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5673141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

2、为、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期临床试验。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

3、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2.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13. 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4. TDM治疗药物: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15.药品:是指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有目的改善机体病理生理状态,有明确适用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4、16.药物依赖性:指具有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交叉依赖性。17.新药:是指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18.信号:是指一种药品和某一不良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

5、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24.对照试验:是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一组用新药,另一组用安慰剂25.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26.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

6、质反应。B型不良反应分为遗产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27.C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其潜伏期长,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确的时间关系,机制不清楚。28.安慰剂:是指本身没有药理活性而作为临床试验中阴性对照的物质29.安慰剂效应:尽管安慰剂其本身无药理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安慰剂可产生治疗作用,如镇痛、镇静等30.给药个体化:通过测量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个人的给药方案3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又称治疗窗,是指最低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应以此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和调整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的基本依据,以

7、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毒副反应32.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 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3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34.盲法试验:让医生和病人知道每一个具体的受试者的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35.双盲试验:凡是医生与病人同时接受的盲法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36.单盲试验:医生知道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是随机选择对照的1.生物等效的试验内容:生物利用度实验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

8、试验2.妊娠期妇女用药基本原则:1.必须明确诊断和具有确切用药指针;2.权衡药物对孕妇疾病治疗与药物对胎儿导致可能的损害之间的利弊;3.必须用药时,尽量选择对孕妇和胎儿无毒或毒性小的药物,且采用适当的剂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最好血药浓度监测4.尽量避免用新药或孕妇自用偏方、秘方3.基本药物遴选原则:1.临床必需;2.安全有效;3.价格合理;4.使用方便;5.择优选定;6.中西并重;7.中药基本药物品种的遴选4.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和使用方便5.时辰药理学的内容:1.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的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即时辰药动学;2.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

9、对机体的作用,即时辰药效学6.药品注册分类:1.中药、天然药的注册分类;2.化学药品的注册分类;3.生物制品注册分类7.联合用药的意义:1.提高药物的疗效;2.减少药物的某些不良不反应;3.延缓机体和病原体耐受性的产生,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9.世界卫生组织对不良反应的分类:1.副反应;2.不良事件;3.不良反应;4.意外不良反应;5.信号10.中国GCP的要点:1.药物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和必备条件;2.受试者的权益保障;3.药物临床试验方案;4.研究者的职责;5.申办者和监察员的职责;6.记录和总结报告;7.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8.试验用药的管理;9.质量保证;10.多中心临床试验12.药物不良

10、反应的可能度中符合“肯定”的标准:1.用药后符合合理的时间顺序;从体液或浅组织内测得的药物浓度获得证实;符合被怀疑药物的作用特点;停止用药即可改善,或者再次用药又发生;不能由病人的疾病所解释。13.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1.时间相关性:用药与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2.文献合理性:从先关文献中抑制的观点看因果关系的合理性;3.撤药结果:如果停药后症状改善,可认为二者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大;4.再次用药结果:不良反应消失后,再次用药再次出现相同症状,停药再次消失,则可确定因果关系;5.影响因素甄别:判断是否与并用药物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其他治疗措施相关14.药品不良反应因果

11、关系宏观评价分三期:1.信号出现期:从不良反应潜伏到发现疑问;2.信号加强期:微弱信号发展成强烈的信号;3.信号评价期:大量信号产生需对该产品采取相关措施的时期,即不良反应可被确认、结合四与定量。16.ADR(不良反应)可能度(微观评价):在确定药物和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通常根据下述标准进行分类:肯定:用药后符合合理的时间顺序;从体液或组织内测得的药物浓度获得证实;符合被怀疑药物的反应特点;停止用药后即可改善,或者再次用药又发生;不能由病人的疾病所解释。很可能:在药物应用之后由一个合理的时间顺序;符合药物已知的反应特点;经停药证实,当未经再给药证实;病人的疾病不能解释。可能:

12、有合理的时间顺序;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已知的反应方式;可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或已知的药物反应特征解释。条件的: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的不良反应不符;不能以疾病来解释。可疑的:反应很可能时由被怀疑药物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18.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药物临床实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20.合理用药基本原则: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制定详细的给药方案及时完善用药方案少而精和个体化。21.何种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指征):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

13、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由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的情况。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如苯妥因钠。22.治疗水肿药物分类和不良反应:常用利尿药:1.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

