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849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docx.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 一、基本要点: 1、出师表选白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 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表 达了“报先帝 “忠 陛下 啲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文屮冋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诵1“ 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受恩感 激之情。 3、 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喘刘禅。 4、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 Z 大计,这三条依次是: 广开言路 (开 张圣听)、 严明赏罚(赏罚分明

2、)、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 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5、 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 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 德”完成“先帝刘备耒竞的统一大业。” 7、 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 1 一 5 )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 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 8 9 )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二、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了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

3、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3)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H 标的旬了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白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一致。 (8)在屮国男了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岀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 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当任命一个人來挽救局面,人们常引

4、用本文小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 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屮、府屮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了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 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 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 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了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谄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 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 “深追先帝遗昭”屮“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 相关链接: (一) 相关诗句: 1.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

6、. 三顾频烦犬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细相) (二) 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四、 分段阅读 1?第1 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_ :后说有利的 上观条件:_ O 这种启利的匸观条件是因 2?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 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3. 诸葛亮向刘禅提岀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3?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

7、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 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 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4. 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而向后主捉的建议? 4?纳谏、法治、用人。 5. 第 2 段中,作者认为该 “刑”的是“ _ ”的人,该受赏的是“_ _ ”的人。 5?“ 作奸犯科”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6. 文章 3、4 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6?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 7. 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7?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

8、桓、灵覆辙。 8. _ 第 5 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 11. 作者回顾往事的冃的是什么? 11?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 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12. 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12. 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13. 笫 6 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热的? 13?作者自述本志,突岀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14. 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口枉屈,三顾臣于草庐Z 中,咨臣以

9、当世Z 事” 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 质。 14?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15. _ “深追先帝遗诏”与前文相照应。15. “盖追先帝之殊遇” 五、综观全文 1. 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冇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 “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1 ?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 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 北伐。 2. 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

10、么? 2?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3. 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捉岀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 情理交 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 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 建议与要求

11、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六,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 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 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 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 “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 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

12、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 的基本特征是 “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七,(1)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最重要的一条 是:亲贤臣,远小人 (3)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有利的主观条 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作者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

13、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出师目标 (“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幣臣以当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八,1、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2、 分析形势的原因: 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 3、 自述身世的目的: (1)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2)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

14、汉室。 九,写作特点 (1) 、以议论为主,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字字句句蕴含 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2) 、语言质朴、恳切:提先帝蕴含对先帝知遇之恩德无限感激,提陛下以父辈的真挚感情反复规劝, 再三嘱 咐。 (3)诸葛亮出师前给刘禅提出哪些建议?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1) 宜开张圣 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2)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3)亲 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

15、件。 十,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答案耍点: (1) 、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 (2) 、今犬我们可看作为事 比、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1) 、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 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 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宗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2) 、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 亲贤远 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3. 文屮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F 的

16、两件事:三顾茅庐口帝城托孤 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屮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兴复汉 室,述于 I 口都。 4. 文屮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界同 亲贤臣,远小人 6. 作者白叙志趣过人,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客观条件:今犬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观条件: 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7、全文可分为儿个部分? 全文可分两部分:

17、笫一部分仃一5 段) ,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笫二部分 (69 段) ,追述刘备的知遇Z 恩,表白口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十一, 1. 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徳。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人。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人。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鬲的和才能低的。 亲贤臣。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 远小人。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2. 一词多义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感激由是感激。感动,激动。 臣不胜受恩感激。感谢。 3.古今词义 痛恨古义:痛心遗憾。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义:非常恨。 布衣古义:贫民百姓。臣本布衣。今义:布的衣服。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徳。 感激古义:感动,激动。由是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晓畅:古:精通熟练今:作文通顺明白 谨慎:古:认真和慎重今小心谨慎 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