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55282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7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前序第一章公司根本介绍2第二章资产运营能力分析121. 1资产结构分析2. 2资产变动趋势分析3. 3工程分析4. 4营运能力比率分析第三章盈利能力分析193.1利润表趋势分析3. 2利润表结构分析3. 3收入结构分析3. 4费用结构分析5. 5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第四章偿债能力分析294.1负债及股东权益趋势分析4. 2负债及股东权益结构分析6. 3工程分析4. 4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第五章现金流量分析365. 1现金流量趋势分析5. 2现金流量结构分析7. 4现金流量比率分析第六章杜邦综合分析43第七章公司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57.1 公司的优势7.2公司存在的问题7.3解决措施前序:完成

2、此项任务的小组成员如下,其顺序按照章节顺序沈建葛宇婷20080562谢迪菲20080571郭曼20080564李雪佼20080566叶晨熙注:字体大小出章标题外一律为小四字体。第一章公司介绍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员工2万余人,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资产总额119亿元。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化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1.1 哈药集团哈药集团是集科、工、

3、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拥有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13个全资子公司。集团现有职工2.Ol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0名,占职工总数的23.8%。集团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抱曝月亏钠、头抱噗琳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3%、44%和84%,连续三年实现快速跨越式开展。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二项经济指标均居

4、第一位。1. 2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并于1996年被国家定为全国512家重点联系企业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120户大型企业试点单位。荣获2006年世界企业竞争力试验室中国100家最正确雇主,集团组建以来,遵循改革开展的思路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努力完善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造,在医药市场形势极为严峻的条件下实现了滚动式开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集团在“精干主业,优化副业,收拢五指,形成拳头,调整经济结构,开展规模经济总体改革方针指引下,从技术改造入手,致力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提高企业整

5、体实力。为此,集团公司坚持高起点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自“七五末期以来,按国际GMP标准,实施“六大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并重点推进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药三厂、中药二厂和技术中心改造的步伐,使主导产品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到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和开发,集团掌握了抗生素三大母核(6APA、7ACA、7ADCA)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生产技术,并具备了年产西药粉针25亿支、中药粉针6,000万支、水针L4亿支、片剂110亿片、胶囊34亿粒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为适应市场需求,放大经营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优势,集团明确提出要使“经

6、营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思想。一方面,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目前集团各企业营销人员已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上,营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比例到达总数的50%以上,全面推进了高智商和科技营销。另一方面,积极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目前集团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30个销售办事处,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并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通过总经销、区域代理、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实施“打造哈药品牌平台,发挥共享哈药品牌资源效应的市场战略,使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颁发的“中国

7、制造业500强大奖。1.3 公司开展历史哈药集团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5月1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家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12月改组分立为两局部:即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上成立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合理地分割为两局部:一是将哈尔滨制药厂、哈尔滨制药三厂、哈尔滨制药四厂、哈尔滨制药六厂、哈尔滨中药二厂、哈尔滨医药商业总公司、哈尔滨药材总公司、哈尔滨医药供销总公司、哈尔滨亚兴房地产开发

8、公司、哈尔滨北方制药厂、哈尔滨千手佛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哈尔滨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等效益较好的12家企业保存在股份公司中,取消法人资格,作为股份公司的分公司。这12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折为国有股18764万元,由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国家持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0年1月12日向社会公众发行6500万元股本金,由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和管理。二是把集团股份公司的19户企业化出,以集团公司子公司的地位存在。1993年6月,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664),成为黑龙江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997年1月,由集团公司收购股份公司医药供销分公司。1997年12月,由股

9、份公司采取用亚兴工程公司、千手佛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等值置换和现金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购了集团公司子公司哈尔滨制药二厂,并将其与哈尔滨制药厂实行强强联合,组成了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哈尔滨制药总厂。2000年2月,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更名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占地面积1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氨苇西林钠、头抱噗林钠、双黄连粉针、头抱睡月亏钠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具备西药粉针28亿支、中药粉针亿支、水针6000万支、片剂113亿支、胶囊16.8亿支的生产能力。哈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拥有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1

10、3个全资子公司。集团现有职工2.0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0名,占职工总数的23.8%o集团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抱睡月亏钠、头抱噗咻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3%、44%和84%,连续三年实现快速跨越式开展。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二项经济指标均居第一位。哈药集团秉承“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