14、升支粗段如呋塞米。临床应用于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其他严重水肿,不良反应为水电质紊乱、耳毒性、肾毒性、高尿酸血症等;2.中效利尿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如噻嗪类。临床应用于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性水肿,高血压病。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高尿酸症、代谢变化、过敏反应。3.低效利尿药:如螺内酯作用于集合管和远曲小管,产生拮抗醛固酮作用。临床应用:治疗与醛固酮过多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充血性心衰。不良反应有头痛困乏、精神紊乱23.Na+-K+-2Cl-共转运子抑制药如呋塞米等的临床应用:急性肺水肿和内水肿的救治;急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高钙血症;加速毒物

15、排泄Na+-K+-2Cl-共转运子抑制药的不良反应:1.水电解质紊乱;2.耳毒性;3.高尿酸血症;胃肠道反应;5.其他:高血糖、高胆固醇等Na+-Cl-共转运子抑制药如噻嗪类的临床应用:1.各种原因所致的轻中度水肿、慢性心功能不全;2.降压: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3.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和ADH无效的中枢性尿崩症;4.其他:抑制高尿钙所致的肾结石Na+-Cl-共转运子抑制药的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2.高尿酸血症;3.代谢性变化,导致高血糖、高血脂症,4.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皮炎偶见溶血性贫血2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降压特点:降压作用强及迅速,可口服,短期或较长期应用均有较强降压作用,降压

16、谱较广,除低肾素行型高血压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外,对其他类型或病因的高血压都有效,能逆转心室肥厚,副作用小,不增块心率,不引起直立性的血压,能改善心脏功能及肾血流量,不导致水钠储留。26.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利尿药(1)噻嗪类和相关药物:氢氯噻嗪(2)袢利尿药:呋塞米(3)潴钾利尿药:螺内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洛沙坦. 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 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2)神经节阻滞药:美加明(3)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利血平、(4)受体阻断药:哌唑嗪(5)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6)、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血管扩张药(1)直接舒张血管

17、药:肼屈嗪(2)钾通道开放药:二氮嗪(3)其他:乌拉地尔27.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1.个体化选药;2.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利尿药和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剂和ACEI;1受体阻断药和受体阻断药3.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4.保护靶器官;5.平稳降压和持之以恒29.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直接理化性质相互作用,即化学配伍禁忌或物理配伍禁忌,多发生于液体制剂(2)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的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影响药物的吸收:A

18、.pH的影响;B. 离子的作用相互作用的部位;C. 胃肠运动的影响;D. 肠吸收功能的影响影响药物的分布:A.竞争蛋白结合部位;B. 改变组织分布量影响生物转化过程:A.酶诱导;B.酶抑制影响药物的排泄:A.肾小球滤过;B.肾小管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3)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增强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生理作用或药物效应,而对药物血浓度无明显影响药物效应协同作用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30.抗心衰药物分类:1.RAAS抑制药;2.利尿药;3. *-受体阻断药;4.强心苷;5.扩血管药;6.其他类抗心衰药不宜使用强心苷治疗的心力衰竭类型:心肌外界因素如心包填塞、缩窄性

19、心包炎、严重二尖瓣狭窄所致心力衰竭。这些病理因素均使左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度严重受损,强心苷虽加强心肌收缩,亦难以改善心肌功能。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亦应避免使用强心苷。急性心急梗塞所致左心衰竭,强心苷单独使用可能增加心肌耗氧,导致心急梗塞范围扩大,应与降低心脏前负荷的血管扩张配伍应用。40.临床试验常用方法:1.对照;2.随机;3.双盲发试验;4.安慰剂的使用41.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1.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容易扩散;2.药物分子大小,小的容易扩散;3.药物的解离程度,离子化越低越易通过;4.与蛋白质结合能力,5.胎盘血流量43临床药理学的职能: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市

20、场药物的再评价;3.药物不良反应监测;4.承担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工作;5.开展临床药理服务44.无需TDM的药物 :1.药物本身有明确的指针;2.血药浓度不能反应药理效应;3.血药浓度范围大,临床根据经验用药45.血管扩张药抗休克药理依据:1.使用扩张血管药物,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氧;2.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31.抗休克治疗时缩血管药物的应用指征和注意事项:1)应用指征:血压骤降,需短时间内提升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回升,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少者;与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去除其受体的兴奋作用,保留受

