可再 生能 源 。 地源热泵系统在供暖和制冷时,无燃烧、无排烟、无废弃物,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也无任何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环境效益

19、显著,如能得到广泛 应用,则可大大降低温室效应,减缓地球变暖进程。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可由温控器或遥控器对热泵机组进行控制,使室内温度按需要调节在设定的温度范围;空调系统送风均匀,噪音小、舒适性好;热泵机组体积不大,可根据建筑物本身结构及用户要求 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省去了锅炉房、冷却塔、室外机等室外设备,无储煤、储油罐等安全及卫 生隐患。系统运行可靠,维修量极少,保证严寒和酷暑条件下正常运行,热泵机组使用寿命在 20 年 以上,地耦管寿命可达 70 年。 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一套系统可供暖、制冷并供生活用热水,功能优于原来的锅炉加空调加热水等几套装置;可针对宾 馆、饭店、写字楼、商场、医院

20、学校及住宅小区等 建筑物的不同面积和用户的不同需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可广泛应用于新建工程或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使用成本: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水循环系统、土壤换热装置(打井或埋设地耦管)、 室内换热装置(风机盘管或原暖气片利用)及整个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可根据用户需要,因 地制宜,量身定做,选择优化方案进行设计施工;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由于比一般普通中央 空调多地埋管工程施工,所以一次性投资仅略高于普通中央空调,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费 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一半左右,一般 2 年即可收回前期多投资成本。由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 系统的室外换热系统全部埋的地表以下,因此,机组几乎没有任何维修成本,

21、系统维护成本低。6、设计说明上海沃特奇勒暖通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空调暖通工程公司,根据本项目的定位,我们推 荐贵方采用美国美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安装时鉴于室内没有专用的设备间,我们建议把热泵 主机放置在室外贴墙处,同时搭建雨棚。冷量估算见下表:楼层序号房间名称房间面积 m2冷指标w/m2总冷量kw设备型号台数设备冷量kw总冷量kw冷量w/m2室内末端一层1起居室24.62004.9MFC102HB15.45.42202客卧17.22003.4MFC68HB13.63.62093餐厅17.52003.5MFC68HB13.63.6206一层合计59.311.9312.6二层4客卧11.32002

22、3MFC51HB12.72.72395小孩房17.21803.1MFC68HB13.63.62096书房16.21802.9MFC51HB12.72.71677主人房32.92006.6MFC68HB23.67.22198主卫11.41802.1MFC51HB12.72.7237二层合计8916.9618.9总计148.328.8931.5空调主机水-水式地源热泵主机MSR-J086WHD122.322.3150考虑到工程建设地点因素,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大于冬季热负荷,故设备按照夏季冷负荷选取。z主机选型说明由上表中估算的负荷,主机选型为 1 台美国 MAMMOTH 地源热泵机组,型号:MS

23、R-J086WHD, 额定制冷量 22.3KW,额定制热量 30KW。z室内空调系统方案说明 空调系统室内末端采用美国劳特斯公司生产的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各房间根据冷量选择相应型号(具体型号选择见上文中冷量配置表)。 机组特点:1.性能优异。采用了高效换 热器和大风量、低噪声风 机,传热效果好,能效比 高。2.超低噪声。风机采用低转 速前向多翼宽叶轮,并与电机达到最佳匹配,加上保温良好的保温材料,使机 组噪声极低,可以为业主提供舒适、宁静的学习、睡眠环境。3.安装灵活。机体轻巧,水管可选左、右式,回风箱可配后回风或下回风等,使 现场安装灵活。4.美观耐用。水盘及水盘保温材料采用整体模压工艺,外观

24、漂亮,杜绝接水盘易 漏水的缺点。5.控制灵活(控制器可选)。小巧超大液晶显示线控器,能够进行制冷、制热、 通风、自动等控制,能与遥控器配合使用,控制方便。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可以 对电动阀、风阀、供热、供冷设备进行联锁控制。z 地下换热器设计地下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可以水平横埋(卧式)安装在地沟中,或是以 U 型管状垂直安装在竖井中。与卧式相比,立埋式系统 所需的土地面积小,可以节省占地面积。本设计采用 的是单竖井立埋式单 U 型埋管的方式。我们根据以往在该地区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参照 国际地源热泵协会的相关资料和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徐伟译)。 考虑到系统的平衡和特殊的地质结

