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pdf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566656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甘露醇与甘油果糖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是临床上最常选用的降颅压药物, 两者各有利弊。 甘露醇是单糖, 在体内不被吸收,代谢上无活性,绝大多数以原形从肾脏排出,是渗透性利尿剂。它通 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脑组织内水分进入血管内,脑组织体积相对缩小而达到降颅 压目的,降颅压速度快。快速静脉注射后 15 分钟内出现降颅压作用,3060 分钟达到 高峰,可维持 38 小时,半衰期为 100 分钟。因此,根据病人病情每日可用36 次, 每次用量按 0.251.0g/kg 酌情给药(250ml 含 50g) 。 甘露醇最大的副作用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

2、同时由于影响 水电解质的重吸收,大量电解质从尿液中丢失,使血电解质发生紊乱。对立即需要降颅 压的病人,如果没有肾功损害和心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应首选甘露醇。 甘露醇可迅速发挥降压效果,对急性脑疝的抢救非常有效,但停药后会很快出现反 跳(颅内压又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 ,需要重复使用。由于甘露醇必须快速滴入才能发 挥降颅压疗效对一些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以给 1/3 或 1/2 量的甘露醇,但降颅压作用 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相应缩短。 令临床医生困惑的是,在甘露醇的药物说明书上清楚地写着“活动性脑出血者禁 用” 。换句话说,在脑出血的超急性期禁用甘露醇。我们有多少位医生在抢救脑出血导 致脑疝的危急时刻,

3、先看一眼药物说明书?为了挽救病人生命我们需要立即降颅压, 不 用甘露醇用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比甘露醇来的更快! 如果事后患者家属拿着甘露醇的说 明书与医生对簿公堂的话,我们必输无疑!我不知道为什么活动性脑出血不让使用甘露 醇,一定是有据可循。但我个人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为了救命,不用死啃书本,还是要 用的。约 13 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在 24 小时可能出现血肿扩大,临床症状恶化。但 24 小时后一般不再出血(血液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除外) ,可以根据病情大胆使用, 脑梗塞不必考虑这一问题。 但甘露醇不是万能的,有人观察多次频繁应用甘露醇后可使其进入梗死的脑组织 中,形成梗死区的高渗状态,渗透梯度将

4、周围脑组织的水拉入脑梗死区,加重脑水肿、 脑组织移位和脑疝形成。急性脑卒中的脑水肿一般在 37 天为高峰期,因此,甘露醇 的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只要临床高颅压症状得到改善,即可停用,或改换成甘油果糖之 类作用柔和的药物。任何药物都具有双韧剑,有毒副作用,一定要时刻警惕药物的不利 因素(心脏负荷加重、肾功损害,电解质紊乱) ,不要只考虑有利方面。 甘油果糖为高渗性脱水药,为一种复方制剂,与甘露醇相比,本药起效慢,注射后 0.590.39 小时颅内压开始下降,2 小时左右达高峰,降颅压可持续 6.031.52 小时, 比甘露醇约长 2 小时。治疗脑水肿时每次 250ml(含甘油 25g,果糖 12.

5、5g,氯化钠 2.25), 每日 12 次。甘油果糖不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无肾脏损伤作用。甘油果糖通过血脑屏 障进入脑组织还能参与脑代谢提供热量。由于甘油果糖起效慢,紧急需要降颅压的情况 难以奏效,但它作用时间长,无反跳现象,可以与甘露醇交替使用。甘油果糖适用于有 心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伴有肾功损害、不需要立即获得降颅压挽 救病人生命的紧急效果。 甘油果糖一般用于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的情况下, 外伤除非是脑外伤或颈椎什么的引起颅内压或脑组织水肿, 普通的骨科外伤引起的水肿 大部分是炎症渗出所致的,用甘油果糖不太合适,很多情况下, 实践最有发言权。另外, 有些适应证和文章是厂家的学术推广行为,和真正的治疗还是有距离的,所以除非是有 指南或国外权威期刊的推荐,一般文章的只言片语不要盲目以为就是对的。另外,由于 甘油果糖虽然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比较合适,但是由于其降颅压不够强和迅速,所以建 议用低剂量的甘露醇,也不用甘油果糖(但是还是缺少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我没有检 索国外的文献,有兴趣的同行可以去检索下) 。倒是在 ICU 对于一些急性颅内压增高已 经解决,但需要继续脱水治疗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其肾功能不太好,倒是在用甘油 果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