11、宗旨,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局部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凭借“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积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经国内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一一北京名牌价值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哈药集团以136.81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著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1.4 公司研发在树立强大品牌的同时,哈药集团充分利用品牌为公司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资源和条件,以更大的气魄投入自主创新工作。公司投资1亿多元打造新药研发体系。围绕其1996年建立

12、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创立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及保健食品、动物疫苗及兽药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平台。通过这六个平台集中力量向自己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展开研发,也标志着哈药的新药研发由以往的随意性转向专业性,加快了由完全仿制到创新性研发方向的转移步伐。经过多年的开展,哈药集团以不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同它强大的品牌一起构成了公司腾飞的双翼。借助这强大的品牌优势,哈药集团自主研发体系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而公司的品牌建设也从自主研发体系那里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3、一个省级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省级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正高职称、高级工程师及享受政府津贴人员共计566人。哈药集团创立了“一个中心五个分中心的科研开发体系,哈药集团技术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抗感染药物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研究中心;药物制剂研究中心;OTC药品及保健食品研究中心;动物疫苗及兽药研究中心。哈药集团先后共有25个工程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23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多方位的合作。集团公司科技能力逐渐增强,先后承当国家及省、市级科研工程36项,其中包括两个国家“863工程;2005年又承当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注射

14、用刺五加研究);国家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专题)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研究(抗生素专利战略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001年2005年获新产品批文100多个,其中国家级三类以上新药占20%。截至到2006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共150余个新产品待批或在研。国家一类新药有6个,其中有三个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在2008年之前将获得生产批文。中药粉针剂属国内首创中药剂型,其产品技术先进性属世界领先。集团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了抗生素原料药生产技术,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应用,主要技术指标大幅提高。推广青霉素新菌种,采用膜过滤、“三合一等新技术,青霉素产率有大幅度

15、提高,技术指标一直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头抱噗林钠、阿莫西林钠生产技术水平属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技术指标处国内领先地位。化学制剂完成了由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向第二代: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以控制释放速度为目的的转变。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开始了第三代:控释制剂、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球等生物载体技术制备的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集团公司先后成功研制开发的新型制剂技术品种有:肠溶制剂、泡腾制剂、缓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等20多个品种。1.5企业文化在中药生产中特别讲究使用“地道药材,历代中医,对中药材的选用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入药一定要选地道药材。因为不同产地的中药材

16、受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异,药材地道与否直接影响着成药的质量。作为综合性大型制药企业的哈药集团,将中国传统医学讲求“地道,保证质量的理论以及儒家追求“厚道为人,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面对产品质量,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始终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给我们的客户,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长期互信互任的友好纽带。这永远是哈药集团生存的法宝。为此,哈药集团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作为企业使命,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哈药产品的稳定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自始至终为与客户、员工

17、股东及社会共享与世界同步的医药文明而努力。“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展示了哈药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继往开来,超越自我,厚道做人,立身兴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也说明了哈药集团实现持续健康开展的根本动机。1.6人才战略化学科带头人制度,各科研开发平台在企业核心研发领域至少配备一名博士或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其中生物工程、现代中药领域已配备博士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要在科研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权威影响企业科研开展方向,促使整体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推动研发中心的研究水平快速开展,利用几年时间培养出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人才

18、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基石。我们的人才观念是:胜任本职工作就是人才,能创新开拓就是优秀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集团公司第一资源的思想理念,积极给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时机和继续学习的条件。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由科研骨干人员参加的国内科技考察活动,组织2-3次专家学术交流研讨会,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技人员深造培训活动,着力培养科技人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用伟大的事业来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来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人才,用良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美好愿望。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气氛。集团公司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先后完成了与哈医大搭建药物制剂、与中医药大学搭建现代中

19、药、与东北林业大学搭建生命科学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联合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还充分利用博士后工作站有方案地为公司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储藏。目前集团公司攻读博士及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有近30人,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实施科研工程锻炼了一批人才,人才建设又推进了工程顺利进展。1.7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哈药集团立足国情,科学定位,确立了企业新世纪超常规开展战略:做大做强主业,优化开展相关产业,产品扩张与资本扩张同步,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全面实施规模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经营,力争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营业收入200亿元、利税50亿元,企业

20、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制药50强企业行列。1. 8行业概况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开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开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兴旺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开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快的医药国之一。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具有潜力巨大、健康、快速开展的特性。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三