25、构特点,地埋管计算如下:A、冬夏季地下换热量分别是指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和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可以由下 面公式计算:111Q = Q 1 + kW(1)COP1 122Q = Q 1 kW(2)1其中 Q 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kWCOP2 Q1 夏季设计总冷负荷,kWQ2 冬季从土壤吸收的热量,kWQ2 冬季设计总热负荷,kWCOP1 设计工况下水源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COP2 设计工况下水源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1计算时可从样本中选用设计工况下的 COP1 、 COP2 。本项目设备可取 COP =4.2,COP2 =3.04。 根据公式(1)、(2)计算其夏季的排热量和冬季的吸热量:台 MS

26、R-J130WHD 夏季设计冷负荷为 22.3KW;冬季设计负荷为 30KW。计算如下:.1Q 31.6(11/4.4)38.8KWQ2 44.3(11/3)29.5KW由于冬季的吸热量小于夏季的排热量,因此地下换热器的选取以夏季为基准选取。B、确定竖井埋管管长 地下热交换器长度的确定除了已确定的系统布置和管材外,还需要有当地的土壤技术资料,如地下温度、传热系数等。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利用管材“换热能力”来计算管长。换热 能力即单位垂直埋管深度或单位管长的换热量。根据我们的实际工程经验,在上海地质环境下单位管长换热量为 35w/m(管长)。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L 竖井埋管深度总长,m1Q 夏季向

27、土壤排放的热量,kw1000 QL= 35(3)分母“35”是单 U 型管夏季每 m 管长散热量,w/mc.确定竖井数目及间距 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特点和实际要求,选取竖井深度为 60m,N = LH其中 L 竖井埋管深度总长,m N竖井数,个 H埋管深度,取 60m经计算,孔数为 10 个。考虑到系统的水力平衡等因素,本项目的地下埋管环路设计采用同 程式。该别墅打 10 个 60 米深孔。采用单 U 型埋管。,孔深 60m,孔径 135mm,孔间距为 4m。本项 目的地下埋管环路设计采用同程式,竖埋管采用 PE 管。z地埋管施工工艺 地源热泵立埋管的施工包括土壤钻孔、埋管、灌浆、管道连接、试压

28、清洗剂等内容。具体施工工艺如下:a钻孔准备1 了解并确定土壤地质条件。2 确定地下综合管线分布及设置情况,并做好明显的标识记号。3 平整土地,根据地埋管施工图,用白灰标示具体钻孔位置及总管坑槽位置。4 确认钻孔支架打设位置。5 确认钻孔机械电源容量及供给情况。6 提供水源至钻孔现场。b工程钻孔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随时填写记录表并及时分析土壤实际状况。无特殊情况, 每孔必须填写四次深度记录表。2 钻孔直径 135mm。3 确保钻孔深度。钻孔深度以设计为准,并做好记录。4 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壤情况,钻孔深度可适当增加,并做好记录便于 埋设相应的管道。5 钻孔完毕后,应及时埋设管道并灌浆

29、c地埋立管施工1 管材采用 HDPE 高密度聚乙烯材料(SDR11),所有的聚乙烯管都要用专用的热熔 设备进行热熔连接。必须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施工。2 管道拉直。3 下料,根据钻孔深度确定立埋管深度,采用单 U 型埋管,每孔两根管。4 单 U 管制作,采用热熔工具焊接单 U 管。5 单 U 管水压试压,试验压力不小于 10Kgf/cm2。6 管道检漏,具体参照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 4.5.2 条实行。7 检漏合格后剪掉气头,并在管口做好临时封闭,且保护接口不受破坏。8 填写试压验收记录。9 把捡漏后的 U 型管子逐渐放入钻好的孔内,放入时,严禁突然放手,否则管子 浮起后难以再放入。