21、体兴奋作用。(2)注意事项:在纠酸补充血容量总的原则下,短期内小量使用,如症状无明显改善,应停药,改用其他抗休克药物。34.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可用抗菌药;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据病原种类和细菌敏感试验结果用药;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症、体内特点和不良反应选择用药;4.综合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制定抗菌药治疗方案;5.抗菌药的使用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1)预防性用药必须有指征;(2)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病原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混合或严重感染、长期用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联合用药可减低毒性;(3)尽量避免局部用药;(4)选用合适给药方

22、案和疗程;(5)强调综合治疗35.简述强心甙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不良反应:A.心脏毒性:强心甙中毒可表现我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B.胃肠道反应:为早发症状,如恶心、呕吐等;C.神经系症状:头痛、头晕、嗜睡等,也可发生视觉障碍及色觉障碍。防治:个体化用药方案是预防强心甙中毒的关键。及早发现并消除电解质紊乱等中毒促发因素,并根据血药浓度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则是根据中毒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36.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抢救和预防:抢救:过敏反应以皮疹最常见,以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并辅以其他抗休

23、克治疗。预防:为防止严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用任何一种青霉素制剂前必须详细询问过去用药史、青霉素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等并进行青霉素皮试。但皮试阴性者不能排除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不宜进行皮试,宜改用其他药物。不同批号药物间隔用药,也需进行皮试。青霉素的注意事项:1.用药前必须最青霉素皮肤试验;青霉素可经乳汁排出,可致婴儿过敏,因此在用药期暂停授乳;3.青霉素静脉滴注或注射要单独进行;4.氨苄西林在浓溶液中不稳定,稀释后较稳定。且在碱性溶液中易失去活性37.氨基苷类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的不良反应和防治:不同程度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偶尔会出现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引起呼吸停止、中性粒细

24、胞减少、发热、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等氨基苷类的注意事项:1.仔细询问过敏史;2.不做门诊一线药物;3.定期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查以及听力和前庭功能改变等;4.失水、低血压、50岁以上患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尽量避免应用或调整药量;5.老年、新生儿、婴幼儿患者及肾功能减退者用药期间应同时监测血药浓度,适时调整用量;6.避免与其他耳毒性、肾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吸入性麻醉药合用。避免与半合成青霉素同瓶滴注38.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1)用药应使患者受益(2)合用药方案简明(3)小剂量应用:低起点,缓增量(4)控制嗜好和饮食(5)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6)择时用药(7)控制疗程,及时停药老人用药的选药

25、原则:1.需有明确的用药指征2.避免应用不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药物3.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4.慎用滋补或抗衰老药8.与剂量有关和无关的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A 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A型反应) 与剂量无关(B型反应)反应性质 定量 定性可预见性 可 不可发生率 高 低死亡率 低 高肝脏或肾脏功能障碍 毒性增加 不影响预防 调整剂量 避免用药治疗 调整计量 停止用药33.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及内容:药的临床试验分、期临床试验。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其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为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期临床试验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

26、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用药剂量。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临床试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新药的安全有效性,其重点是不良反应考察。 一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期内容包括药物耐受性试验和药物动力学研究。其目的是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动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新药的二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二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27、。目的是确定新药是否安全有效;确定药物的适应症;找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对其不良反应和危险性做出评价和防治方法。 设计原则:四性原则: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 试验设计:1.对照试验:平行对照和交叉对照;2.随机化设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3.盲法试验:双盲和单盲法试验;4.药物编盲与盲底保存;5.应急信件与紧急揭盲;6.揭盲规定;7.安慰剂 安慰剂的适用征:(1)新药试验中作阴性对照;(2)轻度精神忧郁的治疗;(3)诊断已明确不需要治疗的病人间歇期用药;(4)慢性疾病患者,利用安慰剂效应;8.病例选择和淘汰;9.药效评定标准;10.病人依从性;11.临床试验的病例数确定;12.安全性评估三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充分的依据,考试后补充(答案略):名解:GCP问答:血管活性药物、药物滥用的危害、安慰剂的注意事项、强心苷的促发因素和防治、利尿药的注意事项、胎儿药动学特点、A、B型不良反应的异同点,基本药物的遴选原则、TDM的临床指征、二期临床试验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