21、分天下,形成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运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化学药物方面我国的化学药物飞速开展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此期间,发现及创造了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药物。有机化合物仍然是合成药物最重要的来源,高级计算机仪器的创造,别离、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微量化等将使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更加提高。化学合成药物向更加具有专一性的方向开展,使其不但具有更好的药效,毒副作用也会更加减少。酶、受体、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会一个一个地被说明的,这给利用已说明这些生物靶点进行合理药物设计,从而开发出新的化学合成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最大量及

22、最重要的治疗药物。用一些如“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动听的名词来贬低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是不全面的。中药(天然药物)方面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药的开展,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万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重要药材如蛔蒿、水飞蓟、安息香,西洋参、丁香等引种成功。目前我国开展了濒临灭绝的药用动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已研究成功。到目前为止,已对200多种中药与天然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常用的中药,如人参、三七、大黄、黄连等。我国药学工作者已从中

23、药与天然药物中开发的单体化合物达32种之多,如利血平、紫杉醇、青蒿素等。近年来,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复方新药增长迅猛。生物制药方面生物技术是全球开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开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我们常谈起的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目前生物技术最活泼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生

24、物制药(常指基因重组药物)被投资者看作为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开发生物药品,展开了面向21世纪的空前剧烈竞争。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药物干扰素QTb1989年在深圳科技园实施产业化,拉开了国内基因药物产业化的大开展序幕。我国基因药物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开展阶段:第1期,主要表现为以国家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国家科委以及六大国家级的生物制品研究所领头的企事业单位,工程集中在肝炎、疫苗类产品;第2期,企事业齐头并进大开展阶段。这个时期,涉入的单位众多,国家宏观调控不利,生物工程重复状况严重,同时国外拥有的主要生物基因药物我国已能生产。据不完

25、全统计,世界上最为畅销的十几种基因药物在我国都能生产,如干扰素(IFN)、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促红细胞生成素(EP0)、集落刺激因子(CSF)等。2000年6月,随着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公布,各国政府纷纷投巨资从事基因序列和基因功能的研究,中国和兴旺的国家一样将迎来生物基因药物飞越开展的时期。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经验,纵观当前世界药业的新形势,我国医药行业开展方向是:加快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目标迈进。今后开展重点是着眼于内涵开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投资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升级,中药现代化及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上。在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和地区医药开展将从实际出发,在特色开展

26、上下功夫,不求全面而求特色。实现中国医药强国目标之措施。2009年中国制药行业20强榜单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1哈药集团有限公司281,9812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75,8563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150,0094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126,6605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18,6426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05,1907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93,4198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84,1509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73,26110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0,91311海口康力元制药有限公司64,73312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63,53313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

27、司58,62614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53,87115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53,03716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51,64217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9,62418华瑞制药有限公司48,49719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中国*大连)47,48020齐鲁制药有限公司45,252第二章资产营运能力分析2.1资产结构分析2.11以合并报表为依据计算出以下表格: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一资产结构2007年%2008年%2009年%流动资产62.8064.8865.47非流动资产:37.2035.1234.53长期股权投资6.316.576.36固定资产27.1624.9924.18无形资产1.521.401.30

28、其他非流动性资产2.212.162.69其他资产000总资产100100100北京同仁堂2009年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为77.18%,非流动资产占比为22.82%,而云南白药集团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为83.41%,非流动资产占比为16.59%o由此可见,相对于同行业的另外两家公司来说,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比率偏低。在同一行业中,流动资产所占的比重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特点。流动资产和负债较高的企业稳定性差,却较灵活;而那些结构性资产和负债占较大比重的企业底子较厚,但转变调整比较困难。对于像哈药这类的经营性活动较重要的企业,流动资产的占比高一些较好,其流动资产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说明其经营状

29、况有所好转。2. 12资产结构一一固流结构200720082009哈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0.430.390.37哈药集团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高,属于保守性固流结构,北京同仁堂和云南白药集团也属于保守性结构。2.13资产与权益的对称结构分析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一资金结构2007年%2008年%2009年%流动负债44.1838.1638.35非流动负债2.332.061.85所有者权益53.4959.7859.8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00100100哈药集团的资产与权益结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符合稳健结构的的特征,说明企业有良好的财务信誉,企业的风险低,因结构保守所以资

