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51699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教师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几种变式一、常见的变式比有9:7等形式。例1:(08年宁夏)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基因型是AaBb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AaBB和AABb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跟踪练习; 1:某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只有A和B同时存在时才是红花,已知两白花品种甲、乙杂交,F1都是红花,F1自交所得F2代红花与白花的

2、比例是9:7。试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出两亲本白花的基因型:aaBBAAbb。(2)从F2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A和a;B和b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3)F2代中红花的基因型有4种。纯种白花的基因型有3种。二、常见的变式比有9:6:1等形式。例2: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F1都是蓝色,F1自交所得F2为9蓝:6紫:1红。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可知花色呈蓝色的条件是:同时至少具有A 、B 两个基因。(2)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3)F2代中纯种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紫色100%。(4)F2代中基因型与亲

3、本基因型不同且是纯合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8。跟踪练习2:用南瓜中结球形果实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下图:P:球形果实 球形果实F1:扁形果实F2:扁形果实 球形果实长形果实 9 :6 :1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认为南瓜果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请分析: (1) 纯种球形南瓜的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基因用A和 a,B和b表示)。(2)F1扁形南瓜产生的配子种类与比例是AB: Ab:aB: ab =1:1:1:1。(3)F2的球形南瓜的基因型有哪几种?aaBB aaBbAAbbAabb。其中有没有纯合体?有AAbbaaBB。跟踪练习3: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

4、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 1鲜红:1紫 D3紫:1蓝三、常见的变式比有1:4:6:4:1等形式。例3人的眼色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个体基因组成性状表现(眼色)四显基因(AABB)黑色三显一隐(AABb、AaBB)褐色二显二隐(AAbb、AaBb、aaBB、)黄色一显三隐(Aabb、aaBb)深蓝色四隐基因(aabb)浅蓝色若有一对黄色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从理论上计算:(1)

5、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9 种种,表现型共有5种种。(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5/8。(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 黄色 :浅蓝色 = 1:2:1。(4)若子女中的黄色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1/12。跟踪练习4:假设某种植物的高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且增高效应都相同,并且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物高度呈正比,AABB高50cm,aabb高30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杂交,F1的高度是40 cm。(2)F

6、1与隐性个体测交。测交后代中高度类型和比例为40cm: 35cm: 30cm = 1:2:1。(3)F1自交,F2中高度是40cm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这些40cm的植株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3/8。跟踪练习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 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B3种1:2:1 C9种9:3:3:1D9种

7、1:4:6:4:1四、常见的变式比为12:3:1 、 13:3、 9:3:4等形式。例4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3/4。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两对染色体上。(2)F2中,白颖的基因型是bbyy,黄颖的基因型有两种种。(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比例是0。(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Bbyy、bbYy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例5已知控制

8、家蚕结黄茧的基因(Y)对控制家蚕结白茧的基因(y)显性,但当另一个非等位基因I存在时,就会控制黄茧基因Y的表达。现有结黄茧的家蚕与结白茧的家蚕交配,F1代都结白茧,F1家蚕相互交配,F2结白茧家蚕与结黄茧家蚕的比例是13:3。请分析回答:(1)根据题意推断亲本结黄茧家蚕和结白茧家蚕的基因型:YYiiyyII。(2)从F2代的分离比(能、否)判断I(i)与Y(y)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F2结白茧的家蚕中纯合子个体所占的比例是:3/13。(4)F2代中的纯合黄茧家蚕所占的比例是:1/16 。跟踪练习6: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

9、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色茧与黄色茧的分离比为 ()A 3:1B13:3C1:1D15:1例6(2008年高考广东)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T)T存在,B不存在(bbT)T不存在(Btt或bbtt)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自交,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和雌株,分离比为9:3:4。(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

10、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跟踪练习7: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B2种,13:3C3种,12:3:1D3种,10:3:38.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

11、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开黄色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 AAbb或Aabb ,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aaBB和aabb _。(2)通过图解说明基因与控制的性状之间的关系是两对等位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决定一对相对性状(或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完成。选择基因型为_ AABB ; aabb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

12、种;重复步骤若干代,直到_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_。(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其遵循_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遗传规律F2植株中开黄花和开白花之比为_ 3:13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12_。有的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为使培育年限最短,你选择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五、常见的变式比有4:2:2:1等形式。例7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基因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9:3:3:1B3:3:1:1C4:

13、2:2:1D1:1:1:1跟踪练习9:某种鼠中,已知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是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是显性,且基因Y或基因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黄色短尾鼠与黄色长尾鼠的基因型分别是YyTt、Yytt。若让黄色短尾雄鼠与黄色短尾雌鼠交配,理论上子代胚胎的成活率为9/16。各类“致死”遗传题的解法一、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例1、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

14、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C、 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解析:由题意可知,杂合子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又知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则窄叶雄株只能产生一种花粉,即含有Y的花粉,雌株能产生含XB、Xb的两种卵细胞,则后代的表现型为宽叶雄株和窄叶雄株,无雌株。选C。例2、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

15、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XBXXbY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XBXXBY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XBXXbY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XBXXBY 。(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亲本中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不存在。解析:(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XBY),则

16、亲本雄株只产生Y配子,雌株只产生XB配子,亲本基因组合必为XBXXbY。(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各半,说明雄株产生了两种配子(XB和Y),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XB),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3)若后代全为雄株,说明雄株只产生一种配子,即Y配子,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说明雌株产生了XB和Xb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4)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1,说明雄株产生两种配子(XB和Y),比例为1:1,宽叶占3/4,说明雌株的配子也有两种(XB和Xb),亲本基因组合为XBXXBY。(5)若后代全为窄叶,雌雄各半,则雌性亲本基因型为XbXb,是由雌配子Xb和雄配子Xb结合产

17、生的,由于Xb雄配子不育,所以不存在XbXb的雌性亲本。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全为窄叶的个体。二、基因使合子致死:(一)、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种情况一般后代雌雄比例是2:1,不是1:1,但不会出现只有一种性别的情况。例1、若果蝇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Xb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果蝇杂交,使后代只有雌性?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答案:不能。果蝇中,雄性中只有XBY个体,雌性中有XBXB和XBXb个体,雌雄果蝇的两种亲本组合中均会出现XBY的雄性个体。例2、(四川卷,31)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

18、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3 种。(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n ,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 XNXN、XNX 。(3)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N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9.09%(或1/11) 。解析:(1)由于F1雌、雄果蝇数目有明显差异,所以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存活的果蝇有3种基因型。(2)若F1代雌蝇中仅有一

19、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XNXN、XNXn。(3)若F1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雌:1/2XNXn和1/2XnXn;雄:XnY),则理论上F2代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XNXn、3/4XnXn、3/4XnY、1/4XNY(致死),因此,F2代存活果蝇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7XNXn、3/7XnXn、3/7XnY,所以F2存活果蝇种群中N基因的频率为1/7(1/72+3/72+3/7)=1/11。例3、(山东卷,27)假设果蝇中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

20、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统计F2中雄蝇所占的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结果预测:、如果 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则X染色体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如果 F2中雄蝇的比例介于1/31/2之间(或F2中雌蝇:雄蝇在1:12:1之间),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如果 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蝇:雄蝇=1:1,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解析:设该雄果

21、蝇的基因型为Y,正常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设等位基因为A、a)。则有XXF1:XX 、XY;F1互交:XX XYF2:XX XX XY X Y. 若为完全致死突变,X Y个体全部死亡,后代雌雄比例为2:1;若不是致死突变,后代雌雄比例为1:1;若为不完全致死突变,则比例在1:12:1。(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后代雌雄个体数为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合致死。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例1、(福建卷 27)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

22、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 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如果子代 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解析:将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为1/4HH、2/4Hh、1/4hh。如果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那么子代的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如果蟠桃不存

23、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那么子代的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例2、鹦鹉中控制绿色和黄色、条纹和无纹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已知绿色条纹鹦鹉与黄色无纹鹦鹉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其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鹦鹉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绿色和黄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控制条纹和无纹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绿色的基因纯合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解析: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C错误。后代的性状表现与9:3:3:1相似,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只是发生了个体致死;通过题意知,绿色对黄色显性,无纹对条纹显性,与9:3:3:1相比较,6:3:2:1应是控制绿色和黄色的基因(设为A、a)中发生了AA致死现象。练习:、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