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说课稿.doc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6148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相交线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相交线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交线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相交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了证明几何体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并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过程与方法(1)数学思考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得出对顶角相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探索和创造。(三)重点、难点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

3、法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三、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归纳并总结,但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还需慢慢培养。 五、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复旧导新多媒体显示大桥、棋盘设问:从这些图片想到什么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

4、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活动2:启发诱导 探索新知 1、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提出问题:问题一: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问题二: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

5、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然后我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对顶角的大小关系(1)演示教具(自己制作)(在黑板上画两条相交直线,学生也画)(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进行翻折(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引导学生写出推理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活动三:初步应用 深化提高例题教学: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

6、3、4的度数。 引导学生找已知角和未知角的位置关系,想想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问题再次强化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达标训练:1、若1与2是对顶角,1=16度,则2=_;若 3与4是邻补角,则3+4 =_2、若1与2为对顶角,1与3互补,则2+3=_3、如图1,直线、相交于O,是射线。则3的对顶角是_, 1的对顶角是_,图11的邻补角是_,2的邻补角是_。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加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巩固,实现重难点的落实。 我设计了一组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活动四:归纳小结 强化目标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2、你还有什么疑惑?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五:作业布置 巩固新知1.必做题 习题5.1 第1,2题 2.选做题 习题5.1 第7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