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55521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嵌入式操作系统ucos与linux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cos2与linux的比较随着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嵌入式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个角落。这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了解,以下着重对ucos2和linux进行比较,谈谈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理解。 首先linux和ucos都是免费使用,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用户自由进行裁剪,添加,移植。Linux是分时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ucos是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两者都可运行于多种平台,适应性好,linux不仅可以运行于32位机,也可运行于64位机,单核,多核也同样适用。uCOS 2已经移植到近40多种处理器体系上,涵盖了

2、从8位到64位各种CPU(包括DSP)。 内核Ucos内核包括操作系统初始化、操作系统运行、中断进出的前导、时钟节拍、任务调度、事件处理等多部分,能够维持系统基本工作的部分都在这里。 而linux内核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四部分。Ucos没有提供输入输出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等服务。这些功能可由用户自行添加实现。Ucos内核支持抢占,即在进行内核服务函数时,允许被中断服务中断,并且中断结束后可以重新进行任务调度。Linux是非抢占式内核,实时性差。当进程运行在用户态时,可以被优先级更高的进程抢占,但当他进入核心态时,优先级再高也不能抢占它。实时性 实时任务分为软实时和硬实时,

3、硬实时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且时间不被满足时会导致致命的错误,软实时随对响应时间有要求,但不是强制,不会给系统造成致命错误。Ucos是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抢占式的实时内核,不仅内核支持抢占,同时支持任务的抢占式调度,优先级低的任务可以被高优先级任务抢占,也可被中断服务抢占。这就保证了系统可以尽可能快的对外部事件做出响应。通用Linux主要考虑调度的公平性和吞吐量等指标,尽管系统可以通过把实时事件赋予高优先级的方法来实时响应实时事件,但效果有限,对于响应时间要求比较高的硬实时任务,无法满足要求。但通过一些改进的措施,linux的实时性可以弥补,例如:增加内核可抢占性,细化系统时钟粒度,改善屏蔽中断

4、处理,改善调度算法等。任务调度 任务调度主要是协调任务对计算机系统内资源(如内存、I/O设备、CPU)的争夺使用。任务有三个状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Ucos是完全基于任务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当出现具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处于就绪态时,进行任务的上下文切换,当前任务将停止运行,把cpu的控制权交给具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Ucos中最多可调度64个任务,每个任务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当前运行的总是优先级最高的任务。Ucos无法进行同等优先级的任务调度。最高优先级任务的确定是通过建立就绪任务表来实现的。ucos中的每一个任务都有独立的堆栈空间,并有一个任务控制块TCB,任务控制块中包含了任务执行中的所有

5、信息。Linux调度策略即优先级调度和时间片轮转调度。时间片轮转调度可进行同等优先级任务的调度,让这些任务依次运行一段时间,从而保证系统中同等优先级任务具有平等的运行权利。进行调度算法实现时根据每个任务的与调度相关的4个参数来进行,分别是实时进程的静态优先级,进程调度策略,用户设定的优先级和进程本轮调度剩余时间片。Linux任务调度的机制决定了其实时性的障碍。内存管理 Ucos内存管理是固定大小的存储区管理。提供了内存块的创建,申请,信息查询和释放功能。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称为分区,分区由大小固定的内存块组成,分区大小是内存块的整数倍。每个内存分区都有一个内存分区控制块MCB,它包含五个变量:O

6、SMemAddr(内存分区的起始地址);OSMemFreeList(分区中空闲内存块的指针);OSMemBlkSize(分区中内存块的大小);OSMemNBlks(分区中内存块的数量);OSMemNFree(分区中空闲内存块的数量)。创建内存分区时内存创建函数要首先在系统中申请一个MCB,并且初始化。Linux采用的是页式管理机制。具体说就是两级表结构,第一级是页目录,第二级是页表,两层结构相当于两层索引,处理器得到逻辑地址后首先通过分段机制转换成线性地址,线性地址再通过分页机制转换成物理地址。在硬件提供MMU时,linux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下,使用三级或两级页式管理,利用MMU完成从虚拟地址到

7、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虚拟存储技术中,每个任务从内存中获得一定数量的页面,把当前不访问的页面置换出去,为需要页面的任务腾出空间,这种置换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实时操作系统中一般不采用虚拟存储技术。时间管理Linux系统有两个时钟,一个是实时时钟,仅在操作系统关机时,在电池供电情况下计时。另一个是系统时钟,开机时系统时钟根据实时时钟进行初始化,然后系统根据频率节拍进行周期性中断计时,系统时钟在关机下是不存在的。在关机时和实时时钟进行同步。Ucos时间管理与linux大体相同也是通过定时中断来实现。文件系统Linux文件系统继承了unix系统的文件系统功能特性,还采用了EXT2文件系统,EXT2功能强

8、大,易扩充,性能上全面优化。还有虚拟文件系统,使得linux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文件系统。/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伪文件系统,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它得到系统信息,改变内核的某些参数。而标准的ucos系统不提供文件系统。可移植性 ucos移植首先需要硬件的支持。处理器的C编译器能产生可重入代码,且用C语言就可以打开和关闭中断;处理器支持中断,并能产生定时中断;处理器支持足够的RAM(几K字节),作为多任务环境下的任务堆栈;处理器有将堆栈指针和其他CPU寄存器读出和存储到堆栈或内存中的指令。其次Ucos的移植大体分为三部分:1.与处理器无关的内核代码,2.与处理器有关的核心代码3.与软硬件环境配置

9、相关的配置代码。移植工作的关键是与处理器相关的核心代码。大体包括与处理器相关的数据类型的定义,宏定义,软中断的编写,几个关键汇编语言函数和c语言函数的编写。总体来说,ucos占用空间少,效率高,移植方便简单。Linux的移植大体分为3部分。1.建立开发环境,2.修改配置文件,3.编译内核。具体说需要修改源代码,使其支持硬件,根据目标板修改配置端口,使用make menuconfig 裁剪你不需要的驱动或者添加需要的驱动,熟悉uboot、内核、文件系统的的启动过程,修改启动地址等等。移植工作相对ucos复杂得多,而且占用空间较大,几百k字节以上,实时性也不好。用户界面Linux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10、,包括用户界面shell,和系统调用界面。而ucos则不具备,需要通过第三方图形界面系统来弥补,如:uc/gui.系统工具Linux中有一套实用系统工具,可分为三类:1,编辑器,用于编辑文件。2,过滤器,用于接受数据并过滤数据3,交互程序,允许用户发送或接受其他用户信息。Ucos中则没有。 除此之外,ucos还支持一些比较好的机制,如信号量,用以实现任务与任务之间,任务与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同步和互斥问题;消息队列,用以实现任务间的缓冲通信;邮箱,一种低开销的传送信息机制;优先级继承协议和天花板协议,用以解决任务调度是阻塞的问题。但标准的ucos无输入输出管理,没有网络服务,而linux则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包括支持internet,文件传输,远程访问等,方便使用。另外,linux还具有设备的独立性,将所有外部设备统一当做文件来管理。新增设备只需在内核中增加必要的设备驱动程序。这也使得linux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就应用领域而言,ucos由于移植方便,对设备要求低,实时性好等优点uc广泛应用与工业控制中,单片机领域中,有线数字电视领域机顶盒设计中,移动通信终端领域等;linux广泛应用在服务器领域,在桌面应用方面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