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70340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一阶段是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期。在对自我的评价上,他们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逐渐独立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评价偏高,有时甚至“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产生。相反,有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成绩不良或某方面的不足,得不到班级同学的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信心。(2) 情绪不稳定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之下,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

2、释放心理压力,遇到小事情便容易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而面红耳赤,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写在脸上。(3) 意志力不强大约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其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所以,小学是在意志特征上表现出一种自制力和坚持性下降的趋势。(4) 学习方面小学中年级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有意想象的好时期。小学

3、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具有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随着他们接触的表象越来越多,儿童再造想象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象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明显提高。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出现了分化性的学习兴趣,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题感兴趣。不过,这时候的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小学中年级课程的难度较低年级有所增加,许多事情都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去解决。一二年级,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中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下降。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运用记忆

4、的方法巧记知识,运用参考书,检索、查阅图书资料也很重要。(5) 交往方面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但还不能共同患难的阶段。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发生着变化,往往把学习的好坏当作衡量人 能力的标志。此时,学生的择友范围不仅限于同性,对异性的关注开始增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学生之间分化并且形成了若干个团体,同伴接纳态度逐渐表现为欢迎、被拒绝、受忽视和有争议四种。二年级以前,小学生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和家长讲,家长不听他们还不高兴。但是到了小学中年级,学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给家长听,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并且此时父母对他们的照料和关注比以前减少许多,因此亲子之间的沟通常常被忽视,矛盾与代沟开始出现。小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从完全崇拜到有自己的独立评价这一转折大约出现在小学中年级,这是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开始出现可逆性的阶段,它必然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6) 仪表方面 小学中年级学生身体发育很快,活泼好动,外出活动也增多了。学生自己有了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和形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