30、金本钱也较低O综上分析,哈药集团的资产结构根本良好,较同行业的其他两个企业在流动资产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且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也属保守型,风险低。2. 2资产变动趋势分析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2. 21现金资产比率现金资产比率=现金类资产/资产总额*100%现金资产比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35.55%24.89%30.21%北京同仁堂34.71%42.12%云南白药45.59%现金在企业中用于直接归还债务,购置材料和应付日常经营支出,因其不能够产生利润,所以占有过多是很不利的。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金资产比率比其他两个企业要低出很多,尤其是2008年的低比率很容易造成日常支付的困难,这和

31、08年的金融危机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云南白药企业的现金比率很高,很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2. 22应收账款比率应收账款比率=应收账款比率/流动资产合计*100%应收账款比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20.07%21.26%23.22%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9,73%3. 59%7.85%4. 70%应收账款是市场信用的一种表现,和企业的经营政策直接相关。哈药集团的应收账款比率逐年上升,说明企业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信用政策或者与关联公司的交易增加,但是大量的应收账款会使哈药集团的坏账损失增加,资产使用效率下降,而北京同仁堂和云南白药将此比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市场采取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哈药集团的

32、应收账款比率应该适当降低比较合理,从而提高资产质量。2.23存货资产比率存货资产比率二存货/流动资产合计*100%存货资产比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28.74%29.05%27.35%北京同仁堂52.35%47.78%云南白药29.00%32.92%存货影响着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货比率较低,且近三年存货比率的控制也很好,而北京同仁堂存货比重过高,这样导致资金闲置沉淀,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率。所以,哈药集团的存货比例较为合理。2. 3工程分析2. 31应收账款哈药集团单位:元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应收账款1191427224

33、071335546638.071521068421.41销售收入8290269901.039695068092.4810677300580662009年哈药集团的账龄结构蟠牖嘛费金领跚联解金领比例柳潞1翎内26,299.340.07%26,299.343,420,121.086.17%3,420,121.081-2;|3,473,503.558.66%3,473,503.556,055,331.1010.91%6,055,331102-3年8,454,904.1821.08%8,454,904.188,154,738.291470%8,154,738.293-4年6,735,153.6316

34、79%6,735,153.635,854,463.2710.55%5,854,463.274-5年5,997,7267014.96%5,997,726707,654,362.6013.80%7,654,362.605翎上15,416,365.1038.44%15,416,365.1024,335,209.5543.87%24,335,209.55合计40,103,952.50100.00%40,103,952.5055,474,225.89100.00%55,474,225.892009年哈药集团的计提方法1年内12年24年34年45年5翎上计黜例5%10%30%50%80%100%由以上三

35、表分析:哈药集团的应收账款逐年递增,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以前的应收账款向次年累积,一种可能是企业业务扩大。而哈药集团的销售收入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而增加,且其2009年哈药的账龄结构可以看出,期初赎和期末数的比例变化不是很大,也就是说,上一年年末的帐拖欠到下一年年末的数量不多,应收账款质量较好,客户信用较高,所以应收账款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企业的业务扩大。另外,2009年的应收账款中,其中与关联方交易的应收账款仅占0.39%,哈药集团的应收账款还是比较健康的。2. 32存货哈药集团单位:元年份200720082009存货1705863915.981825059924.151792176458.83

36、由之前的分析我们得知,哈药集团09年业务扩大(其自己也在财务报告中说明),所以08、09年存货数量的增加正是企业进行业务扩大的时候,虽然09年较08年少了一些,但总体上差距不大,很可能是在09年在存货上数量上采取了一些控制,防止或者减少存货积压。存货的减值率=期末各项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期末各项存货值经计算07年为0.38%,08为0.73%,09年为0.60%2. 33固定资产单位:元哈药集团年份200720082009固定资产220642169.483417404081.273455539209.58从横向来看,固定资产逐年递增,表达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经营方案。结构的合理性:1 .固定资产更

37、新率二本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本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2 .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本期期初固定资产原值以2009年为例:2009年资产更新率为2009年资产更新退废率二0结论:生产能力提高2.4营运能力比率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期=360/总资产周转率年份总资产周转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0.8731.0131.085同仁堂0.69云南白药1.83年份总资产周转期/天200720082009哈药集团412355332同仁堂522云南白药197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云南白药集团的周转周期最短,其次分别是哈药集团和同仁堂。哈药集团的周转期虽然不是最长的

