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5823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元一次方程组评课稿李 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消元的方法-加减消元,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一、首先本节课教师所设计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其解题思想,引入除了带入消元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2、从而导入 新课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二、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具体体现在对于不同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不同方法的优化和选择,例如对于系数相同,系数互为相反数的,系数互为倍数的,系数没有特殊关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三、教师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和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展示和班级展示等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评价

3、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 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同时本节课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如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包括字迹书写,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的特点,这种层次也反映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认识的概括程度的高低。这里,化归是第一个层次,消元是第二个层次,代入和加减是第三个层次,恒等变换是第

4、四个层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的角度看,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和理解消元思想,体会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化归)。消元是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理解和掌握代入法、加减法等具体解法的基础,也是避免死记硬背解法程序的关键。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必须要有他们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获得体验,从自己不断深入的概括活动中,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节点”上,要注意提出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的问题,结合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

5、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例子的选择。一个好例子胜过百次抽象说教。好例子能给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一个“生长点”,使他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受到例子的启发而想到该怎么做,也有助于结合它们理解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例子的选择要注意指向核心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学设计中,两位老师都使用了如和的解方程组例子。教师的本意是突出训练整体代换的方法进行消元。实际上,相比化归、消元而言,整体代换更是技巧,如果是方法,也是比前文讲的“恒等变换”还要最低层次的方法。作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织的解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选择的例题和练习应更关注基本题型,以更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 3发挥小结的作用,让学生学习的思想方法也纳入认知系统。 课堂小结不仅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还对思想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本节课采用框架图的方式进行总结,这一框图展示了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步骤,可以结合框图回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渗透算法化、程序化的思想,也可以结合框图总结消元、化归的思想方法。这样处理,使得学生对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总结融为一体,使得思想方法有了载体,知识技能有了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