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66841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第六章 发热试题和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发发 热热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A 型题】 1发热是指: A. 机体产热功能障碍所致的病理过程 B机体散热功能障碍所致的病理过程 C体温调定点上移所致的病理过程 D体温调定点下移所致的病理过程 E体温超过正常值 0.5 2发热体温上升期: A皮肤温度高于调定点 B中心温度高于调定点 C皮肤温度高于中心温度 D皮肤温度低于中心温度 E皮肤温度等于中心温度 3发热机制的共同中介物质是: A发热激活物 B内生致热原 C中枢发热正调节介质 D中枢发热负调节介质 E甲状腺素 4决定脂多糖致热性的主要成分是: AO-特异侧链多糖 B核心多糖 C脂质 A D蛋白质 E核酸 5退热期体温调节

2、的特点是: A体温调定点从高位下移,产热大于散热 B体温调定点从高位下移,散热大于产热 C体温调定点从低位上移,产热大于散热 D体温调定点从低位上移,散热大于产热 E体温调定点无变化,产热与散热处于平 衡状态 6热惊厥发生的可能机制是: A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B先天性体温调节中枢疾病 C大脑皮质兴奋,皮质下中枢兴奋性降低 D大脑皮质兴奋,皮质下中枢亦兴奋 E大脑皮质抑制,皮质下中枢亦受抑制 7高热患者容易发生: A水肿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8输液反应出现发热的原因多数是: A药物毒性反应 B外毒素污染 C内毒素污染 D病毒污染 E真菌污染 9发热体温上升期

3、产生畏寒的机制是: A外界温度急剧下降 B中心温度急剧下降 C调定点低于皮肤温度 D皮肤血管收缩致皮肤温度降低 E皮肤血管扩张致皮肤温度升高 10机体体温昼夜变化的规律是: A早晨最低,中午最高 B中午最低,傍晚最高 C早晨最低,深夜最高 D早晨最低,傍晚最高 E傍晚最低,早晨最高 11发热时患者不出现: A呼吸加深加快 B食欲增加 C口干 D全身酸痛 E尿量减少 12高热骤退时,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抽搐 C烦躁不安 D虚脱 E心力衰竭 13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A心肌梗死 B过敏反应 C细菌感染 D病毒感染 E恶性肿瘤 14下列哪些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白细胞致热

4、原 B干扰素 C5-羟色胺 D肿瘤坏死因子 E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5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骨骼肌 C产 EP 细胞 D皮肤血管 E汗腺 16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体温升高属于: A发热 B过热 C生理性体温升高 D病理性体温升高 E其他 17发热的体温下降期的最突出特点是: A自觉酷热 B排汗多 C皮肤干燥 D皮肤血管扩张 E鸡皮 18IL-1 是: A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肿 瘤细胞分泌的多肽类物质 B由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酶 C由单核细胞等分泌的类固醇激素 D巨噬细胞分泌的类固醇激素 E内皮细胞分泌的核转录因子 19 哪种物质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的上 移

5、?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20 某疟疾患者突起畏寒, 寒战, 体温 39, 此时体内的变化是由于: A散热中枢兴奋 B产热中枢抑制 C调定点上移 D皮肤血管扩张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21 某肺炎高热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 体温降 至正常,关于此时患者体温调节过程的变化, 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产热中枢的抑制 B散热中枢兴奋 C调定点恢复正常水平 D皮肤血管扩张 E发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恢复正常 22发热与过热的本质区别在于: A体温超过正常值 0.5

6、B体温调节障碍 C体温调定点上移 D散热障碍 E产热器官异常 23过热见于: A妊娠期 B月经前期 C剧烈运动 D病毒感染 E高温中暑 24传染性发热见于: A心肌梗死 B药物性荨麻疹 C急性白血病 D寄生虫感染 E血浆中原胆烷醇酮增高 25属于内生致热原的物质是: A革兰阳性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B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C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D病毒所含的血细胞凝集素 E吞噬细胞被激活后释放的致热原 26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 A干扰素 B肿瘤坏死因子 C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D内毒素 E白细胞致热原 27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中性粒细胞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骨骼肌 D皮肤血管 E

7、汗腺 28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是: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E脊髓 29多数发热的发病学第一环节是: A发热激活物的作用 B皮肤血管收缩 C骨骼肌紧张寒战 D体温调定点上移 E内生致热原的作用 30不属于发热中枢调节介质的是: A内毒素 B前列腺素 E C环磷酸腺苷 DCRH ENO 31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散热减少,产热正常,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 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32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散

8、热减少,产热正常,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 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33体温下降期热代谢特点是: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C散热减少,产热正常,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 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 34茶碱增强发热反应的机制是: A增加前列腺素 B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C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E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 腺素 35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 A扩张血管 B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C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D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 E降低脑内