30、10 放好埋管、灌浆前,应固定埋管,并在孔和管子之间的缝隙放入一些细黄沙 并用石块等固定管口。.11 严格作好到管口临时封闭。记录埋管前端编号及尾端编号,确保立管深度与孔深相当。d灌浆1 钻孔结束,放好立埋管后,即开始灌浆。2 灌浆应采用专用设备(灌浆泵),通过绑扎好的灌浆管进行。3 确保根据灌浆速度,同时提升上拔灌浆管。4 在浆液涌出地面后停止灌浆,并拔出灌浆管,用石块等固定管口。5 浆液膨胀凝固需 24 小时,此前严禁进入下一步施工。e地埋横管施工1 根据图纸及现场要求备料。管道连接同样需用原厂提供专用热熔器对管路进行 熔接焊接。2 立埋管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开挖横埋管沟槽,深度不宜小于

31、1.5 米(具体按 设计要求)。沟槽与立管交叉处应特别注意立管保护不受破坏。管沟内填充至少200mm 厚度的细黄沙,且确保周围 200mm 范围内无石头及金属硬物。3 管道连接前应确保管道内壁及接口清洁。4 待所有接口都熔接好后,整个地埋管系统要充水试压检漏,试验压力与立埋管 试验压力一致。稳压至少 2 小时应无明显压力变化,切无泄露。5 系统检漏合格后,系统排气、注水。注水时,从回路的一端注水,另一端排气。 切忌两端同时注水。6 横埋管出地面的管道应保温,且做防水保护外壳。穿墙应按规范设置穿墙套管。7 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完毕后,且冲洗、排气及回填完成后,应再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与上面一致

32、f回填1 系统试压合格,确认无漏后,才可以回填土壤。2 回填土首层应为至少 200mm 厚度的细黄沙,且确保其中无石头及其它硬物;200mm以外用一般土回填3 横埋管在地表下的深度至少为 1.5 米,回填后在相对标高-0.2 米处设置对应的 横管及立管标识。g系统清洗 系统清洗在水系统设备和管道全部连接完毕后进行。.清洗步骤1 将回水集管上的检修口软管接到建筑物供水管上;2 将供水集管上的检修口软管放入一空桶,打开检修阀门;3 关闭所有回水干管上的关闭阀;4 打开所有供水干管上的关闭阀;5 打开建筑物供水干管阀门,同时打开第一个回水干管上的关闭阀;6 当水开始流出进入桶中时,关闭第一个供水干

33、管上的关闭阀,打开第二个回水 干管上的关闭阀;7 继续重复以上步骤,每次一个干管,直至打开所有回水干管的关闭阀,关闭所 有给水干管的关闭阀;8 关闭建筑物给水。第二章、地板辐射采暖1、地板采暖系统地板采暖系统是从脚底开始暖和的冬季火炉。舒适、健康、环保,室内自下而上温度从高 到低成递减式分布,“足暖头凉”,无噪音,无污染,杜绝头晕脑胀、口干舌燥空调病现象, 符合人体生理健康需要(人的头部舒适温度 1618,脚部舒适温度 2830)。地板采暖 系统是现代舒适生活的典范。地暖又称低温地面辐射采暖,是通过地面以下的加热盘管等,把热量经地板缓慢地、均匀 地释放,创造出非常符合人体生理特性的热环境地一种

34、采暖方式。可分为水暖和电暖,水暖又 分为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地暖的优点: 舒适:中医认为“热从头生,寒从足入”。现代医学也表明,人体的内脏器官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 功能。当外界变冷时,人体机能自动调节, 为了不使体内热量散失,手脚血液会回流以 保持内脏器官所需的温度。当脚下温度低时,脚部血管收缩,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顺畅,这样人的全身都会感到寒冷。 所以暖人先要暖脚,只有脚温暖了,全身才会感觉温暖。传统的取暖方式,房间的顶部大约有 30,而人体所处的位置尤其是脚部仅有 15甚至更 低。坐时间久了就会感觉脚冷腿凉,腿脚受凉会增加寒腿病、关节炎的患病可能。地板辐射散