38、但相对于云南白药197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在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偏低,产出速度不够理。2.固定资产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年份固定资产周转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2.162.803.11同仁堂3.39云南白药28.893 .流动资产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期二360/流动资产周转率年份200720082009流动资产周转率/期哈药集团1.46/2471.59/2261.66/217北京同仁堂0.90/400云南白药1.51/238尽管在固定资产周转率上哈药集团稍微逊色,但是在流动资产上哈药集团不仅超过这两家妻妾,且从07年起周转率上升,周转期下降。哈药集团在

39、流动资产上的管理很强,而且很大的流动资产比例非但没有降低使用效率反而对资金的使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 .存货周转率=销售本钱/平均存货余额存货周转期二360/存货周转率年份存货周转率/期200720082009哈药集团3.28/1103.73/974.01/90北京同仁堂1.01/356云南白药3.39/106从上表可以看出,哈药集团的存货周转速度为三个企业中最好的,说明哈药集团的销售顺畅,存货变现速度快,存货资金的占用水平低,有利于资金的周转利用。5 .应收账款周转率二销售收入/平均应收款余额(包括应收票据)年份应收账款周转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4.394.704.54北京同仁堂

40、6.58云南白药12.55哈药集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周转期长,其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较慢,由前面的哈药集团的账龄结构可知,哈药集团的应收账款集中在长期的应收账款,因此哈药集团看似规模很大,运营较好,但是应收账款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隐患,应该引起注意。6.应付账款周转率=销售本钱/(平均应付账款+平均应付票据)年份/应付账款周转率200720082009哈药集团3.43.763.05北京同仁堂4.89云南白药5.02由上表可知,哈药集团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偏低,因此应付账款周转期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应收账款很长的周转期,也在侧面反映了哈药集团在业界的良好信誉。第三章盈利能力分析3.1利润表趋势分析X

41、x年度工程2007环比增长/%2008环比增长/%2009环比增长/%营业收入8,290,269,901.03X9,695,068,092.4816.9510,677,300,580.6610.13营业本钱5,572,735,216.306,592,305,939.0418.307,261,594,137.3310.15营业利润616,570,555.20973,263,144.3957.851,083,652,042.0911.34利润总额624,132,961.081,085,030,413.4473.851,086,847,942.760.17净利润592,253,949.71863,6

42、53,367.2545.82933,592,461.818.10由上表可知,营业收入、营业本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均逐年增加。营业收入2008年度较2007年度增长16.95%,2009年度较2008年度增长放缓至10.13%o营业本钱涨幅略高于营业收入分别为18.30%和10.15%;营业利润2008年度较2007年度环比增长57.85%,2009年度较2008年度环比增长11.34%;而利润总额和净利润09年相对08年而言增长幅度很小,不超过10%,盈利状况一般。3.2利润表结构分析(以营业收入为100%,各工程占比方下)200720082009营业收入100%100%100%营业

43、本钱67.22%68.00%68.01%销售费用13.19%10.32%10.15%管理费用11.62%11.12%11.43%财务费用0.62%0.19%0.05%资产减值损失0.50%0.48%0.29%营业利润7.43%10.04%10.15%利润总额7.52%11.19%10.18%净利润7.14%8.91%8.74%营业收入 错售费用 青理费用 Vt善用用 奇产感值损失 修业利何09年结构占比以营业收入为100%,各工程占比中营业本钱占比最大,接近70%,对营业收入影响重大。净利润各年占比在7%-9%左右。企业若想在增大销售收入的同时增加利润,应该改良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本钱。3.3收

44、入结构分析3.31收入及利得构成分析营业外收入年份工程200720082009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合计11,404,703.183,214,789.513,264,028.35其中:固定资产处置利得11,404,703.183,214,789.513,264,028.35政府补助19,244,135.5315,620,606.3910,120,329.04财政借款豁免131,958,333.00拆迁补偿款7,002,976.00其他10,760,522.131,263,688.896,467,277.57合计41,409,360.84152,057,417.7926,854,610.96本工程2007年比上年同期上升219.52%,主要因为按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政府补助计入本工程所致。2008的政府财政借款15,620,606.39是按照哈药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哈尔滨市财政局豁免的本公司借款。而2009的营业外收入主要是政府补助,包括中药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科技方案课题等等。营业收入年份工程200720082009一、主营业务中药1,089,180,313.681,226,724,960.951,434,559,293.67西药6,104,749,621.767,308,555,182.117,94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财务报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