9、 5-羟色胺含量 36发热病人较易出现: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 1. 发热(fever) 2过热(hyperthermia) 3发热激活物(fever activator) 4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简述发热和过热的异同点。 2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3. 简述体温升高与发热的关系。 4简述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 5试述发热的机制。 6以 LPS 为例,概要说明 EP 产生和释放的机制。 7试述发热的

10、生物学意义。 四、病例四、病例 男性患者,3 岁,于 2003 年 9 月 19 日入院。患者于 1 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 温 39,咳嗽,初为干咳,继之出现连声咳嗽,无痰,无呼吸困难,于入院前开始抽搐。 抽搐时两眼向上凝视,四肢抖动,持续 1 分钟左右自行缓解。体检:神智清楚,体温 39, 心率 100 次/分,呼吸 30 次/分。咽部充血、双扁桃体 1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水泡 音。胸部 X 线检查结果正常。WBC:13.3109/L,其中淋巴细胞 16%、中性粒细胞 83%。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 【思考题】 该病人体温为什么升高?其机制是

11、什么? 参参 考考 答答 案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A E C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C C B B A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E C E D E D B D A A 31 32 33 34 35 36 A D E B C B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 1当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时,称之为发热。 2非调节性体温升高时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 器官功能异常等, 体温调

12、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 是被动性体温 升高,故将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3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的物质,称发热激活物。 4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之为内生 致热原。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答: 相同点:(1) 均属于病理性体温升高;(2) 体温增高超过正常 0.5以上。 不同点:(1) 发热是机体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由 EP 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过热是由于产热、散热障碍或体温调节中枢损伤,体温调定点未上移;(2) 发热是体温增高 不超过调定点水平;过热可超过调定点水平;(3) 发

13、热是调节性体温增高;过热是被动性体 温增高。 2答: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特点: (1) 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 (2) 高热持续期(高峰期) :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平衡。 (3) 体温下降期(过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 3答:体温升高不都是发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 0.5,除发热外还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生理性体温升高,例如月经前期、妊娠期和激烈运动等; 由于体温调节失控或障碍引 起体温被动性升高(过热),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暑等。这两种体温升高从本质上不同于 发热。 4答:体温上升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畏寒,皮肤苍白,寒战,鸡皮。 体温上升期,体温相对于增高的调定点是一种冷刺激。它使交

14、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 缩,导致皮肤苍白。由于皮肤血流量减少,作用于皮肤冷感受器,产生畏寒的感觉。交感神 经兴奋,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冷刺激通过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元,使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产生寒战。 5答: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的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 。血 液循环中的 EP 进入脑内到达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有三种: EP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 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 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 递发热信号。在 POAH 或 OVLT 附近,引起中枢发热正调节介质的释放,后者相继作用于 相应的神经

15、元,使调定点上移。由于调定点高于中心温度,体温调节中枢乃对产热和散热进 行调整。发出指令经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使散热减少。经运动神经引起 骨骼肌紧张、寒战,使产热增加。从而把体温升高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在体温上升的 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进而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正负 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 6答: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与发热激活物如 LPS 结合后,即被激活,从而启动 EP 的合成。 LPS 激活细胞有两种方式: 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首先是 LPS 与血清中 LPS 结合蛋白(LBP) 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 LBP 将 LPS 转移

16、给可溶性 CD14(sCD14),形成 LPS-sCD14 复合物 再作用于细胞上受体,使细胞活化。在单核/巨噬细胞则 LPS 与 LBP 形成复合物后,再与细 胞表面 CD14(mCD14)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从而启动细胞内激活。较大剂量的 LPS 可不 通过 CD14 途径直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EP。 7. 答:发热对于机体不是绝对有害。虽然发热能够引起一系列机体机能和代谢改变,产生 一些负面影响。但在一定范围内,对机体也有有利的一面,表现在: 抗感染能力增强, 一部分免疫细胞功能增强; 抗肿瘤能力增强; 产生急性期蛋白,有利提高机体的防御 能力。 但这种有利是相对的, 如果体温过高

17、, 防御功能反而下降。 因此, 应该辩证看待发热。 四、病例四、病例 答: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升高。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的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产 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 。血液循环中的 EP 进入脑内到达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有三种: EP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 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 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在 POAH 或 OVLT 附近,引起中枢发热正调 节介质的释放,后者相继作用于相应的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由于调定点高于中心温度, 体温调节中枢乃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 发出指令经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 使散热减少。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寒战,使产热增加。从而把体温升高到与调定点 相适应的水平。在体温上升的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进而限制调定 点的上移和体温的上升。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