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5664991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精神资源,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出现的“医德失范、医德迷茫、人文衰微”及诸多医患冲突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瞩目,必须建立一支人员素质较高、技术过硬的医疗服务队伍。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人文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1 人文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内涵丰厚、源远流长,传承了数千年的思想。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要求重视人的价值,主张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伦理观。人文精神这个

2、词就是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言“人是最重要的,人是最根本的,把人放在中心,这样的一种思想,就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2 医疗卫生行业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支撑古已有之的医学人文精神,到今天,不是发展了,而是断裂了、落伍了。在医疗服务中,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医学技术主义的盛行将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遮蔽得几近无踪影,卫生服务中的极强功利性色彩几乎吞噬了纯洁的医学人文光芒,乃至于“只见病不见

3、人,只懂病不懂人,只治病不治人”的服务态度驱散了医患之间的丝丝暖意。临床医学出现难以弥补的缺憾:重诊治、轻预防,重高科技、轻普通技术,重治疗、轻护理,重科技、轻人文,重生命数量、轻生命质量。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种种道德诘难,实际上反映了服务质量的现状有悖人们的人文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从反面表露了人们对卫生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呼唤。医学人文精神是平衡医学技术的重要砝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为疾病的检测、诊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精确性,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使客观、冷峻的医学替代了充满人文温情的医学。实际上,医学的技术性和人文性从来就是医学内在的不可分

4、割的两重属性,医学绝非一门完完全全的技术科学。今天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医学人文精神是消极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强大减震器 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市场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渗透到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其结果就是认钱不认人,在医生眼里,患者只是消费的主体,患者到医院是来消费的,就是赚钱的机会。一段时间以来,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一些“抵抗力”低的医务人员受其传染,出现了是非不分、混淆黑白、荣辱颠倒的症状。具体在工作中表现为:不潜心钻研业务技术,只过分关注自己的收入;对患者态度生硬、语言难听、脸色难看、缺乏耐心;少数

5、医务人员公开或暗示收受和索要患者的钱物。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医疗护理质量,损害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形象。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医务工作者与就医者为维护和推进健康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在医院医疗护理服务中,和谐、完美的医患关系是成功进行医疗实践、提高卫生服务质量、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全面认识和客观分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是医疗卫生服务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患者来医院看病,更渴望能够和医务人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能够从容地交谈,得到善意的抚慰。加强卫生服务中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在全体医务人员中树立起医学人文精神是预防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医患关系的杠杆,

6、它可以引导医务人员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从而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主动配合治疗,在医疗护理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 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医学人文精神是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精神资源,要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的绝对优势,采取有力措施,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建设,提高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医学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它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是多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生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

7、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切实履行职责 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全面掌握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治疗方案。规范医疗行为,强调人的主体作用 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当前的医患关系呈现重经济、需求多样化、法制化、自主意识增强等新趋势,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充分尊重患者的医疗、健康需求,规范自身的医疗行为,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优质的服务。创新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卫生服务人员和患者都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医疗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包括改善病房条件、诊疗措施;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优化就诊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现代医学模式给医务人员提出新的医德要求:高度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选择权和知情权,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塑造并维护医患之间的平衡、平等的关系,实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医疗卫生服务焕发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