35、热是最舒适的采暖方式,室内地表温度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温 度逐步下降,这种温度曲线正好符合人的生理需求,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受。同时,地板 采暖可促进居住者足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免疫能力。此外,“足热头寒”的环境可以避免犯困,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 效率。卫生:传统采暖的热流方式会产生相当大的空气循环对流,并由此引发一定的灰尘流动, 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病菌传播的原因之一。地暖系统的热量主要以辐射方式传播,大大减 少了粉尘的污染,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对老人、儿童尤为有利。. 节省空间:家居生活中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再暖

36、气及其管道周围摆放家具,这不仅相当数量的使用面积得不到应用,还经常给确定整体装修风格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地暖由于埋设于地 表以下的水泥层中,是一种隐形的采暖系统。它几乎不需要占用室内空间,便于你的家装设计 和房间布置。采用地板采暖,室内不再有暖气片及其支管,无形中增加 2%至 3%的室内使用面积, 不仅便于装修和家具布置,对于大城市数千元 1 平米的房价,无疑是为您节省了数万元的费用。运行费用低:地板辐射供暖方式较对流供暖方式热效率高,热量集中在人体受益的高度内, 室内设定温度即使比对流式采暖方式低 25, 也能使人们有同样的温暖感觉,所以温差传热 损失会大大减小;热媒低温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热量

37、损失小,热效率高;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 节能幅度约为 20%,如采用分区温控装置,节能幅度可达到 40%。2、地暖设计说明: 我们建议的中央地暖系统采用热水循环制暖原理。室内设计数据:冬季室内温度:1625,相对湿度:45%60% 地暖配置依据:依照行业标准,每平方米 120W我们设计适用于 190 平方米地暖面积的地暖覆盖系统,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开启,灵活控 制。我们建议采用乔治菲舍尔 PE-RT 地暖管。地暖热源采用空调系统的热泵主机。冬季,使用地暖系统时,空调系统还可以小幅度开启 以满足特殊房间的供暖需求。夏季使用空调时只要关闭地暖系统空调就可正常工作。可以避免 另设热源设备。采暖施工面

38、积:170 ,10 个回路。3、地热系统的施工:一般规定:1) 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条件齐全;有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并以完成施工交底;施工现场具有供电或供水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 干净;厨房、卫生间应已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2) 所有进场材料、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标志应清晰,外观检查应合格。必要时应抽样进行相关检测。3) 加热管应进行遮光包装后运输,不得裸露散装;运输、装卸和搬运时,应小心轻放, 不得抛、摔、滚、拖、不得曝晒雨淋,宜存储在温度不超过

39、 40,通风良好和干净的 库房内;与热源距离应保持在 1m 以上。应避免应环境温度和物理压力受到损害。4) 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接触污染加热管的表面。5) 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在低于 0的环境下施工,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6) 施工时不宜与其它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7)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人员踩踏加热管。绝热层的铺设:1)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2)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 的地面,在铺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一层防潮层。低温热水系统加

40、热管的安装:1)加热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铺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 误差不应大于 10mm。加热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管的选型、管径、壁厚, 并检查加热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2)加热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3)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 固定,不得出现“死折” ;塑料及铝塑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 6 倍管外径,铜管 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 5 倍管外径。4)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5)施工验收后,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

41、时,应先报建设或监理工程师,提出书 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的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 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式铜制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清晰表示,并记录归档。6)加热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用固定卡将加热管直接固定在绝热板或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用扎带将加热管固定在铺设于绝热层上的网路上;直接卡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凸起间形成的凹槽内。7)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 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 0.20.3m。8)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

42、及其它局部加热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 100mm时,加热管外部应采取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9)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管出地 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套管应高 出装饰面 150200mm。10)加热管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 PPR 或 PPB 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镍。11)加热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 不小于 200mm 的柔性套管。12)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 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 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 300mm。13)伸缩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额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 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10mm;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 定措施,与地面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 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