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5658680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伊旗第二小学 刘水桃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所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2.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近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地基础。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取舍,选择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备课前我对学生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对于小数学部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能将已有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完全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学生对于小数部分位数不同尤其是小数部分位数少减位数多的小数加减法出错率较高,由学生本节课需要“学什么”,决定了本节课我应该“教什么”。对比众

2、多版本教材中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呈现,我采用了苏教版中购买文具素材引入小数加减法学习,“元、角、分”知识不论是其实际意义还是小数意义对于学生而言很容易理解,这一主题情境中还蕴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其中的数学问题应用到学生小数部分位数相同、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整数与小数加减来解决。3.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于学生认知的把握与自己对教材的取舍及处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2.营造自主探究空间,使学生在尝试与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并从中感受迁移、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3.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寻小数加减的“新情况”,

3、培养学生的尝试意识、创新意识,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二、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交流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充分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知学习活动中,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再次回

4、归主题情境让学生应用新收获解决课首提出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第二,大胆放手尝试,探索中学习新知在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独立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探寻小数加减法的多种情况,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方法,理解列竖式时

5、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三、说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了:(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法让学生探究;(3)疑难让学生交流;四、说教学程序一、 复习1.竖式计算下列两题。475+34 = 38559=2.化简小数50.00= 25.30= 2.500= 1.0=设计目的: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直接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1.课件出示数学信息,鸟巢可容纳9.10万人,水立方可容纳1.70万人师:从图上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1)鸟巢和水立方一共能容纳多少万人? (2)鸟巢比水立方多容纳多少万人?你能列出算式吗?(学

6、生口答,师板书。)9.10 + 1.70? 9.101.70?2. 下面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用竖式算一算第一题。算完以后同桌交流一下算法。设计目的:教师乘机让学生说算理。注意得数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3.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算法。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 女双跳水成绩和男双跳水成绩共多少分?女双跳水成绩比男双跳水成绩高出多少分?设计目的:让学生知道相加减的两个小数位数不同,可以在位数少的那个小数末尾添“0”。2.判断对错(目的:让学生根据出现的错误,避免自己在计算中出现这样的错误)四、课堂小结。比较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他们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设计目的:明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不同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有两点:1. 练习设计没有把学生容易出现的错题精选做。2. 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及时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