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0803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3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第一单元入门四问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 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 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年的“世界阅读日”,我们继续阅读 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 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

2、华。但阅读经 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 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 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 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 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 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 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 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 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

3、0 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 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 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 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 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 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 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 “古”的

4、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 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 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 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 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 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

5、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 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 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 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 “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

6、,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 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 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今天我们还是要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 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 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 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

7、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 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 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 的方式。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 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 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 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我

8、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 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 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 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 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 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 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

9、族文 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 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 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 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 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 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

10、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 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 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 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 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 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经济与文化:文化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 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能简单地理

11、解为拿文化来卖钱,以文化为由头、媒介或手段去创 造经济价值。文化和经济的互动,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文化作为背景自然地或被动地作用于经济。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 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 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 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 地反映出来。换言之,经济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背景”的力量。德国社会学家马克 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著作中,讨论了新教伦理对于资 本主义

12、生产方式以及儒教、道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阐述的实际上就是作为经济活动背景的 文化因素。 第二阶段,文化作为手段主动地作用于经济,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一种 出于直接经济目的的文化改造和移植。企业管理者在法人治理权限内对企业实施文化创新,移 植、嫁接、推行适合本企业目标和特点的文化因素,即强化既定文化背景中的积极因素,引入 外生变量,以整合、生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局部文化环境,从而激励、凝聚职工,提高劳 动生产率。而商业文化,就其狭义而言,它是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凝结在商品与劳务中的人 文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审美观念、情感、哲学、道德精神,继而物化或人格化于商品和劳 务之中,并

13、随着商品的交换而让渡给消费者。商业文化是由消费者文化需求对于商品与劳务的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反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大大提升了商品满足需求的能力,因而商业文化成了唤起并满足新需 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逐渐弱化了经济发展对文化背景的依 赖程度,人们不再拘泥于古今之辩、东西之争,“发展生产力”和“利益最大化”成为其选择 和创新的主题。 第三个阶段,经济为文化的繁荣作贡献。当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 不仅看戏、看电影时间多了,逛书店唱卡拉ok 的机会多了,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也 萌发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

14、济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 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 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为文化价值。因此,以往“为经济 而文化”的定势思维必将转换为“为文化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成为人们日益高涨 的精神需求的极其重要的满足物。所以,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把文化作为经济活动 的背景、素材、手段,又要将文化的繁荣作为最终目标。不仅要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还要 振兴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形象,培育地区精神;不但要以文化产品、服务来满足现代人的文化 需求,而且还要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价值。 所以,当经济活动被理解为文化创造活

15、动时,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圈实际上已演变为文 化圈,它们在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在创造人本、审美和科学精神。每个企业都在生成 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每幢楼宇都有自己的楼宇文化,它们相互感染、影响,彼此模仿、借 鉴,从而形成融企业个性、行业特色和区域风格的经济文化体。 继承与创新: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有的人一提文化资源,就是遗产;一提文化发展,就是保护遗产、开发旅游。如果这样理 解文化的话,我们就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终结者和守夜者;我们就不是站在文化的 入口处,而是站在文化的出口处。我们津津乐道前人的创造和智慧,但很难给后人留下什么新 的文化遗存。所以,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

16、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 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 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 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 整地保留和保护。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 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如果 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和 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

17、因此,今人应“踵其事而增其 华”,发挥当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古人共铸文化精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虽然它保存了 历史风貌,但它的材质和功能与现代文明相冲突。 我们应当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善其功能,使其既延续古典风貌又支持现代生活,并 得以不断传承。第三种是创新,即与时代同行。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继承前人创造的基 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目前,文化创新任重道远,方兴未艾。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经济圈内 的文化建设,开发满足现代需求的文化业态,建设反映当代人智慧和水平的文化设施和景

18、观, 树立开放兼容的大文化观每一项任务都富有挑战性,都是当今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要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 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 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 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 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

19、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教学目标:理解各则语录;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重点: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教学难点: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 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 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 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 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1、儒家经典论语十则 一、“学而”篇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

20、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 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 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 :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 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 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 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 安思危。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 的教育制度

21、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 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 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 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 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 裕,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二、“为政”篇 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童年学

22、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 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 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 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 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感文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 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 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

23、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 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三、“公冶长”篇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 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 路)。孔子说(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盍:何 不)”子路说:“愿将我的车

24、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衣 轻 裘:泛指衣服。“轻”字为衍 文,是因论语 ?雍也中有“衣轻裘”而误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 用),用坏了也不抱怨(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憾:抱怨,不 远)。”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 轻声 (伐:夸耀),不夸大自己的功劳 (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 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 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 四、“颜渊”篇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25、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 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 “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 “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五、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 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

26、的主要经 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 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 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 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 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 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

27、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 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 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 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2、道家经典老子五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 “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课前预习内容: 1文言知

28、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 h)夫( f )唯弗居受国之垢( g u)虽有舟舆( y) B重点字词 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 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 民 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

29、,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D断句难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 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 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 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老

30、子其人其书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在国外拥有 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 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令人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 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 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 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家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 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

31、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 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一个道家的学者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顺地流向最低 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 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 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税 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

32、不 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 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 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 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 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四)文本内容讲析; 1一章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

33、出来,它 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 (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 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 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 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 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 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

34、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 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 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 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 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 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 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

35、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 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 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 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 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 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 功绩不会失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

36、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 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 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 互补充。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 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 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 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37、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 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 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 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 不消极。 3十九章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 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 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

38、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 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 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 “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 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 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 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

39、私寡欲”, “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 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 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 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4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 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 “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

40、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 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 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 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 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 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

41、想的一大特色。 5八十章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 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 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 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 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 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 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

42、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 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 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 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 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 理想的精神境界。 (五)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 然的,“有

43、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 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 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 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 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 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

44、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 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 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 “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 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 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

45、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 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三、课后作业:熟读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第三单元春秋笔法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体例,体会左传的叙 事风格。 学习 -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二、了解“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春秋笔法 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 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

46、阐述对人物和事件 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 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 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 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 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 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

47、不 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 脂,顿使恶语变美言。 二、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 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 晋灵公不君 “ 一文,开头就 说“晋灵公不君 “ ,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晋灵公厚 敛雕墙,违反儒家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 臣。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后来,赵盾的 弟弟赵穿谋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执掌大权。晋国

48、的太史董狐写下“ 赵盾弑其君 “ ,让朝中大臣 都知道。赵盾对董狐说:“ 弑君者是赵穿,不是我的罪。“董狐说: “你是相国,君主被害时你没 有离开晋国,还是晋国之臣,后来又没有讨伐杀死国君的罪人,弑君的不是你是谁?“ 赵盾慨叹 自己念着祖国,反自找忧患。孔子评论说:董狐是好史官,赵盾是好大臣。赵盾因史官的纪史 原则而受到了弑君的恶名。赵盾要是越出了国境,这一罪名就可免了。 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材料集中突现了晋灵公的残暴和应得的下 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 说明。 三、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 学习 -

49、 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 (2)理解文章叙事的“详而博的特点, (3)材料的富有魅力;情节的曲折,跌宕多姿 (4)体会语言的简明,人物的传神。 四、课文赏析: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 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 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 的暴君。 3 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重点词语解释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连词,当译作来。 2“ 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连词,可译作来。 3“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厨子。过朝,经过朝廷。 4“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中“ 莫之继也 “ 怎样解释? 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